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心靈加油站丨「暈輪效應」是怎麼回事?專家給你解釋一下……

2020-12-11 騰訊網

又到周四心靈加油站

上一期小編給大家帶來的

【沉錨效應】

小夥伴們都還記得嗎?

逛超市的時候可要多思考一下哦

千萬不要被商家的「跳樓價」忽悠

然後買一堆不適應的東西回去哦

今天又到漲知識的時間

小板凳擺好

趕緊學起來

第12期

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成見效應」「光圈效應」「日暈效應」。所謂暈輪效應,就是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暈輪效應除了與人們掌握對方的信息太少有關外,主要還是個人主觀推斷的泛化、擴張和定勢的結果。它往往容易形成人的成見或偏見,產生不良的後果。

在日常生活中,「暈輪效應」往往在悄悄地影響著我們對別人的認知和評價。比如有的老年人對青年人的個別缺點,包括衣著打扮、生活習慣等看不順眼,就認為他們一定沒出息;有的青年人由於傾慕朋友的某一可愛之處,就會把他看得處處可愛,真所謂「一俊遮百醜」。

暈輪效應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主觀心理臆測,其錯誤在於: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個別特徵,習慣以個別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樣,以點代面;第二,它把並無內在聯繫的一些個性或外貌特徵聯繫在一起,斷言有這種特徵必然會有另一種特徵;第三,它說好就全都肯定,說壞就全部否定,這是一種受主觀偏見支配的絕對化傾向。

