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五大體系探索「數據可視化」新聞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羅宇凡)15日,在此間舉行的新華社新聞學術年會新華網分論壇上,與會的專家學者圍繞「數據新聞與媒體融合」的主題展開深入探討。其中,新華網形成的五大系列「數據可視化」新聞在論壇上得到廣泛地關注與肯定。

    新華社副社長周樹春在論壇上表示,當前,全方位、大規模、深層次的媒體融合作為媒體發展的必然選擇,已經全面展開,這是一種全局性的創新,需要長期探索。「數據新聞與媒體融合」的主題設置就體現了這樣一種不斷加深認識的姿態和取向。

    本場論壇是新華社學術年會召開的首場分論壇,新華網董事長、總裁田舒斌,新華社新聞研究所所長馬義主持論壇。來自密蘇裡大學新聞學院的章於炎博士、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瀋陽、新華網融媒體未來研究院院長楊溟、新華網數據新聞部副主任馬軼群、財新網數據可視化實驗室設計師任遠、網易數讀欄目編輯張亞彬、騰訊網新聞中心原創策劃中心高級編輯李孟漪等多位網際網路媒體學術和實踐領域的專家學者、資深編輯,分別就「數據新聞、微紀錄片和傳感器新聞在美國主流媒體的應用」「數據新聞的未來發展」「數據的傳媒應用方向與傳媒業未來」等主題進行了主旨演講。其中,新華網數據新聞部副主任馬軼群對新華網數據新聞發展情況的介紹備受關注。

    據馬軼群介紹,新華網從2012年就開始了對「數據可視化」新聞進行探索,現已形成從大數據抓取到數據分析、提純,再到數據可視化呈現的全流程、高效業務鏈。截至目前共製作了1000餘期「數據可視化」新聞,從數量、質量、內容系列及專業化程度上都居於同類媒體同類欄目之首。

    根據數據新聞的特點及用戶偏好,目前新華網已逐步形成了以下五大系列數據新聞:

    熱點解碼系列,該系列涉及時政熱點、重大主題、社會事件、國際新聞、財經關注等,實時跟蹤全球最新最熱的信息資訊,快速反應,梳理挖掘熱點、突發事件中的時間、空間等數據化內容,整合各種權威背景資料,形成及時、權威的可視化新聞。

    政策解讀系列,嘗試以數據新聞的方式來解讀政策措施,將抽象的政策進行有邏輯的梳理,從網民看得懂的小切口切入,解疑釋惑,結合網民切身利益,講述政策帶來的影響。

    生活服務系列,該系列主要圍繞社會生活類實用信息,針對網絡中的網民關心的多樣化話題,用數據解釋社會現象,為網民提供服務,提升數據新聞的服務性和貼近性。除此之外,我們跟蹤熱點網絡流行語和傳播率高的治癒系文章,用漫畫等形式進一步表現,形成一系列「治癒系」的數據圖產品。

    科普知識系列,利用新華網自身所具備的權威性,針對熱門的科普事件、網絡上流傳的各種謠言進行科學的分析,從權威機構搜集數據進行科學的解讀,試圖在一張圖裡傳播科學知識,粉碎生活謠言。

    交互數據系列,通過一屏的空間展示更多的數據信息,同時把自主權交給網民,受到網民的推崇。通過靜態數據圖的積累,精心策劃了一系列交互數據新聞報導,從而使新聞傳播的速度、針對性準確性都得到了提升。

    馬軼群表示,新華網「數據可視化」新聞以「數讀新聞,據焦天下,用數據和圖表傳遞獨特新聞價值」的理念,在數據梳理、表現形態、傳播路徑等方面進行創新,將枯燥內容生動化、將抽象概念具體化、將新聞信息知識化,力爭在一件數據新聞作品中,就能夠讓受眾快速了解新聞事件的發展、演變,掌握新聞中的知識化內容,讓新聞更有價值,用網民認可的新形態報導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引導輿論。

