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眠舍」到「壹屋計劃」,香港年輕建築師這樣回應香港發展
近日,由香港設計中心設立的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頒發。「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採訪了其中三位獲獎者,廖醇祖、蕭敏以及梅詩華。作為年輕的建築師,面對香港這座城市的密集以及閒置空間等問題,他們用各自的方式給出了回應。
-
第一屆「恒隆 - 築跡」年輕建築師誕生
-肩負傳承責任 探索香港建築 香港2018年7月21日電 /美通社/ -- 經過九個月共620小時的學習及體驗,來自29間中學,超過320位中學生順利完成了「恒隆·築跡 -- 年輕建築師計劃」,向成為年輕建築師的夢想邁進一步。
-
第四屆中國建築傳媒獎入圍名單揭曉:年輕建築師應堅持自己的特有語言
中國當代建築師的代表劉家琨、張永和、張雷高票入圍實踐成就大獎;曾志偉(臺灣)、莊慎、朱競翔(香港)則因持續貢獻高品質的建築實踐,躋身青年探索獎;而林建築、大理沙溪復興工程系列實踐等憑藉各自的強勁探索特點,獲得技術探索獎和社區貢獻獎入圍資格。 中國建築傳媒獎總監南島介紹,按照《第四屆中國建築傳媒獎章程》,中國建築傳媒獎對中國兩岸三地的落成建築全面納入評獎範圍(包括外籍建築師作品)。
-
南海區首次迎來中國建築業協會會長,並與香港達成重要的共識
深化粵港澳合作 共促建築業高質發展 8月20日,佛山南海與香港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範區建設工程管理服務創新論壇與對接會在南海區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主辦,南海區人民政府承辦、南海區建築業協會等有關單位協辦。
-
活動預告 | 2019年度香港建築師學會兩岸四地建築設計論壇
自2013年圓滿舉辦首屆以來,香港建築師學會兩岸四地建築設計論壇,是區內建築師難得的、兩年一度的交流盛會。2019年的主題是「塑造?無形:兩岸四地建築師與 一帶一路及非洲建築」。大會希望透過超越兩岸四地,以更廣闊地域的前提下,重新探索這個以文化與設計為重點的活動。在主要贊助機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意香港的支持下,來自一帶一路地區和非洲的知名建築師、理論家、歷史學家和教育工作者將於是次論壇擔任演講嘉賓,及主持工作坊,分享他們對全球建築文化與當前的發展模式的真知灼見。
-
英媒:香港建築業遭遇"用工荒" 急需內地工人
參考消息網4月10日報導 英媒稱,由於人口老齡化、出生率較低以及年輕一代不願在這個看重地位的城市當藍領工人,香港建築業工人越來越少。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10日報導,蔡志賢(音譯)已經在香港建築工地上工作了40多年。
-
香港建築師明年起將可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執業
,通過視頻連線方式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香港工程建設諮詢企業和專業人士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開業執業新措施。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粵港澳建築業企業、人員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動,近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香港工程建設諮詢企業和專業人士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開業執業試點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啟動開展香港工程建設諮詢企業和專業人士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開業執業試點工作。
-
細說2018年建築業發展關鍵詞
體制機制改革:建築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這一年,建築業改革持續深化,觸及行業的利好舉措持續落地,為行業發展提供新機遇;這一年,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減一半以上、強制招標項目範圍縮小等政策持續發布,為建築業指明發展方向;這一年,建築業在工業化、綠色化、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
保山: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園區管委會,市直各委、辦、局: 為貫徹落實《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雲政辦發〔2017〕85號)精神,進一步深化全市建築業「放管服」改革,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
廣東自貿區將引入香港工程項目管理模式
其中包括廣東自貿區將積極引入香港工程項目管理模式,構建大灣區項目和人才信息庫,建立互派學習和標準共建機制,推動粵港澳共同編制與國際接軌的專業服務技術標準,推動粵港建築服務企業攜手參與大灣區建設和「走出去」。 據了解,粵港建造業合作研討會近日在香港舉行,會議提出了上述實施措施。
