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孩子認字會破壞想像力?有道理!用錯方法還會留下心理陰影

2020-12-19 凝媽悟語

文|凝媽

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說過:讓孩子提早認字,或強迫他們早日養成自己看圖畫書的習慣,並不利於對他們的想像力的培養。

於是,不提倡孩子早認字的做法流行起來,很多家長循規蹈矩,就真的沒有教孩子認字。

結果孩子上了一年級,才懂得後悔的苦澀,只能焦急如焚的「雞娃」,逼著孩子認字,孩子的想像力依然沒有得到保護。

過來家長都表示,孩子上一年級前一定要認字,否則苦不堪言,學語文、學數學、閱讀、寫作業都需要認字。

那該怎麼辦?一方面害怕破壞想像力,一方面又要直面現實。不用著急,我們好好分析一下。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很多名人、精英、優秀的人都是很早認字的,能說他們想像力差嗎?

猶太人一般從孩子3歲左右開始教他認字,不妨礙人家精英眾多。李白「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不妨礙成為詩仙。魯迅三歲識字,五歲開始博覽群書,不妨礙成為文學家、思想家。楊振寧4歲時認字,一年認識3000字,這是他一生的財富。

我家大寶一年級時認識1700字,想像力很好,上學時自信心十足,每天都是自己記錄作業,自己完成作業,非常省心。

松居直的建議有道理,不過我們都忽略了他的前提——提早和強迫。如果使用錯誤的方法,不僅破壞想像力,還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讓孩子失去認字興趣。

教孩子認字,用錯方法還會留下心理陰影

*強迫孩子認字

馬伊琍說過,女友教4歲孩子寫字,孩子筆都握不好,女友還犯急。她也曾經逼著女兒認數字,女兒哭了,從此留下心理陰影。在孩子不喜歡認字的年齡和時間,提早、強迫孩子認字,會破壞孩子的認字興趣。

*孤立的認字

很多父母喜歡用字卡教孩子認字,但是沒有注意讓孩子把文字和圖片對應,沒有告訴孩子文字的意思和用途。孩子不理解,不會使用,文字就不會鮮活生動,就是一些毫無意義的符號。

過多的認字訓練,孩子無法去看更多圖畫,真正享受故事的樂趣,從而缺乏創造力和想像力。

*父母開始偷懶

松居直說過,豐富的想像力,在還無法閱讀文字的階段,唯有耳朵反覆聽到豐富的語言來培養。

如果孩子認字以後,父母偷懶不再給孩子讀書,孩子就不能聽到豐富的語言,想像力就會受到限制。

用對方法,孩子有樂趣,想像力、思維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養育男孩》中說過,在教孩子認字的時候,教育者最需要的不是自己對文字的理解,而是讓孩子不討厭文字並且一直對文字保持興趣的技能。

教孩子認字是父母不能逾越的一關,上一年級前,教孩子認字,要用對方法。

一、找到孩子的優勢年齡

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一般在3歲左右就會進入識字敏感期,有的可能是2歲,有的可能是4歲。當孩子表現出對文字的熱情時,就要順應孩子的興趣。

這時的孩子,聽到一個有趣的文字,會讓父母給他指出來。看到一個文字,會讓父母告訴他讀什麼。我們擔心破壞孩子想像力而不告訴他,反而會傷害孩子。

《優勢教養》中提到,一個女孩上幼兒園時,很渴望認字,迫切的想破譯書上的黑色密碼,但父母不教她。她看到父母和姐姐讀書,就感覺他們是一個特殊組織,自己卻不能加入。從而感到異常痛苦,留下心理陰影,只是因為自己的早慧沒有得到關照。

二、注重薰陶,而不強調識字量

認字就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水到渠成,平時把看到的文字隨手指給孩子,滿足孩子的求知慾,讓孩子對文字感興趣,保持認字的熱情。

掛圖、卡片、書、包裝盒、商鋪等等,隨處可見文字,都是很好的學習載體。讓孩子在不同的地方都能感受到文字,認識文字,多次重複,很輕鬆的記憶。

不必追求孩子能在短時間內認識多少字,只要喜歡認就足夠了,日積月累,孩子自然會記住很多。

三、在閱讀中認字

尹建莉老師曾說過,她教女兒認字,主要靠閱讀,讀書的時候,一個字一個字的指著讀,女兒不知不覺中就認字了。

對於小孩子來說。每本繪本都是很好的識字書,比如二寶大愛的《2-6歲睡前啟蒙書》,這套書開本不大,孩子拿在手裡正合適,自己會很開心地拿著讀。

這套書文字很大,聽父母給他讀過很多次之後,就記住了每個字的發音,自己讀的時候就能對應上,從而學會認字。

每個字都帶有拼音,以後可以當作練習拼音的好材料,實用性很強。

這套書還是一套行為習慣和社交能力培養書,孩子能學到穿衣、吃飯、如廁、洗手等等日常習慣,還能學到攀比、謙讓、插隊、分享、發脾氣、膽小害羞、懂禮貌、誠實、幫忙、友誼、愛心、認錯等社交問題。

這套書原價240元,活動價59.9元,40本書足夠孩子認識很多字了,有需要的點擊連結下單即可!

