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男大一春,莫女大一辰」:老祖宗的擇偶標準,現今還適用嗎?

2020-12-27 左小姐與右小姐

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老祖宗的擇偶標準是"寧男大一春,莫女大一辰",老祖宗為什麼會這樣認為呢?

這句俗語和以前的封建思想有著很大的關係,古時候男尊女卑,女人的地位比男人要低,又因為古代人以長為尊,所以在婚嫁上男人都會比女人的年齡大。

如果男人的年齡比女人的小,就會覺得自己一家之主的地位不太受到尊重。

那麼"寧男大一春,莫女大一辰"的擇偶標準,現今還適用嗎?

現今已經不適用了。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男女平等

男女平等的社會與以前的社會有什麼區別?

古時候是男尊女卑,但現如今已經是男女平等的社會了,男人女人有著同樣的權利。

古代女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而現代女性都有著自由的選擇,可以選擇工作,同樣也可以選擇單身的生活,不同於古代的到了一定年紀就得出嫁。

現代女性會有更加廣泛的選擇,婚姻也不再成為最重要的事情,也不再依靠著男性生活,成為了獨立的現代女性,甚至可以一直選擇當單身貴族。

男女平等的社會在婚姻上還會在意年齡的差距嗎?

這個因人而異,對於戀愛雙方來說,年齡不是問題,只要有感情,婚姻就是堅不可摧的。

而對於父母來說,婚姻男女雙方年齡差距大,會有很多問題,比如如果女方年齡大,能否有孩子的問題,未來兩個人生活的問題。

因此父母也許會對兩人的婚姻持否定態度,但大多數父母是很民主的,會尊重兒女的選擇。

第二個原因:自由戀愛

為什麼現代社會婚姻中男女雙方的年齡不是問題呢?

古時候男女雙方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多數是父母挑中的婚姻人選,因此雙方結婚前的感情不深,並且父母都會講究年齡和家境等條件。

而現代社會結婚前是自由戀愛,也就是說雙方會有感情基礎,而年齡在真愛面前又會有什麼問題嗎?

自由戀愛既意味著和古時候的婚姻的區別,也是社會和社會之間的區別。

自由戀愛帶來了什麼好處?

自由戀愛擺脫了古時候包辦婚姻下社會的悲哀,也是社會進步的證明。

婚姻不再是一種對於男女雙方不再是一種束縛,而是一種幸福和責任。而在這種氛圍下長大的孩子也會更加的幸福和美滿,給孩子做好婚姻的榜樣,從而也讓孩子有幸福的未來。

第三個原因:三觀一致

三觀一致對於婚姻有多重要呢?

夫妻關係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值得重視和研究的問題。古時候由於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因此男的在家中的地位是最高的。

現代社會,夫妻之間更加在意是否三觀一致,三觀一致的夫妻在解決問題上很多時候會觀點相同,這也會減少婚姻中的矛盾,夫妻關係會更加的和諧。

三觀一致與年齡差距過大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三觀一致的男女雙方能夠在一起,就代表年齡差距大對於他們來說不是問題,對於他們來說,感情才是婚姻中最重要的。

結束語:

這句俗語雖然已經流傳了很久,但是放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再合適。男女平等讓男女雙方都有擇偶的機會,也會讓彼此更加了解。

