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知識的三個層次,好工作需要的是第三層次的人才

2020-12-27 Jerryxiaoxiao

以色列諾貝爾獎得主奧曼教授說:強調考試是錯誤的,學習就是為了學習,應試不是教育的目的,如果只是為了榮譽,分數,你離榮譽就越遠

德國教育學家普朗格說: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

中國的一些教育者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然後,各種補習班

以上三段話分別說明了一些對於教育和學習的看法和理解,繼之前小編寫過幾篇關於學校,教育,學習的文章,今天再來說說教育他應該教什麼,學習又應該學點什麼,其實他們是統一的,說的是同樣的一個道理。

我們從高考的指揮棒再進一步到現在的工作尋找來看,現在許多企業,公司在招人或者說公司發展的過程中,十分強調一個詞,就是創新,各行各業都在提倡創新,確實,創新對於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非常關鍵,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哪怕是一個APP上的些許小創新等等都能給企業帶來更好的收益。

從特斯拉的電動車各項創新,到原來蘋果手機的許多創新,其實,某種程度來說,一個公司的總經理就是在帶領著公司走在創新的路上(一個公司從無到有,到發展,到上市,本身也是一種創新),更不用說那些科學家等等在各自領域中的種種創新,或者說像小編這樣把一個個漢字組合起來,也是一種創新(不過還沒見到啥收益),那些偉大的作家他們的作品都是一種創新,所以說,現在,哪怕將來的社會,創新將是一個主旋律,一個主體要求。

那麼,我們基於創新這一要點來看看目前我們的教學吧。

從小學到大學,就小編一路讀來,應該僅僅就是在學習知識這第一層面,當然,你可以說,寫作文算是一種提高,大學的精工實習算是一種知識的應用,可絕大部分的我們的學習,就僅僅是學習各種知識,然後參加考試,通過了就代表了知識掌握了,可掌握不代表會用,更何況到用的時候還不知道會記得多少,畢竟那時的學習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的。

其次,學習的第二層次就是應用知識,古話都說學以致用,方為學會,如果不會用,那某種程度來說就是白學。胡適就讀美國康乃爾大學時,適逢小學開學,他就跑到一所小學旁聽。整堂課內容是小學生們跟著老師反覆背誦著誓詞:我保證使用我的批評才能,我保證發展我的獨立思想,我保證接受教育,從而使自己能夠自作判斷。這段誓詞是美國第三任總統傑斐遜為美國學生親自撰寫的。這一點,其實就是告訴學生們,你們學習的目的是要使用他的,是要保持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去運用知識來判斷將來你們遇到的各種事情,狀況的。

學習知識的第三層次,就是上面提到的現在企業,公司需要的人才的創新才能,這同樣有古話說過,舉一反三,聞一知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點(當然這是網文界的,其他行業也有相關例子),國內小說大部分穿越都是往回穿,利用自身的知識優勢來靚麗鮮活於古代,國外的穿越都是往未來穿,通過自己的想像,去創造未來的一切。這說明了一些問題,我們的創新意識,意願,或者說能力真的不強,不夠,不行哦。

學習知識------應用知識------創新知識,知識的三個層面是對於我們學生將來更好的適應社會,面對社會需求的正確要求,那麼基於此,我們又該如何教呢,又該何時教呢?

其實,學習知識這一點,我們已經做得不錯了,那些出國的優秀留學生,在各個科目上,考試是完勝當地的其他學生的,可是論到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就遠遠不足了。

所以,我們更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在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體系中,更好的讓我們的學生學會應用知識,如何讓他們去學會創新知識

當然,這又是一個關於教育的很大的話題,這裡小編先提2點

1. 增加課外實習課程,不要咬著應試教育而不放(不僅僅是學校,家長也應該對於應試教育說不,某種程度,補習班的野蠻生長和家長們的踴躍報名是相關的)

2. 如果可以,高中就可以選擇學習方向和專業,當然,只是選個方向,而不是像大學那樣學習專業的相關知識。

3. 其他,有機會再單獨開一章寫寫,如何在有限的從小學到大學時間內,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創新知識的能力。

