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風口?有聲讀物市場連續5年保持30%以上增長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標題:從讀書到聽書 有聲讀物市場連續5年均保持30%以上增長 人變懶了 還是變聰明了

今年是路遙誕辰70周年,許多回憶文章敘述當年《平凡的世界》引起的巨大轟動,都會提及一個重要的原因,即廣播的推動。1988年,《平凡的世界》經由李野默演播,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長篇聯播》節目播出,電波的強大影響力讓這部此前備受冷遇的作品迅速傳遍千家萬戶,形成人人爭著聽收音機的盛況。憑藉著有聲傳播,小說《平凡的世界》的命運被徹底改變。

根據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已經有將近30%的讀者有了聽書習慣。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有聲書市場規模已達到40.6億元,同比增長近40%。近5年來,中國有聲書市場均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從30年前的《長篇聯播》,到如今琳琅滿目的有聲書市場,有聲閱讀這種可以適用於多場景和碎片化時間的閱讀方式,正在逐漸影響著人們的閱讀習慣。

從單純念書到邊念邊講

隨著傳統廣播的衰落,像當年《平凡的世界》萬眾爭聽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喜馬拉雅FM、懶人聽書、蜻蜓FM等音頻平臺憑藉著海量的內容和便捷的點播迅速佔領了車載、枕邊、運動、旅行等有聲閱讀場景。此類平臺在早期大多是UGC模式,即用戶生成內容,開放埠讓用戶自己上傳內容。顯然,大量的用戶不具備專業的演播水平,仍停留在將書念一遍的傳統模式,有的甚至普通話都不甚標準,製作也極為粗糙。因此,從2016年開始,各大平臺開始尋求與專業的內容創作者或內容供應商合作,提升內容品質,改變有聲閱讀的模式。

網際網路從業者韓寧還有一個「斜槓身份」,那就是一名業餘相聲演員。從2018年開始,韓寧以「韓大白話」的名稱開始在蜻蜓FM上發表自己的「講書」節目。何謂「講書」?他在自己的節目開篇中這樣說:「您要說我說的叫『有聲讀物』,其實還不是,因為我不是照本宣科,把書上的字都念一遍。又有人說,您說的這是評書吧?也不是,因為評書有人物的跳入跳出,得有一定的功力。我的形式,是基本忠於原著,再稍微加一些自己的演繹,我把這叫作講書。」韓寧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把書面語的表述方式改造成具有個人風格的講述,取得了不俗的效果,他的《三國家族風雲》播講了60期,總共收聽人次達485.8萬。

韓寧告訴記者,蜻蜓FM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音頻平臺,採取純PGC模式,在它的客戶端上你看不到用戶自主發布的埠,想要在平臺發布內容,必須與相應頻道的責任編輯取得聯繫,由編輯負責對內容把關,其中包括對原著書籍版權的確認、對聲音作者資質水平的考察等,很多情況下,平臺編輯還會與聲音作者共同進行內容策劃。韓寧透露,他在還沒有想好播講形式的時候,就把想要播講的書籍寄給了蜻蜓FM的編輯,沒想到編輯看到書後,就給他發來了一份詳細的策劃案,此後播講風格的確定和節目的錄製、剪輯,平臺方都提供了協助。目前,韓寧已經開始錄製一本尚未出版的作品《羅貫中日記》,同樣是用自己獨特的「講書」方式,為讀者揭開《三國演義》《水滸傳》兩部名著創作背後的秘辛趣事。

從免費收聽到知識付費

無論是用傳統的方式「照本宣科」,還是用創意的方式演繹書籍,都屬於有聲書的範疇,即對既有的文字進行有聲轉化。近年來,更多的平臺和內容創作者開始向另一種有聲閱讀類別——「知識付費」進軍。所謂「知識付費」,它有兩個鮮明的標籤,一個是「知識」,也就是說不再是對一本書的演繹,而是對某種知識的深加工;一個是「付費」,顧名思義,免費午餐的時代過去了。

在這股大潮中,很多坐擁優質作者和版權資源的出版機構近水樓臺,開始發展自己在有聲領域的業務。中南博集天卷在有聲書領域就是國內出版機構中涉足較早的一家,截至目前,其自製以及與合作方共同創作的有聲書超過650部,累計時長超過1萬小時。在知識付費領域,中南博集天卷也捷足先登,早在2016年付費模式初露崢嶸之時,博集天卷就成為首批與喜馬拉雅FM合作的出版機構。博集新媒總經理鄒即川坦言:「隨著行業規則的變化,出版機構在這個領域裡失去很多天然的優勢,所以我們在操作過程中也比較謹慎。」

