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鋪殯儀館推行網上預約、雲祭祀、集體代祭服務

2020-12-25 上遊新聞

03-25 14:11:50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3月25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民政局獲悉,市石橋鋪殯儀館所屬骨灰寄存堂千秋堂暫停現場祭掃服務,公墓(陵園)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從3月25日開始有序推行網上預約、雲祭祀、集體代祭服務。 

一、預約現場祭掃

(一)網上預約

3月25日起,為減少人員聚集,該館下轄的九龍陵園、屏鼎山墓園,實行先預約後祭掃,每個墓位祭掃同行限3人,按預約時間到達,待驗證後有序入園。

預約渠道:市民可登錄「重慶市石橋鋪殯儀館」微信公眾號——「清明祭掃」——「預約祭掃」填寫相關信息。預約成功後,系統反饋預約成功的信息,祭掃時憑信息進入墓區開展祭掃活動。

(二)電話預約

預約祭掃電話,九龍陵園:65265581,65269891

屏鼎山墓園:68610068

崇興生命園分時分區開展祭掃,諮詢電話:68145066

二、推出網絡雲祭掃

同時,為提倡少聚集,3月27日開始,市民朋友們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上實現雲祭掃,即進入「重慶市石橋鋪殯儀館」微信公眾號——「清明祭掃」——「雲祭掃」,專門為在該館3個陵園寄存或安葬骨灰的家屬提供網上祭奠服務,市民註冊後,可通過祝福語、獻花、點燭等,隨時隨地遙寄對親人的思念,以慰哀思。

三、舉行一次集體代祭

由於全市骨灰寄存堂、骨灰塔陵園等暫停現場祭掃服務,3月29日上午,該館將在千秋堂十二生肖廣場舉辦集體紀念儀式,由該館工作人員代為存放於千秋堂的逝者親人進行清明祭祀,傳達緬懷哀思。