最後,小編想再強調一點,從小就需要,應該培養創新意識,未來的社會,世界都需要我們一代代人去創造出來。

相關焦點

  • 認知的三個層次
    而進化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認知的能力和層次。簡單來講,幸福感的提升來自兩個方面: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錢多、知識多,大概率是幸福的了。當然,前提條件是健康。   我認為認知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叫做知識與技能。是相對基礎的一個層次。這個層次的認知就像是蓋大樓的時候給大樓澆築的基礎。
  • 人才素質的五大層次
    這種數字分為五個層次,一旦你具備這五個層次,幸福與成功就離你很近。如果你缺乏其中一個層次,離成功總還是很遠的。人才素質的五個層次如下:人才素質的第一個層次:獨立達到第一個層次的能力叫做獨立。每一個步入社會的人,要想找到一份工作,穩定下來,拿一份不錯的收入,必須具備獨立自主的能力。
  • 讀書學習的六個層次,你到了第幾個層次?
    小編最近看到了一個不錯的對於知識六個層次的劃分方法。現在分享給大家。這六個層次分別為數據,信息,知識,洞察,智慧和影響力!雖然劃分的比較細,但是對於啟發我們思考還是很有幫助的。首先是數據,可以理解為一個個字面上的東西,一個個符合,可以是圖片,數字,文字也可以是視頻。
  • 道的三個層次:知識、智慧、思維
    道有三個層次:知識、智慧、思維,知識屬認識道、智慧屬領悟道、思維是運用道。印度作家克裡希那穆提說:「智慧跟思想毫無關係。你可能非常聰明,能言善辯,博學多聞;你可能歷經滄桑,遍遊世界,研究、探尋、檢視,積累了大量知識,但那一切都跟智慧毫無關係!只有頭腦、心靈和身體真正和諧時,智慧才存在。」
  • 自考要弄清楚學習的三個層次
    1、知識和原理這個層次的學習是最基礎的,我們通過學習教材,理解和記憶,經過考試的驗證,獲得了知識,看似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但其實做起來並不時很容易,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特長,有些同學善於學習理解性的科目,有些則長於背記
  • 聊聊你關心的,學習的四個層次
    想學習一件東西,不折騰幾次,還真不行!這是小哆,反思自己總結出來的真道理!今天咱們就再次盤一盤學習,關於它的四個層次。你也可以認為,這是精進的四個層次。聊這個話題之前呢,我想告訴大家,以及告誡自己,學習就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求快只會忘得快!
  • 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
    一、考情分析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重難點內容,應以客觀題為主進行備考,其中作為單選題備考的有: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的概念、中心和作用,作為多選備考的有: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的組成、教材的內容和主體。因此,在備考過程中,考生需要在把握相關要點,同時區分易混淆點,避免失分。
  • 人生三境界,職場三層次
    職場的第二個層次,是人和人的對話,人們總是希望能夠影響到更多的人。職場的第三個層次,是人和內心的對話,人們總是希望能夠內心平靜,心生歡喜。3我們可以用三個假設的職場角色,來代表這三個層次:甲,乙,丙。甲是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公司的新員工,代表著第一個層次。乙已經工作五年以上,經驗豐富,是公司的中層,甲的領導,丙的幹將,代表著第二個層次。丙經過多年的奮鬥,已經成了公司一把手,代表著第三個層次。對號入座之後,我們大概就能看明白他們的三觀脈絡了。
  • 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究竟是幾個層次?
    就我所見,國內外的心理學著作和心理學教材中,有的講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是五個層次,即生理、安全、歸屬、自尊、自我實現需要。有的講是七個層次,即生理、安全、歸屬、自尊、自我實現、認知、審美需要。七個層次加入了認知需要和審美需要,排在自我實現之後,例如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心理學》(1994)就是如此。美國D.克雷奇等著的《心理學綱要》講的是五個層次,(1976)。
  • 高校教學督導工作的三個實踐層次與五點思考
    摘要:通過對高校教學督導工作三個實踐層次的理論思考,並結合中國傳媒大學開展教學督導工作的實踐梳理了五點可供參考的經驗。關鍵詞:教學;督導;高等教育高校教學督導工作的三個實踐層次高校教學督導工作在實踐中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教學規範性層次的督導、教學內容層次的督導與教學改革創新層次的督導。
  • 常人智力開竅的七大層次
