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蕾:為赫哲文化傳承不遺餘力

2021-01-09 瀟湘晨報

劉蕾(右一)向同江市衛華村村民傳達全國兩會精神

劉蕾(左三)深入基層調研

劉蕾(中)與檢察幹警到烈士陵園實地探討英烈保護公益訴訟工作

最特寫

劉蕾,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民族發展中心主任

早上8點20分,劉蕾和往常一樣,來到黑龍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小學,和孩子們一同唱起赫哲族歌曲。

悠揚的旋律在校園內迴響,此刻,劉蕾思緒萬千。這歌聲,曾經陪伴她走過成長的每一步,但如今會唱的人卻越來越少。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價值載體,也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作為赫哲族人,劉蕾覺得自己必須要做點事情。她經常到赫哲族聚居區調研走訪,很早就開始為傳承赫哲文化而努力。「這是我的責任。」她說。

奔走調研赫哲文化保護現狀

「一年年走下來,筆記記了10多本。」劉蕾說,「最難的是在冬天開展調研。我們這邊下午三四點鐘天就黑了,路上都是冰,四五百裡的路開車要走大半天。」

劉蕾早已習慣了每日奔忙。她所在的同江市位置偏、火車慢,調研歸來,她回到家時通常已是凌晨三四點。

劉蕾給記者講述了在同江市八岔村調研時的經歷。那天,一位70多歲的赫哲族老人拉著她的手,講起父親對赫哲族獨特的說唱藝術「伊瑪堪」十分痴迷,「我從小就愛聽父親唱這小調,希望『伊瑪堪』能夠很好的傳承下去。」老人說。

為了不辜負老人的期待,時任小學教師的劉蕾,積極向市委和市教育局提出建議,希望在學校開設特色赫哲語課程。在她的努力下,如今,幾所小學陸續開設了赫哲語課程,第五小學還開了魚皮畫興趣班,孩子們不僅非常喜歡這種優美動聽的語言,而且上課鈴聲一響,活潑好動的孩子們迅速安靜下來,認真專注地跟隨赫哲族老師們製作魚皮畫手工。

不僅如此,劉蕾還通過代表建議積極為赫哲族聚居區爭取民族發展政策及資金,為民族文化發掘和傳承提供有力保障。為了撰寫這些代表建議,劉蕾專程來到邊境地區村屯實地調研,了解赫哲族文化發展現狀,掌握村域經濟發展第一手資料。她提出的《加大對赫哲族民族文化產業扶持力度》《建設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項目》等建議擲地有聲,字裡行間飽含了對赫哲族傳統文化的深情。

擔任檢察公益宣傳形象大使

赫哲族自古就是崇尚英雄的民族,赫哲莫日根(赫哲語,意為英雄)故事流傳甚廣。尤其在艱苦卓絕的抗戰時期,赫哲人不畏艱難、頑強抵抗日偽統治,以不屈不撓的精神譜寫了參與抗戰的光輝篇章。赫哲抗聯莫日根的英勇事跡和革命精神,早已融入民族文化血脈,是赫哲傳統文化中不可磨滅的紅色基因。

2020年4月,同江市檢察院以「抗聯英烈權益及紀念設施公益保護」專項監督為契機,充分發揮公益訴訟監督職能,助力同江市赫哲族紅色文化傳承。劉蕾作為該院檢察公益宣傳形象大使有幸加入其中,多次受邀參加活動。

工作中,劉蕾和檢察院辦案組的同志一同查閱史料、尋訪專家,開展實地調研,了解同江東北抗聯英烈事跡,踏查戰爭遺址保護現狀。

同江市街津口鄉,位於同江市區東北49公裡處,山水環繞,林木茂密,是赫哲族聚居地之一。抗日戰爭時期,這裡先後有130多名赫哲青壯年加入抗日隊伍,赫哲百姓積極為抗日隊伍籌集糧食、製作衣帽,護送抗日誌士,運送抗日物資,分化瓦解敵人,他們冒著生命危險為抗日隊伍當嚮導、送情報,街津口成為同江抗日力量的主要根據地,至今,街津口留有侵華日軍工事遺址。目前,街津口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同江市八岔鄉,是赫哲族的另一處聚居地。」劉蕾介紹,70多年前,這裡是蘇聯紅軍出兵東北對日作戰登陸地之一,當地赫哲人給蘇聯紅軍當嚮導,給日軍以沉重打擊。還有赫哲古村圖斯科,位於松花江邊,這裡曾發生過三次著名戰鬥。現在圖斯科村已不復存在,空留村名載於史冊。

