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創!佛山將121種罕見病納入醫療救助範圍

2020-12-19 大洋網

4月1日,佛山市醫療保障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佛山市醫療救助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實施。《辦法》將我國罕見病目錄中121種罕見病全部納入醫療救助範圍,開創全國先例。同時,《辦法》規定,佛山市重點醫療救助對象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醫療費用救助比例最高可達100%。《辦法》的出臺,使佛山市成為在廣東省內率先建立基本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統一銜接的地級市。

最新:重點醫療救助對象救助比例最高達100%

據佛山市醫保局副局長梁丹怡介紹說,《辦法》有兩個特點,一是醫療救助待遇有提高,二是重點救助對象範圍有擴大。在救助待遇上,《辦法》取消了重點醫療救助對象診治普通門診疾病需自付累計1000元以上才能救助的限制,將低保與低保臨界對象普通門診和門慢門特救助比例由80%提高到90%,門慢門特救助年度救助限額由2萬元提高到3萬元;特困供養人員普通門診和門慢門特救助比例由80%提高到100%,普通門診年度救助限額由1萬元提高到無限額,門慢門特救助年度救助限額由2萬元提高到無限額。救助對象方面,《辦法》將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作為新增的重點醫療救助對象,救助比例、年度限額與特困供養人員一致。

「2019年,佛山市醫療救助方面支出5000多萬元,賠付5萬多人次,涉及1萬多人。相信《辦法》出臺以後,還能惠及更多人。」佛山市醫保局局長王培星表示,《佛山市醫療救助辦法》是在原有的普通醫保、大病醫保、商業類平安佛醫保外,對重點救助人群實行政府託底的醫療保障。

亮點:將國家罕見病目錄中全部罕見病納入醫療救助範圍

此外,《辦法》首次將罕見病醫療救助對象納入醫療救助範圍,單獨制定罕見病醫療救助政策,使佛山成為全國率先將國家罕見病目錄中的罕見病納入醫療救助範圍的地級市。《辦法》最大的亮點是對於罕見病患者使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範圍的門診專用藥品、治療性食品費用納入醫療救助範圍,儘可能的減輕罕見病患者的費用負擔。

「罕見病醫療救助對象在符合條件的罕見病醫療機構診治罕見病的指定藥品、治療性食品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各類補充醫療保險核報,剩餘個人需要支付的費用由其個人先行支付後,由戶籍所在區醫保部門按80%的救助比例予以救助,年度最高救助限額為30萬元。」梁丹怡介紹說。

「佛山此次把罕見病目錄中全部病種都納入救助,走在了全國最前面。」廣東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劉麗介紹說,70%~80%的罕見病是遺傳性疾病,60%~70%是在兒童期發病,大多數罕見病嚴重致死致殘,對家庭造成嚴重的經濟負擔,目前廣東省較常見的罕見病有血友病、脊肌萎縮症等。

便民:無縫銜接,即時結算

受助市民怎樣申請救助?醫藥費報銷如何進行呢?佛山市社保局副局長李劍文表示,為方便困難群眾就醫,將實現社會救助信息平臺與醫保綜合信息系統的全面對接,實現重點醫療救助對象救助身份信息和醫療費用結算信息的實時互聯互通。通過系統智能識別,重點醫療救助對象只需憑身份證、社保卡即可在市內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直接享受醫療優惠減免。

據了解,與《辦法》配套的醫療救助經辦服務細則將於本月出臺,重點醫療救助對象普通門診救助、門特門慢救助和住院救助納入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系統;社會救助信息平臺與醫保綜合信息系統將全面對接,實現重點醫療救助對象救助身份信息和醫療費用結算信息的實時互聯互通。

另外,《辦法》打破了以往醫療救助需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為前提的界限,對於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又有就醫需要的救助對象,將其符合條件的醫療費用也納入醫療救助範圍,切實解決因病致貧對象和罕見病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問題。

同時,《辦法》鼓勵單位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捐贈、設立幫扶項目、創辦服務機構、提供志願服務等方式參與醫療救助。並鼓勵社會慈善機構募集罕見病救助資金,設立罕見病救助項目,共同關愛和幫扶罕見病困難患者。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高敏華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高敏華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羅林