前不久由博集天卷出版的暢銷書作家張宏傑的《簡讀中國史》,就是基於張宏傑在喜馬拉雅FM50期的《極簡中國史》音頻課程而來。《極簡中國史》並不同於常見的歷史類課程將中國歷史的故事按照朝代講一遍,張宏傑梳理出了五條中國歷史背後的脈絡,通過中國史與世界史對比的方式,剖析歷史深層的邏輯。他每一期只講一個話題,時長也僅有十來分鐘,儘管收聽全部專輯需要花費99喜點(1喜點=1元),但每期收聽量都能達到上萬甚至數十萬。

傳統IP孵化模式是先有書再有音頻,如今像《極簡中國史》這樣先有付費課程,再有圖書的例子已不在少數。高曉松在蜻蜓FM的付費音頻節目火爆之後,也很快出版了三本同名書,儘管內容基本是音頻節目文字稿的整理,但依然可以再度「收割」一批粉絲。

除了傳統出版機構,專業的有聲內容製作機構也在興起,而且在用戶層面更為垂直。琳琅智庫是主營「名家講經典」的有聲內容出品方,他們邀請文史名家從更加貼近當代讀者生活的角度講解四大名著以及《道德經》《孫子兵法》等經典著作,打造了多個優質產品。「我們邀請韓田鹿老師講《聊齋》,他把文言文變成現代人能夠接受的那種情感故事來講,再帶有一些人生哲理,你就會發現,雖然是古代的狐仙故事,但人類的情感都是共通的。」琳琅智庫創始人木蘭說。

在木蘭看來,知識付費的習慣跟目前年輕人佔主力用戶有很大關聯。「從我們的數據來看,80後、90後的付費轉化是很高的,他們生於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付費對他們來說比較習慣。」但木蘭也強調,年輕受眾的付費絕不是盲目的,他們只為自己覺得有價值的內容買單,這就要求內容創作者不僅要提高節目品質,還要注重其對受眾收聽場景的研究,以實現精準投放。「我自己本身也是重度用戶,從我自己的角度看,早上起來洗漱、做飯、做家務,這樣的零碎時間,我們會挑選學習類、解決方案類的節目推薦給用戶。比如你睡眠不太好,我就會在這個時段推送偏情感、偏故事類的內容,讓它變成一個陪伴的場景。」木蘭說。

從娛樂消遣到回歸思考

有聲閱讀的迅猛發展固然令人欣喜,但也引發了一些質疑的聲音,這些聲音集中體現在有聲閱讀的「淺」上。有人認為,將本該專注閱讀的書本拆解開來,做成碎片化的有聲節目,客觀上迎合了一種知識焦慮心態和知識速成的需求,讓閱讀變得浮躁且急功近利。

木蘭認為,這一現象需要區別對待,不能一概而論。「即便是出版的書,也有暢銷書和長銷書,有聲閱讀裡同樣也是既有娛樂、消遣性質的,也有深刻的。」她認為,不管時代怎麼變,從書到知識、到故事、再到人、再回到書,這是一個閉環,而不是單純地從A到B。「就像四大名著,我們有戲曲、影視、遊戲那麼多的表現形式,最終的目的還是引導大家回歸到對書的閱讀。用有聲的方式來讀經典,是一種引導、解讀,當然不能完全取代對經典原著的閱讀。」

鄒即川認為,從有聲閱讀的兩大類來看,有聲書是一種泛娛樂化的產品,以小說為主,本身就是消遣娛樂化的。而知識付費的確滿足了一些當代都市人的焦慮感,而且是非常淺的滿足,但這個市場需要從兩頭來看。「一方面,消費者在一至兩年頭腦發熱的情況下,促進了市場的發展,但終歸有一天會回歸理性,消費者是市場中最理性的因素。到了2019年,市場上已經很少聽說有什麼爆款的知識付費產品了,一茬韭菜割完,再長是沒有那麼快的。所以,消費者會認真去思考,我到底為什麼聽這個?我是否需要聽?我應該聽什麼?另一方面,出品方和平臺方也該沉下心來想一想,資本的力量讓這個市場爆發過後,是否留存了真正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這些產品不是高端不高端,而是適合不適合。在一個微博有幾萬粉絲就可以拿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預付款做課程的市場裡,這樣的節目是消費者需要的嗎?短期內可能迎合了市場,更迎合了投資人,但從長遠看,這是一個內容行業,還是要回歸內容本身。」 據《北京晚報》

