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王的傳奇人生

2020-12-18 搜狐網

  核心提示

  從不識樂譜,到能出口成曲的「山歌王」,從客家土樓唱到北京城,李天生一舉成名後,雖然給他帶來了許多榮譽,但也給他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磨難。他曾經拒絕央視對他的採訪,是什麼使他回心轉意?他又是如何與鄭小瑛結識並共同演奏那盪氣迴腸的《土樓迴響》的?如今,78歲的李天生依然靠演唱山歌「譜寫」著他的傳奇人生。

  早報記者曹燮文/圖

  從放牛娃到「山歌王」

  李天生住在閩西永定湖坑鄉的一座土樓裡,記者找到他時,他正教導遊們唱客家山歌。如今,聽到他那動聽婉轉、優美清脆的歌聲,實在無法讓人將這歌聲與一個七十多歲的古稀老人聯繫在一起。

  李天生,龍巖永定縣湖坑村農民。小時候,他每天都要為當地的一位地主放牛。

  在放牛時,一位叫阿山的青年極受歡迎,因為他唱歌特別棒,讓小天生羨慕不已。每當放牛時,幾個孩子都會提議,讓阿山唱幾首山歌解解悶,牛就可以由他們代放。

  在李天生的眼裡,阿山就是他的偶像。一天,阿山給小孩唱山歌時,無意中發現有一位少年聽得特別出神。在回家的路上,阿山隨口問他說:「小鬼,喜歡唱山歌嗎?」

  少年李天生十分誠懇地點點頭說:「喜歡。」

  阿山說:「如果喜歡,我就教你。」

  爾後,小天生就一邊放牛,一邊向阿山學唱山歌。

  幾十年後,李天生與好友提起往事說,當時學唱山歌完全是出於好奇,因為放牛太無聊,學唱山歌可以找點樂。沒想到不僅在縣裡把山歌唱出名,還唱進了中南海懷仁堂,幾十年後,甚至唱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

  人生往往就是這樣難以琢磨,唱山歌竟改變了一位農民娃的命運。

  想唱就唱唱到北京

  李天生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13歲的他就登臺演唱山歌,成為龍巖永定湖坑土樓裡走出來的山歌新秀。

  1956年,剛剛二十出頭的李天生一路過關斬將,一舉獲得了全省賽歌比賽的第一名。當時,全國從各省精選了16位山歌選手,前往北京演唱。

  讓李天生終身難忘的是,在1956年的第一屆中國音樂周期間,他和其他演員一起走進中南海懷仁堂為毛主席演唱。

  在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革命家面前,李天生演唱了客家情歌《八月十五唱月光》和客家小調《搖桑曲》等。聽完李天生唱的淳樸山歌后,毛主席、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紛紛鼓掌為他喝彩。

  此情此景雖然隔了近半個世紀,但李天生老人回憶起往事依然十分激動:「當時,我演唱的是客家山歌《金豐大山不尋常》,在臺下,很多國家領導人都在觀看演出。當時我才20多歲,心撲撲直跳,既緊張又興奮。」

  不識樂譜打道回府

  那是李天生人生的第一次轉機。但他與許多機遇擦肩而過。

  赴京演出之後,李天生被有關方面安排到中央民族學院學習。

  李天生回憶道:「當時學院交給我三個任務,一是灌制唱片,二是在對臺灣廣播裡演唱客家山歌,三是學好音樂。我前兩個任務都完成得很出色,但第三個任務就把我給難住了,因為我從沒讀過一天的書,也沒人教過我識樂譜,實在學不會『哆來咪』。在今天看來是那麼簡單的7個音符,我在當時竟然學了半個月都沒鬧明白,最後只好打背包回老家了。」

  李天生雖然不識樂譜,卻會唱幾千首客家山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而且他還被行家稱為是當地的「秀才」,他演唱的歌都是自己編的,出口成曲,只要他看上什麼,他就能即興唱上幾首。客家山歌多採用比興手法,有種情景交融的味道,後來他錄製的專輯唱片竟多達二十餘張。

  央視採訪遭拒

  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一天,中央電視臺的一位領導,無意間聽到中央廣播電臺錄製的一首山歌在中央一臺播放,那首歌聽起來似曾相識。

  那位領導對其下屬說,那曲山歌很出名,並詢問是誰唱的。對方回說是閩西永定的李天生,歌名叫《八月十五唱月光》,是一支毛主席曾聆聽過的客家山歌。那位曾到北京唱歌給毛主席聽的山歌王如今是否健在?於是,央視派出記者飛赴龍巖打算採訪這位昔日的山歌王。

