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同江:傳承民族文化,推動民族產業發展

2020-12-03 同江市融媒體中心

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提出,要「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堅定文化自信,發展繁榮邊疆特色文化,推動現代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我市認真做好赫哲族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積極打造專業化、標準化、市場化、信息化的赫哲文化保護和傳承產業,走出了一條具有民族特色的邊疆文化傳承與發展之路。

相關焦點

  • 將民族文化注入時尚元素 桂臺高校攜手推動兩地文創產業發展
    將民族文化注入時尚元素 桂臺高校攜手推動兩地文創產業發展 2020年12月02日 08:4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南寧12月1日電 (儲瑋瑋)「期望通過桂臺民族文化的創意設計與藝術教育交流系列活動,共同加強桂臺兩地的文化交流,傳承中華文化之美。」
  • 葉文智:市場推動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弘揚
    2015年3月14日,全國人大代表、鳳凰古城文化旅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文智做客新華訪談,圖為葉文智在訪談中。新華網 李江 攝   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鳳凰古城文化旅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文智做客新華網,暢談旅遊文化產業的創新與融合。   葉文智表示,作為一個國際化的旅遊目的地,今天的麗江是一種中西方文化交融、現代與古代文明結合的旅遊產品。以前的麗江哪有酒吧呢?它的產品也隨著時代需求在進步。
  • 華熙「雲中」:十年如一日助推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
    十年如一日助推民族文化傳承發展2011年,本著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追尋,趙燕發起了「雲中」系列大型文化公益活動,通過展覽展示、舞臺表演、沉浸式體驗等形式,持續挖掘、傳承與推廣散落在中國大地即將消逝的傳統民族文化。
  • 黑龍江流域世居民族文化藝術「飛入尋常百姓家」
    數字傳播平臺主要通過新媒體形式,展現黑龍江流域世居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藝術形態和表現元素,對充分開發利用黑龍江流域世居民族文化藝術優勢、建設具有北方地域特徵的當代文化藝術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據了解,這是國內首次將黑龍江流域世居民族文化作為一個整體的區域對象,進行數位化傳播、交流、展示的建設。
  • 傳承民族文化 綻放時代光彩——走進愛輝區民族文化傳承教育基地
    極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製作,栩栩如生的民族人物,「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民族團結文化在愛輝區民族文化傳承教育基地繽紛綻放位於愛輝區新生鄂倫春族鄉的民族文化傳承教育基地,總面積1.88萬平方米,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主體樓有二層,設有學生的生活區和教育活動區。
  • 【共有家園】多元文化教育與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
    這在橫向上擴大了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範圍, 保證了少數民族在眾多人的認識、學習、理解 下而不斷得到新的發展;從縱向上看, 當少數民族文化作為國民教育的內容之一, 在教育法規和制度的強制下, 必將在多民族國家中成為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制度, 少數民族文化就能在國家教育法規和制度保障下在不同的代際之間得到傳承, 成為世代相傳的一項重要內容。
  • 華熙國際集團「雲中」十年如一日,助推民族文化傳承和發展
    華熙國際集團「雲中」十年如一日,助推民族文化傳承和發展    2011年,本著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追尋,趙燕發起了「雲中」系列大型文化公益活動,通過展覽展示、舞臺表演、沉浸式體驗等形式,持續挖掘、傳承與推廣散落在中國大地即將消逝的傳統民族文化。
  • 哈爾濱音樂學院民族室內樂團
    這就是由二胡、板胡、揚琴、中阮、嗩吶、古箏、琵琶、民族打擊樂和三弦等9個專業方向、13位專業教師組成的哈爾濱音樂學院民族室內樂團隊。自2016年成立以來,團隊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民族音樂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 讓民族文化在校園裡傳承
    內容摘要:讓民族文化在校園裡傳承。校長王加良介紹,冊亨民族中學作為貴州省百所民族團結示範校之一,該校一直在做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剪紙書畫實踐操作室、民族服裝展示室、布依文化陳列室……走進冊亨縣民族中學,師生剪紙作品、自製民族服裝等讓學校增色不少。「這只是我們學校民族文化進校園的一個部分。」王加良說,作為「中華布依第一縣」,冊亨縣布依族人口76%,布依民族文化,是冊亨本地教育的一項重要課程。
  • 弘揚民族文化 傳承民族藝術
