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雖好,但《京城81號2》成不了國產驚悚片的轉折點

2020-12-19 鈦媒體APP

3年前的夏天,《京城81號》以鮮明的東方元素和人性掙扎的內核成為國產驚悚片一部市場突圍之作,4.1億元的高票房震驚業界;3年後,出品方福建恆業影業再推續集,《京城81號2》以48小時票房破億的成績,再次證明了最賣座國產驚悚IP的吸金能力,也讓沉寂了近三年的國產驚悚片重新回歸世人眼前。

7月6日,3D驚悚片《京城81號2》在全國公映,開畫4小時便以15%的排片拿下4090萬,擊敗好萊塢大片《變形金剛5》成為當日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京城81號2》與《神偷奶爸3》、《變形金剛5》等好萊塢大片相比排片並不佔優勢,但影片在上映後表現一直強勁,票房也不斷飛漲,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開畫僅48小時便突破億元人民幣大關。截止7月13日,國內累計票房已經達1.84億元,成功為暑假檔國產片扳回一城。

不過,反觀國內其他驚悚片的境遇和表現卻並不樂觀,大部分國產驚悚片不但難以複製「京城」系列IP的成功,還要面臨一面井噴一面邊緣化的尷尬。

有業內人士透露,「從2014年第一部《京城81號》大火之後,國產驚悚片基本上維持每周上映一部,有時甚至一周兩部,而單一類型數量急劇增加,同時質量低下,這是票房下滑很重要的原因」,這也是大多數國產驚悚片在上映後並沒有造成什麼聲響、不得不淪為炮灰的原因,也更突顯了兩部「京城」系列成為爆款的不易。

一邊井噴一邊邊緣化,國產驚悚片的「悲歡歲月」

2014年7月上映的《京城81號》獲得巨大成功,票房為4.1億,成為國產驚悚片中的「現象級」。而在此之前,國產驚悚片沒有一部票房過億的作品。這樣的情況下,《京城81號》的出現無疑給國產驚悚片打了一劑強心劑。

要知道,在《京城81號》之前,內地驚悚片市場幾乎完全處於小成本電影「橫行」的時期,也就是驚悚片「以小搏大」的階段。而依靠宣傳物料上的的色情和恐怖元素吸引觀眾則是驚悚片的慣用伎倆。

曾有那麼一些時日,驚悚片的票房奇蹟不大不小地上演著。

2008年的《荒村客棧》以300萬元投資博回2000萬元票房,2009年《午夜計程車》以300萬元成本收穫1800萬元,一時間「低成本高收益」的案例在不斷刺激著這個行業,似乎誰都能拍出最能掙錢的那一部。

其中,2011年上映的《孤島驚魂》和2012年上映《繡花鞋》和2013年上映的《筆仙2》具有一些探討價值。2011年,《孤島驚魂》以8900萬票房成為國產驚悚片數量的催化劑;2013年,《筆仙2》由韓國導演安兵基執導,9217萬元的票房將驚悚片的票房天花板再次抬高;而《繡花鞋》的意義則是,無論是主創班底還是東方式驚悚,都為《京城81號》的「誕生」埋下了伏筆。

可以說,2014年《京城81號》的出現,讓國產驚悚片跨入了一個新的量級。隨後,國產驚悚片保持了數量意義的上漲,2014年全年上映的國產驚悚片為23部,比上一年增加了4部,到了2016年,這個數字又增長為67部。但是無論是單片還是整體票房,幾乎都進入了萎縮狀態,也再未出現票房過億的作品。

從近兩年驚悚片的票房成績看,2015年上映的國產驚悚片總票房佔全年票房的0.42%,2016年這一數字為0.82%,基本都可以忽略不計。

其中2016年票房最高的是《魔宮魅影》,由葉偉民導演,「鬼後」林心如主演,累計票房達到8843萬,緊隨其後的是霍建華、秦海璐主演的《捉迷藏》,票房達到7105萬。2016年票房過1000萬的驚悚片只有6部,過2000萬的更是鳳毛麟角了,只有前述提到的明星加持的《魔宮魅影》和《捉迷藏》,兩部加起來貢獻了24.19%的票房。