  央視記者一行從北京不遠數千裡,找到了永定湖坑土樓。他們在李天生的家裡呆了六天,只想讓李天生唱支山歌給他們聽聽,可是李天生就是咬緊牙關,一句也不願唱。

  李天生當時說:「我不唱了,我怕了,我唱怕了。」原來,在文革期間,就因為唱山歌,李天生招來了批判和打擊。此後,家人都反對他繼續唱山歌。

  無論央視記者如何央求也無濟於事。到了第六天,央視記者耍賴道:「李老師,今天你不唱也得唱,我們這些人千裡迢迢趕來,卻無功而返,你讓我們回去如何交差,你不唱我們就一直住在這,直到你唱為止。」

  這位硬骨錚錚的客家漢子內心十分矛盾,終於被央視記者的執著精神所打動,開口為他們唱了那首當年唱給毛主席聽的客家山歌《八月十五唱月光》。央視一套播出李天生演唱的山歌后,李天生的歌聲又一次引起反響。

  山歌融入交響樂

  2000年春天,廈門愛樂樂團的鄭小瑛女士來到永定湖坑客家土樓採風,沒想到鄭小瑛的此次土樓之行竟成了改變李天生人生的又一個轉機。

  當時,鄭小瑛正準備為第十六屆客屬懇親會創作一曲交響樂,她試圖將現代交響樂和古老的土樓文化美妙地結合在一起,她到鄉間去尋找最原始的鄉間音樂素材時,大家向她推薦了李天生。

  於是,鄭小瑛來到田間,將正在勞作的李天生請了出來。

  那天,李天生捲起高高的褲管,光腳從田裡走回來,腳跟還沾滿泥巴。鄭小瑛讓他唱一首山歌,李天生唱了一首《阿哥出門往南洋》,唱得鄭小瑛興奮不已。

  鄭小瑛激動地對他說:「真沒想到,你竟能唱得那麼好,那正是我苦苦尋求的一種十分質樸又渾厚沉雄的客家山歌。」

  在當年的客屬懇親會上,李天生和鄭小瑛同臺演出交響樂《土樓迴響》,在《土樓迴響》中,李天生演唱了《阿哥出門往南洋》,一時全場轟動,他的歌聲牽動了許多在場的海外客家遊子的心,牽動著無數海外客家人的親情。

  此後,李天生便隨著廈門愛樂樂團前往世界各地演唱。李天生根本沒有想到,自己還能到美國和日本演出。

  2005年元旦,在第十七屆客屬懇親會上,「閩西民歌王」李天生和葉笛演奏家邱少春,分別在《土樓迴響》的交響樂第二章和第三章出場。略顯蒼涼而低回的山歌「過番歌」,經由李天生老人未經修飾的質樸嗓音唱來,道出了背井離鄉到海外討生活的客家人無盡的鄉愁和希冀。

  演奏到最後一個樂章《客家之歌》時,鄭小瑛轉過身來,指揮全場聽眾大聲唱起一首人人熟知的客家山歌「你有心來俺有情喏,唔怕山高啊水又深吶,山高自有人開路喔,水深還有哇造橋人吶!」那發自肺腑的歌聲,使音樂會達到了最高潮。