所以暈輪效應提示我們,要注意「投射傾向」;注意第一印象;注意刻板印象;避免「以貌取人」;避免「自動循環證實」。

作者:龍泉驛區同安中學 張志遠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

相關焦點

  • 周四心靈加油站丨有點小缺陷,也許你會更受歡迎哦!
    又到周四心靈加油站上一期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舌尖效應】不知道小夥伴們派上用場沒有啊當你突然覺得某件事情很熟悉但是又想不起來的時候千萬不要使勁去想哈不然腦殼堵起了更想不起讓腦瓜子休息一下你慢慢就會想起了是不是這個道理?
  • 周四心靈加油站丨快看,心理騙局來了……
    又到周四心靈加油站上一期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超限效應】小夥伴們都學到了什麼?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心理的騙局」:吊橋效應。實驗中,研究者找到一位漂亮的女性做為研究助手,由她到一些大學男生中做一個調查。調查的內容並不複雜,首先,讓這些男生完成一個簡單的問卷,然後,根據一張圖片編一個小故事。實驗的特別之處在於,參加實驗的大學生被分為三組,調查發生在三個不同的地點。一是安靜的公園;二是堅固而低矮石橋上;三是一座危險的吊橋。
  • 周四心靈加油站丨路上偶遇熟人,卻總想不起名字,這是啥原因?
    為了讓大家每天學習一點心理學小知識,從而更好地認識和了解自己,我們進行策劃了「周四心靈加油站」欄目,將於每周四為大家推送一則與生活相關的心理學小知識第1期【舌尖效應例如有時遇見很熟悉的朋友,卻怎麼也叫不出對方的名字,弄得自己非常尷尬。當事人有一種「明明快想出來了」的感覺,最常見的情形是想用的字眼或詞語已經到了舌尖,但就是講不出來。心理學將這種現象稱為「舌尖效應」。
  • 周四心靈加油站丨這件事,以後記得少幹!
    又到周四心靈加油站看了上一期小編帶來的【出醜效應】小夥伴們有沒有什麼啟發呢?人非聖人,孰能無過所以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過苛刻有點小缺陷,也許你會更受歡迎哦!今天小編又要給大家漲知識啦小板凳擺好趕緊學起來⬇⬇⬇第3期【超限效應
  • 周四心靈加油站丨如何才能減少被拒絕?點進來看看~
    又到周四心靈加油站上一期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實驗裡的大猩猩調換的服務員和問路人三個有趣的實驗讓我們知道有時候我們真的可能會「睜眼瞎」這樣的觀點你認同呢第9期【登門檻效應心理學家費裡德曼(J.L.Freedman)和費雷澤(S.C.Fraser)的一項研究證明,讓人們先接受較小的要求,能促使其逐漸接受較大的要求,這就是「登門檻效應」
  • 【教綜實驗】暈輪效應
    學生們戴著這種有色鏡去觀察研究生,而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暈輪。稱為暈輪效應,這種愛屋及烏的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像月暈的光環一樣,向周圍瀰漫、擴散,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一心理效應為光環效應。暈輪效應主要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因素,指在人際知覺中所形成的以點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一個人的某種品質,或一個物品的某種特性給人以非常好的印象。
  • 周四心靈加油站丨不要輕易把自己的目標告訴他人,否則你很有可能實現不了!
    又到周四心靈加油站上一期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吊橋效應】通過對情緒對人的影響讓大家認識到情緒的重要性並能在未來的教學生涯中得到更好的運用今天又到漲知識的時間當你在朋友️圈立下一個Flag,例如:「不瘦十斤不換頭像」「一個月看完十本書」……想著立下這樣的目標,請好友見證,但是這樣目標最終實現的少之又少,是我們意志不夠堅定?還是目標設立的太大?
  • 暈輪效應:為什麼明星的人設會崩?
    全新欄目《這些神奇的效應/原理,你聽說過嗎?》正式上線!每周日,我們都會為大家介紹一個神奇的效應或原理!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講訴一下你對這個現象的理解或親身經歷!!如果有想讓我們說的效應或原理也可以留言互動哦!第九期的欄目,給大家介紹一個著名的心理效應——暈輪效應!
  • 暈輪效應:一見鍾情
  • 周四心靈加油站丨三個有趣的實驗!
    又到周四心靈加油站上一期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電視劇裡可能常會有女扮男裝後認不出對方的場景,這讓觀眾們直呼眼瞎,但是心理學家們就真的做了這樣眼瞎的實驗,讓你覺得自己可能比古裝劇裡看不出女扮男裝的人還蠢。①看不見的大猩猩。實驗要求受試者只為某個三人籃球隊隊員間的傳球計數,而忽略其他球隊隊員間的傳球。
  • 周四心靈加油站丨你願意在學校裡背著一塊大牌子走動嗎?你的答案決定了你的心理!
