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台州網丨學生心理健康,如何守護?

2020-09-17 台州抽屜

張靈芝希望,學生走進台州學院椒江附屬中學「成長中心」,可以有安心、舒適的感覺。

黃巖區院橋鎮中心小學的學生在「溯心園」裡參加心理健康課程。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等重要。近年來,台州各地的中小學積極打造心理諮詢室,配備教師隊伍,並通過各種活動加強中小學生思想、情感上的交流溝通,為他們提供及時和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

建設心理諮詢室

藍色的走廊,彩色的桌子,柔軟的沙發,水天一色圖案的窗簾,還有各種充滿童趣的設計,走進台州學院椒江附屬中學「成長中心」,溫馨安寧的氣息撲面而來。

在這裡,學生可以藉助沙盤,以遊戲的方式呈現內心的人際互動,並在遊戲過程中逐漸達到創傷癒合的效果;他們可以在個體輔導室的放鬆椅上閉目聽音樂,或跟著視頻做壓力放鬆操;他們也可以向心理諮詢老師訴說心中的煩惱與不安……如果這些仍不能排解負面情緒,他們還可以打沙包宣洩一下心中的憤懣。

「這幾年我們觀察到,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個案很多。學校十分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斥資在原心理諮詢室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建成了現在的『成長中心』。」台州學院椒江附屬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羅福林介紹。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張靈芝,是該校「成長中心」的負責人。

她表示,「成長中心」裡的點點滴滴,都是自己和學校老師們一起設計的。「桌椅的顏色搭配、窗簾的選擇等細節,我們都是做過調查的。」

張靈芝曾給學生發過一份問卷。從收上來的問卷中她發現,大部分學生都喜歡藍色,「有海闊天空的感覺」。所以,她以藍色為主基調設計打造了「成長中心」,希望孩子們來到這裡可以有安心、舒適的感覺。

黃巖區院橋鎮中心小學的心理諮詢室,也布置得別具匠心。

該校心理老師彭宏輝介紹:「我們學校的心理諮詢室叫『溯心園』,是在閱覽室的基礎上升級改造而成的。」

「溯心園」面積約500平方米,內設心理教師辦公接待室、個別輔導室、小團體輔導室、心理課專用教室、心理放鬆室、沙盤區等功能室(區),並添置了心理測評軟體、團體心理輔導箱、音樂放鬆椅等專用設備以及印表機、塗鴉板、圓凳等辦公用品。

「在各功能區域的裝飾裝潢設計上,我們力求溫馨、健康、舒適,讓來訪的學生能夠有足夠的安全感、放鬆感。按照各功能區域的特點,學校還採購了一批桌椅、花卉、掛圖,並配備了相應的電教設施。2018年11月,『溯心園』建設完成,並在2019年1月通過了省心理健康教育示範點驗收。」彭宏輝說。

路橋實驗中學的心理輔導室則設在學校綜合樓一樓,面積近200平方米,位置相對獨立,學生出入方便。該輔導室設有心理教師辦公室、個別輔導室、心理放鬆室、小團體輔導室、心理課專用教室和心理宣洩室六大功能室,另有接待、閱讀、塗鴉活動區。

記者從台州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辦公室了解到,全市中小學標準化心理健康諮詢室的建成率達95.59%。

培養教師隊伍

9月11日,在椒江區雲健小學的心理諮詢接待室裡,潘利萍主任正埋頭整理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翻開心理諮詢記錄本,到訪時間、諮詢內容等清晰記錄在冊。

潘利萍告訴記者,每學期開學初,該校都會組織所有學生參加心理測試。「發現結果異常的孩子,我們會再做進一步的檢測。如果真的發現問題,我們會對他們進行建檔追蹤,並開展心理輔導。」

雲健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於2008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在制度建設、組織建設、隊伍建設以及教育推廣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果。