劉蕾告訴記者,她與檢察院的同志在全面走訪後,與文物部門進行了初步核實,確定同江市共有不可移動文物85處,文物部門核定並公布4處省級、20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其餘文物確定為一般文物。「目前,同江市檢察院與文化主管部門達成共識,按照分級保護原則,對街津口抗日根據地、八岔蘇聯紅軍登陸地等革命遺址進一步排查、核定、公布,結合紅色旅遊的特點,採取相應保護措施,加大保護力度,切實增強革命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劉蕾對此感到滿意。

帶領赫哲群眾走出鄉村振興路

街津口鄉作為赫哲族群眾的主要聚居區,被譽為「赫哲故裡」「赫哲第一鄉」,地處三江平原腹地。松黑兩江與街津山交相輝映,美麗的街津口鄉被評為國家級生態鄉鎮、國家級最美漁村、全國文明村。

本民族的經濟發展,也是劉蕾時刻關心的大事。她說,作為街津口赫哲族鄉民族發展中心主任,自己身上承載著家鄉父老的期望。「民族的全面振興首先要實現鄉村振興。」她表示。

街津口赫哲族鄉的鄉村振興之路絕不是一蹴而就,劉蕾和當地兩委班子從搞特色種植到製作加工燻魚,每一步都走得堅實有力,她帶領赫哲族群眾創造了滿滿的收益,實現了整鄉脫貧。

劉蕾積極發揮代表作用,為地方發展爭取項目資金,積極促進同江中俄鐵路大橋項目、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建設標準化養殖基地項目、「兩江一湖」水稻基地同江市臨江灌區工程、同江市街津口鄉華能風力發電項目等立項開工。

