「熱愛生命,尊重自然」,一個疫情之下的教學設計

2020-12-13 家有公考叔

題目 :熱愛生命,尊重自然

設計依據 :在疫情的襲擊下,生命在悄無聲息的逝去,給大多數人帶來沉重的打擊。當代青年因大多數身處城市之中,在成長過程中難以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通過此節課,學生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學會尊重大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教學時間 :1個課時

教育目標 :

①認知目標:認識生命,感悟生命的美好,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②行為技能目標:學生能夠學會熱愛尊重生命與自然的方法。

③情感價值觀目標:感悟我們黨和政府、我們偉大祖國的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生命的捍衛者,從而明白生命的意義,進而做一個熱愛生命、尊重自然的人。

教學重、難點 :

重點:學生能夠學會熱愛尊重生命與自然。

難點:明白生命的意義,做一個熱愛生命、尊重自然的人。

教學方法 :課堂討論法、啟發法

教學手段 :口頭語言、多媒體技術

內容與過程 :

①視頻導入。播放視頻,讓學生們說出視頻中人們對待自然的行為對不對,引發學生討論,自然導入班會主題。

②分享故事:五人一組,分享知道的關於生命不易的事例故事。進行討論,分享看法。

③遊戲活動。全班進行擊鼓傳花,鼓聲停傳導的那一位同學說一位疫情間的英雄,說說自己心中關於生命的意義。

④自由討論。學生討論「在疫情期間,你怎樣珍愛生命?」。學生討論完畢後,教師給出指導意見並要求學生完成以「熱愛生命,尊重自然,從現在做起」為內容的倡議書。

⑤籤名總結。學生們輪流在倡議書上簽字,教師總結髮言要熱愛生命,尊重自然,結束班會。

作業設計:完成一份熱愛生命,尊重自然的手抄報。

效果檢驗方法 :

1. 活動效果:學生認識到了生命的可貴,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樹立熱愛生命,尊重自然的意識。

