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
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說過:讓孩子提早認字,或強迫他們早日養成自己看圖畫書的習慣,並不利於對他們的想像力的培養。
於是,不提倡孩子早認字的做法流行起來,很多家長循規蹈矩,就真的沒有教孩子認字。
結果孩子上了一年級,才懂得後悔的苦澀,只能焦急如焚的「雞娃」,逼著孩子認字,孩子的想像力依然沒有得到保護。
過來家長都表示,孩子上一年級前一定要認字,否則苦不堪言,學語文、學數學、閱讀、寫作業都需要認字。
那該怎麼辦?一方面害怕破壞想像力,一方面又要直面現實。不用著急,我們好好分析一下。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很多名人、精英、優秀的人都是很早認字的,能說他們想像力差嗎?
猶太人一般從孩子3歲左右開始教他認字,不妨礙人家精英眾多。李白「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不妨礙成為詩仙。魯迅三歲識字,五歲開始博覽群書,不妨礙成為文學家、思想家。楊振寧4歲時認字,一年認識3000字,這是他一生的財富。
我家大寶一年級時認識1700字,想像力很好,上學時自信心十足,每天都是自己記錄作業,自己完成作業,非常省心。
松居直的建議有道理,不過我們都忽略了他的前提——提早和強迫。如果使用錯誤的方法,不僅破壞想像力,還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讓孩子失去認字興趣。
教孩子認字,用錯方法還會留下心理陰影
*強迫孩子認字
馬伊琍說過,女友教4歲孩子寫字,孩子筆都握不好,女友還犯急。她也曾經逼著女兒認數字,女兒哭了,從此留下心理陰影。在孩子不喜歡認字的年齡和時間,提早、強迫孩子認字,會破壞孩子的認字興趣。
*孤立的認字
很多父母喜歡用字卡教孩子認字,但是沒有注意讓孩子把文字和圖片對應,沒有告訴孩子文字的意思和用途。孩子不理解,不會使用,文字就不會鮮活生動,就是一些毫無意義的符號。
過多的認字訓練,孩子無法去看更多圖畫,真正享受故事的樂趣,從而缺乏創造力和想像力。
*父母開始偷懶
松居直說過,豐富的想像力,在還無法閱讀文字的階段,唯有耳朵反覆聽到豐富的語言來培養。
如果孩子認字以後,父母偷懶不再給孩子讀書,孩子就不能聽到豐富的語言,想像力就會受到限制。
用對方法,孩子有樂趣,想像力、思維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養育男孩》中說過,在教孩子認字的時候,教育者最需要的不是自己對文字的理解,而是讓孩子不討厭文字並且一直對文字保持興趣的技能。
教孩子認字是父母不能逾越的一關,上一年級前,教孩子認字,要用對方法。
一、找到孩子的優勢年齡
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一般在3歲左右就會進入識字敏感期,有的可能是2歲,有的可能是4歲。當孩子表現出對文字的熱情時,就要順應孩子的興趣。
這時的孩子,聽到一個有趣的文字,會讓父母給他指出來。看到一個文字,會讓父母告訴他讀什麼。我們擔心破壞孩子想像力而不告訴他,反而會傷害孩子。
《優勢教養》中提到,一個女孩上幼兒園時,很渴望認字,迫切的想破譯書上的黑色密碼,但父母不教她。她看到父母和姐姐讀書,就感覺他們是一個特殊組織,自己卻不能加入。從而感到異常痛苦,留下心理陰影,只是因為自己的早慧沒有得到關照。
二、注重薰陶,而不強調識字量
認字就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水到渠成,平時把看到的文字隨手指給孩子,滿足孩子的求知慾,讓孩子對文字感興趣,保持認字的熱情。
掛圖、卡片、書、包裝盒、商鋪等等,隨處可見文字,都是很好的學習載體。讓孩子在不同的地方都能感受到文字,認識文字,多次重複,很輕鬆的記憶。
不必追求孩子能在短時間內認識多少字,只要喜歡認就足夠了,日積月累,孩子自然會記住很多。
三、在閱讀中認字
尹建莉老師曾說過,她教女兒認字,主要靠閱讀,讀書的時候,一個字一個字的指著讀,女兒不知不覺中就認字了。
對於小孩子來說。每本繪本都是很好的識字書,比如二寶大愛的《2-6歲睡前啟蒙書》,這套書開本不大,孩子拿在手裡正合適,自己會很開心地拿著讀。
這套書文字很大,聽父母給他讀過很多次之後,就記住了每個字的發音,自己讀的時候就能對應上,從而學會認字。
每個字都帶有拼音,以後可以當作練習拼音的好材料,實用性很強。
這套書還是一套行為習慣和社交能力培養書,孩子能學到穿衣、吃飯、如廁、洗手等等日常習慣,還能學到攀比、謙讓、插隊、分享、發脾氣、膽小害羞、懂禮貌、誠實、幫忙、友誼、愛心、認錯等社交問題。
這套書原價240元,活動價59.9元,40本書足夠孩子認識很多字了,有需要的點擊連結下單即可!
