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四心靈加油站
上一期小編給大家帶來的
【人際中的期待與失望】
小夥伴們都還記得嗎?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應降低對外人的期待
努力實現自我期待
這樣可能會有很多的驚喜哦!
今天又到漲知識的時間
小板凳擺好
趕緊學起來
⬇⬇⬇
第8期
【生活中的「視而不見」】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心理學實驗。有些心理學家們真的很「壞」, 在他們的一些實驗中,可能會讓參與者不自覺地去做一些平常不會做的蠢事,這可能會讓參與者懷疑人生。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個心理學家頑皮可愛的心理學實驗吧!電視劇裡可能常會有女扮男裝後認不出對方的場景,這讓觀眾們直呼眼瞎,但是心理學家們就真的做了這樣眼瞎的實驗,讓你覺得自己可能比古裝劇裡看不出女扮男裝的人還蠢。
①看不見的大猩猩。
實驗要求受試者只為某個三人籃球隊隊員間的傳球計數,而忽略其他球隊隊員間的傳球。當這些受試者專心數數的時候,半數受試者都沒有注意到一個打扮成大猩猩的人走過球場(這個「大猩猩」甚至在場中央停了一會兒拍他的胸脯),有意思的是,許多受試者雖然直接看著「大猩猩」,卻並沒有意識到他的存在。
②前臺服務實驗。
在奶茶店服務臺裡,藏有兩個人,其中一個人站在前臺等待顧客到來,另一個人躲在前臺的長桌下面,兩個人的容貌、服飾、身高、聲音都有所區別,當顧客來購買奶茶時,前臺服務員說完您之後就藉口彎腰撿筆,於是蹲下與另一個人互換,然而能夠發現換了另一個服務員的人並不多。
③問路實驗。
一個實驗者拿著一張地圖詢問路人,路人在詳細指點的時候,另外一個實驗者拿著一塊木板從他們之間穿過,與此同時,兩個實驗者互換身體,繼續問路,受試者很難發現是另一個在問路了。
這種視而不見的現象被稱為變化盲視Change Blindness,又稱無意視盲,是人們對通常容易被注意到的大的變化反而無法觀察到的現象。造成這種「盲視」,不需要突然中斷視線,也不需要分散觀察者的注意力。要想了解盲視的發生原理我們還要去了解一下注意力的歷程。注意力最常使用的兩個路徑,一是由下而上的路徑,這個路徑完全來自於我們的感官,既所見即所得,所聽即所得,不需經過思考。就像我們坐在火車上漫無目的欣賞窗外的風景。
二是由上而下的控制,是由前額葉介入,經由意識、縝密思索後加以處理,就是我們需要集中注意力在某一個任務上,而周圍環境裡的視聽覺信息就會做為背景,轉為自動化模式。有點像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區別。變化盲視就是在第二種自上而下的途徑中發生的。當我們太專心注意某一點時,大腦對周邊其他事物的處理能力轉成自動化模式時,會認為一切都在預期之中,不會有什麼奇怪的事發生。因此,這時周圍出現不合常理的問題,我們也會視而不見。所以實驗裡的大猩猩、調換的服務員和問路人,就很難被我們覺察到。所以有時候我們真的可能會「睜眼瞎」!
作者:成都市龍泉驛區第二小學 商婧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