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小學設「粵語日」傳承方言!你怎麼看?

2020-09-17 師錦教育

一句句韻味十足的粵語家常話縈繞在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全體師生耳畔,令人倍感親切;「落雨大,水浸街」「氹氹轉,菊花園」「排排坐,食果果」……一首首悅耳動聽的粵語童謠飄揚在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操場上空,讓人回味無窮。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粵語日」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操場舉行。以後每逢周四,除了課堂上課,全校師生其他時間都用粵語交流。


圖片來源:羊城派


「感謝別人的時候,我們會說什麼?」「唔該曬!」學校大隊輔導員鄺蔚祺、殷虹梅在臺上用粵語家常話一問一答,拉開了啟動儀式的帷幕。

接下來,一連串各具特色的粵語節目輪番上演。六年2班庾致霖同學和二年3班庾可盈同學、六年2班劉梓琪同學和六年2班黃梓洋同學分別合作演繹《飲早茶》兩個片段,讓全體師生近距離感受粵語文化的源遠流長。


圖片來源:羊城派


龐偉平老師傾情演繹的「粵語童謠串串燒」更是讓全體師生沉浸在美好的童年印記,陶醉於粵語童謠的親切靈動。接著,全體師生興致盎然跟著大隊輔導員鄺蔚祺用粵語齊誦《登鸛雀樓》,「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圖片來源:羊城派

  張錦庭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張錦庭告訴同學們,「粵語我只會聽,不會說,從今天開始我一定認真學習粵語,和大家共同進步。」


圖片來源:羊城派

  江偉英

副校長江偉英介紹,學生中會講粵語的孩子是少數,一個班就兩三個會講。「以前會講的孩子可能不好意思講,設立『粵語日』後,他們就成了小專家,可以教別的孩子講,帶動粵語交流氛圍;同時,學校也有粵劇選修課等,從粵語童謠等入手教孩子粵語。」

該活動旨在增強師生對粵語的深入了解,提升師生的粵語傳承意識,讓大家領悟傳承粵語對傳承非遺、保育中華文化的深遠意義,這也是學校貫徹「美好」教育理念,傳承非遺的有力舉措。

粵語是全國七大方言之一,也是一種富有特色的方言 ——俗稱「白話」、「廣東話」、「廣州話」、「廣府話」。粵語不僅保留了大量的古漢語詞彙和語法,還保留了古漢語的語音和聲調,尤其是入聲,用粵語來讀中國古詩詞特別有韻味。

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區發表你的高見!

我是小師,今天就分享到這裡,為此大家有哪些不同觀點,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如果你贊同小師的觀點,記得給小師點讚、轉發文章哦~感謝大家的支持呀~

關注我!了解更多成長教育資訊!