「洗盡鉛華始見金,褪去浮華歸本真。」這是劉蕾的座右銘。她時刻牢記著肩頭之責,不曾忘卻所負重託,為赫哲民族發展與文化傳承貢獻自己的力量。

【來源:正義網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她破了傳藝傳男不傳女的規矩,跳薩滿唱伊瑪堪,都是赫哲文化經典
    位於烏蘇里江之濱的這片神奇秀美的土地,傳承著黑土文化和赫哲族文化的悠遠神韻,展現著青山綠水的旖旎風光。與此同時,這裡還是歌曲《烏蘇里船歌》的家鄉,歌唱家郭頌在歌裡唱的「烏蘇里江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族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倉……」唱的就是這裡的豐饒和美麗。
  • 黑龍江·同江:傳承民族文化,推動民族產業發展
    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提出,要「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堅定文化自信,發展繁榮邊疆特色文化,推動現代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我市認真做好赫哲族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積極打造專業化、標準化、市場化、信息化的赫哲文化保護和傳承產業,走出了一條具有民族特色的邊疆文化傳承與發展之路。
  • 劉蕾:所有的夢想都是從一份勇氣開始的
    劉蕾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出色的職業女性。那時候她腦海裡的職業女性形象是電視劇裡穿著正裝盤著頭髮給員工開會的女企業家。所有的夢想,都需要一個勇氣的開始孩子的到來,為劉蕾的家庭帶來無限的喜悅,然而隨著孩子的成長,她也越來越焦慮。「一是自己朝九晚五的工作沒辦法給孩子足夠的陪伴,剛好這個時候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我立刻意識到自己需要一份保險,不幸的是,我被拒保了。」
  • 奧海科技深交所上市:市值77億 為劉昊與劉蕾夫妻店
    為劉昊與劉蕾夫妻店奧海科技的實際控制人為劉昊和劉蕾,劉昊與劉蕾為夫妻關係,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公司11,246.20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82.94%。劉蕾直接持有公司 2,400.00 萬股股份,通過奧悅投資、奧鑫投資間接持有公司 446.20 萬股股份,合計佔公司總股本的20.99%。
  • 新時代青年教師劉蕾:我與學生共成長
    初見劉蕾,她正忙著給學生們分發住宿用品,當天是樣田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住校的第一天,身為班主任的劉蕾忙得腳不沾地,「暖壺放在哪兒」 「床單怎麼鋪」……面對同學們一個又一個瑣碎的問題,劉蕾親身示範,笑語相對,片刻間便撫慰了大家初進宿舍的緊張心情。
  • 中國文聯:將加強教師戲曲專題培訓 不遺餘力做好少兒戲曲傳承工作
    中國文聯:將加強教師戲曲專題培訓 不遺餘力做好少兒戲曲傳承工作 2019-07-18 22:39:5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雁江區特教中心教師劉蕾:激發潛能點燃夢想
    從對特殊教育一頭霧水,到工作幹得得心應手,雁江區特教中心五年級培智班班主任劉蕾用了5年。9月9日上午,記者在特教中心見到了體育老師、五年級培智班班主任劉蕾。第二節課下課時分,劉蕾和她的助教帶著一群特殊孩子來到訓練室訓練旱地冰壺。8個孩子分成兩組,在老師的指導下,依次推動冰壺。劉蕾一邊口述指令,一邊比出簡單的手語,助教在旁協助手語翻譯。
  • 劉蕾:人生只有曲線前進的快樂 沒有直線上升的成功
    出鏡:劉蕾 責任編輯:華蕊在生活中,勝利者不是那些擁有最好基因的人,也不是最有天賦的人,而是那些最堅持不懈的人! 出鏡:劉蕾 責任編輯:華蕊我喜歡地上的一滴汗水,我喜歡疲憊的感覺,喜歡鐵後的酸冷! 出鏡:劉蕾 責任編輯:華蕊我堅信:在人生中只有曲線前進的快樂,沒有直線上升的成功。出鏡:劉蕾 責任編輯:華蕊你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 【教育】雁江區特教中心教師劉蕾:激發潛能點燃夢想
    從對特殊教育一頭霧水到工作幹得得心應手雁江區特教中心五年級培智班班主任劉蕾用了5年△ 給培智班學生上課9月9日上午,記者在特教中心見到了體育老師、五年級培智班班主任劉蕾。第二節課下課時分,劉蕾和她的助教帶著一群特殊孩子來到訓練室訓練旱地冰壺。8個孩子分成兩組,在老師的指導下,依次推動冰壺。劉蕾一邊口述指令,一邊比出簡單的手語,助教在旁協助手語翻譯。孩子們每推出一個冰壺,她就講解旱地冰壺推動技巧。孩子們推球拿到分,她就用手語讚美孩子,孩子們臉上也會露出滿意的笑容。
  • 代表委員通道 人民"秀場"為家鄉代言給新時代打call
    而作為少數民族中的一員,如何傳承民族文化是少數民族人的責任更是使命,也是一生的追求。劉蕾表示在民族文化傳承上遇到過很多困難。因為赫哲族這個民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而且語言只掌握在一部分年齡較大的老人手中。
  • 與風浪搏擊的新時代女性——記曹廟鎮胡臺村文書劉蕾抗洪事跡