「我們將心理健康活動課作為學校的常規課程,所有年級每兩周安排一次,由專職心理健康老師上課。」潘利萍說,「學校的心理諮詢室周一到周五都定時向孩子開放,但是我們能幫助的個例還是有限的。開設專門的課程,可以給孩子們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讓更多的孩子得到幫助。」

該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長包海鳳介紹:「在師資隊伍打造方面,我們創建了一支由30位班主任和心理諮詢室成員組成的親子輔導師資隊伍。其中,持有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認證的C證人數達100%,持A證2人、B證8人。」

「為了提升教師的親子輔導水平,近年來,學校邀請了多位有經驗的專家親臨指導,剖析輔導技巧,提高教師專業技能。比如,浙江省心理學會秘書長、浙江大學心理行為學系曹立人教授來我們學校作了《教育研究科學方法》主題講座;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張國榮老師也到我們學校,為全體教師解析了因親子關係不融洽引發的各種心理問題,強調了親子輔導工作的重要性,為我校開展親子輔導工作指明了具體方向。」包海鳳說。

記者了解到,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疏解心理問題,我市許多學校都配備了專職的心理教師,並開設常規性的心理健康活動課。

路橋實驗中學現有心理輔導專職教師3人。從2003年開始,該校就將心理輔導活動課排入七八年級課程表,如今已成為學校統一安排的常規課。

該校心理老師馬敏介紹:「心理輔導活動課面向全體學生,以個性品質、自我認識、自信心理、情緒心理、意志品質、環境適應、學習心理、青春期心理、交往心理、親子教育、生命教育、智力開發、社會適應等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為主要內容,採用角色扮演、自我體驗、遊戲活動等形式,讓它成為學生非常喜歡的一門課程。」

在這個經驗豐富的心理老師看來,心理輔導活動課的開設在發展學生積極心理,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健全人格和心理品質,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升學生的「自助」能力,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增強學生抗挫折能力,增強學生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現在的孩子,情緒失調的情況比較多,還有人際關係處理不好,和父母、同學之間產生矛盾。除了常規課程外,我們還會根據孩子的特定情況,進行個體輔導或者團體輔導。」馬敏告訴記者,該校採用學校心理管理系統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測驗,心理輔導教師可及時查看並統計測試結果,然後將分析及時反饋給校領導和班主任,對心理困惑較多的學生登記建檔,必要時進行心理輔導。

開展特色活動

除了常規的心理健康課程,許多學校會組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特色活動。

在潘利敏看來,許多學生的心理問題來自於不和諧的親子關係。所以,雲健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親子輔導為特色,每學期都會舉辦許多親子活動。

「我們學校每學期都會開展一次親子活動節,邀請學生和家長參與新穎有趣又有意義的親子活動,在遊戲中感受,在體驗中感悟。」潘利敏介紹,親子活動節包括心理遊園會、愛心義賣、沙盤遊戲、心理繪畫等項目。

心理遊園會針對各個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家庭為單位,設有「松鼠和大樹」「蜈蚣翻身」「同舟共濟」「穿越地雷區」「無敵風火輪」等系列心理遊戲,讓學生和家長在遊戲中體驗挫折,磨鍊意志,培養團隊精神,增強班級凝聚力,體驗競爭與合作帶來的壓力與快樂。

「沙盤遊戲則充分利用沙盤遊戲室,招募有意向參與的家庭,開展以『一沙一世界,積極向未來』為主題的沙盤活動,在輔導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和家長在安全、自由、輕鬆的氛圍中進行沙畫的創作、體驗。在活動中,學生和家長在選擇沙具、擺放沙具、作品命名、故事分享等一系列過程中,把自己深層次的動機、情緒、焦慮、衝突、價值觀和願望投射在沙畫作品上,同時也在交流、互動中相互理解、相互磨合,逐漸變得更加默契,彼此的心靈也在不知不覺中成長。」

