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當心!攝入過量鈉或導致兒童腎衰竭

2021-01-20 央視網

  鹽吃多了不好,這個常識大家都知道,因為高鹽會引發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但作為鹽中的主要成分,父母對食物中鈉含量的標註卻未必會在意。目前的加工食品中普遍含鈉, 一般很難缺乏,嬰幼兒面臨的主要是鈉攝入過多的問題。究竟嬰幼兒一天需要攝取多少鈉才合適呢?

  嬰幼兒每天應攝入多少鈉

  我國營養學會對其他年齡每天每人適合攝入的鈉的含量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其中6個月以內的嬰兒為115-350毫克,6個月至1歲為250-750毫克,1歲以上325-975毫克,4歲以上450-1350毫克, 7歲以上600-1800毫克,11歲以上900-2700毫克,成人每天需1100-3300毫克。所以,以後在購買食物時,可以通過包裝袋上的營養標籤來對號入座了。

  那麼,除了鹽以外,還有哪些食物含有鈉呢?從少到多排列是,水果、蔬菜、穀物和蛋白質類食物,其中水果幾乎不含有鈉,醃製食物中鈉的含量最高。

  在我們每日常見的食物中,鈉主要存在於以下幾種食物中,火腿、燻醃肉、紅腸、泡菜、午餐肉、香腸、海帶、醬油、番茄醬、蝦、玉米片、燕麥、馬鈴薯等。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關注帶有包裝的食品標註出的鈉的含量,對於一些未標註出來的食物也要提高警惕,適當控制攝入量。