相關焦點

  • 「非遺」課堂:「客家山歌王」來傳唱
    紅網時刻株洲6月1日訊(通訊員 彭新平 黃新年)「月光娃娃,開水煮茶;妹子要嫁,嫁給鄰啥……」近日,清脆的客家童謠《月光娃娃》從株洲市炎陵縣沔渡學校三年級192班的教室裡傳出。「客家山歌王」——該校音樂特級教師曾書華老師正在為孩子們教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炎陵客家山歌」。
  • ...館建設進展情況匯報:講述百年傳奇 展現弼士形象 弘揚客家精神
    【時政】陳敏主持召開會議,聽取張弼士博物館建設進展情況匯報:講述百年傳奇 展現弼士形象 弘揚客家精神 2021-01-01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客家文學的現代性
    同樣,作為有眾多客家事象描寫的長篇小說《血日蒼茫》,客家民俗成了詮釋太平天國在南方最後一個傳奇的有效途徑,如作品第十一章《痴女傾情死心塌地,賢婦求珓去兇留吉》,寫「客家人為多神論者,進門求祖宗賜福,出門祈求伯公保佑,山伯公、樹伯公、田伯公、碼頭伯公、水口伯公、山坳伯公應有盡有,各司其職。」太平天國正是藉助客家人希望伯公保佑的這種信仰,將他們緊密團結在自己的周圍。
  • 圍龍屋:體驗客家人生
    星園之所以如此聞名,首先在於,這座建築本身就是一個傳奇故事。作為客家傳統文化代表的承德樓,是由梁氏炯昌公斥巨資建造。炯昌公,號星樓,乃廣東嘉應州三角安定堂折桂窩人氏。自小遠渡重洋到暹羅(即泰國)經商做生意,後來被當地華人推崇為暹羅華僑僑領。如今的承德樓,仍居住著梁家的後人。黃麗京,既是梁家第四代子孫梁光輝和鄧瓊香夫婦的大兒媳,也是星園的經理。
  • 童養媳悲歡 臺灣客家戲曲《花囤女》看一對姊妹兩樣情
    根據教育部門客語辭典,客家族群更為養女、童養媳取別稱為「花囤女」。象徵囤積花蕊,以備開花結子,瓜瓞綿綿。作家王瓊玲以童養媳題材,和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合作編寫戲曲《花囤女》,描述一對雙胞胎姊妹作為童養媳的人生境遇落差。5日於臺灣戲曲藝術節演出記者會帶來演出精彩片段,預計於5月正式演出。《花囤女》描述一對雙胞胎姊妹作為童養媳的人生境遇落差。
  • 兩岸三地客家餐飲文化交流會暨客家文化美食節在河源巴伐利亞莊園...
    「兩岸三地客家美食集市」開幕剪彩 據了解, 客家文化是莊園文旅產業的組成部分,莊園建設了客家圍屋式的「福源寺」、打造演繹客家傳奇的「家·源」劇場,並開設「客家食廚」、「客家大廚工作坊」等項目,累計為450萬遊客提供了全方位的客家文化體驗。
  • 江西贛州五龍客家風情園,夏雨中的客家圍屋,故鄉熟悉的老屋景色
    五龍客家風情園地處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沙河鎮沙河大道,距市區0.8公裡、火車站2公裡,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東鄰貢江,與贛縣客家文化城隔江相望。園區內山水環抱,風光秀麗,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目前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五龍客家風情園佔地面積2000畝,其中水域300多畝,綠林800畝。圍屋,是客家先民在贛南廣袤大山裡留下的建築傳奇,銘刻著客家人的歲月滄桑。
  • 匠心傳奇助力好物市集 | 國慶節,來洛帶尋客家文化之旅
    客家,漢民族中一支重要而獨特的民系,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客家人與當地居民相生相融,形成了一種新文化形態——客家文化。素有成都「西部客家第一鎮」之稱的洛帶古鎮,是離成都市區最近的古鎮,客家人聚集地。東山客家文化的獨特魅力,吸引著無數遊客紛至沓來。
  • 廣東河源溫泉之鄉,體驗客家文化的傳奇,享受真溫泉熱龍
    探尋長壽福地的秘密,享受真溫泉熱龍體驗客家文化的傳奇廣東·河源河源熱龍溫泉度假村客家風情在河源市和平縣熱水鎮,有一塊長壽福地,這裡不僅80歲以上的老人數量眾多,更有10幾位百歲以上的老壽星,聽說這裡的人都很長壽,溫泉水浸泡過後的人會很長壽。
  • 客家山歌音樂劇《林風眠》即將亮相,11月21日正式公演
    作為紀念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客家山歌音樂劇《林風眠》將於11月21日晚上八點正式演出。18日晚《林風眠》在梅州亮勝客家藝術中心舉行首場彩排,19日晚將進行第二次彩排,據悉,客家山歌音樂劇《林風眠》將作為此次活動的首個「動態展示窗口」,獻上一場獨具特色的視聽盛宴。《林風眠》由梅州市戲劇研究室團隊進行編導創作、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進行排演。