2017年截至7月1日,已有20部驚悚片上映,其中票房最高的是《碟仙詭譚2》,但累計票房僅有1279萬元。

如果和10年之前的數據對比,可以發現,自2010年開始,國產驚悚片的數量已經連續7年增長,2016年的67部達到頂峰,2017年預計也將超過30部。但票房佔比並沒有隨之提高,只有2010到2014年5年的票房佔比超過1%,其餘5年均不足1%。而2010到2014年這5年基本上都是靠《筆仙》《孤島驚魂》《京城81號》這樣的爆款拉動。

那麼,此次上映的《京城81號2》能否打破以往格局,去除尷尬,開啟驚悚片邁入主流的大門呢?

口碑票房雙雙失利,揭秘國產驚悚片「五宗罪」

《京城81號》出品方恆業電影創始人陳輝坦言,《京城81號》4億元票房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可複製的,在他看來「2億才是驚悚片的一個真實天花板」。

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其他類型的電影就能輕輕鬆鬆拿下破10億元的票房,甚至《美人魚》這樣的喜劇片能創下33.9億元的票房紀錄,而驚悚片卻一直待在角落裡,見不得光呢?

再看一下驚悚片的口碑,近十年來,國產驚悚片豆瓣評分普遍集中在3.0-5.0分之間。票房最高的《京城81號》豆瓣評分也不過4.9分,續作《京城81號2》評分更是低至4.1分。可見,口碑也是此類題材的硬傷。

為什麼國產驚悚片會落得票房和口碑雙雙失利的地步?在文創資訊看來,國產驚悚片真正的天花板不是票房有多高,而在於影片的質量。

縱觀驚悚片近10年來的發展,傳遞出了這樣一個信號:一方面,驚悚片「以小博大」的優勢,吸引了製作公司蜂擁而至;一方面,急功近利,粗製濫造,審查受限,加之難以跳脫營銷藩籬,導致國產驚悚片市場一直處於混亂之中。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捨不得投入,也靜不下心來創作

在中國,驚悚片一直都不是市場主流,很多驚悚片投資成本都比較小。一些小的影視公司更是打著驚悚片的噱頭博人眼球,通常少則幾十萬,多則不過幾百萬的成本投拍一部驚悚片,卻常常能夠獲幾百萬的利潤回流。於是,當越來越多的「以小博大」的案例刺激著這個行業,人們也變得越來越急功近利。

一片浮躁之下,驚悚片的內容也無比單薄,所謂的「驚悚」經常讓人看得啞然失笑,其粗製濫造讓觀眾倒盡了胃口。比如某一年的賀歲檔曾經上映過一部驚悚片,最嚇人的「夢中女鬼」特寫甚至讓人看到是臉上蓋著一個白色的面膜。這也難怪國產驚悚片始終撕不去身上「粗製濫造」的標籤。

業內人士坦言,在驚悚片的類型上中國還是有受眾基礎的,只是現在缺少具有一定量級的影片出現,如果每年能有5到6個投資製作在3000萬以上的驚悚片,市場存量慢慢就會被釋放。也就是說,隨著整個市場天花板越來越高,想要再用小成本撬動高票房恐怕並沒那麼簡單了。

2.套路單一,情節low到家

除了製作上粗製濫造,其單調乏味的劇情更是飽受觀眾詬病。很長時間以來,國產的「驚悚」電影,到最後揭秘的時候,不是演變成主人公有精神病,就是解釋為「這是一場夢」。而在恐怖氣氛的營造方面也難逃「三板斧」——轉身遇到鬼、醒來夢一場、找啊找啊找小孩。

究其原因,國產驚悚片很多故事都缺乏邏輯性,驚悚現象禁不起推理解釋,最終只好推託為不可解釋的靈異事件或者幻覺,使其成為故事邏輯孱弱的遮羞布。曾經有網站對於「國產恐怖片,為何嚇不到你」做了一次觀眾調查,70%的觀眾認為「情節侮辱智商,看了就想笑」……