自由戀愛中重視三觀,年齡不再是問題。總而言之,年齡不是問題,只要有一致的三觀就能讓婚姻長久美滿。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啥意思?年齡果真那麼重要?
    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啥意思?年齡果真那麼重要?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自古以來有關夫妻二人就有接連不斷的話題!比如現在,每當過年過節,總會有戀人選擇良辰吉日完婚,不過結婚可是有很多嫁娶講究的,而且每個地方的風俗也不盡相同!
  • 農村老話說「寧要男大一輪,不要女大一辰」啥意思,現在還適用嗎
    而父母給子女找另一半時,也是有許多標準的,比如老話常說的:門當戶對。如果已經有合適的對象,那就是直接找媒婆去說親,如果沒有的話,還得讓媒婆給尋找合適的對象。這個時候,父母一般都會給媒婆提出更多詳細的要求,比如「寧要男大一輪,不要女大一辰」就是以前老輩人常說的一條標準。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古人說「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筆者就要和大家說一句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呢?是不是真的有道理呢?要想理解這句話,必須先弄懂「一春」和「一辰」在這裡是什麼意思。「一春」在這裡的意思是一年;「一辰」在這裡的意思是一個時辰。
  • 農村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呢,有關季節類的,生產類的還有關於擇偶類的,五花八門,應有盡有。也許我們在課本上見不到它的真面目,但是在我們生活中呢卻很常見,因為它源於生活實踐。接下來讓我們走進俗語的世界,共同感受它的美好與奇妙。下面三則俗語,你聽過麼?
  • 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是啥意思?年齡差距很重要麼
    人世間最大的幸運莫過於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茫茫人海,終得所愛,幸甚至哉,愛情固然是好的,但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詞都對夫妻進行過解釋,比如說今天要介紹的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這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什麼意思?你認為有道理嗎?
    比如有些父母就會說其「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樣一句老話,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這句農村老話的意思比較的簡單明了,其說的是男女雙方擇偶的標準。意思是說女性在擇偶的時候,男人年紀大一點沒有關係,反而年齡大一些更好。而男人在擇偶的時候必須要找比自己年齡小的女人,哪怕是女方比自己大一個時辰也不能要。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是說:在選擇配偶時,寧可男比女大七歲,也不要女比男大一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生兒育女。以前人們封建思想落後,結婚就是為了傳宗接代,而女人越年輕,生育能力越好,生出來的孩子也越聰明。年紀大點的女人,就沒有這個優勢了。所以,就有了「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的說法。類似的說法還有「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男大七,抱金雞,女大一,不成妻」,都是差不多的道理。
  • 老祖宗的婚配觀:「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有何道理,靠譜嗎
    至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另一半,老祖宗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為我們總結出一條「金科玉律」——「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 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放到現在還適用嗎? 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老祖宗的婚配觀,靠譜嗎?
    在過去農村,人們對於自己的子女找對象,有頗多講究,結婚之前雙方父母要算好新人之間的生辰八字是不是和,年齡、生肖等等都是要仔細研究的,據說這是關於結婚後夫妻關係是否和睦的問題,因此流傳下來許多擇偶的農村俗語。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俗語沒有「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什麼意思?
  • 俗語「寧可男大一輪,不可女大一辰」,男娶女嫁,年齡差多少合適
    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俗語的可信度開始受到挑戰,比如有句話說「寧可男大一輪,不可女大一辰」。毫無疑問,這是一句涉及男女婚配的俗語。所謂「男大一輪」,按照舊曆的說法,一輪是指十二年(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即十二生肖循環往復一次,也就是十二歲的意思。「女大一辰」是指一年,即一歲。
  • 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老祖宗的婚配觀,有道理嗎?
