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繆可馨事件」的一點感悟,也是給老師們提個醒

2020-08-26 小寶奶奶

據媒體報導,6月4日,江蘇常州金壇河濱小學五年級女生繆可馨墜樓身亡。網傳原因是,語文老師在批閱她的作文時,批語是用紅筆寫的要「傳遞正能量」,並在某些語句上用紅筆打了叉號。

據繆可馨的母親說,這位老師雖然收紅包的時候嘴上說繆可馨很好,但是實際上,這位老師背地裡卻經常有嘲諷、打罵繆可馨的行為。

我之前在《今日頭條》上寫過一篇文章,【請老師吃飯、送老師禮物的家長,老師們提防著點】,闡明了家長的送禮都是有目的,老師們別收禮,收禮落麻煩。這不「繆可馨事件」的當事人家長已經把老師收紅包的截圖,都發到網上公開了。

截圖


繆可馨媽媽的話是真是假,警方會查個水落石出,但是從她家長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家長送給老師紅包都是有目的性的。

隨著微信的普及,親人之間、朋友之間在特殊的節日,會發個紅包表示祝賀,這種互動加深了親人之間的感情,增進了朋友之間的友誼。

家長和老師之間這種關係適合發紅包嗎?

家長和老師之間既非親人也非朋友,只能算是為了教育孩子而需要聯繫的熟人吧。如果一個比較熟的人冷不丁的給你發一個大紅包,你肯定不敢收,會覺得其中必有原因,警惕性會很高,如果自己貿然收了會覺得不合適。所以,如果家長給老師發了大紅包,老師一定要掂量一下。我認為接受家長的紅包,是非常不合適的、也是錯誤的違反師德的行為。

但是,有些老師為什麼會接受呢?

有的老師可能覺得,我照顧了你孩子的學習,家長發個紅包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我覺得這種想法一定是錯誤的。師生關係就是一種教與學的關係,老師認真對待學生的學習,是本職工作,對某些同學進行了更多的學習輔導,也是盡職盡責的表現。既然是本職工作,就更不應該收家長發的紅包了。

當然也有極少數的老師覺得,收家長的禮是撈外快的好機會。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人人都希望自己存摺裡的錢越多越好,但是如果不是合法的收入,早晚會出事兒的。我們看到,那些因貪汙受賄被揪出的貪官,都是從貪汙幾百元、幾千元開始的。那些偷盜搶劫被繩之以法的犯罪分子,都是都是從偷盜幾十元到幾萬元一步一步陷進去的。因此,要謹記: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最後,真心的給老師們說幾句話:幹好本職工作拿合法的工資,安心;拒絕不義之財、拒絕家長的禮金,省心;認真的教學、指導學生的學習,那是初心。