其實,國產驚悚片對於恐怖形象、恐怖視聽、靈異事件等驚悚片形式元素的滿足是比較充分的,但內容層面存在較大問題。能夠以一個獨立案件結構全篇的影片數屈指可數,其恐怖形象設計僅停留於人鬧鬼和死屍。而對於包含科技、生物、醫學、心理學、刑偵等知識含量的相關人物形象不予碰觸,造成了故事創意的極度貧乏。

此外,國產驚悚片的音效、燈光、布景的製作更是low到家。其「必敗」三元素:黑夜、搖擺的燈光、時不時地尖叫。它們營造的不是陰森的恐怖效果,而是漏洞百出的嘻哈笑果。此次,在《京城81號2》上映之後,一些觀眾就對故事依然表達了不滿。在第一部中「女主吃藥導致的迷幻和驚悚假象」成為受到質疑的設定之後,新作中 「為了嚇人而嚇人」和「故事太單薄」也再次成為吐槽火力點,甚至出現部分情節導致全場鬨笑的局面。

3.演員無演技,入戲太淺

恐怖片對演員演技要求非常高,因為演員需憑藉出色演技,帶動觀眾如臨其境,方可產生「嚇果」。然而,國內演員卻能夠給觀眾一種恐怖片很安全的感覺。因為觀眾可以從演員表情看出國產恐怖片的「假」。比如說,馬天宇在《異度公寓》中只有三種表情,帥氣的微笑,帥氣的皺皺眉,帥氣的搖搖頭,排列組合,重複使用。

當然了,國內化妝技術達不到要求也是一個問題,使得演員,鬼不像鬼,人不像人,仙不似仙,沒有起到嚇人的作用,倒讓人深刻地體會到影片中「鬼」的粗製劣造。

4.網大逆襲,政策限制

2013年往後,網生內容的興起對院線驚悚片的衝擊很大。因為兩者在質量方面差距不大,但網生驚悚片在門檻和尺度方面更有優勢並且觀看便捷。

事實上,政策對驚悚片的影響比網大之類因素的影響要大的多。正如業內人士所言,去兩年,在國外電影市場上出現了一些低成本恐怖片幹掉好萊塢大片的案例,「但這些滿足了觀眾追求刺激需求的內容,在中國市場會觸碰紅線,這就大大限制了國產驚悚片的創新。」

作為中國電影審查標準的《電影管理條例》一文中明確規定:「禁止宣揚迷信和邪教」,也就是片中必須「無鬼」。制度的限制也成為了驚悚片前進路上的攔路虎。

5.思維定式,無法打破營銷藩籬

在營銷方面,國產驚悚片仍舊著力於告訴觀眾自己的驚悚片驚悚程度究竟有多高。然而事實上無論驚悚片是怎樣一種具有獨特元素和賣點——驚悚的影片,其仍然擺脫不了觀眾評判一部影片的基本要求:精良的製作,講述完整的有創意的故事,美的畫面以及情感的體現。而以上列舉的影響觀眾觀影選擇的重要因素在絕大多數國產驚悚片的營銷宣傳中都很難見到。

2014年《京城81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宣傳營銷全面跳脫出驚悚片營銷藩籬。據不完全統計,《京城81號》發布3支人物特輯,一組人物劇照,一組場景劇照,兩組人物海報,海報設計並沒有常見的血、兇器、鬼臉等元素,海報的文案更是寫明了影片內容「揭一段塵封已久孤魂孽怨,述一座傳奇古宅前世今生」。高質量的物料傳遞出了「愛情」和「唯美」兩個信息點。之後的觀眾反饋也證明了影片營銷策略的成功。

但到目前為止,除了《京城81號》等少數幾部影片注重宣發和營銷策略外,大部分驚悚片依然沒有覺醒,它們仗著題材的特殊性和一定的受眾基礎,在宣傳方面「偷工減料」,甚至直接抄襲過往宣發文案,毫無新意和誠意,這也難怪影片一直停滯不前,只能充數量卻無法保證質量。

國產驚悚片能否突破禁錮,從小眾走向大眾?

