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跨境出口電商物流的競爭加劇,越來越多的國際貨代需要為亞馬遜等跨境電商賣家提供帳期,越來越多的賣家也需要從國際貨代那裡獲得帳期,帳期會佔用大量的資金,這往往是貨代很頭疼的問題,資金會讓貨代的業務發展受到限制,而且會增加物流服務商的風險。怎麼去解決這些問題呢?萬聯網12月10日邀請天秤星的董文軍先生進行了一場線上直播。
直播回看地址:https://live.10000link.com/liveDetails.aspx?id=202012030001
在傳統的國際貨代體系中,跨境電商物流目前面臨諸多問題:
第一個問題:流程長
流程長、時間長(快一周,慢的話最長得一個多月到2個月),需要很多分工。
你會發現,這些節點,目前都沒有實現在線化、數據化、可視化。而且呢還會面臨一些風險和不可預知的情況。所以說賣家找貨代發貨,會面臨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我不知道這個貨代到底好不好,他的時效好不好,他的後端能力好不好,他的風險管理能力好不好。賣家不知道,這個時候賣家選貨代,只能一個是看價格,覺得價格可以,就試試,試了一兩次,覺得可以,以後就走這家。但是,他有可能只是運氣好而已,說不定哪天哪批貨就突然暴雷了。所以說賣家選貨代試錯成本很高。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
分工:莊家,找上遊的船司、航司定倉(基礎線路搭建者),還要整合系列資源及產品服務(所有資源的整合者),貨代(客戶開發,一對一服務)
銷售方式:航司(分包)、莊家(資源整合投入資源多,直接賣給貨代最划算)、貨代在最底層,資源是別人的,所以開發客戶是最大的投入。
第三個問題:價格、帳期、服務
資源是找莊家拿的,價格是根據成本定的,給低價要麼割肉、要麼加強運營、要麼就是有部分貨代公司做一些有損客戶利益的事情(比如:張冠李戴、移花接木的事情),另外一條路徑就是給帳期,也就是賒銷了。帳期對核心客戶是一個很好的抓手。但是給帳期會有大量的應收帳款佔用企業流動資金,這就導致資金周轉及財務風險,嚴重威脅企業的生死存亡,也會給賣家客戶帶來風險。例子:比如有些貨代低價攬貨,欠了上遊服務商的錢,導致貨物被扣,導致賣家斷貨。
這些問題怎麼解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