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的5個層次》,在第三層次(生產)中的成長指南(上篇)

2021-01-07 職深生活

我們在學習了領導力第三層次(生產)的積極方面、消極方面、最佳行為選擇以及領導力法則之後,在準備向更高一層次領導力邁進時,我們回顧一下所學知識,加以提煉,做為我們的成長指南。

1)以你所期望的團隊成員標準來要求自已:

有些領導者容易犯像父母一樣的錯誤,他們期望員工按照他們說的做,而不是以他們為行動表率。

但是問題來了:人們效仿他們所看到的。

如果你想要團隊成員成為專注的、有思想的、富有生產力的人,你必須以身作則,親為表率。花點時間把你在團隊成員身上所期望的品質列下來,再將你自己的個人品質與之作對比。當你不符合哪條品質要求的時候,在其後寫下一份行動說明,寫下自己為了掌握這樣的技能必須要採取的措施。例如,如果你想要員工奉獻,那麼寫下「我絕不會放棄解決一個問題或者完成一項任務直到它被圓滿完成「或者」我會每天早到晚歸來為整個團隊樹立榜樣」。

2)將個人生產能力融入領導力:

僅僅以為你曾經是出色的高效生產者並不意味著你能夠成為生產層面的領導者。你該如何區分二者的不同呢?證據可以從你對團隊其他成員的影響力中找到。

團隊中的其他成員會因為你的存在提高或者生產更多麼?如果不是,為什麼不是?想一想你可以去幫助他人做得更好的事情,從個人和團隊兩個方面。 將你的視野擴展到自己生產之外的地方,開始幫助他人也成為高效生產者吧!

3)了解每個人的最佳生產利基:

成功的第三層次領導者的重要特徵之一是他們不僅知道在何處他們可以為團隊貢獻最多,也了解其他每個人創造價值的最佳位置。

花一些時間為每個團隊成員定義他們對於團隊的最佳貢獻領域(包括你自已),並探究他們如何才能團結協作讓整個團隊到最有效的狀態。

4)持續不斷地築起夢想:

你上一次為你的團隊築起夢想是什麼時候除非是在今天,否則你或許已經過期了。團隊成員

需要你去為他們解讀夢想,詮釋成功。花些時間仔細雕琢好你的溝通技巧與方式,將其儘可能多地富有創意地傳遞出去。

5)建設你的團隊:

當團隊成員開始理解團隊願景,並了解自身優勢與角色的時候,他們就能被凝聚在一個富有生產力的團隊中了。這也可以通過創造一個重視成長與表現的環境來實現。

每天(或者至少每周)有計劃地同你的團隊碰面,就其表現給予相關反饋。不要懲罰一些富有冒險精神的行動,而要稱讚他們的辛勤付出,幫助他們從失敗中有所收穫,並獎勵他們的勝利。

點讚也是一種鼓勵!留言也是一種交流!謝謝!