不可否認,在世界影壇,恐怖片的確是一門以小博大的好生意。遠的如希區柯克的大部分電影,以其精巧的懸念設計和對人類潛意識的探索,開創了一個恐怖片的黃金時代。近的,不得不說《速度和激情7》的導演溫子仁,他拍攝的《電鋸驚魂》系列和《招魂》系列,不但在票房上大獲豐收,其電影品質也是有口皆碑。

跟好萊塢相比,國產恐怖片的水平還相差甚遠。那麼,在政策限制的條件下,國產驚悚片有沒有從小眾走向主流的可能呢?

以文創資訊所見,短期內應該不大可能。要知道,內地並沒有太多的知名導演願意長期停留在到這個仍然被認為「有些low」的類型片,而只有更自由的創意空間出現時,這個電影類型才有機會真的豐富。

所以,這樣的可能至少在2017年依然看不到希望。即便在曾經相對寬鬆的網際網路娛樂內容方面,尺度和審查的紅利有可能完全消失,涉及驚悚片的內容將面臨更為嚴格的監管。

那麼,當像《京城81號》這樣單個電影在票房意義的成功作用變得相對有限,人們更想看到提供了真正驚悚片價值和創意的作品出現,該怎麼辦呢?

殺手鐧之一:借鑑歐美,設置吊人胃口的恐怖劇情

不如來看一下歐美的驚悚片,如國內觀眾熟悉的《死神來了》系列,雖是講「死神」,但片中卻沒有出現「死神」的蹤影,而用一陣風來取代,在北美便輕鬆刮到超過四千萬美元的票房。引用豆瓣網友被子姑娘的一句話「故事簡單卻拍得扣人心弦。死神在隱蔽處大玩技巧性招式。每個人的死法,帶著玄邪可又符合情理」。已知的是死亡順序,未知的是死亡事件,已知、未知、意外組合成了影片最大的懸念。

除了該片之外,《恐怖遊輪》、《致命魔術師》等眾多歐美驚悚片皆是奉承「懸念至上」的觀點。換而言之,就是歐美的驚悚片主要以故事情節取勝。

可見,驚悚片並不一定要有鬼,正如俗話說的,「最恐怖的莫過於人心」。只有嚇死人的故事,才能產生「恐怖效應」。而中國驚悚片最缺的就是故事,但中國最不缺的就是故事——古有蒲松齡《聊齋志異》,今有南派三叔《盜墓筆記》。

文字可以營造恐怖效果,奈何卻拍攝不出來呢?國產恐怖片若想劇情吸引人,可參考的資料也不在少數。最關鍵的是有待獨具慧眼的導演發現,再加上專業編劇的創作或改編,從而製作出一部適合電影拍攝的中國式恐怖劇情故事。

殺手鐧之二:借鑑日韓,營造陰森恐怖的氛圍

如果說歐美恐怖片憑藉故事懸念取勝的話,那麼日韓恐怖片則更多的是憑藉高超的製作技巧營造心靈上的恐懼。

首先,用音效、布景製造陰森感覺,如《午夜兇鈴》中,安靜的房間中突然響起的電話聲;《我的見鬼女友》中,黑夜中空蕩的房間裡猛然吹來的一陣狂風;《咒怨》中,雖外觀設計漂亮的小洋房但周圍卻雜草叢生、房子內隔間較多。實際上,電話鈴聲、空閒的房間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卻被導演巧用靜與動、人少於多對比的方法製造恐懼的感覺。

其次,用高超的化妝技術製造恐怖的場景。《咒怨》的小演員眼睛實際上長得非常漂亮,可是經過化妝處理,在影片中看起來更像兩個帶著邪氣的「無底洞」,更不用說《咒怨》中從垃圾袋中爬出的沒有下巴的屍體。又如,《我的見鬼女友》中,困在水缸中的睜著眼睛的女演員等等。