    2020年7月18日,由於持續的的暴雨導致曹廟鎮與葉集區毗鄰的油坊河河水漫堤,致曹廟鎮部分村發生了嚴重的洪災,以胡臺村尤為嚴重,文書劉蕾得知情況後,第一時間通知各村民組長,做好防訊的準備,並摸排在家人員名單,做好隨時準備撤離的準備
  • 傳承客家文化,共築中國夢
    客家人傳承著對故土的眷戀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星光集團有限公司主席林光如,是世界客商大會發起人之一,對推動世界客商大會十分熱心。上世紀60年代,他離開家鄉梅縣南口鎮獨闖香江,如今成為擁有十多家子公司的世界「印刷大王」。搏擊商海數十年,他始終放不下文化情結,對客家文化的傳承和推廣更是不遺餘力。
  • 我校教師劉蕾獲第七屆「外教社杯」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三等獎
    我校教師劉蕾榮獲聽說課組全國決賽三等獎,展示了我校英語教師的講課風採。  此前5月份,劉蕾在天津賽區的賽場上以聽說課組第一名的好成績挺進全國決賽。到了全國決賽,劉蕾繼續以優異的表現獲得全國決賽三等獎。教學大賽的比賽形式由10分鐘的說課環節和5分鐘的回答評委提問環節兩部分組成。比賽中,選手們緊扣材料內容開展了7-10分鐘的說課,並回答了評委的現場提問,展示出他們先進的教學理念、紮實的語言基本功、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及卓越的教師綜合素養。
  • 墨爾本將舉辦兒童中文歌唱比賽 助力文化傳承
    墨爾本將舉辦兒童中文歌唱比賽 助力文化傳承
  • 同江市啟動「中國東極·赫哲故裡」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項目
    人民網哈爾濱7月23日電(楊海全)近日,黑龍江省同江市人民政府與黑龍江省演藝集團有限公司就「創建國家級赫哲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打造『中國東極·赫哲故裡』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項目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此舉標誌著同江市向文化旅遊產業化邁進了一大步,將為全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推波助瀾。
  • 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上印「共讀一本書」
    本次「共讀一本書」項目自七月啟動以來,收到了全國60餘家愛心企業和個人的關注與支持,將為吉首市第三小學和寨陽小學的孩子們提供2021本國學經典。「上印」為上乘之印,代表一切美好事物,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更是我們應盡的社會責任。
  • 傳承振興「非遺」 弘揚創新「非遺」文化
    後來,楊明星被四川省文化廳命名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民族民間音樂傳承人。  一張張泛黃、但被精心保存的證書,看得出老人對榮譽的珍視。認識楊明星的人都說他是「大紅人」,整天在外面風光無限。  不遺餘力地收集,再把這些當地的傳統民歌進行改編創作,傳唱多年久盛不衰,這是楊明星給磽磧的回報。這樣的勞動成果,也使他增強了繼續挖掘磽磧民歌的信心。  10年來,楊明星堅持山間採風,記錄磽磧各寨子和原生態民歌的變遷。楊明星告訴記者,他所知道的磽磧多聲部民歌至少有五六十首,他如今能唱的也只有二三十首。而且由於一些民歌是口口相傳,歌詞也不明其意了。
  • 「木偶之鄉」名副其實 文化瑰寶古城傳承(組圖)
    轄33個鄉鎮,境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1991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資中有豐富的地方文化資源,其中木偶藝術是知名文化品牌,享譽海內外,俗稱『木偶之鄉』。」  以上,是資中申報「中型杖頭木偶戲」為國家級非遺名錄時填寫的資料。  據資中縣誌記載,清光緒年間,資州木偶戲頗為興盛,有「金泰班」、「玉祥班」、「龍泉班」等戲班活躍在城鄉。
  • 石家莊財經職業學院重視傳承珠算文化
    學校成立珠算工作坊出臺工作坊建設方案弘揚中華國粹,傳承珠算文化。石家莊財經職業學院座落於河北省省會滹沱河畔,是一所以財經類專業為主的綜合性高等職業院校,學校注重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傳承,2015年10月建成的會計文化展室,面積近200平米,將會計產生發展通過各類算盤、貨幣、帳簿、會計工作用具等實物展品和圖片資料等形式進行展示,可同時容納近百人參觀。會計文化展室用於會計專業教學、會計文化活動和會計文化研究,同時也是珠算文化的傳承傳播陣地。
  • 中區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承項目及傳承人授牌
    本報訊(記者 燕卓)作為西寧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區域之一,城中區非遺項目蘊含著獨特的文化魅力。近日,城中區文化館為城中區2020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