相關焦點

  • 天河這所小學設「粵語日」傳承方言!每逢周四全體師生講粵語
    ……一句句韻味十足的粵語家常話縈繞在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師生的耳畔令人倍感親切9月3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粵語日」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操場舉行。以後每逢周四,除了課堂上課,全校師生其他時間都用粵語交流。
  • 華附小設「粵語日」引爭議——究竟是傳承方言還是不夠包容?
    9月3日,周四,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粵語日」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操場舉行。以後每逢周四,除了課堂上課,全校師生其他時間都用粵語交流。該活動旨在增強師生對粵語的深入了解,提升師生的粵語傳承意識,讓大家領悟傳承粵語對傳承非遺、保育中華文化的深遠意義,這也是學校貫徹「美好」教育理念,傳承非遺的有力舉措。
  • 廣州細路唔識講廣州話?粵語進入小學課程,傳承粵語從小做起!
    公眾號「 古粵秀色本土文化宣傳平臺 」推出的文章《粵語必須傳承,「廣州第一本小學校本粵語教材」終於面世!》更是刷屏!我們處在包容性強大的廣州,粵語普通話各地方言並存。但現實情況是,處在語言環境「混雜」的廣州本土孩子不會說粵語,外地的孩子沒什麼機會接觸到粵語。
  • 設「粵語日」傳承方言!華師附小逢周四全體師生講粵語
    ……一句句韻味十足的粵語家常話縈繞在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全體師生耳畔,令人倍感親切;「落雨大,水浸街」「氹氹轉,菊花園」「排排坐,食果果」……一首首悅耳動聽的粵語童謠飄揚在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操場上空,讓人回味無窮。9月3日,周四,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粵語日」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操場舉行。以後每逢周四,除了課堂上課,全校師生其他時間都用粵語交流。
  • 粵講粵開心,粵來粵美好——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粵語日」系列...
    ……一句句韻味十足的粵語家常話縈繞在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全體師生耳畔,令人倍感親切;「落雨大水浸街」「氹氹轉菊花園」「排排坐食果果」……一首首悅耳動聽的粵語童謠飄揚在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操場上空,讓人回味無窮。
  • 廣州小孩不會說粵語是因為基礎教育只用普通話
    廣州小孩不會說粵語  是因為基礎教育只用普通話  新聞繼續追  文化學者裴鈺主動致信羊城晚報談方言的生存空間,認為  人物介紹  裴鈺,知名文化學者,作家。2009年提出「方言是母語」的觀點,倡議在推廣普通話周之外,設立「方言母語日」。
  • 華師附小「粵語日」有感:廣州人講廣州話天經地義
    9月3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粵語日」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操場舉行。以後每逢周四,除了課堂上課,全校師生其他時間都用粵語交流。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張錦庭告訴同學們,「粵語我只會聽,不會說,從今天開始我一定認真學習粵語
  • 粵語的發展及廣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2010年7月,廣東政協委員紀可光的一份增加廣州電視臺普通話播音時間的提案,引發了一場關於「粵語存亡」的大爭論,從政協委員到普通市民,「保衛粵語」成了重要話題。        消息一出,市民和當地媒體的聲音出現了「一邊倒」的局面。廣州市民走上街頭,發起「撐粵語運動」,當地媒體給予報導,輿論站在「捍衛粵語」這一邊,廣州電視臺也發表聲明,表示暫時沒有調整粵語節目播出比例的安排。
  • 廣州小學禁說粵語 校長稱在校園內必須講普通話
    近日,關於冼村小學的師生被禁止在校園裡講粵語的消息,在網上流傳開來。據發帖人稱,原因是校長認為「講粵語的都是低素質的」。對此,該校校長鄭惠回應,校園確實要求師生說普通話,但並非針對粵語,而是禁止所有方言;同時,鄭惠表示絕對沒有說過類似「低素質」的言論。
  • 從廉江方言看粵語「佢」字處置句
