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發音不準,全家不說方言就能矯正了嗎?

2020-08-05 清語語言矯正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承擔著傳遞信息和社會交流的重要作用。無論科技怎樣進步,通訊手段如何發展,語言始終不會從歷史舞臺退場。甚至在全球合作日益緊密的今天,其作用更是凸顯得尤其重要。

孩子說話發音不準,全家不說方言就能矯正了嗎?

對於孩子來說,正確的發音習慣、語言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可以讓孩子更好地表達自我,不僅能在幼年時期向父母表達需求,也可以幫助他們交到更多的朋友。這對於孩子的全面發展來說,有著無以復加的深刻影響。沒錯,語言發育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孩子的全面發展。

從秦始皇的「書同文,車同軌」我們就能看出來,對於一個人口基數龐大的國家來說,語言、尺度、錢幣的統一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在我國古代,並沒有哪一個朝代存在全國性質的統一語言,那時的人們都是說他們故土的所謂「xx官話」,這種官話只在一個區域內流通,也許到了外省,互相聽不懂對方的語言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每個地方的方言各有不同,發音的方式也是大相逕庭、千差萬別。有的方言nl不分,有的方言齒音字嚴重,還有的方言如同外語。如今我們能在全國暢通無阻地與人交流,多虧了普通話的發明和推廣。但是,普通話就能完全杜絕發音不準的問題嗎?

孩子說話發音不準,全家不說方言就能矯正了嗎?

發音不準是構音障礙出現最多的問題,它是如何出現的呢?構音障礙的產生分為三大塊:一是器質性病變和畸形,比如顎裂、舌系帶短、懸雍垂異常等;二是認知性問題,即智力低下、自閉症、發育遲緩等;三是心理和環境因素,例如模仿暗示、語言環境不良等

人類的發音過程是由肺部、喉部和口腔各個器官協同配合完成的,任何器官的病變都會引發發音不準、說話不清,甚至不會說話的發生。方言的影響屬於環境因素,但並不是唯一能影響孩子語言發育的原因。語言習得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兒童語言系統的初步成熟起碼也要三年的時間。在這三年裡,很多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因素都會導致孩子語言學習前功盡棄。

但不可否認的是,語言環境在兒童語言發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兒童年齡越小,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也就越大。在嬰幼兒時期,家長應保證孩子處在單一語言環境之中,最好不要摻雜方言和口音。

孩子說話發音不準,全家不說方言就能矯正了嗎?

那麼,還有哪些因素能導致孩子發音不準呢?

進食方式是最容易被父母忽視的因素。大多數孩子都在1歲斷奶,並在斷奶前就添加輔食,鍛鍊孩子胃部的消化能力和咀嚼能力。我們都知道,發音主要是靠口腔各部位,咀嚼食物能有效鍛鍊口腔,讓舌、顎、齒強而有力。但有些父母出於溺愛和心疼,不願讓孩子吃過硬粗糙的食物,這就直接影響了孩子咀嚼能力的進步,進而導致說話無力、發音不準的發生。

語言環境不良也是導致發音不準的原因之一。國外有一項調查顯示,母親的受教育水平與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有著很大的關係。可以這麼說,在嬰幼兒時期,兒童的語言幾乎都來自於家長的教育與薰陶,家長在鼓勵、教育孩子開口說話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孩子說話發音不準,全家不說方言就能矯正了嗎?

