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技術瑣話(id:TheoryPractice) 作者:Mr.K
導語:本文最早發表在「技術瑣話」公眾號,號主右軍向老K約稿,寫寫老K職業生涯踩過的坑。答應了有一兩個月的樣子,一直忙就給耽擱了,上周因為找右軍給新書寫推薦語,才想起欠他一篇稿,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以下是正文:
我是老K,「技術瑣話」邀請我寫寫自己成長過程中踩過的坑,希望給年輕人一點啟發和借鑑。
先介紹下自己,我是技術出身,畢業後從程式設計師做起,開始寫ASP、PHP、VB,後來一直寫JAVA,以前沒有現在分工這麼細,所以前端、後端、資料庫、伺服器配置,甚至用PS做圖都是自己一個人弄,什麼都要懂一點。
一路寫代碼、帶團隊、做項目,也一直在積累,等待機會。大概工作10年的時候,機緣巧合,進入了一家網際網路獨角獸電商公司,隨著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我從技術經理,一直做到高級技術總監,大概6年左右的時間。
後來公司賣給京東,我們這批早期員工拿了錢,就都離開了,如果不離開的話應該就升VP了,但是估計也會被京東整得很慘,團隊融合嘛,後爹的心態可以理解。
期間,出過一本技術暢銷書,做過上百場技術分享,在行業裡漸漸有了些名氣,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大咖,認識了很多有趣的人,同時也得到了很多工作和掙錢的機會。
再後來,念了名校MBA,為下一次的職業躍遷,繼續做好準備。
自己的職場經歷,成不成功不好定義,因為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但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如果說,回頭看自己的職場生涯踩過哪些坑,或者想給年輕人的建議,我總結三點吧:
不要太早脫離一線編碼工作。我大概寫代碼寫了10年,到那家獨角獸電商公司後,就基本不怎麼寫代碼了,我自己感覺,還應該再寫幾年,有點後悔太早脫離一線編碼。
寫代碼非常鍛鍊人的邏輯思維、全局思考的能力。因為寫一個模塊,你要考慮到業務本身、不同的場景的適應、非正常情況的處理、非技術需求等等,對很多細節都要思考很深。
比如,每當有人跟我吹他們公司的技術有多牛逼,我就會打開他們公司的App,在弱網的時候看看、在斷網的時候看看、用抓包工具看看傳參,基本就可以判斷他的技術水平了。這個方法,大家可以試試,自家的App在以上情況下,跟BAT的App比比,就知道差距在哪了。
所以建議各位技術人,不要太早脫離一線編碼,寫代碼期間多鍛鍊自己底層能力,如邏輯思維、算法、系統和網絡的底層原理等等,這些基礎的東西要多下苦工,吃透它。你具備了這些底層能力,無論將來做什麼,都不會有太大問題,因為這些能力是可以遷移的。
有機會還是應該去頂級大廠歷練。雖然我也見識過幾千人技術團隊規模的公司,而且這些公司很多人都來自BAT,但是我的職業生涯沒有在BAT或微軟、谷歌這些世界頂級公司待過,還是會有一些遺憾。
大平臺所能給我們的,除了優厚的薪資待遇,還有頂級的圈子、前沿的研究成果、一流的培訓機會。對於提升一個人的視野和格局,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
雖然,去了大廠也不見得能進入好的項目,跟到一個賞識你的老闆,甚至可能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但是我還是建議年輕人,在你的職業生涯當中,如果有機會,還是去頂級大廠呆上幾年。
選擇長期跟隨一家公司共同成長。觀察那些在職場上實現財富自由的人,你會發現大多數都是早期加入公司,並且跟隨公司一起成長,直到公司上市,這些人也實現了財富自由。
張一鳴說過,對於那些早期員工來說,期權獎勵他們的,不是他們的業務能力,而是他們的投資能力。在大家不看好的時候,你看好;在大家紛紛離開公司,跳槽拿高薪的時候,你選擇留下,這就是你的眼光,你的投資能力。
之前的文章寫過,我至少錯過了兩次實現財富自由的機會,所在的兩家公司後來都上市了,因為種種原因,當時選擇了離開,現在看來當時的決定不一定是最優的。
所以我建議你,如果看好所在公司未來的發展,要堅定留下來跟公司共同成長,不要在意眼前那每月幾千塊錢的差別,說難聽點,那些錢改變不了命運。
一旦你選擇跟隨公司共同成長,你的老闆又是樂於分享的人,那麼你實現財富自由的機會就會很大。悲觀的說,技術人出路並不多,要麼跟隨一家公司做到上市;要麼自己出來創業。綜合來看,前者可能更適合大多數人。
最後,不論你處在哪個階段,願你堅持向上生長、眼裡有光、胸懷坦蕩,這個世界很操蛋,但我們仍然熱愛它。
-END-
關注「BAT架構」
一個專門研究BAT大廠技術架構的公號!
大家在看:
1.如何搭建一支拖垮公司的技術團隊?
2.CTO怒了:「中臺不省錢,我建個屁中臺啊!」
3.呼蘭辭掉百萬年薪工作,去做脫口秀,有病吧?
4.35歲,總監,離職創業,賠了魔都一套房
5.張一鳴:成功的反義詞不是失敗,而是平庸!
6.阿里彭蕾:向上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跪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