相關焦點

  • 當心!攝入過量鈉或導致兒童腎衰竭
    但作為鹽中的主要成分,父母對食物中鈉含量的標註卻未必會在意。目前的加工食品中普遍含鈉, 一般很難缺乏,嬰幼兒面臨的主要是鈉攝入過多的問題。究竟嬰幼兒一天需要攝取多少鈉才合適呢?  嬰幼兒每天應攝入多少鈉  我國營養學會對其他年齡每天每人適合攝入的鈉的含量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 1歲寶寶吃輔食導致腎衰竭!輔食中的這個成分你加對了嗎?
    導讀:1歲寶寶吃輔食導致腎衰竭!輔食中的這個成分你加對了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鈉、鉀的攝入量對0-6月齡純奶粉餵養嬰兒健康的影響
    鈉缺乏(1) 鈉缺乏的原因①攝入不足:禁食、少食、膳食鈉限制過嚴②排出過多:高溫、重體力勞動、過量出汗③疾病因素:艾迪生病、使用利尿劑、嘔吐、腹瀉等(2) 鈉缺乏的危害鈉過量(1) 鈉過量的原因正常情況下,鈉攝入過多並不蓄積,但某些情況下,如誤將食鹽當作食糖加入嬰兒奶粉中餵哺,則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或以食鹽作為催吐劑而攝入過多。
  • 每天3瓶可樂,24歲小夥尿毒症晚期,常喝碳酸飲料會導致腎衰竭?
    長期過量飲用碳酸飲料真的會導致腎衰竭嗎?以後還能放心喝碳酸飲料嗎?今天,徐醫生就來跟大家分析一下。碳酸飲料,俗稱「汽水」,比如可樂、雪碧、芬達、七喜、美年達等,是在一定條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氣的飲料。我國碳酸飲料年總產量居第二位,僅次於飲用水。消費人群主要集中在16-25歲,深受「年輕一族」和許多孩子們的喜愛,他們追求口感,而對營養、健康的訴求少些。
  • 腎衰竭的早期症狀 腎衰竭不能吃這些
    5、呈現高血壓症狀由於腎臟有排鈉、排水的功用,腎功用受損時體內會發作鈉和水的蓄留,另外,此時腎臟會分泌一些升高血壓的物質。因此,腎衰竭病人早期會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若有高血壓加之凝血機制差易致鼻或齒齦出血,要惹起留意。
  • 為什麼腎衰竭的人越來越多?可能3件事做太多,最好早知道
    雖然說,腎衰竭屬於重大疾病,但是導致患病的原因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麼到底是什麼什麼原因會誘發「腎衰竭」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以下關於腎衰竭的小常識。這3件事再好,也不能做的太多,容易導致「腎衰竭」1、保健品當飯吃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收入能力比較強。越來越多的人更加注意身體養生。所以就有一部分群體靠吃保健品來增加身體的免疫力。俗話說,是藥三分毒。
  • 嬰幼兒營養素攝入量有了新標準!
    可是,在近日舉行的2015第二屆中國嬰幼兒發展論壇上,育兒專家卻說,這完全就是家長的一個嚴重誤區,嬰幼兒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已經有了新標準,嬰兒早期營養面臨著新的挑戰。在活動分論壇「2015美贊臣母嬰營養管理論壇」上,兒童保健教授楊玉鳳介紹,中國營養學會已經制定了新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對各類人群的膳食常量元素給出了新的標準。而上一版的參保攝入量還是2000年發布的。由於新版本還沒有大範圍地推廣開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這麼一個新標準,依舊以舊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營養水平,甚至很多醫務人員也是如此。
  • 急性腎衰竭不宜吃竹筍 急性腎衰竭飲食注意
    原標題:急性腎衰竭不宜吃竹筍 急性腎衰竭飲食注意   急性腎衰竭對身體的危害相當大,積極的治療和精心的護理對病情也有很大的幫助。每種疾病都有不能吃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那麼急性腎衰竭有哪些不能吃的食物呢?
  • 錫紙烤肉導致痴呆腎衰竭?只要別接觸它就行!
    原標題:錫紙導致痴呆、腎衰竭?正確使用就沒必要擔心    大熱天,啤酒和擼串更配哦——這是多少青島人的心聲。而最近網上一則關於錫紙的傳言可能又要讓烤肉愛好者抓狂了——據說用這種東西,會導致老年痴呆、腎衰竭!這錫紙還能不能用了?    【傳言】    錫紙或致痴呆腎衰竭    常用錫紙燒烤可能會導致老年痴呆、腎衰竭的帖子在微信上傳得很火,一些媒體公眾號甚至也轉發了。
  • 鹽攝入過多,身體會給出提醒,若常出現這5個症狀,及時控鹽
    但是據數據顯示,我國人們平均每天攝入的鹽的10.5克,遠遠高於膳食標準,因為正常來說,每天攝入的鹽應保持在6克為宜。如果長期鹽攝入過多,不但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而且還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增加腎結石,甚至腎衰竭的風險。