四、延緩繳納墓位費

今年由於疫情影響,該館下轄3個陵園墓位管理費、寄存費均可延期一年繳納。九龍陵園暫停墓位安葬相關活動,崇興生命園開展預約安葬活動。

五、祭掃須知

(一)祭掃群眾必須戴口罩,到達陵園後自覺接受預約查驗。

(二)主動出示預信息(建議截屏),接受體溫檢測和身份核驗後有序入園。

(三)避開高峰日尖峰時段,提倡安全出行,減少車輛擁堵。祭掃儀式從簡,完成祭掃後儘快離園。

(四)體溫檢測異常者也不得入園,按防控要求服從工作人員安排。

(五)祭掃區域內嚴禁使用明火、點燃香燭、焚燒紙錢,不得在街邊、路邊焚香燒紙,共同維護美好城市環境。

該館定於4月7日起逐步恢復治喪守靈業務。

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倡議廣大市民網上祭掃、居家懷念,做好自身防護,減少人員聚集,確保安全健康,便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陳翔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哈爾濱市網上祭祀平臺上線 多種祭祀方式供市民選擇
    原標題:為逝者建網上個人紀念館 清明念故人,「雲端」寄哀思。3月28日,哈爾濱市殯葬事務管理所開通的網上祭祀平臺在「哈爾濱殯葬」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市民可通過此平臺開展網絡祭祀,緬懷故人。
  • 八寶山老山骨灰堂「雲」代祭,市民可實時觀看直播、留言互動
    為方便沒能到現場祭掃的市民,八寶山殯儀館老山骨灰堂策劃了一場「疫行清明、雲祭相思」為主題的「雲」代祭追思活動。通過現場直播、網上觀看、懸屏投影彈幕寄語、全息投影追憶場景等方式,追憶逝者。市民可實時觀看直播、留言互動。活動結束後,骨灰堂還會將活動視頻發至未到現場的祭掃群眾。
  • 殯儀館、骨灰存放處、公墓開通預約電話,無預約不安排祭掃
    清明節來臨之際,任城區民政局發布關於2020年清明節祭掃公告,清明節期間,任城區暫停所有公墓、骨灰存放設施等殯葬服務機構集中祭掃、集體共祭、骨灰撒散、節地生態安葬儀式等集體性活動。暫停相對封閉的骨灰堂等室內場所祭掃。公墓場所嚴禁點燃香燭、焚燒紙錢、燃放鞭炮。
  • 安徽合肥:「雲祭祀」掀起清明新風尚
    ,到今天有幸第一次在線參加了「雲共祭」,希望以後的每一年都能通過這樣的祭祀方式表達自己的敬意。  「代祭掃」暖心服務 雲端送思念   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積極響應文明清明號召,合肥市各殯葬單位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根據市民在線下達的指令代祭掃,親手傳遞思念,同時讓祭掃過程實時、實地呈現。
  • 代獻花寄心語 「雲祭祀」寄託別樣追思
    與往年不同,今年清明節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南海區民政局近日發出《非常時期網絡拜祭寄思念——致南海市民的一封信》,告知市民:南海區殯儀館、各墓園、各宗教場所暫停現場祭掃服務接待,市民可在網上拜祭。 距離清明節還有約一周的時間,南海區各鎮街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 別愁,各地「雲祭掃」指南來了!
    江門市已開通網上祭掃平臺,殯葬服務機構在清明節將為群眾提供免費、簡約鮮花代祭服務,有條件的殯葬服務機構還將由工作人員組織,舉行集中公益代祭、掛黃絲帶等活動。佛山不少墓園推出了免費代獻鮮花祭掃、小程序祭掃等服務,滿足群眾的緬懷追思需求。
  • 蘭州人用簡潔文明的祭祀方式緬懷親人 這個清明節更「清明」
    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市民紛紛採用雲祭祀、網絡祭祀、代客祭掃等新型的祭奠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雲祭祀」表達哀思倡導了文明我市發布暫停清明節祭掃的通告後,各大公墓區紛紛推出了雲祭祀平臺幫助廣大市民實現祭奠親人、表達哀思的意願。
  • 網上祭祀、「代客掃墓」!這些清明祭祀方式,你怎麼看?
    4月2日,記者走訪發現,在文明祭祀觀念的影響下,過去燃放鞭炮等傳統祭拜方式正在悄然改變,鮮花祭奠故人等環保方式漸被接受。另外,隨著網際網路對人們生活的滲透,網上祭祀、「代客掃墓」等新興祭祀方式也在興起,讓緬懷先人的方式更趨多元化。文明祭祀方式漸被接受4月2日,南寧市民黃女士手捧一束價值30元的鮮花,來到佛子嶺公墓祭拜父親。
  • 遼寧:代祭託哀思
    光明日報記者 劉 勇  「陳祭、參祖、降祖、三獻、慰祖、辭祖、撤祭……」4月1日上午9時,15分鐘的遼寧省大連市殯儀館第一場免費直播代祭服務在網際網路上開始,家屬可以在直播間表達思念、匯報近況、分享幸福、告慰先人。「整個儀式很隆重,能夠表達我們的哀思。」此次代祭家庭的鄒女士表示,「以後我們也計劃在家祭奠老人。」
  • 徽故事:擋不住的思念,「雲」上見
