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內需支持國內經濟大循環 優音通信助推中小企業轉型開拓國內市場

2020-12-20 CTI論壇

  2020年經濟下行周期的同時遭遇全球性的新冠疫情,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世界正在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對抗風險能力本就羸弱的中小企業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供應鏈中斷、業務擱置、資金回流困難等問題使得大量的中小企業面臨著生死存亡的考驗。在此背景下國家明確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我國的中小企業始終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在促進就業,拉動GDP增長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1.23億市場主體,其中99.6%的企業是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提供了80%的就業崗位,貢獻70%的技術創新,貢獻60%的GDP,貢獻50%的稅收。因而,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推動中小企業穩定健康發展,對穩定社會經濟、促進就業、保障民生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工信部聯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等17個部門共同印發《關於健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制度的若干意見》提出7方面25條具體措施,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也成為政府和社會的共同期望。

  同時,機遇同樣巨大。中小企業面對我國國內統一的巨大市場:擁有世界第一的14億人口、9億勞動力,其中4億中等收入群體、1.7億高素質的勞動者,以及1.2億各類市場主體。在當前國際國內需求相對趨弱的情況下,我國統一大市場的潛力和吸引力正在展現出來。

  國家和政府的扶持引導之外,中小企業也在結合自身所處的環境和所擁有的資源,轉型自救也變得更為緊迫。在復工復產的路上,在線直播及售後服務、分布式在線客服支持、各類O2O經營模式、移動分散辦公管理、企業經營協同支持等,讓中小企業看到了繼續發展的曙光,數位化轉型在中小企業之間快速推廣。

  在這場轉型變革中,數位化通信服務以及結合通信信息的數位化企業管理系統讓中小企業的經營不僅迅速恢復,甚至高效拓展出新的市場空間,就如食品酒業和餐飲服務最推崇的優音400熱線服務,利用智能數位化通信服務,在幫助商企經營挖掘商機、留存客戶信息、積累潛在需求、提升品牌知名度等方面不斷升級和豐富,特別是作為在線直播、O2O商業經營等新商業模式的高效服務工具,也讓中小企業更高效地接觸到客戶需求,讓潛在商機能夠迅速轉化,當商機信息與熱線管理相結合,大幅提升公司內部商務經營的管理效率,同時不給企業運營成本增加負擔,讓中小企業順利邁開數字經營轉型的第一步。

  優音熱線的增值功能結合移動雲坐席等優音通信優質產品及相關服務,能確保企業分散辦公但商機不分流,語音熱線的轉接功能確保每一通商機來電都能轉接到專人,後臺獨有的漏話查詢功能讓所有商業需求不遺漏。移動雲坐席產品與優音熱線配合,實現任意終端在線呼叫支持,將通信獲得的企業商機、客戶情況等信息直接通入企業內部商務運營流程中,直接提升企業商務管理和運營效率,同時基於雲計算和AI智能分析等科技應用,讓企業通信管理更加智能化並伴隨企業成長更具擴展彈性,移動通信辦公讓中小企業在分散辦公、離散式經營管理中也能確保企業商務經營更可靠更高效,同時避免人員流失帶走商機。

  優音通信雲平臺服務基於雲計算和AI智能分析等科技應用,將企業通信管理變得更加智能化。優音通信產品將通過通信獲得的企業商機、客戶情況等信息直接通入企業內部商務運營流程中,讓移動通信辦公更加安全,確保企業商務經營更可靠,有效解決了因人員流動導致商機流失的企業頑疾。同時,優音通信還會根據企業的不同需求對產品和服務不斷進行升級完善。

  「優音通信要做的,就是為企業提升客戶的滿意度提供支持,為企業的商業獲取和客戶拓展提供一個工具支撐。」為支持中小企業穩步拓展國內市場,優音通信依託優音熱線、優音電話會議移動雲坐席以及優音雲平臺等全系列企業通信產品和通信服務,高效助力中小企業迅速數位化轉型打開市場,幫助各類型中小企業實現商機的高效轉化。

  優音通信十餘年來始終以強大的服務承接能力、良好的運維能力,以及運營級客戶服務的經驗,鼎力支持各類商企客戶的通信服務和經營管理,優音通信的優質通信服務得到相關部委及主管單位的認可。2021年優音通信將繼續深化與阿里釘釘、京東雲、中企動力等生態合作夥伴的戰略布局,將自身通信能力與相關平臺深度融合,共創優質服務支持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開拓國內統一市場,積極促進國內經濟大循環的優勢發展。

