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風俗形形色色,每一種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今天要說的這個風俗,名為「催生」,其實簡單的來說,就是出嫁的女兒在臨近分娩的時候,娘家人會準備嬰兒穿的衣服和產婦吃的紅糖、雞蛋、麵條等等,這些到底有何含義?又為何怎麼做?我們一起來看看。
出嫁的女兒懷孕之後,到了預產期的月初選一天,娘家人就會讓家裡的兄弟,也就是未出世嬰兒的母舅前去催生,那天一大早,娘家的「阿舅」帶著裝著熟雞蛋、生雞蛋、香蕉到女兒家中,熟雞蛋也要用花紅染成紅色,數量上也非常講究,雞蛋必須是雙數,民間大多數是12個、16個、18個等。寓意著孕婦能夠像母雞生蛋一樣同樣順利生出小寶寶。
阿舅把禮品帶到孕婦家裡,孕婦會躲在房間裡吃紅殼雞蛋,而新娘婆家會準備甜水煎蛋招待阿舅,不過,吃甜蛋也會非常之多的講究,如果碗裡有兩個煎蛋,那麼要全部吃完,而如果有四個煎蛋,那麼要吃剩下兩個,不能全吃。但如果真的吃不下去,肚子飽了,那麼可以在煎蛋上咬掉一些,或者用筷子撥出一些來,這樣才能顯得自己懂得為客之道、明白事理,也表示對主人的尊重。
如果糖水喝完還想喝,婆家人會再盛上糖水,口中也會伴著美好意願的好話,例如「阿舅來,添丁又發財」。阿舅吃完甜水煎蛋後,不能在新娘婆家逗留過久,應該馬上告辭,這裡也寓意著外甥子能更快更順利的生出,最後婆家也會把禮品留下,然後把白砂糖放進去作為回禮,這也是潮汕人必須懂的為人處事,禮尚往來,也是表達「情來禮往,親戚關係甜蜜」的意思。
在舊時的潮汕地區,催生風俗的禮品更加多,一般會用毛竹扁擔挑,一頭掛著搖籃,一頭掛著催生包袱。催生包袱裝的東西是孕婦的補品和嬰兒衣服,多數為麵條、紅糖、雞蛋、棗子、桂圓等之類食物,還有一樣必須品,就是用紅顏色染紅的鴨蛋,潮人稱之為「紅蛋」,嬰兒衣服頭有黃夾襖、黃棉衣、黃棉衣、口襟(夾披風)、褲子、灰袋、帽子、尿布、涎兜和鞋襪等襁褓必需品。在舊時潮汕,大多都是外婆親手縫製的。
「催生」這個風俗俗雖然不繁冗,很簡單,但也是表達了娘家人對孕婦的關心與美好祝福。在潮汕不同的地區,在形式上有些不同,但大致是大同小異,至今,很多潮汕地區也沒有這個風俗了,但如今也只是換了一種形式去表達,對於女兒的祝願依然在。
文章屬百家號「潮汕風俗薈」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