  • 3歲女孩每天吃兒童餅乾被查出鈉嚴重超標!「兒童食品」你還在給...
    在武漢,一3歲女童突發高燒不退,去醫院後被查出嚴重鈉超標,腎臟負擔過重。後查明原因後才發現,由於孩子媽媽常年給孩子食用自認為健康的兒童食品,導致女童鈉元素攝入過多,導致身體嚴重脫水,才一直高燒不退。此外據統計表明,孩子每天攝入的鈉是大人的1.5倍到2倍。這也就是說,孩子每天攝入的鈉是標準的4倍!
  • 兒童補鋅過量造成急性腎衰竭
    針對家長購買各種營養保健品給兒童食用的現象,王博士稱,如不適當把握,將給兒童成長帶來不良影響。最為突出的是補鈣、補鋅類兒童保健食品。鈣是兒童生長發育,尤其是骨骼生長所必需的重要營養元素,但是補鈣過多易導致低血壓,使兒童將來有患心臟病的危險。而鋅則有利於兒童的大腦發育,但補鋅過量易導致鋅中毒,常表現為食慾減退、上腹疼痛、精神萎靡,甚至造成急性腎功能衰竭。
  • 香港消委會:兒童過量攝入會很嚴重!
    最近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消費者委員會近日表示,檢視香港市面76款維生素補充劑,發現其中一個品牌的1顆「維生素E已超出4歲兒童吸收上限,而1顆「康鈣C」水溶片已達小孩吸收維生素C的上限,過量攝入可導致腎結石。而孕婦吃一顆「GNC」孕婦配方,葉酸也達上限,服用過量或致嬰兒患自閉症。
  • 孕婦過量攝入維生素A致畸
    過量攝入維生素A又可引起中毒,並能導致先天畸形。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孕婦自孕中期開始每日維生素A的攝入量為900μg。提醒孕婦們注意,切莫服用治療痤瘡和銀屑病的維生素A類藥物,因為這些藥物是最劇烈的致畸藥物。維生素A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β-蘿蔔素存在於植物性食物(如菠菜、胡蘿蔔、甘薯、芒果、檸檬、杏、萵苣、西紅柿)中。
  • 腎衰竭的早期症狀 警惕腎衰竭早期六大症狀
    5、呈現高血壓症狀由於腎臟有排鈉、排水的功用,腎功用受損時體內會發作鈉和水的蓄留,另外,此時腎臟會分泌一些升高血壓的物質。因此,腎衰竭病人早期會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若有高血壓加之凝血機制差易致鼻或齒齦出血,要惹起留意。
  • DHA「瞎補」過量也有害科學「食補」母嬰才安全
    DHA「瞎補」過量也有害科學「食補」母嬰才安全發布時間: 2016-12-05 10:15:14   |  來源: 中國婦女報   |  責任編輯: 郭江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李海鷹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記者採訪時建議,我國已經專門推出了一部《中國孕產婦及嬰幼兒補充DHA的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跟著「共識」走,母嬰才最安全。
  • 臺灣一女嬰疑因進口奶粉含鈉過量死亡(圖)
    沈姓夫婦(戴口罩者)昨(16)天由臺北市議員簡餘晏(右)陪同,泣訴懷疑女兒飲用的嬰兒奶粉含鈉量過高,在前天因高血鈉症並發急性腎衰竭身亡。(臺媒圖)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新北市一名3個月大沈姓女嬰,疑因飲用諾貝兒寶貝公司的「金配方嬰兒配方奶粉」含鈉量過高,導致高血鈉症並發急性腎衰竭身亡。家屬昨天出面指控業者;但業者和衛生局送驗結果符合標準,檢調單位已介入調查釐清死因。臺當局「食品藥物管理署」暫未要求這款奶粉下架;但建議其它家長,先暫停讓寶寶喝該項奶粉。
  • 人體缺鈣、鉀、鈉、鐵、鋅、碘、硒時各會發生什麼?該如何補充?
    ③導致骨質軟化。④手腳搐搦症(踝腕關節劇烈屈曲、肌肉痙攣)。過量的表現:增加患上腎結石的風險,導致腎功能不全,影響其他礦物質的吸收。過量的表現:血鉀過高常見於腎衰竭,嚴重者可導致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食物來源:大部分食物都含有鉀,水果和蔬菜是鉀的最好補充來源,富含鉀的食物還有豆類,瘦肉以及魚類等食物。
  • 兒童食物暗藏「高鹽分」,這幾種別給孩子買了,攝入過多影響顏值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對不同年齡段的鹽攝入量作出建議:0-6個月寶寶:禁止攝入食鹽;6個月~1歲:可正常吃輔食,但不需加鹽;1-2歲寶寶:每日攝入鹽量不超過1克。影響身體器官寶寶身體機能未發育完善,攝入大量鹽分會加重腎臟負擔。高鹽食物傷害胃黏膜,削弱對胃壁的保護作用。高鹽分會降低唾液分泌量,傷害口腔黏膜,導致口腔內細菌大量繁殖,寶寶易患呼吸道感染等疾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