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2020年11月24日,一項由中國主導制定的泡菜行業國際標準正式誕生,大大提高了我國泡菜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但據聯合早報11月30日最新報導,韓國對此回應稱,該國泡菜「Kimchi」將不適用這一項中國泡菜國際標準。這是怎麼回事呢?
據悉,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參與制定泡菜國際標準的專家中,並沒有來自韓國的專家,只有中國、土耳其、塞爾維亞、印度、伊朗等5個成員國專家參與。因此,韓國強調,該項泡菜國際標準將僅適用於四川鹽漬發酵蔬菜。
事實上,以一向「泡菜宗主國」自居的韓國不僅不能實現自給自足,而且一直都是中國泡菜的「忠實客戶」。韓國《亞洲經濟》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韓國是泡菜淨進口國,進口泡菜30.65萬噸,出口量卻僅為5.8316萬噸,約為進口量的六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該國99%的進口泡菜均來自中國。近4年,中國每年平均對韓國出口泡菜約28萬噸。中國泡菜之所以如此受韓國歡迎,主要是由於價格優勢加大。中國四川、山東、遼寧、吉林等地泡菜產業發達,有超100家泡菜工廠,已「攻佔」韓國各類餐廳和供餐企業。
此外,受颱風等天氣影響,韓國白菜等泡菜原材料單價經常瘋漲,一顆白菜甚至飆升至1.0689萬韓元(約合人民幣62元),這也是大量進口中國泡菜的原因。據央視財經報導,由於在韓國越來越受歡迎,截至9月份,中國泡菜的進口價格也較去年同期上漲33.4%。
成功「攻佔」韓國市場後,中國泡菜也在計劃繼續進軍更廣闊的國際市場,而上述中國泡菜國際標準,不僅意味著我國泡菜產業已經成為全球泡菜市場的標杆,同時也有助於我國泡菜在國際上的推廣。
文 | 呂佳敏 題 | 曾藝 圖 | 饒建寧 審 | 劉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