相關焦點

  • 長春:兒童罕見病慈善救助範圍擴大
    日前,長春市慈善總會組織召開「有愛不孤單」慈善助醫項目新聞發布會,確定將《第一批罕見病目錄》(2018年5月)中的121種罕見病病種全部納入到「有愛不孤單」慈善助醫項目,並將救助地域從長春市擴大到吉林省範圍內,讓更多罕見病患兒得到救助。
  • 121種疾病納入首批罕見病名單
    罕見病又稱「孤兒病」,是指發病率極低的疾病。這些病症對人體危害極大且藥物難尋,幾乎沒有有效的根治方法。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有超過7000種罕見病,而在中國,罕見病患者的總人數已超過2000萬。長期的病痛折磨、高昂的醫療費用,讓罕見病患者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和精神負擔。日前,國家衛健委等5部門公布了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納入了121種罕見病。
  • 國家版罕見病名錄終於落定 首批納入121種罕見病
    2018-05-23 16:48 | 浙江在線 | 記者 唐夢霞國家版罕見病名錄終於落定啦,首批納入121種罕見病。他告訴記者,國家版罕見病目錄的出臺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由國家層面建立罕見病框架性政策機制,說明國家很重視,這份目錄將為醫療機構以及罕見病和孤兒藥相關研究團隊提供了一個標準,一個方向。」
  • 眾安保險尊享e生2020版上線,覆蓋121種罕見病
    本次升級,眾安把對罕見病群體的關愛落到了明星產品「尊享e生」系列之中,尊享e生2020版首度將121種罕見病納入保障範圍,為罕見病群體減輕了沉重的治療負擔。據悉,此次升級是眾安「尊享e生」的第15次迭代。罕見疾病又稱「孤兒病」,目前國際上對罕見病還沒有統一界定,部分國家會根據自身國情為罕見病立法,並作出描述。
  • 國家醫保局:符合條件的罕見病藥品基本已全部納入醫保
    針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將罕見病用藥納入醫保目錄」的建議,(10日),國家醫保局在回覆中表示,通過嚴格的專家評審,逐步將療效確切、醫保基金能夠承擔的罕見病藥物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國家醫保局稱,醫保部門高度重視罕見病的醫療保障工作,並為貧困罕見病患者提供了醫療救助、慈善幫扶等多方面的解決渠道。在醫保支付範圍方面,國家層面先後發布了5版醫保藥品目錄,目錄內藥品數量從1535個增加到2709個。2019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中,將原發性肉鹼缺乏症、青年帕金森等罕見病用藥新增納入了目錄。
  • 全國70城罕見病醫療保障排名:50萬以上高價藥,誰來兜底?
    這些城市的資源稟賦有限,但地方政府探索多種方向,並不局限於傳統的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或大病報銷。 罕見病醫療保障費用:是無底洞嗎? 報告指出,地方通過多年探索,在罕見病醫療保障上逐漸形成了7種模式。最多的是將個別罕見病藥物直接增補進當地的省級醫保目錄,也有一些地方以談判的方式將部分藥物納入現有的大病保險中進行管理。
  • 罕見病用藥會不會納入醫保目錄?國家醫保局給出明確答覆
    針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將罕見病用藥納入醫保目錄」的建議,今天,國家醫保局在回覆中表示,通過嚴格的專家評審,逐步將療效確切、醫保基金能夠承擔的罕見病藥物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國家醫保局稱,醫保部門高度重視罕見病的醫療保障工作,並為貧困罕見病患者提供了醫療救助、慈善幫扶等多方面的解決渠道。在醫保支付範圍方面,國家層面先後發布了5版醫保藥品目錄,目錄內藥品數量從1535個增加到2709個。2019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中,將原發性肉鹼缺乏症、青年帕金森等罕見病用藥新增納入了目錄。
  • 國家醫保局:符合條件的罕見病藥品已基本納入了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
    美批准首款非處方新冠病毒檢測系統 用戶可在家自行檢測(來源:央視新聞、中國新聞網、國家藥監局、國家衛健委、海外網) 【行業動態】國家醫保局:符合條件的罕見病藥品已基本納入了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據國家醫保局網站 10
  • 狂犬病救治、罕見病用藥、腫瘤篩查會否納入醫保?醫保局回應
    國家醫保局表示,通過嚴格的專家評審,逐步將療效確切、醫保基金能夠承擔的罕見病藥物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關於醫保是否將涵蓋癌症早期篩查,醫保局表示,當前將腫瘤篩查納入醫保支付範圍的條件尚不成熟。
  • 罕見病的用藥之難:「買不起、用不上」問題何解?
    在2020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丁潔又聯合多位政協委員提交了《關於建立中國罕見病醫療保障「1+4」多方支付機制的建議》,其中,「1」是指將《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的相關藥物逐步納入醫療保障,進入國家基本醫保用藥目錄,或在政策容許的情況下,進入省級統籌範疇。「4」是指建立專項救助、整合社會資源、引進商業保險以及患者個人支付。
