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訓信息化風口已到,教培機構該如何向網際網路+轉型呢?

2020-09-02 黑蜂科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讓線下課程紛紛取消,在政府推出「停課不停學」政策及用戶學習需求爆發的大背景下,近2億的學生集體湧向了在線教育平臺,線上教育一時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全民話題,迎來了全面爆發的時刻。

網際網路+教育擁有線下教育無法企及的優勢,它能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讓教育資源得到更廣闊的分享和傳播,同時,基於數位化手段的精細化教學運營,更精準地洞察用戶的學習需求,展現教育機構的實力,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痛點。當下,在線教育行業已經累積了海量的用戶群體,據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的用戶規模達到2.61億人,市場規模4041億元,預計在2020年,我國在線教育用戶有望突破3.09億人,市場規模將達到4538億元。

「網際網路+教育」不是一個新興的風口。但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向網際網路靠攏卻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那麼教培機構該如何向網際網路+轉型呢?

1、開發微信公眾號,穩定提供內容化輸出

微信公眾號作為一個內容化平臺,是教育品牌宣傳推廣的主要陣地。微信公眾號可以開發出微官網、微營銷、微活動、微CRM等模塊:由公眾號菜單進入H5微官網界面,展示教育機構的業務內容與品牌形象;接入微CRM,讓教育機構對潛在客戶進行跟蹤和管理,尋找高效的銷售線索,促成成交;開發朋友圈廣告營銷活動單頁,幫助教育機構擴大影響力,提升銷售轉化。

2、連結小程序,提供課程展示和諮詢窗口

小程序倚靠微信12億的用戶流量,具有輕量級、易獲取的使用優勢,藉助於社群、公眾號,能將教培機構的課程諮詢和品牌優勢觸達到潛在客戶。小程序具備豐富的功能接口,可以覆蓋課程展示、課程購買、課程諮詢、服務售後等多個環節,視頻、圖文、直播等內容展現形式,分享、裂變、拼團、營銷等多種營銷裂變推廣玩法,還有自帶的「周邊五公裡免費曝光」,使機構藉助社交鏈條完成高效低成本的招生獲客。

3、APP沉澱教學資源,實現全面教育閉環

APP可以聚合更全面的教育資源與流量,連接教育機構與學生。視頻課堂可以讓教培機構提前上傳錄製好的課程視頻,允許用戶觀看、下載課件、留言互動、群組討論;直播教學,彌補了錄播視頻課程缺乏互動的弱點,實現教員和學員在線實時互動交流,打造更貼近線下的互動教學體驗;測驗模塊,學習成果及時檢測,課後督學系統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家校互動;教務管理模塊,讓教培機構更容易進行學員管理、教師管理、課程管理等,提升網校運營效率;推廣模塊,支持文本、圖片、視頻、音頻全模式內容付費,課程分享、課程分銷、課程團購、課程兌換等多模式裂變推廣手段,使教培機構能全渠道獲客,實現全面教育閉環。

教培機構和企業想向網際網路轉型,首先需要的是技術,搭建一個系統穩定、功能強大的在線教育平臺是關鍵。黑蜂科技是領先的網際網路+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長期為廣州工商學院、南方科技大學提供技術服務,打造了廣工商教育官網/APP、南科大招新官網/數字教育APP、埠梵教育H5網站/APP、溪秀培訓APP等多個教育平臺,一站式承載移動端、PC端在線教育培訓需求,幫助客戶打造專屬品牌網校!