「繪畫是孩子的一種特殊『語言』,可以訴說他們對世界的認識以及他們頭腦中的所思所想。學校每學期開展『用畫筆彩繪心靈』主題心理繪畫活動,邀請家庭參加互助式心靈成長小組,通過個人創作、集體作畫、作品命名、團體分享與討論等形式開展親子心理疏導,表達彼此的想法、感受和情緒,分享自己的故事,進行自我探索。」

近年來,隨著離婚率升高、隔代養育衝突、二孩開放、全民育兒焦慮等一系列社會現象和問題的出現,新的親子問題接踵而至。潘利敏意識到,學校開展深層次的親子心理輔導是父母的迫切需求:「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為了幫助家長們解決這些親子問題,去年,雲健小學推出了親子微課堂活動。

「我們先對學生和家長進行調查,了解他們的矛盾所在,然後根據真實案例編寫了劇本,邀請家長和孩子共同出演,將生活中典型的家庭事件拍成微視頻。每個視頻都有正反案例,可以更加直觀立體地教會家長掌握有效的教養技巧,如學會傾聽、產生共情、鼓勵孩子和家長合作、學會讚賞、掌握代替懲罰的方法以及如何處理孩子玩手機遊戲、如何對待孩子的『情書』等。」

彭宏輝是院橋鎮中心小學的心理老師,也兼職六年級美術老師。

「小學六年級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正處於成長中的關鍵時期,身心平衡發展對這個階段的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作為一個心理老師,我想,是否可以將美術和心理教學結合起來,幫助孩子們調整情緒問題。」彭宏輝嘗試著通過曼陀羅繪畫,提高六年級學生調控負性情緒和自我情緒管理的能力,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

彭宏輝介紹:「『曼陀羅』這個詞語來自於梵語,是圓輪、壇城的意思,一般以外圓內方或外方內圓為主,圖案則是相互對稱的。曼陀羅繪畫最早由分析心理學學派創始人榮格發明。他認為,曼陀羅繪畫具有整合心理分裂、增強心理和諧與人格完整的功能。我們的課程,就把曼陀羅繪畫定義為在規定的圓圈內作畫,用以表達內心的過程。」

他的課堂分為三個部分:「準備階段,我會讓學生用自己覺得最舒服的姿勢坐著,閉上眼睛,放空心靈,讓心平靜下來。繪畫階段,學生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曼陀羅,用自己覺得舒服的顏色塗色。塗色的時候,我告訴他們不用考慮美感,只要求跟隨自己的心。隨著繪畫的深入,孩子們的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出一些感覺、一些記憶片段或是一些故事。完成後,我會請孩子們嘗試著從不同角度來欣賞自己的作品,把剛才繪畫曼陀羅時的感受、聯想或湧入腦海的記憶或故事寫在紙的反面。」