免責聲明:圖片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我的《領導力的5個層次》學習之路
    回顧《領導力的5個層次》學習之路,偶遇與堅持。每次去深圳書城,站在企業管理類的書架前都要猶豫半天,不知道買哪一本書好!真是汗牛充棟,五花八門。每本書都是價格不菲,少則幾十,多則上百,關鍵是內容參差不齊,有的買回去束之高閣。去年在一次飯局上,一個做企業的老大哥向我強烈推薦讀一讀《領導力的5個層次》。
  • 五項法則,成就領袖(巔峰)層次的領導力
    成為領袖級人物不一躇而就,在經歷過職位、認同、生產力、立人四個層級,每一層級都有著自己的作用法則。國際著名領導力和人際關係大師約翰·麥克斯韋爾在《領導力的5個層次》一書中對巔峰層面的領導定義了五項法則。當你在進入第五層次的各個方面時,請意識到下面這些領導力法則開始發揮作用。
  • 領導力的五個層次:從職位到人格魅力,你在哪個層次決定你的高度
    真正的領導力不在於擁有一個職位或頭銜。事實上,被授予領導職位只是五級領導中的第一級。如果你想成為超越老闆級別的領導者,如果你想讓你的員工追隨你,而不是因為他們必須聽你的話,那麼你必須掌握投資和激勵員工的能力。今天,第一管理學派給大家分享一本書——《領導力的五個層次》。
  • 經典領導力學習(五個層次)
    第一層:權力層,處於這個層次的領導者,善於使用權力。別人必須跟隨你,因為你是老闆,別人畏懼於你的權力,在這個層次中,領導者是在控制別人,而不是帶領別人。第二層:認可層,處於這個層次的領導者,注重培養人際關係,他們不只是使用手中的權力操控他人,而是注重於培養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別人跟隨你,不是畏懼於權力,而是追隨自己喜歡的人。領導者給予人希望,他們在得人之前,必先得其心。第三層:產出層,處於這個層次的領導者,能為組織創造良好的結果,因著為組織做出巨大的貢獻和績效,別人追隨你,尊敬你。
  • 劉瀾:北大領導力24講,反思的3個層次是什麼?我來告訴你
    這句口訣跟我們以前講過的其他領導力口訣一樣,聽起來簡單,但是使用起來並不簡單。這句口訣只有六個字,加上一個問號,但是這句口訣可以指向三種不同層次的反思。我分別稱之為小反思、中反思和大反思。普通人常常只是在進行小反思。你如果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你需要在這三個層次上反思。
  • 【分享】馬斯洛的5個層次的需求理論
    第一層次的生理需求和第二層次的安全感需求,二者一起在層次需求理論中通常被稱為基本需求。  3、第三層次:社會需求  馬斯洛的層次需求理論中的社會需求通常包括愛、接受和歸屬感等等。在這個層次,對情緒關係的需求驅動著人們的行為。
  • 愛的三個層次,看你的男人在第幾層次?
    你的一生中可能會遇到很多愛的人,你愛的或者愛你的。在這些愛情裡,或許有懵懵懂懂的愛情,有淺淺的愛或者轟轟烈烈的愛。愛情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看你的男人在第幾層次?第一層次:膚淺之愛這個層次的愛很膚淺,但又普遍存在,僅限於雙方的外在形象表現,比如外貌,比如金錢。很多時候,由於相處的時間不夠長,我們對一個人的認識只能局限在外在形象表現上,因為一個女人美麗漂亮,就對她傾心,因為一個男人帥氣多金,就和他在一起。
  • 領導力生產變革的五項基礎,變革者必備
    領導力從職位、認同到生產是一個進步的過程。組織在前進就需領導力的變革,領導力的變革推動了組織的前進。領導力的變革不是一廂情願的那麼簡單,要有群眾的基礎!將變革的專注力放在共同的基礎上才會事半功倍。在《領導力的5個層次》一書中將變革的共同基礎分為5個領域:一,夢想當不同的人夢想相近時,你可以確信他們會站在同一陣線並有相似的觀點。如果他們的夢想與你也相似,你們便都能看清它,每個人也都會強烈地期望夢想能夠成真,你也非常有可能很好地合作。
  • 那你的領導力需要提升了
    但無論是領導力開拓者還是領導力的學習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自從人類社會建立起來,職場的本質沒有改變,優秀的領導者們換了一波又一波,他們寶貴的經驗早已經在一代又一代的新領導者的實踐中得到驗證。聰明的領導者如果想要快速成長,在職場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要跳出自己的井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 領導力的「霸道」「仁道」和「聖道」
    但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沒有感受到被關愛、被尊重、有成長和自我價值的實現。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和奧爾德佛ERG理論的觀點,我們不難發現人的需求是可以分類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都屬於生存需求(E),是人性中比較基本和低級的需求。被愛、有歸屬感、被認可、成長和自我價值實現,都屬於人際關係需求(R)和成長需求(G),也是人性中比較高級的需求。
  • 中國大學7個層次:國科大進第二層次!西湖大學進第四層次