  • 「客家山歌王」李重明:讓四會民歌走出廣東唱響全國
    他介紹說,四會民歌分客家山歌、白話民歌、綏江船歌號子三種,800多年前,民歌就已經傳開。李重明在舞臺上表演家裡蚊帳杆被他拿來做笛子李重明家族的祖輩都是當地「客家山歌王」。李崇明當時剛識字,但還不識譜,他就把父親唱歌的腔調記下來私下試著唱幾遍,然後把唱詞記在小本子上。
  • 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辦客家服飾織品美學展 呈現客家女性之美
    針頭線尾客家情客家織品服飾美學特展,開展魔術秀融入客家元素。(巫靜婷攝)華夏經緯網11月2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織品服飾是人們生活必需品,客家民族將文化及性格特徵融入織品服飾與工藝技法之中,為推廣傳承技藝,客發中心27日起於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辦「針頭線尾客家情」客家織品服飾美學特展,展期至2021年2月19日止,展示從古至今南北客家女性服飾的變化,新舊交織散發女性之美。
  • 客家美食「興國四星望月習俗」
    這一飲食習俗,世代相傳,始終不變,而且輻射到周邊縣市,影響贛粵閩客家地區。再有,各族姓族長見面施禮互為問候,以示團結和親,並商定各族姓迎請菩薩,抬抬架的人員,確定抬架巡遊路線,驗看各族姓編織的龍和扎制的紙馬、牛、羊及花卉、動植物的燈彩等活動中發生的酬勞攤派事宜。 興國四星望月反映了客家人「年年有餘(魚)」的企盼,寓含著客家先民動人的傳奇故事。
  • 奧運冠軍參演《客家媽媽》 源自客家女作家作品
    原標題:三名奧運冠軍參演《客家媽媽》 這部電影9日在上杭古田開拍,將全景式展現客家文化元素◆開機儀式現場東南網7月1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康澤輝 盧婷婷 文/圖)電影《客家媽媽它改編自客家女作家何英的紀實文學《撫摸歲月》,龍巖籍奧運冠軍石智勇、張湘祥、何雯娜特邀參演。據介紹,電影拍攝場地主要集中在永定、上杭、連城。屆時,客家人的山歌、民俗、飲食、名勝等文化元素,將全景式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 錦江私房菜,客家米酒實在醉人
    客家菜一直是我喜愛的,福州客家菜我幾乎吃遍,鑫客家崇三樓客家傳奇印象客家客家源,白吃不厭,這次馬友吃貨團的活動也是客家菜,錦江私房菜。錦江私房菜位於融僑錦江,鳳湖路,建設銀行隔壁,這裡是福州的高大上住宅區,因為地域關係,我極少涉足此地,要不是這次活動我還真不知道錦江私房菜是客家菜。
  • 客家名人是怎樣學語文的?
    看來大家都想起語文的重要性了,包括客名君本人,寫了一百多篇了,寫越多越覺著,為了表現名人們豐沛的人生,筆端仍然力有不逮。為什麼語文那麼重要呢?我覺著,一言以蔽之吧,語文沒學好,生活質量會受到影響,生命會缺少質感;語文學好了,不僅有實用價值,而且好比掌握了打開通往知覺和性靈之門的鑰匙。這是客名君自己看那些學好了語文的名人的感覺。
  • 香港傳奇黑幫片《毒。誡》公映 揭秘「由黑轉白」的傳奇人生
    誡》公映 揭秘「由黑轉白」的傳奇人生 2017-05-12 16:42: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胡健 攝   中新網太原5月12日電 (記者 胡健)以「慈雲山十三太保」之首「茅躉華」(陳慎芝)為原型,講述其真實逆轉人生的電影《毒。誡》12日在全國公映,影片以其寫實的劇情收穫不少好評。  一個吸毒、販毒跌落至地獄的黑幫大佬竟可以成為「香港十大傑青」、「禁毒大使」,陳慎芝的獨一無二傳奇經歷吸引了眾多主創加盟。
  • 黎小紅:客家烙印
    客家烙印黎小紅還記得,己亥深冬,天際蒼茫,遍地荒涼,草木凋零,四處蕭條,寒風凜冽,萬籟沉寂,閒居故地,偶得雅趣,徒步悠哉,獨訪自然,荒郊僻壤,山風呼嘯,肅殺頻襲,寒冷刺骨,枯冢密布浩瀚宇宙,天地渺茫,人間正道,飽含滄桑,繁華散盡,深埋厚土,蹤影難覓,終而落得,無人知曉,無人問津,無人追憶,嗚呼哀哉,人生短促,人生不易,人世無常,芸芸眾生,人間萬物,皆為過客,渺小甚微,生老病死,無人可逃,無奈之下,淚流滿面,仰拜蒼穹,敬畏諸神,悼念先人。然,儘管如此,今日獨訪,幸得昔物,實屬不易,難能再得啊!對吾而言,實屬珍寶。
  • 谷歌之父 Larry Page的傳奇人生
    谷歌之父 Larry Page的傳奇人生
  • 客家民間藝術與客家精神
    勤勞刻苦、開拓進取這是學界一致公認的客家精神的重要方面,這種精神無論是在民間歌曲,或是在舞蹈、雜藝,或是戲曲藝能中,都有鮮明的體現。在客家山歌中有許多歌唱勤勞刻苦精神的曲目。如:梅縣的疊字山歌《嫁郎愛嫁勞動郎》就是較為典型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