如果家長在孩子語言發育期間對孩子的引導不夠,採取「無為而治」的辦法,那麼孩子發音不準的問題不出現才怪呢。

相關焦點

  • 孩子五歲多仍舊發音不準,這種情況還有得矯正嗎?
    「老師,我家孩子自從離開老家到這裡後,大舌頭就找上門了,學普通話能糾正好嗎?」「老師你好,孩子四歲半了,可說話還是不清不楚,尤其NL不分很嚴重,上矯正課能短時間治好嗎?」,但早已想不起來了,所以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說話本來就是人類的本能,不用過多系統性學習就能初步掌握。
  • 孩子發音不準,忍兩年就能消失了嗎?
    提到發音不準,大家也許能想到好幾個跟它一樣或相似的症狀,比如口齒不清、說話含混,這些情況其實都是構音障礙的顯著特徵。舉個例子來說,「姥姥,我要吃飯」這句話如果由患構音障礙的孩子來讀,可能就是這樣的——「腦腦,我要七飯」,或者是說話含混不清,經常一個音節還沒發完就跳到下一個音節,或者音節發不準。不少家長認為自家寶寶的問題只是語言學習過程中的正常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語言系統的發育就會慢慢消失。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孩子平翹舌發音不準怎麼回事?是方言,還是其他問題?
    有些孩子發音不準是正常的現象,屬於仿音期階段錯誤發音意識的殘留,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就會逐漸消失。但是還有些孩子發音不準的問題卻很難消失,如果不及時矯正可能會隨著孩子的成長會得更加根深蒂固,難以消除。發音不準在兒童身上出現的時候往往會產生兩種不同的情況,就是前文提到的某些特定字音說不準或者全部字音說不準。如果孩子是全部字音說不準的情況很容易發現,因為孩子說一個字不準確,說一個字不準確的表現太容易被父母察覺了。而如果是特定字音說不準確,那家長們可就未必能夠及時察覺到發音不準的問題。
  • 出現在孩子身上的發音不準,或許和家長有關,趕緊矯正
    發音,對於成人來說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動作了,他們只需要張口就行,可對於剛開始學習說話的孩子來說,發音可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它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做到。有些孩子發音不準是正常的現象,屬於仿音期階段錯誤發音意識的殘留,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就會逐漸消失,這就是有些家長說自己小時候也有過發音不準的問題,但長大之後就消失的原因。因為他們的發音不準本身就不是一個語言問題,消失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 發音不準要如何矯正?聽語言矯正師這樣說
    談到發音不準,我們首先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發音是一個非常精密而複雜的過程,需要很多發音器官相互配合才能保證每個人的說話發音。因此,一旦發音過程中出現問題,那就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說話發音,而發音不準就是如此。
  • 兒童發音不準矯正,有哪些地方要注意?
    在正常的說話發聲中,我們可以用自己的節奏將文章或者句子念得聲情並茂,讓人聽起來也是格外的舒服,但是發音不準導致下的說話發音,卻讓語言變得模糊和複雜了起來。 兒童語言發育的早期階段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模仿成人的語言來進行的,兒童觀察成人的嘴部,模仿嘴的動作,並注意成人的發音。如果家長自己發音不標準,或者家長在孩子面前說多種方言,孩子就會語言混淆,缺乏必要的語言訓練和交流,造成孩子語言發育障礙,自然就會發音不準,說話的時候有些模糊和不清楚。
  • 晨茜語言矯正:發音不準是舌系帶過短所致嗎?
    孩子發音不準是舌系帶過短所致嗎?晨茜語言矯正 只做良心教育有些寶媽把孩子發音不準歸結為舌系帶過短,孩子稍有說話不清的表現,就帶孩子到醫院要求割舌系帶。其實,發音不準、吐字不清固然與舌系帶過短有關,但這不是發音不準的唯一原因。舌系帶過短,一般僅影響孩子對某些字的發音不準確,對整體發音不標準不起主要作用。
  • 孩子說話發音不準是正常表現,等長大就會恢復正常?
    而發音不準,在不少人看來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問題,甚至很多時候還算不上問題,畢竟誰小時候沒有經歷過發音不準的過程呢?很多人都不太清楚發音不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語言問題,是單純的說話有些不清楚含糊嗎?還是從字音就開始變形了?這個疑問,其實也是很多去語言矯正機構進行語言矯正的兒童父母所疑惑的。
  • 孩子發音不準是正常現象,用不著花錢矯正?
    1-3歲是兒童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在這一時期內,兒童的語言水平飛速提升,從只會咿咿呀呀到整句輸出,孩子的發育速度總是超過我們的想像。其實,我們在小時候也是如此,只是我們沒有那時的記憶而已。同樣記不住的,還有學習說話時的艱辛和各種錯誤的發音方式。