    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分級與分層排名 從《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分級與分層排名》》可以看出,中國大學分為8個層次,其中上榜的有7個層次。
  • 從員工的五大需求層次理論,來看領導力
    今天就以用戶需求為切入點,來談一談領導力。正文之前,說一個小例子。國慶期間在杭州地鐵上聽到兩個小姑娘聊天。其中一個小姑娘說:「聽說你們那兒離職率挺高的。」「是挺高的,和我一批的只剩下兩個人了。」「你咋不走?」「我得先把這兒的東西都學會了,再拿個職稱。」「是,我也得再考個中級職稱。」
  • 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
    一、考情分析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重難點內容,應以客觀題為主進行備考,其中作為單選題備考的有: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的概念、中心和作用,作為多選備考的有: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的組成、教材的內容和主體。因此,在備考過程中,考生需要在把握相關要點,同時區分易混淆點,避免失分。
  • 學習知識的三個層次,好工作需要的是第三層次的人才
    從特斯拉的電動車各項創新,到原來蘋果手機的許多創新,其實,某種程度來說,一個公司的總經理就是在帶領著公司走在創新的路上(一個公司從無到有,到發展,到上市,本身也是一種創新),更不用說那些科學家等等在各自領域中的種種創新,或者說像小編這樣把一個個漢字組合起來,也是一種創新(不過還沒見到啥收益),那些偉大的作家他們的作品都是一種創新,所以說,現在,哪怕將來的社會,
  • 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究竟是幾個層次?
    就我所見,國內外的心理學著作和心理學教材中,有的講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是五個層次,即生理、安全、歸屬、自尊、自我實現需要。有的講是七個層次,即生理、安全、歸屬、自尊、自我實現、認知、審美需要。七個層次加入了認知需要和審美需要,排在自我實現之後,例如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心理學》(1994)就是如此。美國D.克雷奇等著的《心理學綱要》講的是五個層次,(1976)。
  • 認知的三個層次
    而進化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認知的能力和層次。簡單來講,幸福感的提升來自兩個方面: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錢多、知識多,大概率是幸福的了。當然,前提條件是健康。   我認為認知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叫做知識與技能。是相對基礎的一個層次。這個層次的認知就像是蓋大樓的時候給大樓澆築的基礎。
  • 我們在哪個層次看海賊王漫畫?論尾田筆下故事的六個層次
    精妙的推理小說,一般都會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表面的故事第二層次,表面故事中的謎題第三層次,不存在的謎題,藏起來的謎底第一個層次和第二個層次比較好理解,作者往往在第二個層次和讀者們玩解密遊戲。但是,最終的謎題,或者叫故事的實質,往往被作者隱藏在第三層次。
  • 職場中,員工最高的層次是融入團隊,而不是融入團夥
    團隊也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團夥一個知名導師,去東北一家公司講課。這家公司一個星期只休息一天,可這家公司的老闆卻把課程安排在員工休息日那天。可想而知,員工怎麼會願意放棄僅有的休息日來聽課呢?第二個層次:團體團體要比團夥好一點,可以理解為工作共同體。如果團體用一個字來體現,就是」耗「。你把科長耗走了就可以當科長,你把局長耗走了就可以當局長。在有的公司裡面也是這樣,員工不是想著通過努力奮鬥升職加薪,而是想用把上司耗走或擠走的手段上位。
  • 如何在夏季穿出層次感?衣物疊搭很關鍵,層次穿搭指南!
    白色又可以與黑色形成色調上的鮮明對比,增強穿搭中的色調感。疊穿方案解析,但是卻已經能將層次對比和黑白關係區分的有理有條,帆布鞋與黑色褲子形成了有效區別,有助於突出褲子的修飾腿型作用。由於第2套方案中的深色內搭,因此帆布鞋選用了能與深色內搭形成對應關係的深藍色。
  • 讀書學習的六個層次,你到了第幾個層次?
    小編最近看到了一個不錯的對於知識六個層次的劃分方法。現在分享給大家。這六個層次分別為數據,信息,知識,洞察,智慧和影響力!雖然劃分的比較細,但是對於啟發我們思考還是很有幫助的。首先是數據,可以理解為一個個字面上的東西,一個個符合,可以是圖片,數字,文字也可以是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