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社會工作之後,我們不免需要處理各種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
有些關係你可以避而不見,但有些關係卻是你人生路上必要面對的挑戰。處理好了,你的人生就會變得更順利;處理不好,你的生活乃至工作,很可能就會受到它的影響。畢竟你的一天過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取決於你與人相處得怎麼樣。
因此,當你發現自己的情緒,經常受到人際關係影響的時候,你就需要有意識地去改善你與人相處的方式了。
那我們怎麼知道自己與人交往的方式是好還是不好呢?
其實,我們固有的行為,就是決定我們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
什麼意思呢?
想像一下,你是一家公司的新員工,第一天去上班。面對周圍陌生的同事,你會怎麼開啟你們之間的關係?
現在有兩種選擇給你。第一種,就是主動打招呼,熱情跟每個同事問好;第二種,默默回到自己的崗位上,埋頭工作,從不主動跟其他人聯繫。
那麼你能夠想像到,這兩種行為會讓你的人際關係朝著哪種方向發展嗎?
看上去,第一種選擇,你會很快跟同事打成一片,相處融洽;第二種選擇,好像會讓你一直默默無聞,誰也不認識誰,關係糟糕。
然而問題是,很多人剛開始的時候熱情主動,但相處久了之後,他的人際關係卻變得越來越差。
相反,原本默默無聞的人,隨著交往時日的增加,他反而會獲得很多人的喜歡。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相信誰都會知道其中的原因,那就是為人品性的問題。
而為人品性,正正就是我們其中一種「固有行為」。
這個固有行為,會被時間放大其產生的效果,最終影響到我們的人際關係。也就是說,剛開始的時候,你裝熱情裝友善,可以讓人際關係得到一時的改善,但正所謂「日久見人心」,當你某一種行為長期發揮作用的時候,你的人際關係就會由此而獲得不同的結果。
但是,你的固有行為可以分為「有心」和「無意」。你的為人品性並沒有太大的問題,為什麼剛開始人際關係很好,後來就慢慢變得越來越糟糕呢?
這就涉及到,你有沒有意識到人際交往當中的「關係節點」。
所謂關係節點,就是可以讓我們的人際關係變好或變差的行為選擇時刻。
當你面對關係節點的時候,你的固有行為如果有意識地去選擇有益的決定,那麼你的人際關係就會變好;反之,你無意選擇了無益的決定,你的人際關係自然會受到威脅。
例如,你跟同事買東西的時候,你看到對方沒有零錢找換,比較麻煩。這個時候,就是一個關係節點。這時你的行為是怎樣,就能夠決定你和這位同事的人際關係會變得怎樣。你可以選擇借零錢給對方,也可以索性替對方給出這些零錢。
每段關係,都會通過把握關係節點打造出來的。遇到關係節點,你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就看你有沒有這個意識。
意識到這個關係節點可以幫助你改善你的人際關係,你當然選擇有益的舉動;如果沒有意識到,或者意識到也不主動採取行為,那麼你的人際關係自然一直停滯不前。
而且每一天,我們可能會遇到不止一個的關係節點,怎麼對待這些關係節點,就決定我們人際關係的走向。同時,這也是人們對我們性格貼標籤的時候,他們會透過我們的行為來評價我們的為人品性。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的人際關係很好,有些人的人際關係則很差,就是這個原因。畢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意識到這些關係節點;意識到了,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合理去行動。
那我們該怎麼去行動呢?
