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家大力提倡普通話普及
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普及普通話,使得現在大部分在城鎮生活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說的都是普通話。現在孩子在學校以及同齡玩伴都是以普通話為主。現在人員流動及各地交流頻繁,加上媒體的普及,普通話已逐步取代各種方言交流,已經是一個無可阻擋的趨勢。
現代社會的交流語言以普通話為主,與同事或陌生人講話用普通話。我們現在很多人在外地工作的,有時碰到家鄉人,也習慣用普通話交流了,大家都覺得用家鄉話有些怪怪的,這也是多年普及普通話的結果。
1、家長有意讓孩子說普通話,不教孩子方言
現在有家長從孩子開始說話就有意識的讓孩子學說普通話,希望有一天孩子學業有成,事業有成,留在大城市裡,不再回老家發展。所在孩子從小培養孩子說普通話。甚至有時回老家時發現縣城裡的孩子基本都是用普通話交流了。
現在全國東西南北都在說普通話,方言會不會失傳呢,這取決大家的意識和普通話普及的程度。現在普通話主要是在年輕人和孩子中普及。現在年紀稍大的老人還是習慣說方言的。一個是他們流動沒那麼頻繁,二來鄉裡鄉親的說普通話親切。
1、方言文化有必要保護
很多方言是一個地域文化的傳承,包含有很多地方特色。比如,同一句話,用不同的方言說出來,感受是不一樣的。有的讓人覺得親切,有的讓人覺得有趣,比如普通話說的辣,在不同的方言則可能 麻辣、好辣等等,在豐富又有趣。有的話方言中還包含有某種寓意和祝福。西藏人說扎西德勒,就有祝福的意思。每一句話背後,都是歷史和文化習俗,值得好好保護。
2、方言文化應該怎麼樣傳承
1)普通話和方言都是文化,應在不同場合應用。正式交際場合使用普通話,私下場合可以用土話。南腔北調代表了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各地方言都是傳承數千年的文化結晶,若方言消失了,其所承載的文化以後就沒機會欣賞了。我們提倡保持傳統文化,就不能一味地限制方言。在地方電視節目、影視作品中,要給方言生存的空間。
2)另外說方言不但不會妨礙說普通話,而且還可以幫助說普通話說得更好,不同方言發音的要求都是不相同的,說各種方言的人,其發音系統更為發達,思維轉變也比較快,感覺不同方言切換時,還可以練思維呢。
隔壁家有一個小女孩,跟父母去了廣東打工就學了廣東白話,也會說客家話,和回老家就和爺爺奶奶說本地話,普通話自然也說得很好,後來英語也學得很好,從小就說多種方言,是不是也可以鍛鍊語言天賦呢?
3)大人平時交流也可以保持說方言的習慣,孩子們都是聽得懂的,在這種語境下時間長了也會有很多孩子學出一口流利的方言。
4)中央或地方可以做些方言文化活動或比賽等,提升大家對家鄉話的認同感。
保護方言真的是非常有意義,方言有自己的歷史,這種歷史文化,對於研究中國的發展真的是非常的重要,而且是中國不可多得的遺產財富。
像保護物種多樣性一樣,保護好這種方言也是非常的重要,因為我們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而且有很多文化斷代了,但這種文化的方言卻傳承下來,是這些文化的連結,如果沒有這些方言,這種文化歷史也跟著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