最後,日韓對於演員的要求是很高的,曾經執導過《鬼鈴》、《公寓》、《筆仙》等多部知名韓國驚悚片的導演安兵基認為:「演員臺詞的語調和呼吸很重要。尤其不能讓在演員在演戲時眨眼睛。因為演員一眨眼睛,觀眾的緊張感就會消失。」

可見,就算沒有鬼,屍體也是可以嚇人的;就算沒有屍體,普通的布景也是能營造嚇人的效果的;就算沒有布景,演員也是可用表情加演技來嚇唬人的。反觀中國的恐怖片,這三方面的表現確是相當「對不起」觀眾。

其實,不缺錢的中國,如果想在恐怖片方面有突破性發展,不妨學習借鑑國外優秀的製作技術,再配上優質的中國化恐怖故事,如此「雙劍合璧」或許才能製作出真正的「中國式驚悚大片」。

總之,隨著高票房驚悚片的出現以及驚悚片數量的積累,國產驚悚片已經引起了更多從業者的參與興趣,類型市場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國產驚悚片類型天花板的突破,類型片市場的成熟健康發展,則仍需依靠驚悚類型片故事創意、製作質量以及類型認識的全面提升。

(鈦媒體作者:文創資訊,文/黃梅梅)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京城81號》票房過3億 中美驚悚片借鬼節攬票房
    原標題:《京城81號》票房過3億 中美驚悚片借鬼節攬票房  原標題:朝內81號鬧紅了《京城81號》,美國的古宅一樣有驚悚的《古宅驚魂》驚悚片扎堆,銀幕借節攬票房   《京城81號》票房過3億,打破了中國恐怖片多年來票房萎靡不振的沉寂。
  • 北京「四大兇宅」之一,京城81號掛牌租售三年,為何無人敢租?
    還記得當年紅極一時的恐怖電影《京城81號》嗎?2014年在國內全面3D上映,半個月內票房突破4億元,一舉打破了國產驚悚片最高票房紀錄。而電影中的「兇宅」——京城81號也讓好奇心重的觀眾十分想去一探究竟!
  • 國內驚悚片除了管制過嚴不能有鬼,還有哪些失敗原因
    一年以前,鄒超軍一手操盤的項目《午夜幽靈》僅獲得337萬元,但已是當年驚悚片的年度票房冠軍。這距離五年前國產驚悚片的最高票房紀錄保持者《京城81號》相去甚遠,該片最終票房超過4億元。無論給院線還是給觀眾都留下『這不是一部low的驚悚片』的印象。」陳輝在此前採訪中對《三聲》表示。對於國產驚悚片而言,《京城81號》被普遍認為是具有指標意義的作品。它顯現出國產驚悚片製造者在發展路線上的逐漸分化:部分電影公司在精細程度和製作成本上不斷「加碼」,而另外一批人則繼續沿著原有套路,維持著低成本製作。
  • 京城81號第三部講了什麼故事?電影京城81號3劇情簡介
    電影《京城81號》可以說是國產恐怖片難得佳作,上映後率先呢十幾項國產恐怖片記錄,後來的第二部也小有成就,如今第二部編劇加入到第三部的劇本創作中,你知道電影《京城81號3》講了什麼嗎?據說這一次的第三部將要「全面升級」,包含招魂和殭屍等多種恐怖元素,力圖打造新的東方恐怖IP。
  • 梅婷京城81號2和第一部有何區別 豆瓣幾分沒有鬼的恐怖片看點
    ­  《京城81號2》電影首日登上票房榜首,第二日就被《神偷奶爸3》拉下神壇。比第一部更可怕的是第二部《京城81號》的口碑,豆瓣評分4.1,不如前作來得高,要知道林心如主演的第一部《京城81號》雖然票房破紀錄,但口碑並不好。­  其實看《京城81號2》的宣傳片時,感覺還是蠻期待的,張智霖的顏值,梅婷的演技,還有以嬰屍案為背景的恐怖故事。
  • (2)