相關焦點

  • 優音通信全力支持中西部產業經濟高質量轉型升級
    中西部地區縣鄉村經濟產業模式急需依靠數位化轉型向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方向發展,要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讓所有縣鄉鎮域的產品都能及時推向市場。優音通信作為支持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和中小企業產業網際網路應用的重要企業通信服務提供商,始終致力於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助力中國縣域產業不斷壯大成長,積極開拓合作機遇,促進傳統產業向產業網際網路轉型升級,挖掘縣域新經濟生態鏈發展的新角度。
  • 曾剛:國內大循環的關鍵在於擴大內需
    論壇下午第一個環節,金融時報社社長邢早忠先生主持了題為「金融數位化轉型推動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主題演講,多位嘉賓圍繞這一主題發表演講。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以「『雙循環』的金融支持」為題發表演講,他認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形成,需要金融圍繞實體經濟需求,優化金融供給的結構和效率。
  • 國內大循環是什麼意思?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意味著什麼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以要素低成本、出口導向型戰略實現了經濟高速發展,但外貿依存度過高、經濟安全風險大、關鍵核心技術受限、產業轉型升級壓力大等缺陷也逐漸顯露。  事實上,自1998年應對亞洲金融危機開始,中國就將經濟發展的立足點轉向擴大內需,20多年來一直朝著這個方向轉型。
  • 武漢企業實力不俗 優音通信為其經濟回暖提供推力
    優音通信自身產品及服務的便捷性和靈活擴展能力業已得到眾多商企客戶的認可,無論中小微企業的通信基本需求,還是超大規模集團以及網際網路企業的定製開發服務都得到客戶的滿意認可,繼上一篇遴選部分最具煙火氣的湖北客戶盤點介紹,將繼續盤點優音通信在湖北地區各行業的重要合作夥伴,既是對合作企業復工復產的支持,也是用眾多的商機展現湖北經濟發展的實力和前景。
  • 雙循環格局要著力抓好國內大循環
    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再次強調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
  • 養樂多再續3年之約 看重優音通信企業通信服務生態
    近年來,傳統消費型商業在移動網際網路、數位化技術、人工智慧等蓬勃發展中催生了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等新經濟、新業態,新經濟在服務改善民生的同時,亦成為撬動經濟發展的新槓桿。
  • 觀察|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意味著著力打通國內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各個環節,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強調以國內經濟循環為主不意味著關門封閉,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地聯通、促進。
  • 談談熱詞「國內大循環」
    關於「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今年以來,已成為業界討論的熱點。一些人認為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所導致的外需大幅下降所引起的,一些人則認為是中美貿易摩擦加劇,西方國家「去中國化」「硬脫鉤」的結果。總體而言,現有觀念傾向於將這種轉型看作是外因的結果。但任何一種經濟發展戰略,都有其產生、發展和其內在矛盾充分展露的過程,正是這種內在矛盾導致了新發展思路的選擇。
  • 一財社論:以提振內需為核心增強國內大循環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社論:以提振內需為核心增強國內大循環每逢經濟數據公布總能引來關注,反映後疫情時代經濟恢復狀況更是如此,因為數字背後的問題可能預示著下一步需要致力的方向。然而,對當前中國經濟而言,最重要的是內需。7月底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很明顯,對於國內大循環而言,提振內需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另一組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256億元,同比下降11.4%,從消費和投資數據看,需求端的修復明顯不及供給端。
  • 破題「十四五」,以國內大市場促進大循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這既凸顯了擴大內需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也為我國應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指明了主攻方向和重要著力點。
  • [光明日報]賈根良:談談熱詞「國內大循環」
    會議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關於「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今年以來,已成為業界討論的熱點。一些人認為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所導致的外需大幅下降所引起的,一些人則認為是中美貿易摩擦加劇,西方國家「去中國化」「硬脫鉤」的結果。總體而言,現有觀念傾向於將這種轉型看作是外因的結果。
  • 「央視快評」努力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 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總書記強調,我們必須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
  • 如何理解「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徐蔚冰首先我們來梳理一下「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提出的時間脈絡。2020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黃奇帆萬字長文:如何形成「國內大循環」,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四)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須更好發揮政府在擴大內需、維護市場中的作用政府在擴大內需中可以有兩個直接作用:一方面,通過政府採購形成當期消費需求;另一方面,通過政府支持的公共投資來形成有效投資需求。目前,這兩方面都有改革的空間。
  • 沈晗耀:以公共經濟啟動國內大循環 實現經濟振興
    來源:《財經》雜誌沈晗耀:以公共經濟啟動國內大循環,實現經濟振興8月24日,在華頓經濟研究院召開的「中國上市公司百強排行榜」新聞發布會上,華頓經濟研究院院長、中國百強論壇主席沈晗耀發表題為「以公共經濟啟動國內大循環
  • 國內大循環什麼意思 國內大循環並不是 「閉門造車」
    專家們認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根據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階段、新環境和新挑戰,圍繞我國經濟發展中長期目標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我國將更加重視國內產業價值鏈供應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要素市場開放基礎上繼續開放國內產品市場。
  •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在這方面,應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拓寬企業資金來源渠道,特別是加大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拓展投資空間,指的是要擴大有效投資,即有利於優化供給結構、改善供給質量,促進供需良性循環的投資。
  • 國內大循環的戰略基點是什麼?北京銀行牢牢把握住了
    2020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9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再次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國研中心研究員張立群:中國要把國內經濟大循環暢通起來 各國經濟...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蕊 攝張立群提到,這次疫情對世界經濟造成了嚴重衝擊,使世界經濟出現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其中發達經濟體將收縮7%。「世界經濟受疫情衝擊,問題非常嚴重。」他表示,嚴重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全球的產業鏈、供應鏈出現停頓或癱瘓。「另外一個方面,市場供給靠什麼?
  • 人民日報評論員:擴大內需必須挖掘國內市場潛力
    會議要求加大復工復產政策落實力度,加強對困難行業和中小微企業扶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有序推動各類商場、市場復工復市,促進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積極擴大居民消費,加快推進投資項目建設,形成供需良性互動。 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擴大內需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