上了一段時間的繪畫課後,彭宏輝發現,孩子們明顯開朗了許多。

責任編輯:丁楚蘭

來源:中國台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台州網丨關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長扮演什麼角色?
    家長多關注孩子心理健康9月12日,愛自然生命力體系組織台州第36期《父母專業課》研討會。負責人何靈敏介紹,研討會的內容包括孩子常見問題及深層次剖析、0-18歲每個關鍵期的心理發展特點及應對的方式、如何幫助孩子發揮創造力和釋放壓抑的生命力、偏差行為(叛逆、厭學、暴躁、拖拉、沉迷網絡……)成因及對應處理方式等。
  • 中國台州網丨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根源是缺愛
    這段時間,我市各家醫院心理醫生接待的病人中,學生明顯增加。他們就診的原因相似:沉迷於遊戲、上網依賴、厭學、情緒障礙、社交障礙,全都是讓家長著急上火的問題。玉環市第二人民醫院心理衛生科主任、玉環市心理健康協會會長陳禮賢接診的學生患者中,2/3表現為抑鬱、情緒不穩定、焦慮,其中很多人在初中前有住校史。和同行交流後,他忍不住感嘆:幼兒園階段最好別住校。
  • 中國台州網丨開學第一天
    在經歷過疫情下的特殊暑假後,學生們背起久違的書包,邁著輕快的步伐,重返闊別已久的校園。開學第一天,為了給學生們一個驚喜,營造濃厚的開學氛圍,各學校各出奇招,迎接學生們返校。早上7點剛過,就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們在椒江區第二實驗小學門口分批排好隊,通過專設的「測溫通道」並出示健康碼,整齊入校。邁進架起的「夢想門」,意味著學生們將在這裡開啟學涯之旅,乘風破浪,起航夢想。
  • 中國台州網丨勿忘國恥 緬懷先烈
    連日來,路橋區各地民眾、學生、軍人紛紛來到橫街鎮抗日將領陳安寶紀念館參觀,開展「9·18勿忘歷史、強我中華」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圖為9月16日路橋區橫街鎮中學初一新生向抗日英雄陳安寶將軍銅像行禮。來源:中國台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中國台州網丨國防教育,從小培養
    連日來,臨海市汛橋鎮武裝部圍繞「奮進新時代,聚力強軍夢」主題,組織轄區內中小學校、幼兒園和華海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開展演講、書畫、宣講等系列活動,從小培養孩子們的國防意識。來源:中國台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中國台州網丨老來孤獨怎麼辦?
    老年人感到孤獨的原因有許多:退休後生活節奏變化帶來心理落差,身體衰老帶來痛苦和失落,熟悉的親友離世感到哀痛,子女不在身邊感到寂寞,以及精神生活無聊和空虛……各種因素,一層層地剝離老人內心的幸福感,不斷地加重他們的孤獨感。針對老年孤獨症,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睡眠醫學中心椒江門診部副主任醫師隋愛民提出了一些建議。
  • 中國台州網丨開學文具熱銷
    來源:中國台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中國台州網丨臺視頻
    在三門有這麼一位老師他將戲劇、小品、詩歌等元素融進課堂讓學生在有趣的探索中收穫知識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進入項先銀老師的課堂時間「楊白勞你還欠我六鬥穀子,現在我要利上加利,在臘月底前再加25元大洋還給我,否則……」「好的好的。」
  • 中國台州網丨誰是封面萌娃?「三優寶寶」大賽決賽周六開啟
    中國台州網12月4日訊唱歌、跳舞、朗誦、講相聲、變魔術……令人眼花繚亂的才藝卻是出自一個個萌娃。在海選中,針對「寶寶」們的表演,專業評委們公正打分,同時對每一位小「表演家」給出恰當的評定和建議;線上活動則是通過活動官網掃碼和中國台州網微信公眾號進行投票,家長們將寶寶照片上傳,留言暢談育兒經驗和體會為孩子拉票,掀起投票熱潮。截止投票結束,總票數高達250多萬,其中幼兒組和兒童組最高分別為8萬票和7萬票。
  • 中國台州網丨誰是封面萌娃?「三優寶寶」大賽決賽明天開啟
    大賽分為嬰幼兒組和兒童組採用線上投票和線下評委打分結合的形式在海選中,針對「寶寶」們的表演,專業評委們公正打分,同時對每一位小「表演家」給出恰當的評定和建議;線上活動則是通過活動官網掃碼和中國台州網微信公眾號進行投票
  • 深圳加強返校複課後學生心理建設:加強家校互動 守護心理健康
    原標題 深圳加強返校複課後學生心理建設:加強家校互動 守護心理健康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10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韓文嘉)「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下午好,心靈下午茶,單周星期五與你相約。」
  • 中國台州網丨全省資源教師賽基本功