其實記住一個法則就行了,就是「與人為善」。
當然,這個「與人為善」,必須要建立在三個前提上。
1.你所做的事一定是你力所能及的
2. 你的行為不會給對方造成太大的心理壓力
例如你心儀的對象看中了一個LV手袋,如果你有能力購買,那麼你送給對方也無可厚非。但就算你有能力送給對方,對方在面對你的好意時產生心理壓力,這不但不會提升你們的人際關係,而且還會讓對方害怕繼續接觸你。
除非你們的關係已經到了跟你的善意行為可以持平的階段。否則你們只是普通朋友,一來就送鑽石,對方能夠接受,也並非善類吧。
所以,無論你的性格怎樣,當你在生活上或者工作上遇到人際關係節點時,你要如何改善它,加強它或者運用它,統統都由你自己決定。
而事實上,對於關係節點,我們不僅可以被動等待機會,還可以主動創造機會。
如果別人找你借零錢是被動等待的機會,那麼你發現對方這一需求,主動給零錢對方找換,就是主動創造機會了。
也就是說,識別關節點的關鍵,就是要觀察識別對方的需求之處;而主動利用這個關係節點,就是滿足對方這個需求。換言之,也是俗話說的投其所好。
對方傷心,你安慰鼓勵;對方高興,你祝賀讚賞;對方無聊,你搞怪逗笑;對方遇到困難,你樂意分擔解決。這些都是識別關節點,然後運用關節點。
所以,通常改善我們的人際關係,一般有六個步驟。
1 / 關注彼此
這一步在人際交往開始之前,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沒有關注,你就發現不了對方的需求之處,你們也就沒辦法有一個「契機」走到一起。簡單一聲問好,也是主動創造關係節點的行為,關注彼此的開始。
2 / 成就對方
這一步是決定兩人關係進展的一步。這裡的「成就對方」,就是指為對方的利益著想,有意成人之美。
如果你發現對方的需求,卻沒有成就對方,那麼你遇到再多關係節點,你的人際關係也不會有任何改變。因為有時候人際關係,必須要有一方主動的。
只要覺得適合,我們主動給出善意,為他人服務也未嘗不可。
3 / 培養相互關係
有了第二步成就對方,那麼接下來,就需要你去培養兩人的互動關係。
因為第一、二隻需要你一個人去做就行,但這一步,就也需要對方主動做到一二步,投入到這段關係裡面。你可以試著讓對方付出一點,例如讓對方請你喝東西或者看電影等,或者介紹工作給你,也是讓對方投入關係的一種付出。
也就是說,當你透過前兩步跟對方建立了淺層的情感關係之後,第三步,就是用以加深彼此的關係。畢竟單方面付出,任何關係都不會長久的。當然,如果重複了幾次一二步後,對方依然沒有任何回饋,那麼這段關係就算放棄也不用太介懷了。
4 / 重塑反應
無論是相處還是交談,我們只要保證自己的反應可以促使關係繼續進行下去就可以。有時候你的反應對方未必喜歡,這時你就需要重塑你的反應了。
經營關係的一個要點就是,你既要考慮到自己的需求,也需要考慮到對方的需求。只有互利共贏,你們的關係才能夠持續下去。
也就是說,彼此都要成就對方。這也是深層關係的保證。所以當你發現自己的反應不符合這一原則時,重塑反應能夠讓你修補其中破損的關係。
5 / 加緊進攻
當你做了前四步,說明這時的你已經付出了巨大的投入,因為你已經「低下頭來」去成就對方,主動出擊,重塑反應,那麼之後,你就可以堅持自己的想法、觀點和信息,並加以實施。
面對對方,你一定要敢於表達自己的思想,不要事事遷就對方,助長對方肆無忌憚的氣焰。所以有必要的話,不要壓抑自己,勇敢說出自己的看法,因為你有資格這樣做。
6 / 保持聯繫
當你們的關係穩定下來之後,儘管我們不用再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投入這段關係,然而保持關係的活躍度,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這個保持關係的活躍度,就是不要到你想起這段關係時,才去聯繫它,你平時都需要對其保持足夠的關注。你可以跟朋友半年甚至一年都不見面,但偶爾間,你必須主動關心對方。在朋友圈看到朋友有煩惱,你一兩句關切的問候,或者打電話傾談一下,也是一種很好的保持關係熱度的方式。
如果你能夠發現生活中的關係節點,然後主動去把握它們,運用它們,我相信你的人際關係肯定會慢慢變得越來越好的。
只要,你敢於踏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