四、在遊戲中認字,提升能力
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學習方式,認字也一樣可以在遊戲中進行。跟3歲的二寶用了一種新的認字方法,是遊戲也是閱讀,和平時讀繪本沒什麼區別,他很喜歡。
1、把文字和圖片一一對應起來
將文字和圖片的順序打亂,讓孩子把文字和對應的圖片連起來,讓孩子知道文字指代的物品或者含義。
2、在唐詩中找漢字
給出幾個文字,我們讀唐詩,讓孩子在唐詩中找到這個字,唐詩韻律節奏強,孩子喜歡,還能順便學唐詩。
3、把文字歸類
文字之間是有聯繫的,有自己的類別,可以進行歸納整理,記憶的時候更容易。
比如數字一類、五官一類,把這些字打亂順序,讓孩子找出站錯隊的那一個字,孩子就學會了分類。
4、給文字排列順序
給出幾個數字,讓孩子按照由小到大順序排列。也可以延伸到排列高矮不同的動物、老少不同的人物。孩子學會了比較,提高認知能力。
5、在圖片中找到學過的字
給出一張完整圖片,讓孩子找出認識的文字,鍛鍊孩子的觀察細節的能力。
6、讀詩、讀兒歌認字
用詩詞或者兒歌形式,把文字的形狀、結構或者含義表達出來,給孩子讀唐詩兒歌,讓孩子反覆聽到一些生字。
7、讓文字坐公交車
給出一系列含有相同文字的成語,挑出相同的文字寫在公交車上,讓孩子找出文字應該乘坐哪一輛公交車,小孩子用手指,大孩子用筆畫路線。
8、用科普知識認字
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孩子用文字回答問題,孩子了解這些很有成就感。
9、把文字的結構拆分
讓孩子知道文字是由不同偏旁部首組成的,同一個偏旁可以組成不同的文字。
10、對類似文字進行比較
很多文字都非常形似,又有一定關聯,用兒歌形式進行比較區分,很有意思。
11、找邏輯關係
把文字和相關聯的物品找出來,考察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口是吃東西的,目是眼睛會戴眼鏡。
12、看圖猜字
給出4張圖片,給出幾個文字,先說出每個圖片的名字,找到關聯性,才能找出正確的字。
13、添一筆,把字變成另一個字
一筆之差就是另一個字,添上一筆看看會變成什麼文字,鍛鍊孩子拓展文字的能力。
14、組詞
給出幾個單字,讓孩子把能組成詞的字找出來,鍛鍊孩子組詞運用能力。
15、 造句
給出兩組詞,把能組成句子的詞說出來或者連起來,鍛鍊造句能力。
上面這些只是我們用到的部分遊戲,孩子確實玩得很開心,無意中認識了很多字,增長了見識。
這些遊戲不是我創造的,而是出自《一學就會的漢字遊戲書》,一共8本,由易到難、由淺入深,讓孩子由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掌握720個漢字。
這套書收錄的720個漢字,是一年級要掌握的全部生字。有800句古詩詞,20多種500多個互動遊戲。
除了我上面提到的遊戲以外,還有了解漢字的由來、給文字更換偏旁部首、說出更複雜的句子等高級遊戲。讓孩子既動眼又動腦、動手,快樂認字。
這套書不同於一般的認字書,文字和圖片分離,左面是字,右面是圖,孩子脫離圖片也能認識字。
文字以多種形式反覆出現,不斷加深印象,讓孩子學會在不同情況下認識文字。每認識8個文字,會運用7種左右的遊戲形式,多樣重複,充滿樂趣。
通過玩遊戲認字,無形中培養了孩子的認知力、專注力、分類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理解力、表達力等多種能力。
如果感覺這套書不錯,可以點擊連結下單。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致力於培養陽光積極的孩子,歡迎關注我,育兒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