    而古人對男女婚配一向很看重,因此衍生出了很多俗語,其中一句俗語就是|「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那麼老祖宗總結出來的這個婚配觀,說得有道理嗎?那就接著往下看吧。這句話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就是說女性在擇偶的時候,男人的年紀大一點是沒有什麼關係,反而男方年紀大一些更好。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大媽:已過時
    如果嫁個和自己年齡相當的,都是十幾歲,都沒啥過社會經歷和過日子經驗,結了婚遇到繁瑣的事,不會處理,矛盾多,日子也不順暢,所以才有了「寧可男大七」的說法。這句俗語,放在現在的農村,作為嫁女觀也是同樣適用的。這些年,農村生育觀發生了很大變化,「重男輕女」的現象沒有以前那麼嚴重,甚至出現了「重女輕男」的現象,生個女兒真的勝似生了個千金。
  • 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啥意思?道透了老祖宗的婚嫁哲學!
    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啥意思?道透了老祖宗的婚嫁哲學!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我們的老祖宗不僅僅留下四大發明和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還留給我們眾多民間俗語,這其中關於男女婚配的俗語就不少,如「寧娶亡夫寡,別娶活漢妻」「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男看女看膘,女看男看毛」等等。
  • 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到底是為什麼?老人婚姻觀靠譜嗎
    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到底是為什麼?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俗語是老百姓生活裡,通過現實發生的經驗總結出來的經驗,我們也可以稱為「經驗之談」。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精神財富,字字珠璣,句句涵蓋深刻的道理。婚姻可以說使我們一輩子之中最大的一件事情之一,結婚決定了兩個人要攜手走完剩下人生道路。夫妻關係和睦又是我們生活中最想追求的一種狀態,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也會帶來事業上的成功。
  • 俗語:「女大一,難為妻;女大三,抱金磚」,有科學道理嗎?
    在民間,經常能夠聽到一種說法「女大一,難為妻;女大三,抱金磚」,說的是男人找一個比自己大三歲的女人,就像撿了一塊金磚一樣,婚後會很幸福;而找一個比自己大一歲的女人,就很難成為一生的夫妻,也很難白頭偕老。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如今還適用嗎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句老話有沒有道理呢?按照多數人的心理以及傳統思想做崇,大都認為夫妻雙方的年齡,應該是男的大一些比較好,這也就是寧可男大七,這裡的七其實也是虛數,並沒有確切的定義,也有說法是男的比女性歲數大一些比較好,但不要大過七歲,超過七歲的話,很容易產生代溝,生活之中會遇到很多雙方無法理解的事,為啥都愛講究男的比女的大呢?
  • 年關將至,回家探親,老祖宗有一句相親俗語,年輕人不妨看看
    文/風雪 年關將至,回家探親,老祖宗有一句相親俗語,年輕人不妨看看馬上就要到春節了。很多人喜歡過年,但是卻不喜歡過年必須經歷的「一道程序」——走親戚。去親戚家的時候,七大姑八大姨會拉著你的手問你找到對象了嗎?為什麼還沒找到對象啊?年輕人怎麼不懂得著急啊?幾十個問題一下子甩到臉上很多人都受不住吧。 因為傳統思想的影響,老一輩人的眼裡結婚生子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如果家中的孩子到了該結婚的年齡不著急,該傳宗接代的時候不生孩子,就是不孝順,也就是人們經常聽到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 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這話有啥道理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這話有啥道理在農村,人們最注重的就是嫁娶。老人常常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男人到了結婚的年紀,家裡就開始著急給他娶媳婦,而女人到了嫁人的年紀,就想著找個好人嫁了。如果晚了,村裡的好男人都沒有了。
  • 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
    提要: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話是從男女結婚的年齡上說的,意思是:寧可男方年齡大七歲這麼多,也不可以讓女方年齡大一歲。男娶女嫁,講究門當戶對。其中年齡大小,就是條件之一。人生有限,青春更有限,生育年齡也有限,把人的年齡大小當作成婚條件是應該的,但不應是最重要最看重的。在一定範圍內,哥妹婚,姐弟婚是沒問題的,只許哥妹婚,甚至父女婚,絕不許姐弟婚就不妥。這如只許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一樣不公平了。當然,年齡差距太大,成了父女婚,公孫婚,母子婚,奶孫婚都是不好的。
  • 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啥意思?老祖宗言之有理
    去年的催婚陰影還未消散,今年的催婚大軍已經達到戰場,真叫人頭昏腦脹。其實,年輕人心中都清楚「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奈何緣分遲遲未到,自己又不願將就,還想再等等看。可是長輩們卻並不給我們這個機會,一個勁兒地給我們安排相親,這誰能受得了呢?這也就算了,等到我們真正帶心儀的女孩回家時,她們的行為會更加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