專家學者聚焦數據新聞與媒體融合 新華網形成「數據可視化」新聞五大體系

相關焦點

  • 媒介融合時代數據新聞可視化教學探索
    那麼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基於數據上的可視化獲取更加便捷,新聞的可視化也成為了一種改變的趨勢。被可視化的新聞承載著更多的信息和數據,其對圖形視頻的處理方式也更加符合審美需要。這種可視化的新聞也成了一種新的新聞敘事方式。那麼在新聞可視化的過程中,包含了傳統新聞寫作程序的所有步驟,並在這個基礎上,需要對數據進行更多的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的製作。
  • 數據新聞將取代傳統新聞嗎?——基於人民網、新華網、財新網的對比...
    筆者以人民網圖解新聞、新華網數據新聞、財新網數字說和搜狐網數字之道四個頻道的數據新聞為對象,試圖通過對這些有代表性的「縮影」進行內容分析來探究數據新聞三年來發展情況,發現數據新聞發展的趨勢,以及其能否取代傳統新聞,同時為其他媒體在進行數據新聞實踐時提供參考。 關鍵詞:數據新聞,人民網,新華網,財新,搜狐。
  • 大數據時代人民網可視化數據新聞研究
    二、文獻探討 數據新聞的探索起源於歐洲,「英國的《衛報》是迄今較早成立數據新聞團隊的媒體,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數據新聞實踐領跑者。」[ 劉義昆. 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新聞生產:現狀、影響與反思[J].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4, 36(11):103-106.]
  • 大數據分析平臺的可視化數據探索趨勢
    2、 互動式探索「通過一系列可視化選項來進行數據探索,這些可視化選項不僅僅是基本餅圖,條形圖和折線圖這些基本的數據圖形,還包括熱圖和樹圖、數據地圖、散點圖和其他特殊用途的圖表,更貼合各行各業的需求4、 基於搜索的智能探索方式「基於搜索和可視化的數據探索分析功能將作為新型BI和分析平臺的組件融合到下一代的數據分析產品中。」
  • 大數據時代可視化新聞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從最初英美主流媒體率先實踐,到如今全球各國媒體重視發展讓其擁有廣闊應用前景,本文總結歸納了可視化新聞一路走來的發展特點和發展趨勢。這將有利於探索大數據時代對新聞報導的影響,以及未來新聞生產方式變革的合適途徑。
  • 當「讀圖」遇上「大數據」——新聞報導中的數據可視化分析
    【摘要】高速發展的網絡媒體為大數據的傳播和發展提供了絕佳的傳播平臺。新聞採寫在面對數據龐大、內容繁多的大數據時代,需要跟隨時代特徵不斷轉變。數據可視化的誕生有助於新聞信息的到達度,更新傳遞信息的模式,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從而更便捷地完成新聞內容的傳播。
  • 數據可視化設計系列(1): 數據可視化的定義
    我們其實在欣賞一幅好的可視化作品的同時,也在欣賞」交流的藝術「,」顏色的藝術「,」字體的藝術「,」分析的藝術「等等等等。當此類藝術致力於將數據呈現給大眾時候,就成了「數據可視化的藝術」。其實早有學者先賢在數據可視化領域做出許多探索和成就。
  • 36個探索海洋-氣象-水文數據/可視化的網站
    -氣候-水文-氣象-地學數據/可視化的網站大部分網站都可以獲取數據不需要敲代碼,在線交互作圖對想深入探索地球科學的編程初學者太友好了1.Alaska Ocean通過API訪問Argo剖面圖,或在argovis.colorado.edu按區域可視化溫度、鹽度和BGC數據。查看浮動軌跡預報,或與Argovis的網格可視化模塊比較網格化場。
  • 數據新聞的視覺修辭實踐
    區別於傳統新聞報導,數據新聞在表徵體系上發生了「圖像轉向」,敘述邏輯由語言邏輯走向了視覺邏輯。然而,數據新聞並非簡單的「數據化+可視化」,意義背後的話語生產場域及敘述邏輯也是不可忽視的。看似直觀真實的數據呈現,實際上是對數據及其之間關係的再結構化,通過可視化實踐生成一種新的數據關係,從而在視覺層面上呈現現實、建構現實。
  • matplotlib的Python數據可視化和探索——入門指南
    matplotlib——最受歡迎的Python庫,用於數據可視化和探索我喜歡在Python中使用matplotlib。這是我學會掌握的第一個可視化庫,此後一直存在。matplotlib是最受歡迎的用於數據可視化和探索的Python庫,這是有原因的——它提供的靈活性和敏捷性是無與倫比的!
  • Python 數據集探索與可視化實例指南