  • 我省首個兒童罕見病醫療救助項目啟動
    (楊晨 攝)  近日,由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主辦的2018齊魯兒童醫學發展論壇在濟南開幕,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天使健康專項基金兒童罕見病醫療救助項目同時啟動。據悉,這是我省首個針對兒童罕見病的醫療救助項目,為全省罕見病兒童救助增加了新的渠道。強!
  • 121種罕見病治療有了推薦醫院
    為提高罕見病診療水平,維護罕見病患者健康權益,日前,市衛健委和北京醫學會罕見病分會,制定並公布了《具備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中所列疾病診治能力推薦醫院/科室名單(2018年)》。今後,罕見病患者求醫將有望少走「彎路」。   為使罕見病患者得到規範治療,保障患者醫療安全,市衛健委和北京醫學會罕見病分會制定了《具備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中所列疾病診治能力推薦醫院/科室名單(2018年)》。
  • 職工大病患者符合條件將納入救助範圍!
    國家醫保局近日明確將統一規範因病致貧重病患者認定條件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職工大病患者納入救助範圍同時將有針對性滿足醫保目錄外費用保障需求具體內容看這裡↓↓↓國家醫保局日前回復全國政協委員呂國泉提出的將健全救助對象及時精準識別機制在完善職工醫療保障相關制度體系方面,目前,職工醫保在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在80%左右,封頂線達到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的6倍左右。
  • 國家公布首批罕見病目錄 包含漸凍人等121種疾病
    昨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技部、工信部、藥監總局、中醫藥管理局5部門聯合公布《第一批罕見病目錄》。首批目錄納入了血友病、白化病等121種疾病,因冰桶挑戰活動被社會公眾熟知的罕見病「漸凍人症」——肌萎縮側索硬化也被納入。
  • 破局罕見病立法難題,國內首個規範性文件有望出臺
    李定國教授這樣回憶,「我當時的理解是,由於政府經費有限,因而在斟酌罕見病定義時,將範圍『先小後大』地進行設定。」儘管存在著諸多評價,罕見病的這一定義,初步框定了患者的標準範疇,也進一步將這些患者的權益維護與保障納入後續考量。
  • 罕見病病人的醫療保障狀況,在不同國家有什麼不同情況?
    關鍵詞:罕見病;法律政策;孤兒藥;醫療保險由於罕見病所具有的罕見性特點,罕見病病人處於弱勢地位,其醫療保障權益長期被忽視,為保障社會弱勢群體的基本醫療需求,對於罕見病病人醫療保障相關問題的研究應立足於將最大程度滿足社會最弱勢群體的需求作為社會保障的底線,以罕見病病人在醫療救助領域中存在的法律概念界定不明晰、罕見病治療藥品可及性差以及罕見病在醫療保險中佔有比例不足等問題為著眼點
  • 山東省天使健康專項基金兒童罕見病醫療救助計劃
    救助計劃一:1.凡參與「兒童發育障礙人工智慧篩查項目」,後經基因測序明確診斷(檢測結果陽性)的兒童,予以6000元經濟補助。2.救助例數:50例。救助項目:遺傳病全外顯子檢測(單人),收費6000元,聲碼「YCBQWXZJCDR」;遺傳病全外顯子檢測(家系),收費9000元,聲碼「YCBQWXZJCJX」。救助計劃二:1.對屬於第一批兒童罕見病救助病種的兒童予以最高3萬元經濟補助。
  • 國家醫保局:符合條件的罕見病藥已基本納入醫保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0日電 據國家醫保局官網消息,10日,國家醫保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2892號建議的答覆中透露,符合條件的罕見病藥品已基本納入了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並為貧困罕見病患者提供了醫療救助、慈善幫扶等多方面的解決渠道。
  • 「中國罕見病、遺傳病兒童公益救助計劃」國際癲癇日上線
    全球範圍內已確認的罕見病約有6000種至7000種,佔人類疾病的10%左右,而中國的罕見病患者已達2000萬人。約有80%的罕見病由遺傳缺陷引起,遂也被稱作基因病,約50%的罕見病在出生時或者兒童期即可發病,且發展迅速,死亡率很高。同時,罕見病、遺傳病又是上天賜給人類最好的疾病樣本,治療、研究罕見病刻不容緩。
  • 從瓜氨酸血症II型的確診,看懂基因檢測在罕見病診斷上的應用
    自今年5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五部門發布《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以來,我國在罕見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不僅加快了罕見病用藥上市審評審批,促進了罕見病藥物研發生態環境建設,也推動了罕見病藥物納入醫保範圍及罕見病相關研究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