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曲線」力證免疫治療能為晚期肺癌帶來長期生存獲益!

2020-12-18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2019年AACR年會上,公布了史前最大規模的肺癌免疫治療的長期生存匯總結果,再次證明了免疫治療能為晚期肺癌患者帶來長期生存,近日,該研究正式發表在 Lancet Oncology雜誌(影響因子:35.386),並同期刊發了專家述評。


  2019年AACR年會上,公布了史前最大規模的肺癌免疫治療的長期生存匯總結果,再次證明了免疫治療能為晚期肺癌患者帶來長期生存,近日,該研究正式發表在 Lancet Oncology雜誌(影響因子:35.386),並同期刊發了專家述評。

  研究詳情

  III期臨床研究顯示,與多西他賽相比,納武利尤單抗治療經治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顯示出較高的客觀緩解率(ORR)、更長的緩解時間和更長的總生存(OS)。該研究旨在評估納武利尤單抗的長期生存獲益,以及治療應答和疾病控制對後續生存的影響。

  方法

  該研究收集了CheckMate017、057、063和003中納武利尤單抗用於經治NSCLC患者的研究數據,以評估生存結果,納武利尤單抗用於二線或後線治療的數據也納入其中,隨訪時間為4年以上。納武利尤單抗與多西他賽的比較數據來自III期CheckMate 017和057研究的所有隨機患者。根據6個月時的反應情況進行了界標分析,以確定界標後的生存結果。研究排除了6個月時沒有進行放射學腫瘤評估的患者。

  結果

  在所有四項研究中,664例患者接受了納武利尤單抗治療,CheckMate 003、CheckMate 063、CheckMate 017、CheckMate 057研究中分別有129例、117例、131例和287例患者。納武利尤單抗的中位治療持續時間分別為2.7個月、2.3個月、3.2個月和2.6個月。在CheckMate研究的總人群分析中,最小隨訪時間為51.6個月,所有接受納武利尤單抗的中位OS為10.3個月,預計4年總生存率為14%(圖1),與PD-L1<1%患者相比,PD-L1>1%患者的4年生存率較高,而鱗狀和非鱗狀組織學亞型患者的生存率類似。

  預計4年無進展生存(PFS)率為8%,而PD-L1>1%患者的4年PFS率更高,腫瘤組織學類型對長期PFS率無影響,值得注意的是,CheckMate003是PD-1抗體用於NSCLC患者中隨訪時間最長的研究,6年OS率為15%。

  在CheckMate017 和CheckMate057的匯總分析中,與多西他賽相比,納武利尤單抗的中位OS更長,兩組的4年OS率分別為14%和4%,在PD-L1<1%患者中,納武利尤單抗組和多西他賽組的4年OS率為9%和4%,在PD-L1>1%患者中,兩組4年OS率分別為20%和5%。

  在664例接受納武利尤單抗治療的患者中,122例出現完全或部分緩解,ORR為18%,其中103例(84%)在6個月時出現應答,這些患者的4年OS率為56%,6個月時疾病穩定患者的4年OS率為19%,而6個月時疾病進展的4年OS率為4%。

  在122例納武利尤單抗治療達到完全或部分緩解的患者中,中位緩解持續時間為19.1個月,從應答開始的中位OS為63.2個月,預計4年OS率為53%。

  CheckMate 017和057匯總分析中,在所有隨機患者中,納武利尤單抗組和多西他賽組分別有66%(280/427)和62%(264/427)患者存活,並在6個月時進行了反應評估。完全或部分緩解患者中,納武利尤單抗比多西他賽的中位界標後PFS更長,預計4年PFS率分別為38%和0%。完全或部分緩解患者的中位界標後OS分別為未達到和17.1個月,預計4年OS率為58%和12%。

  兩組的預計中位緩解持續時間為23.8個月和5.6個月。與多西他賽相比,對納武利尤單抗治療應答的患者具有更長的後續生存,從應答開始的4年OS率分別為54%和13%。

  結論

  與多西他賽相比,晚期NSCLC患者接受納武利尤單抗能獲得較長的持續緩解,與長期生存獲益相關。

  專家觀點

  免疫治療是NSCLC治療領域的變革者,隨著免疫治療單藥在二線治療(阿特珠單抗、納武利尤單抗和帕博利珠單抗)及一線治療(帕博利珠單抗)的應用,以及一線免疫聯合治療也成為標準治療方案之一,在不到5年時間裡,免疫治療已成為轉移性肺癌治療的重心所在。

  Scott J 和同事發布的文章更新了四項研究關於納武利尤單抗用於NSCLC二線治療長期隨訪的成熟數據。主要發現,納武利尤單抗二線或後線治療後的4年OS率為14%,另外值得注意的是,CheckMate 003研究的6年OS率為15%,重要的是,這個發現與KEYNOTE-001的長期隨訪結果一致:初治患者的5年OS率為23%,經治患者的5年OS率為16%。