    「您別擔心,陵園目前處於封閉狀態,但我們推出了代客祭掃服務。」3月23日,作為大蜀山文化陵園的工作人員,李晶一邊寬慰範阿姨,叮囑她保重身體,一邊向其介紹了針對閉園的「雲祭掃」項目。3月17日,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就發布公告,根據合肥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13日發布的《關於清明祭祀服務管理的通告》(第23號)關於「全市各殯葬服務機構(殯儀館、公墓)繼續暫停市民現場祭祀活動,暫停舉辦集體共祭、集體骨灰生態禮葬等活動」的要求,該園將繼續暫停接待園區現場的祭祀、祭掃活動。閉園期間一直到清明節,陵園都會提供代客祭掃、清明公祭直播等服務。
  • 測體溫、控人數 重慶公墓(陵園)實行分時預約祭掃
    這是記者28日在重慶探訪分時預約祭掃時看到的一幕。3月25日起,重慶公墓(陵園)有序開展現場祭掃服務,根據承載量,嚴格實行預約、限量、分時、錯峰祭掃,防止人員扎堆聚集。重慶市民政局還發布主城區23個開放現場祭掃公墓(陵園)的預約電話和每日限定祭掃人數,23個公墓(陵園)每日共限定祭掃45650人。
  • 能祭祀、拜山嗎?廣東最新通知安排來了!
    《通知》提出,暫停祭掃服務的地區,要對相關殯葬服務機構或者祭掃場所(區域)進行封閉式管理,儘可能提供網絡祭掃、代祭服務、敬獻鮮花、掛黃絲帶和寄心語卡等簡約文明的替代性服務。提供限制性祭掃服務的地區,要統一調度防護物資和公安、交通、城市管理、消防救援、疾病預防控制等專業力量,做到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
  • 「雲上」寄哀思 平安度清明
    為滿足市民祭奠先人的需求,記者從市民政局殯葬事業管理處了解到,市民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雲祭奠。  代親祭掃追思  清明期間,全市各殯儀館、經營性公墓對逝者開展一次集體代祭服務。市民不用前往殯葬服務單位現場,由各單位工作人員提供集體追思、鞠躬行禮、敬獻鮮花等服務。
  • 關注清明·掃墓|「雲上」寄哀思!重慶多家陵園推出「代掃墓」定製...
    記者調查了解到,重慶部分陵園已經推出代掃墓服務,一個周末就有20多單業務。除此之外,還有公司推出網絡「雲祭掃」服務,也讓不能去現場的人們有了寄託哀思的地方,在「雲上」的追思堂,依然可以上香、點燭、獻花,費用2元到百元不等。
  • 上海迎首個冬至祭掃高峰日,各公墓每天6個時段預約接待
    據上海市民政局統計,12月20日,全市54家經營性公墓(骨灰堂)共提供網絡預約名額70.74萬人,已有19.93萬人預約成功。各墓園繼續推行網絡祭掃等「雲服務」和清明期間一樣,今年冬至期間,本市仍要求各公墓推行祭掃便民措施。
  • 雲祭掃、代客祭掃等祭掃新方式受歡迎
    今年清明期間,受疫情影響,上海倡導市民儘量不現場祭掃,同時推出「集體祭掃」「網絡祭掃」「代客祭掃」三項便民服務。對確有原因需要落葬、祭掃的市民,實行「預約落葬」「預約祭掃」。 當日,上海各墓園均按照提前預約情況,對現場祭掃進行嚴格了限流。而各墓園推出的網絡祭掃和代客祭掃服務,都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成為人們當下祭奠先人的新選擇。
  • 疫情加速清明祭掃「觸網」:預約錯峰寄哀思 代祭「勿忘告乃翁」
    【來源:中國新聞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清明祭掃「觸網」:預約錯峰寄哀思 代祭「勿忘告乃翁」中新社成都4月1日電 (賀劭清 單鵬)將黃白色的菊花插在墓碑旁的灌木叢,白色塑料盤放滿糖果、蜜桔……清明節前,成都市民蘇子豪按照在網上提前預約好的時間,帶著侄兒來到成都市磨盤山公墓祭奠逝世的親人。
  • 這個清明節,我們提倡「網上祭祀」
    網上祭祀流程圖黃石日報訊(記者 王若夢) 雪融春暖清明時,一花一樹寄哀思。清明節是祭祀掃墓的傳統日子,許多市民關注,在疫情防控期間各地公墓等殯葬服務場所是否開放,人們還能如往常一般祭拜先祖嗎?記者昨從市民政部門獲悉,為避免清明祭祀帶來人員扎堆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鞏固抗疫工作成果,市民政局推出「網上祭祀」平臺,廣大市民朋友可通過網上祭掃,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 市殯儀館提前做好冬至集中祭祀服務部署
    銅陵新聞網訊(路璐 周昇)12月14日,記者從市殯儀館獲悉,該館結合冬季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提前謀劃冬至集中祭祀服務部署工作,確保殯儀服務和集中祭祀工作同步推進。據了解,為做好冬至集中祭祀服務,市殯儀館暨仙鶴山陵園將在12月18日(周五)至22日(周二)將工作時間調整為上午7時至下午5時,前來現場祭祀和治喪的群眾須參照我市疫情防控各項要求,全程佩戴口罩,經過掃安康碼和體溫檢測合格後進入館區。「我們將仙鶴山陵園六角亭上坡道處設為進、出口,其它路口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