來源:西安晚報

相關焦點

  • 如何掘金兒童有聲讀物市場?
    兒童有聲讀物品牌「口袋故事」的運營方上海童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市場總監翁晨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喜歡上了聽有聲讀物。  有聲讀物的巨大需求推動市場快速發展。近日,國內兒童有聲故事品牌「凱叔講故事」宣布獲得1.56億元融資,這是公司成立3年多來完成的第4輪融資。此前,「口袋故事」「咔噠故事」等均獲得多輪融資。
  • 「有聲讀物」成為閱讀新寵,疫情期間長圖有聲書讀者增長3.7倍
    今年因為國內國際新冠疫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新挑戰,疫情給人們的閱讀也帶來了深刻的變化,網絡閱讀成為人們的主要選擇,而其中「有聲讀物」成為閱讀新寵。現況:疫情期間長圖有聲閱讀者增長3.7倍日前,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在線發布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調查顯示,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數位化閱讀方式(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Pad閱讀等)的接觸率為79.3%
  • 「有聲讀物」成為閱讀新寵,疫情期間長圖有聲書讀者增長3.7倍​
    今年因為國內國際新冠疫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新挑戰,疫情給人們的閱讀也帶來了深刻的變化,網絡閱讀成為人們的主要選擇,而其中「有聲讀物」成為閱讀新寵。 ,調查顯示,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數位化閱讀方式(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Pad閱讀等)的接觸率為79.3%,較2018年上升了3.1個百分點。
  • 有聲閱讀市場悄然興起:不受時間限制 想聽就聽
    有關調研數據顯示,在音頻技術和用戶需求的雙重刺激下,2018年國內有聲閱讀的市場規模或將逼近45億,呈現出穩定增長的趨勢。而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以及用戶對內容付費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未來有聲閱讀付費空間潛力巨大。有跡象顯示,一場有關全民閱讀的新市場正在打開。
  • 「2020年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評審工作啟動
    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於今年4月啟動。據了解,截至目前,工程評審辦公室共收到中央在京及2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284家出版單位,共計694個項目申報材料。不僅如此,今年的申報單位範圍更寬更廣,有聲讀物產品的製作方、運營方等均納入申報範圍,覆蓋有聲讀物產業鏈上各環節主體。同時,此次通知由國家新聞出版署通過各地方出版局發放,覆蓋範圍更大。
  • 漫威將超級英雄送進有聲讀物市場,聲音成為內容創業的新分支?
    投稿來源:新文化商業2019年6月,漫威克日宣布,該公司已與Dreamscape Media互助將一些漫畫書改編為有聲讀物。該項目啟動,意味著有25本包含漫威重大圖書館的「經典和標誌性故事」將進入音頻市場。
  • 有聲書市場或成下個「藍海」
    原標題:國內首部紙電聲同步出版的圖書《AI迷航》上市後爆紅引發業界關注有聲書市場或成下個「藍海」1 2016年到2018年是有聲閱讀市場發展較快的三年,有聲書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為紙電同步的流行標誌著電子書市場的成熟,而當下市場嗅覺靈敏的出版機構已經瞄向下一個高速增長的藍海——有聲書市場。有聲書契合了網際網路時代更多的碎片化場景,車載、通勤、居家時隨時切入想聽就聽,目前已經成為紙質書、電子書之後的「第三種出版力量」。
  • 我國汽車產銷連續8個月增長 銷量連續7個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
    11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4.7萬輛和277.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和12.6%。汽車產銷已連續8個月呈現增長,其中銷量已連續7個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  專家指出,從車型上看,今年商用車市場好於乘用車,產銷同比保持大幅增長。1至11月,商用車產銷同比增長均超過了20%。不少企業實現中卡、輕卡、重卡等全面增長,同比增長在30%左右。這引發跨國公司深化在中國市場新一輪的合作。梅賽德斯奔馳日前宣布與福田汽車合作,雙方共同投資38億元,將奔馳重卡最新、最先進的技術平臺及產品2022年投放中國市場。
  • 美國有聲書市場的最新數據來了
    報告顯示,美國有聲書在2019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6%,達到12億美元,已經連續8年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同時,2019年有聲書的新書數量比2018年增長了18%,24家主要出版商共出品了6.03萬種新書。「短視頻」更受青睞除了最新銷售數據,2020年有聲書報告也揭示了用戶消費行為的變化趨勢。