網絡

相關焦點

  • 繆可馨事件誰之過?家長、老師還是學校?
    對於這種極端事件,一定有其深層的原因。我們來簡單地回顧一下媒體報導的事件始末:作文課上,老師認為繆可馨的作文不是很好,寫了一句「傳播正能量」的批語,意思就是作文的負能量多,告訴孩子要寫正能量的東西。孩子在那一刻可能備受打擊,於是就跳樓了。表面看不應該呀!只是作文被批評了一句,怎麼就想不開跳樓呢!
  • 繆可馨事件思考
    筆者這篇文章,也打算從筆者的視角,來對這個事情進行一個思索,目的當然也是希望可以幫助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以杜絕類似不幸事件的再次發生。我們先來梳理一下繆可馨事件的來龍去脈,所依據的是相關媒體的報導,以及某些公號的內容。
  • 繆可馨事件應該完整地調查,但也請別汙名化老師
    而人民網也因此發了一篇網評《期待繆可馨事件拿出一份完整調查》。如花的年齡,就這樣猝然凋零,無論是誰看著都會心痛啊!人民網可以說是喊出了廣大網民的呼聲——事情儘管已經過去不少時日,可是真相似乎還沒有完全揭開,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但是,真相會是什麼呢?網絡上的輿論都把矛頭集中在袁老師的身上,痛批她是罪魁禍首,認為就是她才導致了繆可馨的死亡。
  • 繆可馨事件:自家孩子遇見「袁老師」們該怎麼辦?
    因此,維護這個系統的穩定,表達對老師的支持才是理所當然的事,這場家長們自發的點讚和支持,將這個可怕的悲劇再次「正能量」化了,也讓這個悲劇顯得更加的諷刺和令人憤怒。而袁老師方則稱,當天除繆可馨外,還有其他多名學生被要求修改作文。而自己兩次批閱時都是語氣平和,並未批評大罵。
  • 從鍾美美事件到繆可馨跳樓事件:不要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老師
    這一點,疫情期間的家長絕對能夠體會。你家孩子會老老實實坐那兒聽課嗎?作業會不用催就按時完成嗎?家裡有兩個孩子的家長,是不是總要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糾紛?有沒有氣得把孩子拽過來打屁股的時候?袁老師對她的死亡應負主要責任嗎?在我看來,繆可馨的墜樓事件是她的老師並沒有直接關係。那天下午,繆可馨班上是兩節語文課,語文老師袁老師要求孩子們寫作文,題目是《三打白骨精》讀後感。下面就是繆可馨小朋友的作文,大家看一看。
  • 談小學生繆可馨後續事件
    從6月4日就發生的江蘇常州金壇河濱小學五年級女生繆可馨墜樓身亡事件。到現在雖然已經得出結論。可是,當看到後面的一些消息之後,小編心中的怨憤更大了。在前面的報導中,就已經提到過,這名老師喜歡用暴力對待過孩子。但是,這位老師能夠順利脫困,是調查組走訪了四十五名學生之後,得出的結論。在學校裡頭,誰敢說老師的壞話呀!?如今,又在群裡頭發生這種事情。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小女孩繆可馨墜樓身亡事件,已經讓這個老師的權威得到了鞏固,甚至讓家長也產生了威脅感。
  • 繆可馨跳樓事件反思:遇上好老師是運氣,遇不上是生活
    10歲的年紀,能寫出這樣的感悟,相當了不起。這是很多同齡人難以達到的。 但是老師卻用條條紅線,畫上一個大大的叉,寫下5個字:傳播正能量。
  • 繆可馨墜亡事件:老師和學校究竟「該當何罪」?
    掌摑原因近年來,學生在校園內跳樓自殺的事件屢見報端。生養不易,學生家長悲痛之時,下意識選擇將情緒之矛對準老師、學校。然而拋開輿論、道德角度不談,單從法律角度而言,老師、學校應當就學生自殺一事承擔何等責任?筆者將以本次事件為基礎,從法律層面分析老師及學校的責任。
  • 正能量事件後續:繆可馨父母輸了,袁老師贏了
    繆可馨事件,最新報導出來了。最新報導就是:袁老師並沒有打罵繆可馨,也沒有劃掉繆可馨作文裡的大段文字,因為袁老師表示——自己只是在繆可馨的作文裡隨手寫了「傳遞正能量」五個字而已:據澎湃新聞報導,袁老師稱當時自己與繆可馨說話時語氣平和,沒有批評她也沒有打罵她,而且繆可馨作文上的紅叉、波浪線
  • 小學生繆可馨墜樓身亡,別讓渣老師,毀了所有好老師們的努力
    雖然自從小女孩墜樓輿論持續發酵,加上之前女童被老師體罰吐血是家長編造的。我本來不想跟風追熱點,但是剛好看到了一篇大V的推送,我去看了微博帳號「繆可馨世界第一可愛」,我忍不住想為這個家庭和所有活著的「繆可馨」們發聲!咱們就事論事,就這一事件,這位老師的情況來討論。家長詢問了,老師承認了打了一耳光。
  • 繆可馨事件,我的思考