    又到周四心靈加油站上一期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超限效應】雖然你很重視一件事但是千萬不要重複去強調否則很容易造成相反的效果甚至還有可能引起對方的憤怒的所以,學會閉嘴也是一件好事哦今天小編又要給大家漲知識啦美國心理學家羅斯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從一所大學中隨機抽取了80名大學生,並給他們發放了一張試卷,試卷上面有兩道題目:一、你願意在學校裡背著一塊大牌子走動嗎?
  • 心理知識晚知道—暈輪效應
    因此就會造成人以為眼前美境就是最美之景,眼前解釋就是最好的解釋,而忘記了,人的認識有限,宇宙無限的道理。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一書裡面所說的「懷有各種各樣愚蠢見識乃是人類的通病」暈輪效應Di-on,et al,1972)曾用實驗證實了暈輪效應的存在。 研究者讓被試看一些人的照片,這些照片看上去分別是無魅力的、中等的和有魅力的。然後,研究者讓被試評定這些人的特點,而這些特點原本可能與有無魅力無關。但是,評定結果卻顯示,有魅力的人得到了最高的評價,無魅力的人得到了最低的評價。
  • 給家長的忠告:請好好打扮你的孩子,別讓「暈輪效應」傷害了他
    01孩子長得很漂亮,但是在學校卻受歧視小王最近發現孩子不愛說話、也不愛笑了,就問孩子怎麼回事,孩子也是一句話也不回答,小王不放心,剛準備打電話問老師其實這種現象就是因為孩子受到了「暈輪效應」的影響。暈輪效應又稱「成見效應」、「光圈效應」、「日暈效應」,指在人際交往中所形成的以點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暈輪效應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遮掩性、彌散性、表面性。
  • 神奇的墨菲定律——暈輪效應
    墨菲定理中有一個暈輪效應,它告訴我們不要像看「日暈」一樣看世界。那麼什麼叫做暈輪效應呢?簡單來說,暈輪現象就是在沒有進行全面的了解之後,就根據局部信息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其實我們的傳統文化「愛屋及烏」的現象就是暈輪效應的典型表現。
  • 生活中的經濟學(音頻)丨岑嶸:頭上長角的男神和暈輪效應
    讓你在聆聽節目的同時,對經濟常識有茅塞頓開的驚喜!【主播】梁麗(讀創/深圳商報《文化廣場》編輯)【本期內容】如果你去大英博物院參觀,在亞歷山大廳,你會看到一枚帶有亞歷山大大帝頭像的銀幣。也許你會覺得這有多可笑,但發行這枚銀幣的人——利西科馬斯不這麼想,他希望亞歷山大能長出角,這樣他就是神。頭上長角的男神和暈輪效應有著怎樣的聯繫?歡迎收聽本期生活中的經濟學,將為您解開謎底。
  • 暈輪效應:好壞迷人眼,一眼看不清!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暈輪效應。(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你可曾遇到過讓你一見鍾情的人?就是在你看到他/她的瞬間,被他/她勾走了魂魄,立馬就產生了感情,並喜歡上了他。我倒是沒有遇到過,無法太詳細描述其中感受。其實一見鍾情的機率很小,就我所知道的身邊並沒有相關案例。
  • 印象形成效應之社會刻板印象和暈輪效應
    人類心理常常是複雜且難以時時察覺到的,印象形成效應就是其中的一類。印象形成效應類型很多,我們在日常中常能見到。這部分知識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亦是較為常考的知識點,多為事例型的反選題,有一些知識點易混淆,所以在備考的過程中要求考生能夠理解並且區分異同,這樣在遇到此類題目之時便可遊刃有餘,從容應對。下面我們來詳解印象形成效應中的兩個易混淆的效應——社會刻板印象和暈輪效應。
  • 20年前的馬雲,和你不知道的「暈輪效應」
    以偏概全是人的一個特性,喜歡用一件事情,或者一個動作代替對一個人的整體形象,其實都是「暈輪效應」1、暈輪效應的由來暈輪效應又被稱為光環效應,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提出來的,如果馬雲沒有成功之前,你看到他的照片,你又會給他貼上什麼標籤呢,估計沒有幾個人會給他貼上什麼好的標籤吧?這就是人們喜歡以偏概全的結果。所以馬雲的成功告訴我們一個重要道理,外貌不是一切。可見,哪怕是一張照片都會影響,你對一個人整體的印象,所以你現在知道為什麼很多人發照片之前都會進行美圖一下了吧、留下一個好的印象是第一步。
  • 心理學:巧用暈輪效應,輕鬆撩到你愛的人
    其實這都不過是一種暫時性的錯覺,等到兩個人接觸的時間一長,有些問題也就不經意間的暴露了,也就是心理學中所提到的「暈輪效應」。暈輪效應,又稱光圈效應,以點蓋面效應等等。這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凱利提出來的。指的是在人際關係中,自我認知上,所形成的以點概面或者是以偏概全的一種主觀印象。
  • 情人眼裡出西施 心理學 暈輪效應,認知上的盲區:以偏概全
    在暈輪效應影響下,一個人或事物的優點或缺點一旦變為光圈被擴大,其缺點或優點也就退隱到光圈的背後,被別人視而不見。針對暈輪效應,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在課堂上,向兩組學生出示同一張照片,告訴第一組學生這是一個惡貫滿盈的罪犯,因殺人而入獄,告訴另一組學生這是一個物理學家,曾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然後,請兩組學生對照片上的人物進行外貌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