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長沙市望城區舉行喬口鎮田心坪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公開競拍活動。
拍賣結束後,文和友集團在現場與喬口鎮政府、競拍人籤訂《產業幫扶合作框架協議》。
紅網時刻12月26日訊(記者 童妙 通訊員 耿寒)「700、710、720、730……」隨著農村土地拍賣師最後一槌定音,今天,長沙市望城區喬口鎮田心坪村2380畝土地經營權最終落定。好地獲好價,最終,8個地塊有7個地塊分別被各地趕來的競拍者以優價成交,最高成交價達730元/畝。「中國網際網路農村土地流轉第一網」土流網與「全國都市休閒(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第一鎮」喬口鎮強強合作舉行的「田心坪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公開競拍」活動,標誌著湖南首個線上農村土地合作社土地經營權成功競拍。
田心坪村好田期待好流轉產生好收益
「長沙十萬戶,喬口八千家。」地處湘江之濱、洞庭湖畔的望城區喬口鎮地緣優勢明顯,地處三地四縣(長沙市望城區、長沙市寧鄉市、嶽陽市湘陰縣、益陽市赫山區)交界處,是湘陰、益陽北向湖南省會長沙的必經之路,也是承接三地四縣人流物流資金流的橋頭堡。
田心坪村是喬口鎮的農業大村,地處喬口鎮中心地段。全村擁有耕地面積5273畝、園林面積1917畝、水面2008畝、林地575畝,其他土地5515畝。此次被成功競拍的7個地塊共2380畝水田土質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能好,是真正的良田。
「田心坪村『姓田』,田地資源非常豐富,但原來農戶分散經營,好田沒有產生好收益。即便是近年來流轉了一小部分土地,好田沒有獲得好租金。」喬口鎮黨委副書記、田心坪村黨總支書記舒鷗介紹,今年以來,田心坪村為盤活農村閒置資源,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全面啟動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探索一條「土地變股權,農民當股東,收益保底分紅」的新路子。
今年11月,田心坪村成立「五大股份合作社」,所謂「五大股份合作社」即土地、集體資產、勞務、置業、旅遊等五個股份合作社。其中,全村90%土地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總面積達3700畝。1600戶農戶與土地股份合作社籤訂《土地經營權委託書》,委託5名理事管理經營。
土流網競拍給力大流轉激活大產權
「今年我們鎮裡其他村也舉行過一次競拍,但上次競拍是由綜合性競拍公司負責,重在競拍過程,缺乏配套服務。」經過上次競拍的嘗試後,舒鷗還是想找一家全國性、專業性、服務性的公司進行合作。
作為中國網際網路農村土地流轉、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化的先行者,截至目前,土流網線上掛牌土地已經達到4.35億畝,累計成交土地1.12億畝。同時,土流網已在全國發展了523家線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構成了線上線下「雙線」運作和提供土地評估、土地發布、土地交易、土地金融等全程服務的市場化運營體系。
當喬口土地遇上土流網,就產生了連鎖的化學反應。「這不僅僅是為田心坪村創新舉行的一次競拍,也是一次為地方主動對接的一次招商引資,更是一次為喬口鎮乃至望城區盤活全域鄉村資產的一次嘗試。」土流網CEO伍勇認為,土流網競拍給力喬口農村土地大流轉,有力促進產權大激活。
第一步是做好此次競拍工作。土流網首次使用公司自主研發的土地經營權流轉網上競拍系統及相關線上線下資源投入競拍。一方面,利用土流網、農交網、土流網招拍掛網等媒介資源的線上宣傳體系,結合全國500餘家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的線下實體機構,共同發力,開展宣傳推廣,篩選合適的客戶或企業。另一方面,組織招商項目推介會,確定落地企業,對土地流轉、招商引資等全過程督導,為土地流轉、交易鑑證、招商落地等提供綜合服務。
第二步是做好農村產權配套服務。伍勇表示,只要地方政府有訴求、農民兄弟有需要,土流網將「資金+資源」同時引入鄉村,將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提供符合國家要求標準的線上交易管理、線下宣傳招商及農村金融服務,完成項目規劃、設計、包裝,實現各類閒置資產流轉、園區等招商落地,實現優質項目投融資服務,通過管理各類資產實現營收,達到盤活資產資源、壯大集體經濟組織,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助力鄉村振興。
全國客戶到村競拍「拍」下流轉好價格
現場,經過一輪競拍,最終8宗土地有7宗土地被成功拍出。7名競拍人中,有5名是本地村民,其餘2人分別來自湖北荊州和益陽沅江。拍賣結束後,文和友集團在現場與喬口鎮政府、7名競拍人分別籤訂《產業幫扶合作框架協議》。
胡威是益陽沅江人,今天他以700元每畝的價格成功競拍到了1號地塊共230畝水田。2013年-2018年,他一直在望城種植水稻,「種了六七百畝,但每畝的純利潤只有三四塊錢。」
面臨轉型的胡威抓住了這次好機會,按照政策,此次競拍的良田可以發展「荷花+龍蝦」種養。「等田交到我手上,我就立馬開挖,為明年養殖小龍蝦和種植荷花做準備。」胡威開心地告訴記者,「雖然每畝的流轉價格比基本農田高了300塊錢,但我算過了,發展荷花和小龍蝦種養純利潤可以達到2000塊錢每畝。而且今天和文和友籤了合作協議,完全不愁銷路!」
舒鷗認為,通過這樣的方式競拍,一方面,承包戶無需挨家挨戶與農戶打交道就可獲得大宗土地的經營權;另一方面,拍賣收益為土地「增益金」收歸集體所有,每年可新增村集體收入約12.5萬元,將用於二次「分紅」返還給合作社社員和用於基礎設施建設。
「以拍賣方式進行土地流轉,能實現村民利益最大化、流轉土地規範化、資產交易公開化。」舒鷗表示,此次公開拍賣只是一個開始,今後,喬口鎮將繼續推廣線上土地經營權競拍。
來源:紅網
作者:童妙 耿寒
編輯:廖浩宇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8/12/26/5075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