    不明白如此有思想的女孩,為何不得老師賞識,可能「正能量」才是小學文壇的主流。繆可馨有她的想法,她感受到人世間的險惡,並用文字記錄下來。有人質疑孩子抄襲,可一個五年級的孩子,能有此認識,已頗為不易,所謂抄襲需要老師正所引導。
  • 從繆可馨事件,反思我們的教育
    在江蘇常州,五年級的小姑娘繆可馨,上作文課的時候,在《三打白骨精》的讀後感中,認為白骨精很善於欺騙十分可怕,並且發出了如下的感慨,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矇騙。繆可馨的作文《三打白骨精》讀後感
  • 老師辦輔導班、體罰、收紅包,繆可馨事件,是老師的錯嗎?
    繆可馨事件到底是哪出錯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事件是非常痛心的,10歲的新鮮的生命就此離開人世,直擊我們的內心。我們先來看看俞敏洪老師對此事件的看法。繆可馨事件是怎麼回事?我們從俞敏洪老師的視頻裡也可以看出這個事件的來龍去脈,這次事件要從一堂作文課說起,老師布置的任務是《三打白骨精》讀後感,最後繆繆的作文被橫豎打岔,老師在最後的評語是傳遞正能量。那麼為什麼小可馨墜樓了呢?小可馨的父母認為因為老師舉辦的補課班,自己家的孩子並沒有參加,老師留有怨恨,有一定的影響。
  • 繆可馨事件處理結果出爐,沒有師德的教師如何教書育人
    2020年6月12日,由金壇區政府辦、區教育局、區公安局及河濱小學共同組成的「河濱小學學生墜樓事件聯合調查組」發布通告但是雖然在法律上懲戒不了她,在道德層面上袁某某卻無法得到諒解,這也是通報結果無法讓人滿意的原因。03袁某某作為一位小學教師,在她任職期間多次對小孩子進行進行體罰。繆可馨媽媽在文章裡寫到,「袁老師之前就長期體罰學生」。
  • 小學生繆可馨跳樓對老師們的警示!
    前幾日,湖北一小學生繆可馨,因為寫了一篇《三打白骨精》的作文,批判虛偽的世界和人性的複雜,被老師一棍子打死,給予批註:作文充滿負能量,可能存在其它嚴重問題的繆可馨,受了這句話導火索話的刺激,衝到陽臺跳了下去,自殺身亡。
  • 繆可馨事件後續:袁老師降職但仍在教書,曾收紅包但和墜亡無關
    7月10日,一則處分通報引起了眾多媒體和網友的注意,跳樓身亡的五年級小學生繆可馨的語文老師袁某,經查存在違規違紀行為(收微信紅包,有償開課外輔導班),被處以降低崗位處分,收繳收受款物。這個通報,繆可馨的父母和網友們等了將近一個月。
  • 為何繆可馨的作文難入袁老師的「法眼」?
    6月4日,江蘇常州金壇河濱小學五年級女生繆可馨在上完兩節作文課後,跑出教室翻越欄杆墜樓身亡。截止目前,來自官方的調查結果並沒有得到家長的認可,事件正在協商處理之中。我為生命的凋零而難過,也贊成網友們對於該事件的正面思考,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我想從語文作文教學的角度來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繆可馨的作文為何就難入袁老師的法眼呢?關於繆可馨的作文,我從兩個方面簡要分析一下:一、作文過程折磨身心。
  • 從繆可馨事件說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繆可馨事件,雖然過去了許多天,但是依然引起了人們持續的思考。許多人關注繆可馨的焦點,是不是受到語文老師的脅迫?她的離開到底老師要不要負責任?儘管官方的解讀和聲明已經明確,但是與此相關的爭論卻一直在持續。關於此事件的內部原因或者是是非非,我們每個人並不了解很多,但是關注生命教育的相關課程教育在中小學是一個比較缺乏卻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 現代性的無奈——也談繆可馨事件
    如果繆可馨內心不是覺得老師的羞辱和懲罰所帶來的痛苦是如此之深,要逃避這種痛苦的欲望,甚至超過了對自己生命的珍視,又怎會將身體探出欄杆?澄清誤解不出意料,繆可馨事件又一次引發了大眾對於中國現行教育制度的口誅筆伐。
  • 繆可馨事件,家長集體點讚語文老師;想做精緻利己主義者?
    繆可馨,是來自江蘇常州河濱小學五年級的一名女生,由於一篇《三打白骨精》讀後感,把稚嫩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十歲,讓繆家父母為之悲痛,讓眾多網友為之憤怒。繆可馨寫得怎樣,袁老師改得如何,網上已經有了許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