    面對作家陸天明炮轟其「噁心」的評價,他回應「評論需要百花齊放」;另匹黑馬則是驚悚片《京城81號》,觀眾對「鬼宅」的想像力得到滿足,加上吳鎮宇忽然在《爸爸去哪兒2》的人氣暴漲,還引發了新一批的朝內81號冒險熱,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相較之下,口碑良好的《繡春刀》即使會聚了張震、劉詩詩這樣的演員陣容,票房成績依舊不夠理想,諸多網友將矛頭指向宣傳不力;此外,同走粉絲路線的《秦時明月》和《小時代3》為了搶彈幕首創的名頭整得不亦樂乎
  • 內地電影票房排行榜,驚悚/恐怖電影前10名,題材小眾破億困難
    可惜的是,發展到現在已經沒落,雖然偶有佳作,但整體難成氣候。今天,精分君為大家整理了內地電影票房排行榜,驚悚/恐怖電影前10名。附圖:1、京城81號(2014)國家/地區:中國大陸內地票房:4.08億元豆瓣:4.8開篇很有懸念。
  • 國產恐怖片,看得人哭笑不得
    Trick or treat,即使明知國產恐怖片的tricks乏善可陳,得不到treats的觀眾依然堅持買票入場,或許這就叫「虐戀情深」吧。萬聖節檔期上映的四部國產恐怖/驚悚片。走大明星路線的國產恐怖片,一度成為救市良藥。2011年的《孤島驚魂》,因為楊冪的主演而豪奪近九千萬票房,令業界震驚。2012年的《孤島驚魂2》,由名氣遠遜的鄧家佳、陳志朋主演,票房大幅縮水至不足兩千萬。《孤島驚魂》走大明星路線,票房成績驚人。觀眾認臉,電影公司認錢。北上撈金的香港電影人,跑得最快,自然吃到的螃蟹也最大隻。
  • 《朝內81號》暑期對戰《小時代》 拼大咖鬥創意
    《朝內81號》海報   清明檔電影票房戰的硝煙還未消散,暑期檔之戰就已提前拉響警報。   從時代意義上來說,《朝內81號》和《小時代3》都有極大代表性。前者從億元投資的規模上就可窺見其巨大的票房野心。從來沒有一部華語驚悚片敢在投資上耗費近億元,更不敢真正以3D形式呈現鬼宅。大佬們一是擔心驚悚片市場受限,二是擔心背上「唬弄觀眾」的罵名,三是的確沒錢拍。《朝內81號》敢於邁出砸錢第一步的勇氣可嘉,大片宣傳路線選得也不賴,的確第一時間抓住了觀眾眼球。
  • 暑期檔國產影片「王者歸來」 觀眾滿意度創歷史新高
    「滿意」影片數量創新高,《戰狼2》口碑、票房雙豐收成爆款  2017年暑期檔滿意度重點調查21部國產影片,其中18部影片滿意度進入「滿意區間」(≥80分),而2015與2016年暑期檔合計才有12部影片進入「滿意區間」。這表明暑期檔影片整體質量獲得了觀眾較高的認可。
  • 《西遊伏妖》票房高達14億元 "西遊記"成國產片頭號IP
    此後每隔一段時間,都有關於師徒四人的影片上映:《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和《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票房雙雙破10億元,讓鄭保瑞一躍成為國內票房最高的導演之一;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則以近10億元的票房成為最成功的國產動畫;今年春節檔四部大片中,有兩部都與西遊題材相關,且都取得了相當好的票房成績。 未來,還有一大波取經四人組的故事正在路上。
  • 《驚魂電影院》厲鬼升級 打造國產恐怖驚悚片