相關焦點

  • 希沃教培See it數位化轉型大會長沙站落幕,OMO模式下教培機構迎來...
    疫情2.0時代,線上教育一夜成長為「黃金賽道」,讓教培行業固若金湯的市場格局迎來了新的挑戰。如今線下教育機構雖複課多月,但面對新的時代需求,根基深厚的「行業壁壘」開始變得搖搖欲墜。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教培行業該如何逆流而上?
  • 希沃教培See it數位化轉型大會長沙站圓滿落幕,OMO模式下教培機構...
    疫情2.0時代,線上教育一夜成長為「黃金賽道」,讓教培行業固若金湯的市場格局迎來了新的挑戰。如今線下教育機構雖複課多月,但面對新的時代需求,根基深厚的「行業壁壘」開始變得搖搖欲墜。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教培行業該如何逆流而上?12月7日,由希沃主辦,智來時代、校管家和Classin協辦的「教培See it數位化轉型發展論壇」在長沙盛大啟幕。
  • 三季報持續虧損 教培機構如何「造血」
    上市教育公司的三季報正在陸續出爐,截至12月2日,已有16家發布三季報。北京商報記者梳理後發現,仍有不少教培機構尚未走出陰影,財報表現不佳,而在某些細分領域,如成人公考培訓等,受到政策、市場變化的影響較大,機構的盈利表現不俗。除此之外,更多的機構正在嘗試收窄虧損,提高自身的「造血」能力。
  • 機器人教育成為新晉「網紅」,教培機構該不該「搶風口」?
    近年來,隨著社會需求和人口結構的改變,國家政策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為教育逐漸轉型指明了方向,兒童及青少年教育也就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讓孩子更好地融入未來的教育趨勢,越來越多家長將機器人教育作為孩子必選的教育培訓項目之一。在家長的選擇和政策的指導下,機器人教育成為了教培行業的新晉「網紅」,全國各地的機器人教育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 壓在教培機構頭上的三座大山 推翻了?
    作為教育老兵,王校長選擇從體制內投身教培行業,本就是看中了這一行的前景,誰曾想入局不到一年,上天就和他開了個玩笑,在本該呈現繁榮的節點一夜入冬,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便是2020年開局那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
  • 新知雲助力教培機構輕鬆實現線上教育
    原標題:新知雲助力教培機構輕鬆實現線上教育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線下教育培訓機構營業變得非常艱難,而在線教育卻因疫情快速滲透普及開來,大多數學校和教育機構的課堂都在網上進行
  • K12教育報告:六成機構計劃雙線融合!選擇AI蛙答答實現快速轉型
    從病情爆發到逐漸恢復正常的這段時間,K12教培機構也在不斷的適應教育新變化、接受教育新理念。OMO(Online-Merge-Offline,即線上線下相融合)在此期間也成為了K12教育行業熱詞,不少的教培機構都在病情期間紛紛藉助網際網路平臺實現機構轉型,以此來保障機構能平穩渡過寒冬。
  • 希沃教培See it數位化轉型大會圓滿落幕,OMO模式下教培行業迎來新...
    疫情2.0時代,線上教育一夜成長為「黃金賽道」,讓教培行業固若金湯的市場格局迎來了新的挑戰。如今線下教育機構雖複課多月,但面對新的時代需求,根基深厚的「行業壁壘」開始變得搖搖欲墜。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教培行業該如何逆流而上?
  • 愛學仕智課第五期線上培訓營助力教培機構成功轉型
    2020年4月26日,愛學仕智課第五期線上培訓營正式開營,為期4天的線上培訓營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共計31家教育機構的代表前來學習。江蘇樂易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後簡稱「樂易學」)商學院副院長董龍、招商經理黃光焰負責全程培訓。
  • OMO變革下,ClassIn如何助力教培機構突圍?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式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已逐步恢復。後疫情時代,經歷了高速增長的在線教育行業迎來全新的機遇,但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處在變革中的教培企業應該如何趕上浪潮?OMO趨勢下,大中小機構該如何全面擁抱網際網路?