四、在遊戲中認字,提升能力

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學習方式,認字也一樣可以在遊戲中進行。跟3歲的二寶用了一種新的認字方法,是遊戲也是閱讀,和平時讀繪本沒什麼區別,他很喜歡。

1、把文字和圖片一一對應起來

將文字和圖片的順序打亂,讓孩子把文字和對應的圖片連起來,讓孩子知道文字指代的物品或者含義。

2、在唐詩中找漢字

給出幾個文字,我們讀唐詩,讓孩子在唐詩中找到這個字,唐詩韻律節奏強,孩子喜歡,還能順便學唐詩。

3、把文字歸類

文字之間是有聯繫的,有自己的類別,可以進行歸納整理,記憶的時候更容易。

比如數字一類、五官一類,把這些字打亂順序,讓孩子找出站錯隊的那一個字,孩子就學會了分類。

4、給文字排列順序

給出幾個數字,讓孩子按照由小到大順序排列。也可以延伸到排列高矮不同的動物、老少不同的人物。孩子學會了比較,提高認知能力。

5、在圖片中找到學過的字

給出一張完整圖片,讓孩子找出認識的文字,鍛鍊孩子的觀察細節的能力。

6、讀詩、讀兒歌認字

用詩詞或者兒歌形式,把文字的形狀、結構或者含義表達出來,給孩子讀唐詩兒歌,讓孩子反覆聽到一些生字。

7、讓文字坐公交車

給出一系列含有相同文字的成語,挑出相同的文字寫在公交車上,讓孩子找出文字應該乘坐哪一輛公交車,小孩子用手指,大孩子用筆畫路線。

8、用科普知識認字

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孩子用文字回答問題,孩子了解這些很有成就感。

9、把文字的結構拆分

讓孩子知道文字是由不同偏旁部首組成的,同一個偏旁可以組成不同的文字。

10、對類似文字進行比較

很多文字都非常形似,又有一定關聯,用兒歌形式進行比較區分,很有意思。

11、找邏輯關係

把文字和相關聯的物品找出來,考察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口是吃東西的,目是眼睛會戴眼鏡。

12、看圖猜字

給出4張圖片,給出幾個文字,先說出每個圖片的名字,找到關聯性,才能找出正確的字。

13、添一筆,把字變成另一個字

一筆之差就是另一個字,添上一筆看看會變成什麼文字,鍛鍊孩子拓展文字的能力。

14、組詞

給出幾個單字,讓孩子把能組成詞的字找出來,鍛鍊孩子組詞運用能力。

15、 造句

給出兩組詞,把能組成句子的詞說出來或者連起來,鍛鍊造句能力。

上面這些只是我們用到的部分遊戲,孩子確實玩得很開心,無意中認識了很多字,增長了見識。

這些遊戲不是我創造的,而是出自《一學就會的漢字遊戲書》,一共8本,由易到難、由淺入深,讓孩子由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掌握720個漢字。

這套書收錄的720個漢字,是一年級要掌握的全部生字。有800句古詩詞20多種500多個互動遊戲

除了我上面提到的遊戲以外,還有了解漢字的由來、給文字更換偏旁部首、說出更複雜的句子等高級遊戲。讓孩子既動眼又動腦、動手,快樂認字。

這套書不同於一般的認字書,文字和圖片分離,左面是字,右面是圖孩子脫離圖片也能認識字

文字以多種形式反覆出現,不斷加深印象,讓孩子學會在不同情況下認識文字。每認識8個文字,會運用7種左右的遊戲形式,多樣重複,充滿樂趣。

通過玩遊戲認字,無形中培養了孩子的認知力、專注力、分類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理解力、表達力等多種能力。

如果感覺這套書不錯,可以點擊連結下單。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致力於培養陽光積極的孩子,歡迎關注我,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相關焦點