    據了解,本屆大賽分為筆試、面試兩部分,主要考查資源教師資源教室基本器材使用能力、與資源教室工作相關的特殊教育基礎理論水平、為隨班就讀學生提供適宜性教育能力等綜合能力。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學前組、小學組和中學組共評出一等獎16人,二等獎39人,三等獎45人。
  • 中國台州網丨一個有「手機癮」的孩子
    近年來,有關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的話題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關注,一個家庭的和諧影響著整個社會的和諧,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會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問題,那麼該如何正確地引導和解決親子矛盾,如何更好地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呢?
  • 中國台州網丨開學倒計時,文具買好了嗎?
    我市中小學臨近開學,假期到了最後倒計時,對於即將背上書包上學堂的學生們,家長們自然也開始細心籌備起後勤工作。記者調查發現,近階段文具生意紅火了不少。昨天下午5時30分,記者來到市區的台州書城。在一樓專門銷售文具的區域,水筆、筆記本、書包等文具應有應有,文具品類繁多,款式新穎,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不少學生和家長挑花了眼。
  • 中國台州網丨合肥高中出新規,畢業前需志願服務達標
    安徽省合肥市教育局日前發布《合肥市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工作方案(試行)》,要求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課程,特別是綜合實踐活動、勞動、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等課程。普通高中學生畢業學分最低要求為144學分,其中志願服務2學分,在課外時間進行,三年不少於40小時。根據方案,合肥市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構成,其中,必修、選擇性必修為國家課程,選修為校本課程。
  • 早發現、早幹預,共同守護兒童心理健康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題:早發現、早幹預,共同守護兒童心理健康  新華社記者趙琬微、林苗苗  兒童青少年時期是人類生長發育和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與此同時,兒童青少年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也屬於心理最脆弱的人群之一。
  • 中國台州網丨探尋天台教育的「成長密碼」
    環境改造提升學生「歸屬感」沿著蜿蜒的山路盤旋向上,盡頭處就是此行的目的地之一——石樑學校。這所學校建在海拔800多米的石樑鎮裡,目前共有一到九年級學生138名。其中,住校學生佔九成多,他們大多都是來自農村的留守兒童。走進校園,濃鬱的鄉野田園氣息撲面而來,整潔和明亮是記者對石樑學校的第一印象。褚天龍是這裡的校長,近年來學校的點滴變化,他都一一看在眼裡。
  • 中國台州網丨放飛科技夢想 創新點亮未來
    來自回浦實驗小學和江南中心小學的70名學生參加了活動。一走進科技科普服務平臺展廳,孩子們就興致勃勃地參觀起了各個宣傳區。在這裡,大家體驗了反應速度測試、VR單車、虛擬實驗室等12個科技項目。市科協的指導老師還為五年級的孩子們上了一節生動的航模培訓課。課堂上,孩子們詳細了解了飛機的構造和飛行原理,並在老師的指導下拼裝簡易航模進行試飛。
  • 中國台州網丨「做一輩子農村老師,挺好!」
    「以前農村很窮,學生中途輟學的事情時常發生。」張桂華回憶在上鄭村中學教書時,一個班有40多個學生,新學期開學就少了少四分之一。下鄉動員學生回校學習是老師們的「必修課」。「早上7點出發,先騎一小時的自行車,然後沿著溪邊走一小時的小路,再爬一個多小時的山嶺。」張桂華記得自己第一次去抱料村動員,來迴路程就花了6個小時。
  • 面對疫情,長沙如何守護師生心理健康?附各區、學校心理諮詢熱線!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做好自我心理照顧與建設,以保障心理防護工作持續開展。3結合實際,工作分層分類及時了解受疫情影響的師生心理健康狀況,根據所掌握的信息,及時識別高危人群、普通人群。對高危人群開展心理危機幹預,對超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範圍的案例要及時轉介到醫院或高校心理學專家,建議以電話訪談、網絡訪談的形式開展工作;對普通人群要加強衛生防疫知識和心理防護知識等內容的宣傳教育。同時,要注意對初三、高三畢業班學生的心理健康疏導工作,疫情可能引起畢業班學生及其家長緊張、焦慮的情緒,學校可以針對此情況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