  與晚期肺癌的歷史數據及本研究的對照組相比,4年OS率達到了近15%,比無免疫治療時代提高了3倍。

  而6個月時的客觀緩解似乎是預測OS的替代性標誌物,客觀緩解和進展患者的4年OS率分別為58%和4%,最佳反應後從入組時間、緩解時間或進展時間計算OS時的結果保持一致。而且與KEYNOTE-001結果類似,PD-L1陽性可能是預測因子,與PD-L1陰性患者相比,PD-L1陽性患者的4年OS率幾乎翻倍。

  本次匯總分析還顯示,大多數與免疫治療有關的不良事件發生在第一年,但其中很大部分仍會在第二年出現,而第三年發生的比例較低。                                                                                                  

  但目前還存在的問題是,客觀緩解患者的最佳持續時間,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最佳時間。治療是否應該持續到疾病進展或出現毒性反應?長期客觀緩解情況下,是否應該停止治療?目前,有多個試驗正在探索這些問題。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IMpower130研究:首次證實免疫聯合化療一線治療晚期肺癌獲益
    01.IMpower130研究:首次證實PL-L1抗體聯合化療一線治療晚期肺癌獲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治療已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可延長NSCLC患者的總生存期(OS),與化療聯合作為一線治療時也能顯示出臨床益處。
  • 肺癌晚期能治癒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各種治療方案及生存期匯總
    肺癌到了晚期,有治癒的個案報導,但是更多的是延長生存期。 本文列舉了目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各種治療方案(最佳支持治療、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和生存期以及不同方案的五年生存率。
  • 顯著改善晚期患者生存率!肺癌將迎來第五款免疫療法|免疫療法|抑制...
    關於PD-1,肺癌患者最關心的五個問題1、PD-L1低表達的患者可以使用PD-1單抗治療麼?對於那些剛剛確診的晚期非小細胞癌患者,只要PD-L1表達陽性,無論是鱗癌還是非鱗癌,都可能從K藥單藥治療初治的中獲得生存獲益,從而延長生命。也有專家建議,PD-L1表達在1-49%之間的患者,如果可以耐受化療的話,患者也可以採用K藥加上化療的方案。
  • 晚期肺癌仍應積極治療,生存期以「年」計
    王思愚教授解釋,這個檢查可以為接下來的精準化、個體化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據。比如說驅動基因陽性的肺癌患者,可以採用靶向藥物治療,和化療藥不同,靶向藥副作用小,病人可長期服用、長期獲益;如果是對PDL-1抗體高表達的患者,還可以接受免疫治療。不過,急診治療的情況除外。
  • 重磅免疫治療藥物泰聖奇中國上市,突破小細胞肺癌治療30年困局
    泰聖奇也是超過30年來第一個被證明給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明顯獲益的創新藥。臨床需求迫切,患者生存現狀亟待提高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中國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依託泊苷聯合鉑類化療仍然廣泛期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的標準方案已經有30餘年,雖然多數患者接受初始治療後獲得緩解,但很快復發耐藥,而且復發後缺少有效治療,因此廣泛期小細胞肺癌5年的生存率非常低。」創新免疫療法「破局」 ,為患者帶來更大獲益133試驗結果。
  • 肺癌晚期怎麼治療,晚期肺癌中醫治療配方
    許多臨床經驗告訴我們,肺癌患者的生存時間通常受許多因素影響。  晚期肺癌可以活多久?中醫藥頻道的專家指出:肺癌在晚期可以生存多長時間的問題很難有一個明確的答案。肺癌的治療是一個系統性過程,涉及許多因素。通常,肺癌在晚期可以生存多長時間,換句話說,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主要取決於適當的治療方法和患者的身體機能。
  • 免疫聯合再革新!替雷利珠單抗+化療,肺癌一線治療有效率生存期雙雙...
    肺癌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但隨著多種治療藥物和技術的革新,肺癌死亡率大大降低,生存率不斷提高。這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過去,晚期肺癌患者只有化療一種治療手段。如今,隨著分子靶向藥和免疫治療藥物的發展,肺癌治療走向了更精準更多元化的局面,患者也有了更多的治療選擇。
  • 肺癌到了晚期就該放棄了?試試3種方法,也許能帶瘤生存
    但事實並非如此,肺癌到了晚期,依然能夠通過堅持接受治療而實現帶瘤生存。帶瘤生存是現在比較常見的癌症治療理念,因為人體內的腫瘤已經發展較快,難以徹底清除癌細胞,就會通過各種方法,穩定體內的癌細胞發展,實現帶瘤生存。
  • 免疫治療在廣泛期小細胞肺癌中的臨床應用
    肺癌中15%~17%為小細胞肺癌(SCLC),而70%SCLC患者確診時已經發展為廣泛期SCLC(ES-SCLC),即腫瘤已經擴散到整個肺部或身體多個部位。SCLC突變比率較高,導致其侵襲性高,腫瘤增殖快,轉移早而廣泛。SCLC治療以化療、放療和姑息治療為主,主要目的在於延長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存質量。
  • 肺癌免疫治療!阿斯利康Imfinzi+tremelimumab免疫組合一線治療III...