    從廉江方言看粵語「佢」字處置句 2019年08月27日 10:59 來源:《中國語文》 作者:林華勇 李敏盈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 粵語:廣州之魂!
    但其實,種種聽不懂的南方話裡,粵語只是其中一支。在學術界,自1900年始,歷經章太炎和國民黨漢語研究院等數次對漢語方言規整分類,再到建國後將方言化為7區,粵語自然歸屬於粵方言區。廣義上的粵語,是一種區域方言,廣州話則是地點方言,地位大致相當於「粵語中的普通話」,最為標準,因此總有人將兩者混淆。
  • 世界讀書日:不想粵語失傳?你需要這個書單!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雖然每年只有一天全球約定的閱讀日,但學習和閱讀應該成為每個人的日常習慣,學習粵語和粵文化更是如此。一直以來都有自己友在後臺問:「想學粵語要看什麼書?」、「屋企嘅細路不識講點算?」、「識讀唔識寫真系好尷尬!」
  • 大贏家《親愛的,胡雪巖》 彰顯粵語方言魅力
    大贏家《親愛的,胡雪巖》 彰顯粵語方言魅力金羊網  作者:艾修煜 李依桐  2019-01-11 金羊網 記者艾修煜 實習生李依桐1月9日,第二屆華語戲劇盛典頒獎晚會在廣州增城1978電影小鎮成功舉辦,來自內地和港澳臺地區的演出界大咖、戲劇精英和專家學者等近200人和現場觀眾共同見證了新一屆榜單的揭曉
  • 【廣東9大粵語方言】看看我們四會屬於哪個語系的?
    你們覺得什麼才是正宗的粵語,我們說的帶有特定的口音嗎?你能分辨嗎?不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多留意一下……————————報導分割線—————————★ 廣州方言中國南方地區的重要方言之一。廣義的廣州方言又稱「廣府話」、「白話」,屬粵方言廣府片,是粵語的代表方言,通行於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粵中,粵西及粵北部分地區,以及廣西東南部。狹義的廣州方言指廣州話,專指廣州市區通行的粵語。廣州方言由古代漢語演變而來,它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
  • 感悟粵語經典,傳承廣府文化 ——北片開展粵語進校園教學研討活動
    粵語是廣府地區的方言根據番禺區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計劃的「粵語進校園」系列活動,在番禺區北片教育指導中心工作指引下,珊瑚灣畔小學近日舉辦了番禺區北片粵語進校園教學研討活動。本次教研活動一共有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由珊瑚灣畔小學語文教師劉曉敏執教的粵語特色課例《嘆早茶》。
  • 廣州人都不一定會說的粵語方言,看到第4個就死心了!
    ,自然大部分東莞人都是會說粵語的,但是在東莞方言裡,有一個很搞笑的特色,就是很多俗語都和「屎」有關。該方言語言系統與標準粵語相近,屬於漢語粵方言羅廣片,也是羅廣粵語的代表方言之一,所以廣州人聽起來沒壓力。
  • 普通話普及令粵語式微?地方語言根植生活不會消亡
    外地人入鄉隨俗學粵語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7月10日報導,睇水(看風)、夾下眼(幫個眼)、僕心僕命(竭盡全力)……廣州西村一家學習粵語的晚間培訓班裡,10多名學員認真地跟著老師朗讀,學習粵語的地道用法。在這家名為「藍天外語」的語言培訓機構裡,粵語與英、日、法等國語言同為付費課程,學習內容圍繞購物、上班、飲食等日常生活。
  • 粵語:中國最強方言是如何煉成的
    比起全國其他方言,粵語不可謂不生猛。廣東省電視臺的不少頻道堂而皇之地用粵語播報,節目從新聞到電視劇應有盡有。其次,廣州的地鐵用普通話、粵語、英語輪番報站。「大殺器」香港       有了良好的基礎,粵語只能說具備了成為強勢方言的可能。但有這種可能性的方言也不只有粵語一家,成都話、上海話等或多或少也具備這樣一些特質,甚至在某些方面更有優勢。       例如,距離廣州沒多遠的東莞說的是土粵語,而東莞人和廣州人溝通起來就很費力。
  • 「無粵語不廣東」 訊飛方言保護計劃廣州站正式開幕
    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就在這一天訊飛輸入法與新華書店,在廣州四閱書店共同打造了一個「方言保護計劃公益聯名店」,以粵語讀書會的形式,邀請方言研究專家、粵語愛好者、訊飛粵語發音人,共同用聲音傳遞粵語之美。
  • 競選國語,北方方言為什麼碾壓粵語?
    比如廈門大學中文系易中天教授在其專門講述方言的《大話方言》一書中,也認為當年中華民國國會曾靠投票定國語,而粵語因為粵籍議員多,差點被選中,幸有孫中山先生大局為重,對粵籍議員逐個關說,才讓位於北京話。下面就讓我們以此為例,專門闢一下謠。16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易中天的《大話方言》也認為粵語差點被票選成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