    人的智力開發,通常的看法是都需要通過學習和教育,天生智力學識高超的人是極其罕見的。然而,雖然知識的學習和教育非常重要,但經歷同樣的學習和教育過程之後,不同人的智力開竅程度有顯著的區別。常人智力大致可劃分出以下七大層次:第一層次:智力和領悟力低下,基礎知識的學習都無法過關,這是從小就沒有注意到學習應該先開竅的教育的首要問題,缺乏家庭教育又是首當其衝。
  • 簡析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
    課程的相關知識一直以來都是教育學中的一個重難點部分,由於較為抽象距離我們的實際教學生活較遠往往不易理解,容易混淆;同時,該部分知識內容又容易以細節類、理解類的客觀題進行考察,相關題目錯誤率較高。因而能夠深入理解,區別清晰該部分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今天就為大家梳理其中的一個重要知識內容,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
  • 英語學習的幾個層次
    英語學習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初級(Primary/Elementary)、中級(Intermediate)、高級(Advanced
  • 談談學以致用的三個層次
    因為在古希臘,學習工作和生活技能之外的知識,基本上就是一種休閒娛樂,只有不用工作的人才能去上學。之後,希臘哲學家將學校變成討論學問打嘴仗的地方,最後才演變成現在傳授知識的專門場所。更多的知識卻可能一生都找不到隻言片語的使用機會。當我們問「學這個能幹嗎?」時,我們對於學習只剩下功利心。
  • 區分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
    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即課程內容,考查的頻率較高。此外,課程設計三層次的試題類型多樣,單選、多選、判斷均有涉及。試題考查中,常以概念反選、直接考查等形式出現。由於這部分內容詞語比較相似,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概念及其關係時不免會陷入困惑,所以有必要對課程內容進行詳細的解讀。首先要明確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教科書是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
  • 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及相關試題
    考情:單選(概念反選、區分)、多選(內容、構成等)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教材是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三者的關係:(1)依據:課程計劃是學科課程目標的依據;學科課程目標是教材的依據。(2)具體化:教材是學科課程目標的具體化;學科課程目標是課程計劃的具體化。
  • 《領導力的5個層次》,在第三層次(生產)中的成長指南(上篇)
    我們在學習了領導力第三層次(生產)的積極方面、消極方面、最佳行為選擇以及領導力法則之後,在準備向更高一層次領導力邁進時,我們回顧一下所學知識,加以提煉,做為我們的成長指南。3)了解每個人的最佳生產利基:成功的第三層次領導者的重要特徵之一是他們不僅知道在何處他們可以為團隊貢獻最多,也了解其他每個人創造價值的最佳位置。花一些時間為每個團隊成員定義他們對於團隊的最佳貢獻領域(包括你自已),並探究他們如何才能團結協作讓整個團隊到最有效的狀態。
  • 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
    在教師招聘筆試中,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這一部分的知識點主要以單選、多選、辨析為主,重點理解各個層次的概念、區分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因此對於這塊知識點需要著重去理解。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也叫教育目的體系。總共有四個層次,分別是: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
  • 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現實困境、目標定位與路徑突破
    第三,我國尚未從職業教育的動力機制和類型特徵出發,構建完善的職業教育類型發展理論體系和實踐路徑。職業本科試點的一個重要使命是彰顯職業教育類型特徵,形成一系列可借鑑、可複製的成功經驗,促使職業教育真正成為一種「親產業」「親區域」「親企業」「親技術」「親學生」的教育類型。而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是一種中國特色的表述,在借鑑國外先進經驗的同時應處理好國際化與本土化的關係。
  • 〔李解萬象〕課堂的三個層次
    〔李解萬象〕課堂的三個層次什麼是教學的一?在我看來,不是「知」,而是「智」,即轉知成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