  • 校寶在線聯合支付寶發布「校寶微校」 打造教培機構線上營業廳
    校寶在線聯合支付寶發布「校寶微校」  據介紹,作為教育信息化綜合服務提供商,校寶在線經過十年在教育SaaS領域的深耕,校寶在線已經幫助超過90000個教育品牌實現信息化管理,產品已經全面覆蓋教育培訓機構及K12全日制學校領域。
  • 「學費碼」橫空出世,這次要「革了教培機構的命」?
    將其複製到教培行業,亦可以大大降低機構「跑路」對學員造成的損失。但「學費碼」對教育行業帶來的衝擊將遠大於電商行業,因為它直接破壞了教育行業的預付費模式,取消了教育機構的遞延收入。預付費是教育行業的一項「紅利」。學員報名後,會先交費後上課,這意味著教培機構是先收費後交付,對現金流是一種保證。
  • 1990-2020教培激蕩三十年(技術篇) : 改變教培行業的「大浪大潮」
    這個時代的教培行業,繼承了言傳身授、手寫板書、印刷出版等傳統傳播技術,也探索了廣播電視、遠程網線等新興傳播技術。 2000年到2009年,是PC網際網路時代,技術對教育培訓的影響處於「升級階段」。PC網際網路開始影響這個時代的教培行業,從黑板粉筆到投影PPT,從MOOC慕課到在線網校,在網際網路技術下,教育培訓行業被改革升級。 2010年到2019年,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技術對教育培訓的影響處於「顛覆階段」。
  • 工行推出「教培雲」助力培訓資金智慧監管
    近年來,工商銀行積極加強與教育部門的創新合作,研發推出了教育培訓資金監管平臺——教培雲,免費提供給各級教育部門使用,助力教育部門實現對校外培訓資金的智慧監管。目前,「教培雲」平臺已在全國30個省、75個地市、300餘家教育部門投入使用。據介紹,為貫徹落實國家關於促進教育培訓市場規範發展的政策要求,工商銀行積極與教育部門合作,探索建立教培機構資金監管體系。
  • 教育培訓機構謀求「線上」轉型
    傳統機構倉皇轉型、線上機構遭遇流量衝擊,更多的中小線下培訓機構由於缺乏數位化能力幾近停擺。疫情前,部分培訓機構的孩子們在學習舞蹈。(資料圖片)在教培行業,河南省一直是被垂涎的龐大市場:中小學生數量全國位於第一梯隊,民辦學校數量全國排名前列,教培機構數量龐大,有「全國教培看北上,各省教培看河南;一線教培看北京,二線教培看鄭州」的說法。據美團數據顯示,河南從事教育培訓行業機構和組織接近20萬家,其中僅鄭州就有3萬家左右。
  • 「GET全國行」在古都西安,教培機構如何找尋在線化之路
    疫情突襲,把以線下模式為主的教培機構打得措手不及,有的被大浪淘沙淘汰出局,有的匆忙「上線」進行轉型,也有的在這一階段收穫流量實現增長。以流量計算財富的時代,教育在線化該如何精準花錢?什麼樣的在線化才適合你?線下教培又該如何擁抱在線?8月14日下午,芥末堆在西安展開了「芥末堆·全國行」第二場教育行業分享交流會,本次交流主題為「地方教培在線化探索」。
  • 「千帆」競發,騰訊雲打造教培行業增長新動能
    邢煉認為,消費者對教育的需求並沒有變化,只是教育消費場景發生了變化。教育行業加速由「啞鈴型」向「水滴型」格局變化,形成了類似於馬太效應的「大者越大,快者越快;小者越難,微者越慢」的格局。他認為,在激烈的競爭中,教培機構「善變順勢者昌,小安固守者亡」。
  • 全國培訓教育發展大會上,教育部表示要構建規範教培機構長效機制
    「規範校外培訓機構更需要培訓機構自身的努力」,徐攀提醒,中央多次要求減輕學生過重的課外負擔,各培訓機構不要再聚焦學科應試培訓的老一套,而是要聚焦服務於孩子的綜合素質發展,彌補學校個性化素質教育資源不足的短板,真正成為學校教育的有力補充。
  • 校外教培機構:尋求結構轉型正當時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近年來教育主管部門對教培機構的規範約束日漸從嚴,加之疫情之下的市場需求趨向線上,傳統教培市場必然經歷結構轉型陣痛。教育專家則認為,校外教培機構與校內教育均屬育人屬性,二者理應形成優勢補充,共促立德樹人目標達成,而非「校內減負、校外增負」般此消彼長的錯配發展模式。
  • 半年註銷18885家教培機構,中小機構如何度過難關?
    回看過去的大半年,經過疫情衝擊,線下教培行業可說風波不斷,此前存積的大量問題,如場所、教職人員成本問題等,都在疫情期間爆發,甚至直接將機構徹底擊倒。公開數據顯示,近半年來,全國有18885家線下培訓機構註銷,相當於每天倒閉近百家。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90%的教培機構採取了降薪,41%的教培機構進行了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