    字幕組雙語原文:Python 數據集探索與可視化實例指南英語原文:Explore and Visualize a Dataset with Python在今天的文章中,您將學習:如何合併和整理數據,如何探索和分析數據,如何創建漂亮的圖形以可視化您的發現本文適用於誰:經常處理數據的人
  • 數據可視化與信息可視化怎麼搞?
    數據可視化和信息可視化都是可視化的一種方式,數據可視化將資料庫中每一個數據項作為單個圖元元素表示,大量的數據集構成數據圖像,同時將數據的各個屬性值以多維數據的形式表示,可以從不同的維度觀察數據,從而對數據進行更深入的觀察和分析。信息可視化,旨在把數據資料以視覺化的方式表現出。信息可視化是一種將數據與設計結合起來的圖片,有利於個人或組織簡短有效地向受眾傳播信息的數據表現形式。
  • 構建四大體系 完善五大機制
    近年來,德州全面構建四大體系,完善五大機制,建成覆蓋全市高速公路、國省道、主要縣鄉道和城區道路的智能交通安全管理系統,有力提升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受到公安部、省委等領導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一、高標準規劃,統籌推進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設。
  • [學子論文]電視時政報導的數據可視化應用
    可視化的數據新聞也就在這種需求下應運而生。本文將從電視時政報導入手,探尋數據可視化的技術和理念具備何種優勢,對傳統時政報導的影響為何。最後,我們也將反思,數據可視化在電視時政報導中的運用還存在何種不足,對新聞從業者提出了何種新的要求。
  • CT數據三維重建和可視化軟體開發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使用Drishti Paint對澳大利亞早泥盆世盾皮魚頜骨脈管結構進行三維重建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盧靜、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博士生胡雨致和澳大利亞國家計算中心Ajay Limaye博士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上發表了團隊在三維重建和可視化計算機軟體開發方面取得的最新進展
  • 16個引人入勝的外國數據可視化示例
    但是,並非所有數據可視化都是一樣的。那麼,如何以一種既有吸引力又易於消化的方式組織數據?從以下16個數據可視化示例中獲取靈感,這些示例可以通過樣式和實質傳達有趣的信息。什麼是數據可視化?讓我們看一下交互式和靜態數據可視化的一些出色示例。當您準備好構建自己的數據可視化時,可以利用袋鼠雲的數據可視化工具EasyV來進行可視化大屏的搭建制。
  • 大公司都是怎麼做數據可視化規範的
    如何從中啟發來構建自己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企業或組織進行數據可視化時,需要用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來規範信息表示形式。通常包括是什麼(圖表的類型有哪些?)、為什麼(如為什麼使用這個顏色?)和怎麼做(如用什麼工具設計?)。如果涉及到一些設計工具,如Excel、R、D3.js或Tableau,可視化指南還會提供一個模板來演示如何應用。
  • 《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怎麼做數據可視化
    3、緊跟熱點的數據新聞  從上述的數據新聞報導分析中我們不難發現,與注重交互式數據呈現的《華盛頓郵報》不同,《紐約時報》吸引用戶依然靠得是其敏銳的新聞敏感度和獨特的切入角度。、現任谷歌趨勢數據主編分析師的西蒙•羅傑斯曾說過:「數據新聞讓我們更接近真相。」
  • 傳媒大學設數據新聞方向,4年學什麼?
    然而中傳對數據新聞的重視並不止於此,在宣布新開設新聞學專業(數據新聞報導方向)後,新專業將與既有的新聞學、傳播學、傳播學(媒體市場調查與分析方向)以及網絡與新媒體(媒體創意方向)一起,構成全方位、多維度的新聞教育體系,首開國內新聞院校本科教育先河。其實,在宣布專業新增方向之前,中傳新聞學院就已經進行了數據新聞教育試點——數據新聞實驗班。
  • 國內數據新聞研究的知識圖譜
    隨著數位化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作為一種創新的新聞信息傳播形態,以數據挖掘和可視化呈現為基礎的數據新聞被各大媒體所青睞,尤其是在2012年之後,國內數據新聞實踐日漸推廣,引起了新聞傳播學界的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