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shoot it(揍他)而是shoot them(揍他們)!
不是shoot it(揍他)而是shoot them(揍他們)!厲害了我的遼寧艦編隊 快看 來源:央視網 發布時間:2017年01月12日 15:05 A-A+
-
中國航母艦載機著艦指揮員群體照,臉黑皺紋多是他們特有的痕跡
這兩張照片裡面的人,個個都是艦載機飛行高手,但他們卻並不駕駛艦載機,因為他們是航母艦載機著艦指揮員。他們工作的地方就在航母的甲板上,艦載機著艦時,離他們的距離只有三四米遠,他們要經常忍受噪音和輪胎摩擦地面產生的膠煙的煎熬,當然,他們也要頂著日曬、寒風而工作。
-
遼寧艦航母的阻攔索是純國產的嗎?當然不是啦!
這是中國海軍航母遼寧艦在2012年11月25日,首次進行艦載機著艦試飛時主攔阻索的一個截斷。航母攔阻索是目前世界上技術要求和技術含量最高的索具,鋼纜的索芯,過去通常是浸油劍麻和鋼絲編織的,現在以尼龍鋼絲編織為主。中國的下一代攔阻索將會是碳纖維材料。
-
航母大修期間,俄飛行員上遼寧艦訓練?千萬不要因小失大
近日,俄羅斯某位專家認為,在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大修期間,俄羅斯艦載機飛行員可以在人民解放軍海軍遼寧號航空母艦上進行訓練。對於這個提議,俄羅斯方面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雖然這種討論現今都還集中在民間議論層面,但是,以中俄現今的關係,如果俄羅斯官方提出請求,中國方面想必會慎重考慮的。
-
美專家:解放軍大力訓練艦載機飛行員也是為第五代艦載機做準備
文章稱,中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航母、兩棲攻擊艦和驅逐艦,這引起了美國五角大樓對中國日益強大的海上力量以及工業能力的擔憂。文章認為,中國海軍正在採取積極措施,大規模增加航母艦載機數量,新一代艦載機飛行員正經過專門培訓,以便熟練操作艦載飛機。
-
中國艦載機有了「阿拉丁神燈」 自主研發助力著艦
中國艦載機有了「阿拉神燈」!海軍某艦載機團領航主任曹先建首先介紹了自己曾經歷過的生死考驗和第二次手術後70天即復飛的喜悅。「關於艦載機在航母上降落的難度和風險,剛才曹先建已經做了充分介紹。」來自中船重工集團704研究所的李媛代表在隨後發言中及時呼應了曹先建,並向現場記者透露,為了保障艦載機飛行員的安全,她所在的團隊創新研製了一套特種裝置,助力艦載機在遼寧艦首次著艦成功。「這套特種裝置被飛行員親切地稱為『阿拉神燈』,『阿拉』代表上海,『神』代表對它的信任……」「其實,剛才兩位代表所在的領域也是我們『天河』發揮作用的領域。」
-
航母艦載機著艦指揮:守護「刀尖上的舞者」
航母艦載機著艦指揮,是艦載航空兵區別於所有陸基航空兵的全新領域。海軍艦載航空兵某部著艦指揮官戴興——主人公心語:推動航母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是我們這一代軍人的神聖使命。 ——戴 興 深秋,東方欲曉,一望無際的渤海某海域,遼寧艦正一路斬浪前行。
-
沒有它,遼寧艦無法形成戰鬥力
(殲-15艦載機著艦瞬間)從地面上來看,航空母艦毫無疑問是龐然大物。然而從艦載機飛行員的角度來看,他們在駕駛艦載機降落的時候,航空母艦在海上就像一片樹葉般大小。因此想要在海上找到航母並且精確在飛行甲板上實現起降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遼寧號航空母艦2012年就服役了,但是直到2015年左右PLAN海軍航空兵的第1個艦載戰鬥機聯隊才形成戰鬥力。艦載機與航母戰鬥力的磨合是再重要不過的事情,一次著艦不慎,一次尾鉤沒掛上阻攔索都有可能給海上機場帶來毀滅性打擊,這種事情幹得最多的就是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海軍航空兵以及如今的印度艦載機飛行員。
-
遼寧艦七大崗位曝光 甲板引導員解釋手勢含義
飛行員:藝高人膽大 航空專家、殲-10首席試飛員徐勇凌在接受《世界新聞報》記者採訪時說,飛行員只有通過上艦試驗,才能真正掌握艦載機技術,但其難度堪比航天員進行太空行走,要有超凡的技術和氣魄才能勝任。 為了讓航母儘早具備戰鬥力,中國海軍已經為艦載機部隊培養了一批藝高膽大的優秀人才。
-
殲15夜間著艦不是「鬼門關」:有自動著艦系統,堪稱世界第二
5月24日的央視《軍事報導》首次播出了殲-15艦載機在遼寧艦上夜間起降的畫面。其中夜間起飛相對要容易一些,因為離艦全過程都有甲板燈光指示。最難的則是夜間降落,特別是在一片黑漆漆的大海中找到遼寧艦後,如何準確的一段一段下降高度,然後找準降落跑道,以最佳降落角著艦,並準確掛上阻攔索。
-
揭秘艦載機飛行員:風險係數是航天員5倍,數學英語不能差
