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評選工作正在進行中。評選期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音頻客戶端雲聽將獨家呈現「2020年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訪談錄」,對話本次參選的多家出版社代表及主創團隊,共話有聲出版行業未來。本期訪談嘉賓是春風文藝出版社數字出版部主任劉丹。
雲聽:介紹一下春風文藝出版社參選本次工程的項目,參選的是哪一類?都有哪些特點?
劉丹:春風文藝出版社參選本次工程的項目是《小豬聽書》和《紅小鬼故事會》。其中《小豬聽書》項目是以《小豬唏哩呼嚕》圖書品牌為開端,打造兒童文學有聲品牌,打造兒童有聲書領域的IP。《紅小鬼故事會》是一套紅色兒童文學經典有聲出版物,是我們出版社為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獻禮作品。
目前藉助第三方平臺運營,運營成果很好,形成了可觀的收益。對於一種內容的多維度開發、傳統出版的產業鏈打通和延伸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雲聽:有書讀物市場逐漸壯大、日趨成熟,受眾欣賞水平也不斷提高,貴社是如何進行作品有聲化的內容生產包裝和打造的?
劉丹:目前線上有聲讀物市場繁榮,聽眾可選擇的內容十分豐富,大大提高了聽眾的自主性和選擇性。但是,伴隨著有聲讀物的增多,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比如有聲讀物的內容冗雜、製作水平參差不齊。當內容過於龐雜,就存在選擇問題,選擇越多,越花時間及精力,因此,有聲讀物亟需精品原創作品。精品內容、精品聲音兩者是缺一不可,互為因果的。市場越壯大,需要沉澱精品的呼聲就越高。在傳統圖書市場,出版社是內容把關人。在新興音頻市場,我們也是一樣的角色,一直在著力聚焦做精品。
春風文藝出版社建社六十周年,已成為國內經典原創文學的重要陣地之一,社內積累了大量的精品文學內容。我們的有聲讀物正是基於這些精品文學內容,走精品化路線。
雲聽:有聲讀物為全民閱讀提供了一種新的形式,我們在打造有聲精品讀物的同時,如何保證各類題材的精品化與規範化?做了哪些嘗試與創新?
劉丹:《小豬聽書》項目是將經典、原創兒童文學數位化加工成為新的知識服務內容,並在網際網路上運營的項目。它使一種內容多項開發成為可能,是春風社「小布老虎」品牌和精品文學內容在數字時代的延伸,是傳統出版與新媒體融合的成果之一。
我們通過高質量的內容、優秀的製作和真實有效的市場化運營,將傳統圖書品牌從線下移至線上、從文字變成聲音,是對文化產業轉型發展積極有效的探索。
雲聽:請介紹一下貴社這次參與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的初衷和想法。
劉丹:我們想打造思想性、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融於一體的中國原創經典童書類的有聲讀物,做出有聲類的品牌,讓傳統出版社在音頻數位化轉型中能夠華麗轉身,也更好地滿足讀者和用戶多元化的需求。
雲聽:您覺得有聲讀物精品的打造,對於貴社或者行業有什麼促進作用?或意義?
劉丹:有聲產品,是時代的趨勢,是用戶的選擇。
從人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聲音一開始就是故事的發端,它先於文字。不誇張地說,現階段有聲讀物精品的打造對春風文藝出版社,對整個傳統出版行業都是一個裡程碑。我們是歷史的見證人,也有幸參與創造了歷史。這是技術革命帶來的內容產業深刻的變化。我們依然在適應、奔跑、追趕中。
雲聽:連續參加多屆評選,您覺得今年本次工程有什麼新的變化?
劉丹:我們已經連續幾屆參評,感謝主管部門一直關注有聲版塊,引領內容產業發展,本次工程給人感覺耳目一新。首先,從生產者的角度,我們感受到有聲內容作為新興的內容分類,得到了國家主管部門持續的關注和支持,我們更有信心繼續往下做。
其次,今年的工程更加開放、包容。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進來,雖然競爭更為激烈,但也充分證明相關主管部門的視野更加開闊,激發行業活力的決心更大。
第三,本次有聲精品工程更有活力。對入圍單位的採訪形式、發聲手段更有意思,也更能激發大家的熱情參與。更充分證明,內容不是紙、不是印刷、不是鉛字、不是媒介本身,內容可以藉助媒介,激發出更多的活力。活力才是行業的追求,至少是追求之一。
雲聽:您對於有聲精品讀物有哪些期待?未來貴社又將如何繼續打造更多精品有聲讀物?
劉丹:我們希望把有聲作為出版領域的長線分類,持久地做下去,持續地推出新的IP,也希望持續得到國家關注,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未來我們將繼續不動搖地堅持精品路線,也會將聲音進行到底。市場上很多人說,音頻是風口,要抓住。但我們認為,聲音是故事的起點,它不僅僅是風口,它就是風的一種,它不會隨著媒體形態的轉化而消失。
這個市場還很大,我們會堅定不移地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