    該電影根據中國第一鬧鬼影院「東城戲院」真實事件改編,力爭打造國產最具恐怖元素驚悚片。該電影根據中國第一鬧鬼影院「東城戲院」真實事件改編,可以看作是泰國恐怖片「厲鬼將映」的升級版,力爭打造國產最具恐怖元素驚悚片。恐怖場景再現「東城戲院」鬧鬼事件 猛鬼升級《驚魂電影院》取材於中國第一鬧鬼影院「香港東城戲院」真實事件,講述了幾個年輕人在一座老舊的電影院午夜場裡發生的一系列驚悚恐怖事件。
  • 恐怖電影消亡:說好受虐看鬼,卻場場安眠入睡-虎嗅網
    福建恆業影業製作發行的《京城81號》,在2014年就豪取4.11億票房;2017年,我們製作有限公司製作出品的《妖鈴鈴》雖是「半喜不恐」,卻也有3.63億票房;更不用說2011年美亞娛樂的《孤島驚魂》以500萬成本撬動8900萬票房,讓楊冪成為最早的流量電影代表。
  • 《北平會館》帶你尖叫帶你飛,帶你逛逛與京城81號同級別的兇宅
    在期盼了足足半年之後,電影院終於復工了,經過一批重映的大片預熱之後,新片也開始陸續和大家見面了,在這裡提示一下,喜歡驚悚片的朋友不要錯過這一部,繼京城81號之後,同為京城四大兇宅的北平會館也被改編成電影了,這可是驚悚圈的5A級景區啊,李路執導,吳大可、朱梓瑜、劉亦彤、高上淇等新銳影星聯合主演的電影
  • 檔案解密:「京城四大兇宅之首」朝內81號身世之謎
    近十年來,有許多熱愛城市探險的青年紛紛來此,他們將自己的探險經歷進行誇張並加上想像,臆造出「81號院鬧鬼」的傳言。文學和影視界人士也從中萌發出靈感。這些文學及影視作品,更讓人們信以為真,久而久之,朝內81號是兇宅、鬼樓的說法就流傳開來,甚至被稱為京城「四大兇宅」之首。
  • 年底壓軸限制級,不愧是票房冠軍|辣媽辣妹|十三號星期五|米莉|屠夫...
    這部新片一上映,就在北美蟬聯12天票房冠軍。  它的出品方是布倫屋(Blumhouse),恐怖驚悚片愛好者的快樂源泉。  《潛伏》《鬼影實錄》《人類清除計劃》《逃出絕命鎮》等爆款都由它製作。    廢話不多說,系好安全帶,時速180邁,聽驗過貨的大表妹細細道來——  《砍人快樂》  Freaky  2020.11.13
  • 《小丑回魂2》揭幕秋季票房大戰
    華納/新線的《小丑回魂2》在美取得開門紅,首周錄得9100萬美元票房。儘管續作票房不及前作(1.23億)那樣驚豔,仍位列影史驚悚片首周票房亞軍位置,華納疲軟了整整一個夏天的票房也得以提振。公司的《哥斯拉:怪獸之王》損失慘重,《地獄廚房》(The Kitchen)和《夏福特》(Shaft)也反響平平。
  • 北美票房:《制裁特攻2》同《媽媽咪呀2》「瑜亮之爭」
    北美票房統計網站boxofficemojo.com7月22日公布電影市場數據,45部影片周末票房報收近1.68億美元,環比微漲1.2%。業內人士稱,這還是美國電影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票房榜十強中8個都是續集的場面。20日上映的驚悚片《制裁特攻2》以約3583萬美元票房奪得本期榜單冠軍。
  • 0627-0703內地票房:《財神客棧》成黑馬
    另一方面,國產電影抓住市場熱度高漲的時機,全面提高製作、宣發、放映等環節的水平,力爭與好萊塢大片分庭抗禮。第一撥觀影高峰之後,《建黨偉業》和《武俠》將形成國產片新攻勢,之後將有《變形金剛3》進場,然後是《竊聽風雲2》等片將與進口片再成膠著。在國產片與進口片的混戰中,之前未獲太多關注的《財神客棧》黑馬殺出,成為暑期檔國產片的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