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筆,兩袖微塵
三尺講臺,四季耕耘
圖|劉蕾
初見劉蕾,她正忙著給學生們分發住宿用品,當天是樣田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住校的第一天,身為班主任的劉蕾忙得腳不沾地,「暖壺放在哪兒」 「床單怎麼鋪」……面對同學們一個又一個瑣碎的問題,劉蕾親身示範,笑語相對,片刻間便撫慰了大家初進宿舍的緊張心情。劉蕾也直言,作為新教師,她也曾因陌生的環境和不熟練的教學工作一度陷入緊張茫然的心緒。
為了儘快擔負起教書育人的使命與責任,劉蕾認真對待著每一項工作,堅持細緻到每一個教學環節,每一個學科知識點。她一面汲取著學科知識,一面效仿著前輩教師的經驗方法。聽課、探討、修改課件、反思教學,她不斷成長著,也逐漸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疫情期間,劉蕾臨危受命,擔任當時五年級二班的班主任,這對她來說,更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劉蕾說:
「剛當上班主任的時候,我的心情十分忐忑,很多活動我都沒有開展過,又是網課期間,但通過聽取一些前輩的意見,這個工作慢慢就做好了。我還鼓勵學生參與興趣班,比如硬筆書法、手工、手指舞等,這樣的話,學生們的課餘生活就豐富了。在和家長溝通方面,我把學生的一些優秀作業做成美篇,發給家長,讓家長看到孩子的動態,這樣孩子之間有一個競爭力,他們就會爭相學習,家長看到學生的進步狀態,會和我加強溝通,就會更加配合我。」
自製視頻「唐詩裡的華山論劍」、情景演練「你說我演景陽岡」、評比活動「誰是合格小畫家」、網絡活動「給鍾南山爺爺的一封信」……
劉蕾在教學中不斷探索,逐漸讓單調的線上教學變得趣味十足,也讓學生們學習勁頭十足。劉卓就是「線上學習」的受益者之一,在上網課時,他甚至沒有和劉蕾見過面,然而就是這樣隔著屏幕的教學過程,讓劉卓慢慢從怯懦膽小變得自信開朗,還對閱讀煥發出了很大的興趣。「有一次周末,我落下了一堂課,過後,我鼓起勇氣私信老師,可不可以幫我補上,很快老師就給我發了視頻,非常和藹可親。現在開學了,有什麼問題我能當面問她了。」孩子一臉幸福的笑容。
以網絡為媒介,劉蕾與學生們共同成長著,6月返校第一次測試時,她的學生們考出了十分優秀的成績,劉蕾也因日益紮實的教學水平廣受家長和同事的喜愛。今天教師節,劉蕾更是被評選為縣級先進個人,在縣教師節大會上作為鄉村小學教師代表進行發言,講述她自己的教師故事。
教育的出發點是愛,在彼此關愛中,剛踏上教師生涯的劉蕾與學生們相伴成長著,學生一年年長高,也一年年增長學識、提升品質,劉蕾也在逐漸擴展著自己對世界與教育的認知,對學習規律把握得更準確,對教學的了解也更深入,她與學生共同成長,共同展望未來。
回想起剛來的時候,劉蕾坦言並沒有這麼強的教師心,但是經過一年的工作、學習、和前輩的接觸,還有跟孩子們一次次的心靈碰撞,讓她認識到這是一份非常有愛的職業,「把學生當做家人,孩子們也自然特別喜歡我」。這是她一年來最大的工作心得。
關於未來 劉蕾說她已經有了規劃:
「我首先是報了兩個班,一個是教育心理學,一個是唐詩課,準備在詩詞這一塊,給孩子們加強一下。之前我已經買了一些關於教教育方面的書,校長還給我安排了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搭班,我跟他會共同把六年級班級管理好,把家校合作做到最高。」
轉自:赤城融媒
記者:蔣豔芬 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