  • 過早填鴨式認字會限制孩子想像力?用這五個方法識字既科學又快速
    只有偶爾聽孩子蹦出來一兩句,或者在他的繪畫裡,手工上,可見端倪。就想像力本身來說,培養是需要一個累積的過程。想像力培養好的話,好處是非常多的:孩子的發散思維、創新思維、邏輯思維都很強。遇到問題反應很快,懂得舉一反三,能夠想出與眾不同且有創意的方法。尤其是長大後參加需要創新能力的工作,這種優勢就更明顯了。
  • 被「恐嚇」著長大的孩子,會留下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簡單粗暴的方式不能讓孩子改錯,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耐心指導。被「恐嚇」著長大的孩子,會留下一輩子的心理陰影。怎樣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家長們帶來一點啟發。你是否也在用警察嚇唬孩子?
  • 過早識字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看看專家怎麼說
    有很多家長特別熱衷於讓孩子早點學字,也不乏很多幾歲就學會幾千字,上萬字的例子,其實想法無可厚非,但方法不敢苟同。這類家長的基本的方法都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便開始給孩子灌輸漢字,牆上貼滿字帖,每天追著孩子教,把孩子按在椅子上,填鴨式他教學。
  • 孩子被欺負了,家長這兩種行為,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別不在意
    日常生活中,孩子在這樣被欺負的情況經常發生。這時如果家長的處理方法不當,以下兩種處理方式。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難以彌補的創傷。家長可能感覺沒,可卻真正的傷了孩子的心。 此時孩子被人欺負, 正處於脆弱的時候。 他的身體和心理受到了雙重傷害。不僅沒有得到家長的安慰,反而被責罵。孩子的心理會更加的承受不了,而這種打擊是很難彌補的。 這時家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去安慰孩子, 讓他從這種沮喪的情緒中走出來。 告訴孩子欺負人是錯誤的,還要告訴孩子他被人欺負不是他的錯。
  • 不小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怎麼辦?家長這樣補救還來得及,別放棄
    朋友家的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特別淘氣,經常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怎麼教育都不改。有一天,朋友心情不佳,正好孩子又在家裡亂扔玩具,她一氣之下就把孩子扔進小黑屋,故意不開燈,讓孩子冷靜一下。結果,就給孩子留下了心理陰影。後來孩子睡覺必須要開燈,在太黑的封閉空間,就表現出明顯的不安。朋友後悔莫及,不知道該怎麼辦......
  • 老師因教會孩子讀「o」被告,孩子媽媽:她破壞了孩子的想像力
    父母經常這樣做會嚴重破壞孩子的想像力1.在孩子問問題的時候,告訴孩子標準答案當孩子們在詢問一件事情的時候,就說明孩子的想像力正在萌芽,而家長要做的是在孩子的心中種下一顆好奇的種子,等待孩子自己去把他培育成果實,而不是拔苗助長。
  • 孩子有心理陰影怎麼辦?運用「心靈溝通」,幫助孩子抹去陰影
    弗洛伊德也曾經說過:「孩子接觸到的刺激,如果超過了自身控制和釋放能量的界限,就會產生一種創傷感和危險感,這時孩子就會產生心理陰影。」心理陰影給人造成的影響是長期的,而不是短暫的。有時候童年時候造成的陰影,甚至能夠影響到孩子成年以後的行為,所以父母需要引起重視!一、造成孩子心理陰影的原因有哪些?
  • 「肛欲期」的孩子怪癖太多,處理不當會留下陰影,家長要會應對
    而且家裡給他穿的衣物也不難脫,怎麼上了幼兒園後又「退化」了呢?結果可好,這孩子變本加厲起來,到處拉便便,弄得家裡滿屋子都是臭味,有一次還拉廚房裡去了。事實上,她家孩子的這種行為,很可能是因為「肛欲期」到來了。本來會上廁所,突然又拉在褲子裡,是想要感受這種憋便便的快感。家長慢慢引導才是正理,粗暴管教並沒用,還會起到反效果。
  • 孩子不聽話,家長不要嚇唬他們,避免影響他們的心理成長
    這樣朋友的孩子小天現在看到警察就害怕,小明心理有陰影了,害怕是要來抓他的。這樣造成小天對於警察是有多遠就跑多遠,也不敢和警察有過多的接觸。還有的家長經常會嚇唬孩子老師就在你後面,你要是不聽話就讓老師把你接回有幼兒園。
  •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了錯,低情商的媽媽才會不停講道理
    教育孩子是一個千古難題,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當然會犯一些小錯誤,家長們面對孩子犯錯時,會有很多不同的態度。而家長的態度,會直接決定孩子以後的性格。孩子犯錯後,低情商的媽媽才愛講道理琪琪是一個可愛當看到孩子犯了什麼錯誤的時候,不由分說的就是對孩子一頓痛罵,甚至是動手。這樣的行為會給孩子留下非常深刻的心理陰影,尤其是在公共場合,就更應該給孩子留一些面子。有什麼事情回家再說,在公共場合打罵孩子是不可取的。教育是需要耐心,而不是需要脾氣的。父母們想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就應該控制住自己的脾氣。