一直以來,艦載飛行員都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者」,他們的風險係數是航天員的5倍、普通飛行員的20倍。他們不僅需要過硬的技術、「泰山崩於前而不驚」的心理素質,數學、英語文化課成績也不能是短板。中國艦載機首飛第一人戴明盟曾在清華大學發表過題為「熱血鑄夢想 使命向海天」的演講:「每一個飛行員都明白,艦載機可不是隨便就能玩得起的。航母艦載機飛行員的風險係數是航天員的5倍、普通飛行員的20倍。美國剛剛發展航母時,平均每2天摔1架飛機,犧牲了1000多名飛行員。」 戴明盟解釋道,平常看航母像個龐然大物,實際上駕機著艦從空中看航母甲板,就一張郵票大小。
-
今天,一起走近「刀尖上的舞者」——艦載機飛行員背後的故事
今天,就為你講述 艦載機飛行員背後的故事…… 殲-15空中突發故障 飛行學員冷靜處置 去年9月的一天,海軍航空大學某試訓基地,艦載戰鬥機的飛行學員們正在進行日常的飛行訓練。 只有通過考核,他們才能成為真正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航母飛行甲板的長度只有兩三百米,並不足夠戰鬥機的降落滑行距離。殲-15作為艦載機能在航母上降落,靠的是殲-15尾部安裝的尾鉤和航母上安裝的阻攔索。
-
專家解讀遼寧艦編隊一級戰鬥部署:可隨時對挑釁目標進行打擊
專家解讀遼寧艦編隊一級戰鬥部署:可隨時對挑釁目標進行打擊 殲15艦載機滑躍起飛。據報導,自6月25日從青島啟航以來,遼寧艦航母編隊連續晝夜航行轉移多個海區,連續組織艦載機多種條件下的艦基課目訓練,連續開展多種作戰背景的編隊協同及指揮訓練。
-
航母艦載機飛行員犧牲,曾是王偉生前所在部隊一員
如鷹擊長空,似飛鯊蹈海……夏日的渤海灣畔,巨大的轟鳴聲中,一架架殲-15艦載機風馳電掣,頻繁起降。魂系深藍海天間,人民海軍航母艦載機事業的豐碑上將永遠銘刻下他的名字——張超,男,1986年8月出生,湖南岳陽人,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正營職中隊長,海軍少校軍銜,一級飛行員。海天魂2016年4月27日,張超加入艦載航空兵部隊的第90個飛行日。再有3個飛行日,他就能完成剩下的訓練任務,順利上艦。
-
遼寧艦山東艦攜手出擊,大批艦載機猛烈開火,白宮最擔心的事發生
據俄塔斯社10月31日報導,近期山東艦和遼寧艦攜手出擊,分別完成海上例行訓練和海上試驗任務。公開信信息,山東艦在渤海灣完成艦載機起降訓練,可以看到多架殲15艦載機從雙機位起飛。而遼寧艦則展開更多的訓練任務,比如編隊協同作戰能力,艦載機打擊能力等。軍事專家表示,如果山東艦形成完整作戰能力,我們將切實擁有雙航母編隊。要知道。自己也只有羨慕的份。過上幾天直接KFC還不用穿雨衣哈哈哈。
-
中國艦載機殉職第一人, 直到犧牲都沒親眼見過「遼寧號」
航母是「國之重器」,是建成強大海軍的重要部分,而艦載機則是航母戰鬥力的保證。我國海軍2013年5月份才開始建立第一支艦載航空兵部隊,16年4月27日,一級飛行員張超訓練時犧牲,成為我國為航母艦載機事業殉職的第一位飛行員。
-
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成功著艦
「航向××,航速××節……」口令聲中,遼寧艦官兵嫻熟地操縱著航空母艦,艦艉留下一道寬闊筆直的航跡。×時××分,遠方的天空中傳來艦載機的低吼聲。循聲望去,記者看到,湛藍的天幕上,一架殲-15艦載機正向遼寧艦飛來。
-
遼寧艦編隊首赴遠海訓練
12月24日, 海軍新聞發言人梁陽告訴記者,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遼寧艦編隊赴西太平洋海域開展遠海訓練,此次訓練是根據年度訓練計劃組織實施的。據記者了解,這也是遼寧艦首次出遠海訓練。 航母編隊24日上午在東海海空域開展全要素訓練和試驗任務。
-
看一個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如何選擇
2012年9月,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交付海軍,同年11月,戴明盟駕駛殲-15戰機首次在遼寧艦上成功起降,正式開啟了我國的航母時代。彰顯國家意志的航母要真正形成戰鬥力,就必須熟練掌握艦載機上艦飛行,並儘快培養出一批成熟的艦載機飛行員。 艦載機上艦飛行被喻為「刀尖上的舞蹈」,航母飛行甲板跑道不到陸地機場的10%,飛行員在高空看到的飛行甲板就像一片在大洋上漂浮的樹葉。
-
遼寧艦的這條生命線是進口產品嗎?質量比俄航母好,質疑者被打臉
眾所周知,一艘擁有戰鬥力的航空母艦,不僅要具備放飛艦載機的能力,還要具備回收艦載機的能力,這其中就涉及到一個很關鍵的東西——阻攔索,它也被譽為航母的生命線。那麼,中國海軍唯一一艘現役航母遼寧艦上的阻攔索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產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