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蒙聊教育
2020年受疫情影響,讓本來就嚴峻的就業形勢雪上加霜,下半年找工作的畢業生人數猛增,競爭相當激烈,但是,企業的門檻卻加高了,學歷成了最厲害的攔路虎。
雙非女碩士含淚哭訴找不到工作,清華北大的讀博生扎堆當老師,甚至瘋狂湧向街道辦事處,考研和國考人數更是迎來新高峰,非全日制學生深夜哭泣,這輩子只能是打工的命了,讀書似乎不再能改變命運。
為什麼大學生就業越來越難?
1、嚴進寬出的教育模式
九年義務教育再到高中,學習難度再深,知識內容增多,學習的壓力也與日俱增,生活節奏快,學生雖然覺得很辛苦,但也逐漸習慣這種模式。
當進入大學後,上課下課都少了監督,節奏突然放慢,對於考試也不上心,曠課掛科就成了常態,晚上打遊戲白天睡覺,大腦中的知識沒見多,肚子上的贅肉越來越多,畢業的時候一無是處,企業怎會要這樣的員工。
2、對未來沒有規劃
高分成績的學生越來越多,但不代表他們的思想成熟,高中時候,目標只有一個考大學,可是很少有同學知道讀書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一定要考大學,也許有人說為了以後掙錢,掙錢又是為了什麼呢?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
所以很多大學生很迷茫,對未來缺乏計劃,別人做什麼就跟著做什麼,連自己的價值是什麼都不清楚,有了目標,不知道怎麼實現,最後夢想成了痴心妄想,然後抱怨社會歧視,不公平,從來不在自身找問題。
3、對社會恐懼
很多學生過於害怕現實,心理抗壓能力差,初入社會,沒有了往日好友相伴,吃住都要花錢,生活的壓力增大,薪水不多,成了「月光族」,甚至還要找父母要生活費,職場環境不適應,人際關係不會處理,處處都是難關。
從學習壓力到生活壓力,沒有過渡階段,如同潮水一般湧過來,一般人很難承受,所以很多畢業生對社會很恐懼,不願面對,還有的成為了「啃老族」,就算你是名校畢業,最後也會被現實打擊得灰頭土臉。
4、企業門檻加高
現在很多畢業生是高分低能的情況,滿肚子學問知識,卻不會轉變成能力,多少畢業生連基本的辦公設施都不會用,學習工作的技能,也死板教條,不會變通,企業花了不少錢培訓,最後能留下的人也少得可憐。
很多企業就想起了「一勞永逸」的法子,提高門檻,寧可在金子堆裡找純度高的,也不願在沙子堆裡找鑽石,畢業生這麼多,企業並不擔心會錯漏哪個人才,這也是人才供大於求的悲哀。
這種就業悲劇引起國家重視,最近發布的一則重要消息,讓2021屆畢業生看到了曙光,「能力」將大於「學歷」,這件事是真的嗎?一起來看看。
2021畢業生迎來「好消息」
這個重要消息指出:企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外學習經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學歷作為限制條件,而且,提出國有企業、機關單位等要起到帶頭作用,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
具體內容,還提到如果用人單位存在學歷歧視、欺詐等問題,將會拉入黑名單,鼓勵高校和用人單位或者招聘機構舉辦對接活動,鼓勵多種形式的招聘活動,開發並建設更多的實習基地,讓更多的沒畢業的學生參與就業實習。
這一重大通知,打破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區別,也許未來提升考試的審核會更加嚴格,學生們還是要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學歷和能力同樣重要,明年的畢業生們也不要過於高興,就坐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如果你不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學歷,即使你找到了工作,也很難留下來,通過招聘面試,只是開始,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
就業機會或許會緩和,能不能抓住大好機會,就看你自己了,提前做好未來規劃,才能從容面對,所以,這不僅僅是企業和高校要改變制度的事情,大學生也要繼續努力,這樣學生不愁找工作,用人單位也不愁沒有人才。
以上就是這期要分享的內容,對於這則消息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教育#
在這裡,你能看到更多有觀點,積極向上,有趣的內容,關注我,我們下期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你喜歡本期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