    ——上海華夏文化經濟促進會2005年文化活動一覽   文/唐霞      一、振興京劇藝術   2005年上海華夏文化經濟促進會大力弘揚民族文化,開展振興京劇藝術的系列活動。  7月12日,在市政協文化俱樂部麗都廳舉辦了「振興京劇藝術研討會」。市政協副主席宋儀僑、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朱匡宇、市文廣局藝術總監馬博敏等參加了研討會並講話。朱達人同志主持了研討會。研討會有80多人參加,有專業院團的領導、著名的表演藝術家、演員,也有社會各界熱愛京劇藝術的票友,與會者圍繞著京劇的傳承發展,發表不少真知灼見。
  • 吉林推動滿語進校園 傳承傳統民族文化
    吉林推動滿語進校園 傳承傳統民族文化 2020-12-23 11:15:24   吉林市是中國滿族的發祥地之一,保留著大量原生態滿族文化及習俗。據吉林市滿族博物館的數據,在全國範圍內,會說滿語又精通滿文的已不足百人。挽救這門民族語言迫在眉睫。  近年來,吉林不斷推動學習、傳承滿語,「老中青」三代人均對這門「失落」的語言施以援手,促其煥發第二春。小學生們正在上滿語書法課。
  • 西藏民主改革60年來民族語言文化得到全面傳承與發展
    60年來,西藏自治區高度重視保護包括藏語在內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化,通過雙語教育推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在舊西藏,接受教育是上層貴族和少數僧侶的特權,百萬農奴根本沒有識字讀書、接受教育的權利。民主改革60年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保障西藏人民接受教育的權利,為促進藏語文的學習、使用和發展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重大進展。
  •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信息快遞)
    黑龍江出版集團主辦、中國政法大學和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協辦的「民族精神與文化發展學術研討會暨『民族精神與文化主題書系』出版座談會」近日在北京舉行。與會者圍繞新形勢下如何開展民族精神研究這一問題進行研討。
  • 劉蕾:為赫哲文化傳承不遺餘力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價值載體,也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作為赫哲族人,劉蕾覺得自己必須要做點事情。她經常到赫哲族聚居區調研走訪,很早就開始為傳承赫哲文化而努力。「這是我的責任。」她說。奔走調研赫哲文化保護現狀「一年年走下來,筆記記了10多本。」劉蕾說,「最難的是在冬天開展調研。我們這邊下午三四點鐘天就黑了,路上都是冰,四五百裡的路開車要走大半天。」
  • 強化彝漢雙語教學 傳承多彩民族文化 促進民族教育事業創新發展
    強化彝漢雙語教學 傳承多彩民族文化 促進民族教育事業創新發展     二、發展對策建議  民族振興的希望在教育,民族教育事業繁榮發展的關鍵在於教師、學生和社會"三位一體"的良性互動發展。我們對雙語教育發展要從既是傳承和保護民族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有力舉措,也是提高人口素質和培養民族人才有效手段這基本的兩點來認識,進而增強發展民族雙語教育的信心和決心,增添工作舉措,推動工作再上新臺階。
  • 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但是受現代經濟發展大潮的影響,人們生活條件和審美觀念發生改變,民族民間舞蹈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人文環境和文化土壤受到前所未有的消解,許多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瀕於流失和消亡。在當前如何傳承與發展我國民族民間舞蹈藝術,顯得特別重要和緊迫。
  • 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文化軟實力,對於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具有重要意義。
  • 黑龍江流域多民族剪紙貼畫作品巡展在三亞舉行
    2月6日,由哈爾濱師範大學、三亞市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辦,三亞美術館承辦的黑龍江流域多民族剪紙貼畫作品巡展在三亞美術館舉辦,意蘊豐富的剪紙貼畫作品給三亞傳遞了一股濃濃的年味。  南海網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次展出的剪紙、貼畫作品形式多樣、別具一格、特色鮮明,其中有在眾多國際、國家級展覽中獲獎的作品,還有部分作品已被中國國家美術館收藏。
  • 傳承經典,弘揚民族文化
    包含著永不消逝的經典闡述著令人動容的故事為了進一步拓展公共文化免費開放服務的途徑傳承傳播建始縣 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群眾文化愛好者以及青少年兒童的文化生活建始縣文化館將開展2020年「文化·建始 全民藝術普及」 活動以文字、圖片等方式講述建始民族民間文化和故事
  • 傳承保護民族文化瑰寶
    ,充分總結、展示自協會成立以來所取得的豐碩研究成果;選舉產生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和協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等其他新一屆機構組成人員,展望、部署下一屆協會的繼續發展。西藏倉央嘉措文化研究協會旨在將以往分散的研究和關注倉央嘉措文化的社會力量,聯繫、匯集起來,依法進行必要的組織、引導,為促進文化產業良好生態的形成,貢獻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