2.檢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學生的行為,是否有熱愛生命,尊重自然的意識。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的生命健康教育
    生命教育是解決青少年個體生命實現的必要途徑。一、輕視生命、殘害生命的現象層出不窮。二、消極生命、遮蔽生命的人群日益增多。三、生命困惑、生命障礙的問題令人擔憂。四、生存技能、避險知識的普遍缺乏。五、經濟的發展,文明程度提升的需要。
  • 敬畏生命,尊重自然
    ——「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後感 今天下午,和同仁及學生們一起收看了「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聆聽了北京師範大學王炳林、中央財經大學馮秀軍等幾位教授精彩慷慨的講解,收穫很大,感觸良多。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痛定思痛,也需要深刻反思:我們的傳統教育是否缺失生命教育,是否教會孩子們如何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如何與自然,與人和諧相處?
  • 陳立:針對疫情,如何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進行尊重生命、敬畏自然...
    針對疫情,如何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進行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教育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其實這個題目初看對於幼兒而言挺大也有些抽象!因為它需要時間和知識經驗的積累才更會有感受!既然題目大為什麼很多人都在提要對孩子們進行這方面教育呢?
  • 教育視角:熱愛生命
    在經歷了一場新冠病毒疫情,目前疫情仍警鐘長鳴時,我們秩序井然地迎來了新學年的開學。這是來之不易的一次開學,是國家高度重視,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精心指導,是全校教職員工辛勤工作,才有的結果。它展示著努力,體現著呵護,充滿著愛意。所以,在這個開學典禮上,我以一個「愛」字致辭。
  • 尊重生命 學會生存 健康生活
    我國2010年頒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要「重視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國防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這一綱領性文件的貫徹和實施,使得我國學校的生命教育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生命教育即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問題的教育,其目標在於使人們學會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命與天、人、物、我之間的關係,學會積極地生存、健康地生活與獨立地發展。
  • 教育要讓學生學會尊重生命,熱愛生命, 讓生命更有意義
    47中的老師來自全國各地,這些新鮮血液為學校的教學發展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學校形成『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包容共存』之勢。」彭建平校長不斷地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追求與47中的辦學實踐融為一體。他對「學生」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我認為這裡面有三層含義:第一,學生來學校是學習書本知識的人;第二,學生是學會生活的人;第三,學生是學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讓他的生命更加有意義的人。」
  • 疫情之下的道德教育:反思與重構
    記者:疫情之下開展德育,有哪些變化,又有哪些是不變的?檀傳寶:其實,有沒有疫情,原來該如何開展德育,現在還是得如何開展德育,也就是說,疫情之下的德育,有變與不變兩個方面。如果只從「不變的德育」這個視角去看,學校德育到底要如何「抗疫」?我認為學校德育把該做的做好了,就是最好的「抗疫」。具體說來,可以分為「最大」的德育和「最小」的德育兩個方面來看。
  • 疫情之下的道德教育:反思與重構
    記者:疫情之下開展德育,有哪些變化,又有哪些是不變的?檀傳寶:其實,有沒有疫情,原來該如何開展德育,現在還是得如何開展德育,也就是說,疫情之下的德育,有變與不變兩個方面。如果只從「不變的德育」這個視角去看,學校德育到底要如何「抗疫」?我認為學校德育把該做的做好了,就是最好的「抗疫」。
  • 小記者走進婦幼保健院——探究生命奧秘 尊重熱愛生命
    本臺訊 (九江廣電全媒體記者 王家成)生命是神奇的,又是脆弱的。為了讓孩子們了解生命誕生的奧秘,感受母親的偉大和白衣天使的辛苦。今天上午,九江市廣播電視臺小記者團走進九江市婦幼健康促進教育基地,參觀科普展覽廳、但福德劇場(兒童電影院),通過科普講座、體驗式教育、視頻影視播放等形式,向小記者們展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知識(人體結構、生命起源、兩性教育、生長發育、專科保健、智力開發等)理念,讓孩子們對生命的來之不易有全新的認識,從而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熱愛生命。
  • 疫情之下的「雲教學」
    這句話展開來說,講的是如果沒有良好的教育,一個國家就不可能獲得世人的尊重。教育關係到國運的興衰,沒有一流的教育,難能出一流的人才,同時,也更談不上建設一流的國家了。直到現在,我終於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以往的生活節奏,特殊時期學生不能返校學習。
  • 2019級領袖團 胡世傑: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好書推薦《寂靜的春天》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寂靜的春天》,我心中不由得納悶:春天怎麼是寂靜的?春天應該是一片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景象啊!帶著一種疑慮和好奇我讀完了這本書。閱讀結束後,我的心情變得很沉重。我腦海裡不停回放著書中天空、河流、森林等被DDT等類型的殺蟲劑侵噬的畫面,讓人悲傷和痛惜。
  • 「與生命彩虹的幸福約定」生命教育小組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一人的身上都是一座山,新冠肺炎疫情讓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應聲栽倒。新冠肺炎疫情,讓所有人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重新審視生命的價值,重新補上生命教育的必修課。因此,為了讓兒童掌握生存的技能,學會珍愛生命,體會生命價值,企航社工與哈爾濱銀行巴南支行、同佳岸基金會於2020年7月23日,2020年7月24日在花溪街道學堂灣社區開展「與生命彩虹的幸福約定」生命教育小組活動,共有43名兒童參與其中。
  • 武漢發放骨灰盒:尊重與緬懷死亡,是另一種對生命的熱愛與讚頌!
    因為,對死亡的尊重與緬懷,是另一種對生命的熱愛與讚頌。這個春天來得有點晚,也有些短暫,還籠著陰霾。有人,卻永遠留在了冬天。清明節快要到了,一個個亡靈開始回家。無論他們生前是醫生、是教授、是導演、是畫家,還是販夫走卒,每個生命都是平等的。現在等待他們的,只有親人,只有回家,只有安息。不知道那個呼喚「媽媽」的女孩,是否擦乾淚水。
  • 《熱愛生命》讀後
    有人說:「我們雖然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卻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人生的意義何在?人生的價值怎樣發揮到極致?這是每一個人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熱愛生命,做有思想的、有道德、有尊嚴的人,堅守自己的人生信條……學習世界聖賢先哲關於人生的三篇短文,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從中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啟迪?請從《短文三篇》中任選一篇,結合自己的實際和社會現實,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讀後感。
  • 一次特殊的在線主題班會 湖北大學校長:熱愛生活 珍愛生命
    謝紅星囑咐同學們在假期遵守當地疫情防控規定和紀律,多陪伴家人,保護自己;多思考除了專業知識以外的國事、家事、天下事,結合自身專業所長繼續做好志願服務,努力做一名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同時,儘可能完成學校教學安排。在主題班會之前,謝紅星校長為全班同學撰寫了一份《熱愛生活 珍愛生命》的寄語。
  • 新一批生命關懷教育種子教師 在蘇州科技大學誕生!
    疫情之下,今年的理論課也是採用線上模式(小編有幸參加了線上課,互動性不錯哦)。這門課的關鍵在於實踐,同學們被要求以指定內容開展教學實踐,自己確定教學對象,根據對象編寫教案、製作教材、備課、實際教學並撰寫報告。
  • 溫州二外初中語文教師張寰宇 熱愛是教學生命的生長點
    而在深入交談的過程中,記者發現,他不僅是位有思想的老師,更有著對三尺講壇的由衷熱愛。熱愛,是他教師教學生命的生長點。這樣的認知,在張寰宇21年的教書生涯中慢慢形成,並愈發強烈。備課就是要和自己「過不去」2010年,溫州第二外國語學校初中部創辦,張寰宇擔任了第一屆班主任,此時的他教齡已有十幾年。
  • 熱愛生命——人生第一課
    培養孩子對萬物生命的尊重。讓孩子了解生命的意義,明白萬物都要受尊重的道理。那我們做為家長,讓孩子懂得珍惜生命,保護生命是每位家長的職責,因此我們要讓孩子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面,生命究竟是什麼?又該如何教會孩子熱愛生命,避免自殺呢?
  • 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敬畏和尊重
    生命對我們來說,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敬畏和尊重。尊重世間生命,珍惜萬物生命,尊重一花一草的生命,因為有了他們世界才得以清新。生命的給予是源自於父母,無論做什麼樣的決定,父母都有權利去勸解。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是對世界美好的延續,而並非是你面對消極的生活,無法面對時傷害自己的身體的行為。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無論你有再大的實力,權利,你都無法讓逝去的生命重生,人死容易,人活著卻是異常的困難,再困難的生活中好好的活著。
  • 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調節緊張情緒?
    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調節緊張情緒?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02月28日   隨著新冠肺炎的暴發及疫情的加重,原本輕鬆愉快的春節,突然變得緊張嚴肅起來,人們的神經也越發緊繃。面對難以預測的疫情,擔憂和恐懼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