  • 金庸作品有聲讀物上市 10多位大師級播音員朗讀
    金庸聽書每一集的錄音和製作,都經過3次以上嚴格的專業校聽,整個項目參與人數超過30人,錄音時間跨度超過6個月,出版工程浩大,預計全套作品超過650小時,1500多集。2010年以後,隨著網絡用戶的急速膨脹,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網民對於網絡文化產品的需求呈多元化發展趨勢,有聲讀物這種產品形態才逐步受到關注,相繼出現了一些專注於有聲讀物平臺開發和內容製作的公司,行業發展呈逐步向好的趨勢。
  • 【有聲精品訪談錄】春風文藝出版社:聲音是故事的開始 有聲的...
    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評選工作正在進行中。評選期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音頻客戶端雲聽將獨家呈現「2020年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訪談錄」,對話本次參選的多家出版社代表及主創團隊,共話有聲出版行業未來。本期訪談嘉賓是春風文藝出版社數字出版部主任劉丹。
  • 戶用光伏連續4年突破10GW 產業新風口已來
    原標題:戶用光伏連續4年突破10GW,產業新風口已來   12月16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通知,宣布2020年前11月戶用光伏裝機數據。
  • 「有聲精品訪談錄」春風文藝出版社:聲音是故事的開始 有聲的...
    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評選工作正在進行中。評選期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音頻客戶端雲聽將獨家呈現「2020年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訪談錄」,對話本次參選的多家出版社代表及主創團隊,共話有聲出版行業未來。本期訪談嘉賓是春風文藝出版社數字出版部主任劉丹。
  • 打磨品質 打造精品 引領發展——訪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評審...
    雲聽: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實施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目的和意義是什麼?評審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近年來,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有聲讀物越來越受到群眾的喜愛和歡迎。根據相關統計,2019年,我國有三成以上(31.2%)的國民有聽書習慣。
  • ...市場「厲兵秣馬」|主播|有聲讀物|名人讀名著|高曉松|長音頻|直播
    當直播帶貨成為各行各業的電商發展新風潮,直播翻車現象也不斷產生,前有羅永浩直播價格翻車,後有主播因網絡問題翻車,再到一些不可控的明星自由發揮……在萬物皆可帶貨,人人皆能直播的態勢下,直播帶貨正在成為粗放式增長的產業。
  • 有聲讀物平臺如何規避侵權風險?
    這起案件再次將有聲讀物平臺著作權侵權責任問題引入公眾視野。  當前,我國有聲讀物產業高速發展,經營模式不斷創新,為網絡用戶利用碎片化時間獲取知識帶來很大便利。與此同時,有聲作品的數位化傳播使著作權保護問題複雜化,有聲讀物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數量呈上升趨勢,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的案件頻發。那麼,有聲讀物網絡傳播涉及哪些權利問題?
  • 踩準市場風口,小天鵝超微淨泡洗幹套裝撬動行業新增長
    進入2020年以來,社會經濟的短暫停擺給包括家電行業在內的各領域都帶來不小衝擊,然而機遇與挑戰並行,乾衣機、洗幹套裝等新興品類卻在逆境面前呈現上揚態勢。6月5日,在美的系洗衣機召開的以「領航洗幹套裝,重塑行業格局」為主題的媒體品鑑會上,與會嘉賓及主流媒體就對這一現象展開深度交流。
  • 掌閱發了新閱讀器,有聲讀物會是個好主意嗎? | 愛範兒
    (笑)電子書市場依舊不溫不火,有聲讀物或許是個增長點如果你在主流的科技媒體上搜索,實際上從 2017 年以後對於閱讀器的關注度就呈現一個逐漸走低的趨勢,在視頻和音樂都走向流媒體這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後,只有電子書似乎還沒有照清楚接下來發展的道路。但是電子書早已是「流媒體」,它的弱勢似乎更在於碎片化的時間也開始被音樂與視頻的流媒體分走。
  • 有聲閱讀融入生活 聽書市場日漸火熱
    在孩子閱讀啟蒙階段,為保護孩子視力,讓孩子遠離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同時感受閱讀的快樂,她特意為孩子購買了兒童有聲讀物平臺的會員。久而久之,自己也愛上了聽書,並形成了習慣。  受訪市民王婷在大學時就讀的是英語專業,畢業參加工作後,堅持在業餘時間利用聽書App聽英語新聞、英語口語交際課程,以保持專業水準。
  • 凱叔講兒童有聲讀物生產:產品歷時一年半 淘汰率90%以上
    未來網記者賀卓輝 攝&nbsp&nbsp&nbsp&nbsp在今日舉行的有聲內容產業發展論壇上,凱叔講故事創始人王凱講述了兒童有聲內容的創作和面世過程。在兒童有聲讀物產品方面,他總結道:最不可能被跨越的是專業者的成本時間,而好的作品一定是專業人士用時間堆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