  • 遇到孩子發音不準別著急,及時矯正沒問題
    但是,總有一些語言問題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它們對孩子語言發展和語言表達的影響不應該讓我們忽視。而這些問題之中,發音不準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現在好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日漸缺乏,很多時候家長們選擇一手摟著孩子,一手拿著手機不斷地刷著短視頻,這樣看起來是和和睦睦的一家人,可是說話發音的危機已經悄然出現。
  • 孩子拼音發音不準怎麼辦?
    語言是孩子未來成長中,至關重要的個人因素,俗話說人才不一定有好口才,好口才一定是人才,那麼有的孩子說話時,拼音發音不準怎麼辦呢?不及時糾正是不是會影響孩子的教育和自我成長呢?其實,正常語言發育過程中,很多孩子都會出現個別拼音發音不準的現象。
  • 今天發音不準,明天吐字不清,孩子的語言還是得靠訓練
    可是有一個問題擺在很多父母面前困擾著他們:孩子應該如何發音?很多人一聽發音就覺得很簡單,認為發音不就是嘴巴一張一合發出聲音就行了。這話對嗎?不完全對,如果發音真的這麼容易,也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的語言問題了。畢竟聽力障礙兒童也能咿咿呀呀地喊出一些模糊不清的字音,但是你能說這些孩子是在說話發音嗎?
  • 父母們容易忽視的發音不準,其實是一個語言障礙
    發音不準確、說話不清楚,一聽見這些熟悉的表現大家是不是會想起很多的語言問題,比如大舌頭、口吃、顎裂等等。沒錯,說話發音的錯誤表達一直以來都是很多語言問題的典型表現,而矯正師們也正是依靠這些表現來分辨不同的語言問題。
  • 發音不準,會和哪些原因有關?
    在兒童語言發育的初期,由於兒童對於語言的認識不清楚,語言體系沒有完全形成,語言習慣和說話方式也都處在變化當中,就很有可能出現語言問題。發音不準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類語言問題,主要表現為兒童說話發音不準確,對於某些特定的字音無法準確地說出,因而在交流的時候很容易形成錯誤的解釋。
  • 成人說話L音不準,能夠矯正好嗎?當然可以
    根據權威數據統計,在我國適齡人群中L音不準出現的概率大約是400-500分之一。這個概率遠比聽力障礙、顎裂等問題出現的概率要高得多。由於和L音相關的漢字有數百個之多,因此L音說不準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和成人的說話發音。
  • 連發音不準都能視作孩子的正常表現時,他們的語言會在哪兒?
    如果說話是一個孩子語言表達最基礎的東西,那發音就是最核心的所在。畢竟再會說話的人如果連發音都不能保證準確的話,那他又該怎麼和其他人進行交流和溝通呢?有人可能會覺得發音不就是張開嘴巴往外說的事情,有什麼困難的?其實發音遠沒有我們大多數人想像的那麼簡單,如果我們不重視發音過程和發音器官的發展,別說能不能正常發音,就是張口發出聲音都會變成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 孩子說話發音不準,一定要重視這幾點
    寶貝比鄰居的孩子晚學會走路幾天、晚說話幾天,家長就會認為孩子全面落後於別人,乃至未來的中考、高考都不會順利了。就拿最為常見的發音不準來說,這就是父母不能不去關注的地方。孩子之所以會發音不準,除了比較少見的生理問題外,更多地是因為孩子的構音器官尚未成熟,無法發出某些需要年齡大一些才能發出的音節,只能通過錯誤的發音方式來發出,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
  • 父母們有沒有想過,孩子說話發音不準,會和你們有關嗎?
    對成年人來說,發音並不是一個多麼困難的問題,因為幾十年的說話發音讓他們早就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發音方式和語言習慣。可對於剛剛接觸字音的孩子來說,發音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稍不注意可能就會出現其他問題。比如發音不準。對大多數的父母來說,他們是不太了解語言問題的,更不要說發音不準這個混跡於孩子語言當中的「小問題」。
  • 孩子說話不清楚,能完全矯正好嗎?
    說話不清楚是構音障礙的典型表現,構音障礙則是語言障礙家族中的老大哥,這是因為它多發、高發、矯正難度也是名列前茅。「大西幾」「小腦斧」,聽上去是不是非常得可愛?再加上一張胖嘟嘟的小臉蛋,有沒有親上幾口的衝動呀?可愛歸可愛,親親是親親,這種發音不準、說話不清楚可是會影響孩子好幾年的發育情況,甚至會直接拉開寶貝與同齡人的距離。
  • 晨茜語言矯正:孩子發音不準,第3種情況最易被家長忽視
    晨茜語言矯正專家認為,兒童還處於語言發育中,從平均語言發育進程來看,正常兒童在三歲左右也可能會有些發音不到位,但一般不會影響基本需求的表達,不會造成別人完全無法聽懂的情況,發音是一種動作,說話是一種後天技能,有的孩子早,有的孩子晚,是很有彈性的,所以判斷是正常的還是非正常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