-
監理觀察:從建築師制度 看建築制度的多樣性 甲方會有更多的選擇
請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築工程品質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函〔2019〕92號)要求,拓寬建築師服務範圍,完善與建築師負責制相配套的建設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培養
-
權威報告|2020年上半年建築業發展統計分析
近期,中國建築業協會官網做了一份《2020年上半年建築業發展統計分析》數據報告,根據報告的各項數據來看,我國建築業各項經濟指標「漲跌互現」。重點摘要如下:1.2020年上半年,全國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00840.12億元,同比下降0.76%;其中有19個地區建築業總產值較2019年同期有不同幅度的增長,12個地區出現負增長。
-
借《孫子兵法》解讀《三十六計》之離間計,制勝的關鍵在攻於心計
《孫子兵法》作為古代歷史中較早出現的兵書,所以經常有人會將此與其他兵書進行比較,例如《三十六計》。其實這兩本書是相通的,可以借《孫子兵法》裡的謀略和思想來看待《三十六計》中的種種計策,這次我們就借《孫子兵法》來讀懂《三十六計》中的離間計。
-
工地延遲開工項目停滯,建築師優化服務模式構想雲監工
廣州的多重建築工作室是一家相當年輕的事務所,2017年成立時就啟用了雲伺服器,遠程辦公對他們不是困難,更大的擔憂是生存問題。原本春節後開工的工地無限延後,一些需要政府審批的項目,則要等上更久。疫情之下,越是中小型的建築事務所,面臨的困境越大。成立時間較短的建築事務所,還沒有成熟能力實現完全的線上辦公,建築師們依然需要依靠聚集討論才能完成工作。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 / 嚴迅奇建築師事務所
張超 張超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為深圳,這座中國快速發展的創新和技術中心城市帶來全球視野和卓越學術體驗。嚴迅奇建築師事務所制定了校園的總體規劃和綜合設計,不僅可以滿足教師、學生和員工的需求,還創造出可持續的、社區導向型的學習環境,反映了深圳的活力和協作精神。
-
[分享]十四五規劃關於建築業發展資料下載
本次發布的為《中國建築業發展形勢分析》(2019下),旨在對2019年建築業發展重點進行回顧,對2020年及未來一定時期內建築業發展趨勢作出研判。主要內容包括建築業發展現狀、建築業細分市場分析(含鐵路、公路、城市軌道交通、水務環保、房屋建築)、代表性企業發展動態、建築業發展宏觀形勢展望四個部分。現將報告主要內容節選如下: 2019年建築業發展回顧 一行業總體表現 1.發展規模增速連續下滑。
-
建築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精美長沙」建設
建築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精美長沙」建設 近年來長沙建築業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巨大貢獻,新一輪建設發展大潮正奔湧而來 近年來,長沙建築業快速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在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精美長沙」建設、擴大就業、拉動內需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數據顯示,目前長沙共有建築企業6722家,2019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5469億元,實現增加值1181億元,佔GDP比重達到10.3%,連續3年增速超過10%。 「十四五」的宏偉藍圖正徐徐拉開,新一輪建設發展大潮正奔湧而來。
-
《中國建築業信息化發展報告(2020)》發布 助力建築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近日,《中國建築業信息化發展報告(2020)》在重慶正式發布,這是該報告自2013年起連續第8年發布。報告的發布將進一步推動行業監管與服務的數位化應用,為我國建築業的數位化轉型升級貢獻智慧和經驗。 近日,《中國建築業信息化發展報告(2020)》在重慶正式發布,這是該報告自2013年起連續第8年發布。
-
一級註冊建築師和一級建造師的區別
建築師和建造師兩者的區別:前者是建築設計從業資格證,後者是建築施工從業資格證。1 建築工程師是職稱等級,但建築師和建造師是從業資格證書。在取得相應的職稱等級之後才可以註冊相應的從業資格。2 註冊建築師:分一級和二級(部分省份有省內註冊建築師)。
-
由FA青年建築師獎,來看這一代中國青年建築師
我與該獎發起人,圍繞獎項吸引力、公信力,對專業傳統價值觀的突破、鼓勵年輕人多樣化發展等議題,以及評獎流程、評委選擇等方面有過交流。同時,作為主任評委,我也一直密切關注整個評審進程。最後的評獎結果令我欣喜,不僅讓一批直面中國現實、勇於探索的優秀青年建築師脫穎而出,不同領域、地區評委之間的交流,也幫助我們將中國當代青年建築師的發展,放到一個更加真實、廣闊的背景下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