  • 培養孩子想像力的5個方法,父母這樣做孩子更優秀
    ,往往會束手無策,甚至採用了錯誤的方法遏制了孩子的想像力。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美國一位媽媽,把孩子所在的幼兒園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該幼兒園剝奪了女兒的想像力。 她說,有一天,3歲的女兒竟然跟她說:媽媽,我已經認識禮品盒上「OPEN」的第一個字母「O」了。
  • 孩子還小,別再用警察的方式嚇唬孩子,容易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
    孩子跟在媽媽後面邊哭邊追,要牽媽媽的手,被「啪」的一下甩開,「我不要你了,這麼不聽話」。網友總結了「童年四大陰影」:拿針管扎孩子的醫生、藏在黑暗角落裡吃孩子的妖怪、專抓不聽話孩子的警察叔叔、再不乖就會被扔到大街上被人撿走。這些中國式嚇唬,你還在用嗎?
  • 孩子多大識字好?絕大多數父母都理解錯了
    都說孩子的啟蒙要趁早,有些父母特別喜歡讓孩子早早認字。他們在家裡牆上貼滿認字畫,時不時就要考考孩子,搞得孩子緊張兮兮,除了機械地應付啥也沒學會。還有些家長則認為,提前認字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是揠苗助長,不值得提倡。孩子到底啥時候認字合適呢?家長又該如何引導呢?今天我們請魏坤琳老師好好給我們講講。
  • 苦口婆心說了一堆道理,孩子就是不聽?可能是您的方法用錯了!
    一、孩子總是不聽父母話的原因1.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孩子往往越不聽話"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一直以來被正面推崇。但人們也往往發現講道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沒用,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 小時候留下的心理陰影能克服嗎,該如何改善?
    小時候留下的心理陰影能克服嗎,該如何改善?小時候的陰影(心理)長大後自然能夠克服,而想要改善情感安全感匱乏的問題,解決途徑和方法建議如下:一、營造一種安全的生活環境很多人年齡長大了,但是他內心往往還存在一些小時候遇到不好事情留下的心理陰影。
  • 這八句話最傷害孩子,留下童年陰影,但很多父母常說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所以只有把孩子教育好了,一個國家才能繁榮昌盛,一個民族才能夠有未來,一個家庭才能夠看到希望。但是,有的父母不知道科學的教育方法,對待孩子一頓胡亂的作為。甚至於把這八句話常掛在嘴邊,殊不知,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 孩子犯錯撒謊怎麼辦?這個方法比講道理有用
    我想只要是做父母的都會有這樣的擔心:那麼孩子小的時候撒謊不懲罰、不跟他講道理,不讓他懂得撒謊的嚴重性,長大了就不好管了。可是當我們已經是成年人的時候,我們說的都是真話嗎? 善意的謊言呢? 所以,我們要弄清楚,孩子撒謊的原因是什麼!
  • 這些懲罰讓孩子心理有陰影,育兒專家:家長再生氣也要慎用
    這些懲罰讓孩子心理有陰影,家長再生氣也要慎用手段一:超出限度的毆打「棍棒教育」永遠是指導孩子的最直接手段,不打不聽話,不打不成才,這是世界範圍內通用的手段,也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俗話說的好,肉體傷害疼一時,心理陰影毀一生,有些孩子要用一生的時間去修復心靈上的缺口。
  • 以下年齡段的孩子,父母再生氣也不能動手,不然讓娃產生心理陰影
    教育要適度,孩子氣人的時候,可以打。但一定要看好孩子的年齡段,若是在以下三個年齡段打孩子,不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還讓娃產生心理陰影。3歲的孩子不能打於父母而言,2、3歲的孩子狗都嫌。從之前的小可愛,分分鐘變成了「小惡魔」。一方面依賴著家長,一方面又不想讓父母管。
  • 心理有陰影怎麼辦 如何消除心理陰影
    人在經歷過特別可怕的遭遇以後,都會留下心理陰影,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可能吃不下睡不著,甚至一睡覺就做噩夢,這樣對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是一種折磨,如何才能擺脫心理陰影,重新找回輕鬆愉快?更換環境你首先要徹底離開以前那個給你留下心理陰影的地方,換成一個全新的環境,最好跟以前那個環境沒有任何一丁點相似之處。自我暗示每當感到恐懼的時候,就告訴自己,你已經永遠擺脫那種可怕的場景了,所以不需要再保留那段回憶,可以找很多開心的事情去做,慢慢地就擺脫陰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