    阿斯利康腫瘤研發執行副總裁Jos_Baselga表示:「我們正在對該研究的大量臨床和生物標記數據進行深入分析,以獲得進一步的見解,改善轉移性NSCLC患者的免疫腫瘤學治療方法。」目前,阿斯利康正在開展一個大型臨床項目,其中一部分研究正在評估Imfinzi單藥療法及聯合tremelimumab的組合療法用於NSCLC、小細胞肺癌、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頭頸癌等實體腫瘤的一線治療。肺癌方面,Imfinzi已獲全球49個國家批准,用於不可切除性III期NSCLC的治療。
  • PD-1藥物達伯舒再添適應症,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迎曙光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無驅動基因?過半數活不過一年  據最新數據統計顯示,在中國每年有78.4萬人不幸患上肺癌,而其中有近半數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為驅動基因陰性,對靶向藥物無效,在2018年之前只能依靠化療,「但即便是化療了,效果也不好,患者的無進展期只有5個月,幾乎是化療藥物一停腫瘤就又長大了。」
  • 從過去到現在,免疫治療「胃」來可期
    由於胃癌早期症狀不特異,加之早期篩查意識相對缺乏,目前我國胃癌的早診率不足 10%,多數患者初診時已為進展期或晚期。針對晚期胃癌的治療,傳統化療已遇瓶頸,靶向藥物的選擇也十分有限,無法滿足臨床的治療需求。免疫治療在腫瘤治療領域的突破值得關注,胃癌突變負荷較高,患者極大可能從免疫治療中獲益,從而為其帶來改寫生命的新機遇。
  • 66歲患者大量吸菸多年確診肺癌晚期!肺癌到了晚期,還能治嗎?
    三年後,也就是近日,在陪妻子住院的時候,照胸部CT發現了肺部大概5釐米的腫瘤,經過確診,這是一個很嚴重的晚期肺癌。老人家十分的慌張和懊悔,他說:「王主任,您救救我吧,我這還有得救嗎?……」這真的讓我十分生氣又痛心,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預防,也可以通過早發現早治療來達到治癒的效果,肺癌也是如此!
  • 世界肺癌大會發布中國最新免疫聯合化療研究
    8月8日,第21屆世界肺癌大會上,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教授張力公布了一項由他領銜的針對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的雙盲、隨機對照三期研究結果。研究數據顯示,該免疫聯合化療方案,顯著延緩了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疾病進展,腫瘤進展風險下降了52%。
  • 晚期癌症患者4年總生存率達44%!上市CAR-T療法長期隨訪數據...
    作為最新的第四代癌症治療技術,免疫治療從一開始誕生就被寄予了厚望,也被認為是目前最有希望完全攻克癌症的治療手段之一。但是也正是因為免疫治療的「新」,也就意味著其觀察數據較為短暫,這也使得其對於患者的長期生存的益處無法得到直觀的數據。
  • PACIFIC研究OS結果重磅更新 締造局晚期肺癌患者「治癒」希望
    文:小餅PACIFIC研究在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上公布了最終的OS數據和4年生存率數據,讓III期肺癌(局晚期肺癌)患者看到了治癒的希望。III期肺癌約佔整體非小細胞肺癌的1/3,其中,有大約一半的患者由於局部發展較晚而無法手術切除。但這類患者疾病並未發生遠處轉移,在病情發展上與轉移性IV期患者依然存在本質區別。
  • 新聞動態|仁濟醫院南院首屆肺癌精準治療Workshop順利舉行
    仁濟醫院南院首屆肺癌精準治療workshop順利舉行。本次會議由仁濟醫院胸外科主任趙曉菁擔任會議主席,特邀仁濟南院副院長石蔚人做開場致辭。來自全院不同學科的肺癌領域醫生同聚一堂,共襄盛舉,本次會議以「肺癌靶向與免疫的精準治療:實踐與探索」為主題,就肺癌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的最新進展和研究探索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及探討。
  • 免疫治療「中國力量」代表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正式獲得國家...
    腫瘤免疫治療的「中國力量」,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2020年6月19日,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camrelizumab)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同時獲批兩項適應症: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一線治療、晚期食管鱗癌的二線治療。
  • ADAURA中國研究亮相《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非小細胞肺癌術後治療...
    (央廣網記者 周羽攝)央廣網廣州9月21日消息(記者周羽)據《2019全國癌症報告》顯示,在我國肺癌年度發病人數高達78.4萬,肺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分別佔全部惡性腫瘤的20.03% 及26.99%,居惡性腫瘤之首。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佔85%,手術是早期NSCLC的主要方式,但治癒率低,復發率高,且易進展為晚期肺癌。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 ALK抑制劑一代序貫二代,中位總生存期超過7年!這種治療順序能夠有效地延遲化療,為患者帶來持久的獲益。2019年CSCO大會上,周彩存教授報告了該研究的總生存(OS)和最新中位治療時間(TOT)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