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所有父母的忠告:管孩子要趁早,長大再管就晚了

2020-08-28 教育書齋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筆者始終堅持一個觀點:

家長管教孩子要趁早,等他們長大後再管就來不及了!

原因很簡單,越小的孩子可塑性越強,你為他鋪好軌、奠好基,他才能愈發優秀。

所以,父母們要抓住這一關鍵期,重視對孩子的管教。


1

監督孩子的學習

有人說,學習是對人生最好的投資和負責。

的確,孩子在年少時用功讀書,長大後便能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和機會。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校教育的效果取決於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孩子的學習不能只靠老師和學校,家長也要做好以下工作:

教給孩子實用、高效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監督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複習、按時完成作業等等;

不能只關注孩子的分數,還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到對策;

多與老師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以便開展家校共育;

......

家長的監督越到位,孩子就越能端正學習態度,做了積極進取。

如此一來,孩子將學到更多知識、掌握更多能力,從而獲得更多的可能性!


2

狠抓孩子的習慣

常言道,好變壞一刻鐘,壞變好需一年。

這是因為,壞習慣都與「偷懶」有關,而好習慣都與「堅持」密不可分。

教育家葉聖陶曾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小學時期,正是家長狠抓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

作息時間要規律,節假日可以適當放寬,但千萬不能晝夜顛倒;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不會或不熟練的事情要多問、多嘗試;

犯了錯就要敢於承認和改正,吸取經驗教訓,引以為戒不再犯;

學習之餘要多為家裡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提高家庭責任感;

......

都說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只有把優秀的行為形成習慣,孩子才能在學習和生活中芝麻開花節節高!


3

嚴管孩子的品行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孩子並非天生懂事,因此,父母務必要培養孩子的規矩意識。

李玫瑾教授說:「愛孩子,就要讓他們有所敬畏,這是對他們的一種保護。」


家長要做的,是儘早告訴孩子什麼事情能做,什麼底線堅決不能碰:

自己的東西可以自由支配,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動、隨便拿;

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設施,使用公共物品時要小心愛護;

要學會保護自己,決不能欺負、嘲笑其他小朋友或弱勢群體;

講誠信,一旦做出承諾就要努力兌現,嚴格遵守時間和約定;

......

家長不能任由孩子使性子,當孩子犯錯後,家長也不應包庇偏袒。

讓孩子承擔犯錯的後果,他們將更深刻地理解規矩,才能形成正確的三觀和品行。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曾發表過一篇演講,他說:

「教育裡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必須管教,必須讓他知道教育絕不僅僅是快樂的。」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孩子的教育只有一次,一旦錯過便難以重來。

因此,家長們務必親力親為,趁早把孩子管教好!

相關焦點

  • 管孩子要趁早啊!現在不管,晚了就真的管不動了!
    亮仔媽媽回去也反思了自己,不因應該當初那麼忽略孩子,還好改變的及時。不然以後真的不敢想像孩子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隔代親的養孩子方式的確很容易造成對孩子的管教疏忽。因此我們作為父母需要及時發現,不要等孩子長大以後就晚了。
  • 孩子有這三種行為,家長要及時幫他糾正,別等長大後再管就晚了
    孩子的某些不良行為是顆不定時炸彈,若是沒有得到及時的教育與糾正,在未來的某一天不僅會炸傷別人,更會傷害到自己。無助、絕望的父母面對長大後變成油鹽不進、危害社會的孩子,已經錯過了心理教育的最佳時機,只能抱憾終生。
  • 孩子教育要趁早!小時「管教」,長大才能「放手」
    其實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教育孩子必須要趁早。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孩子6歲前,父母的話是黃金,12歲以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你要是真的愛孩子,就應該從小管教他。
  • 知愈心理:優秀的孩子是管出來的,熊孩子是慣出來的
    02管孩子要趁早,長大再管就晚了;孩子還小,別老管著他,這句話出自無數父母的口中。我身邊一位朋友的孩子天天玩手機、玩電腦,只要父母不迎合他,他就會要死要活的。孩子的爸爸看到這樣,馬上妥協,要什麼給什麼,不要鬧就行。殊不知,父母無底線的妥協,最後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放肆,越來越目中無人。
  • 這三種孩子越長大越醜,無論小時候多漂亮,父母要趁早留意
    在父母的眼裡,自己的孩子永遠是越看越漂亮的,畢竟孩子就是自己的小寶貝。可是在一些不良習慣的影響下,無論孩子小時候多漂亮,都可能讓他們因此越長越醜。因為一個人良好的形象是需要從小去培養的,對此父母一定要趁早留意。這三種孩子越長大越醜,無論小時候多漂亮,父母要趁早留意。
  • 李玫瑾坦言:孩子六歲之前沒管好,長大以後你想管也管不了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專題,第一反應是我們從小父母也沒咋管,幾乎都是在農村老家散養長大的,不也過得好好的嗎!說實話我也有這種思考,李玫瑾教授的一番話,讓我瞬間就明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李玫瑾教授在演講中還說到,「當孩子能獨立自己走進網吧的時候,此時再管已經晚了
  • 管孩子,更要趁早!
    聽一位名人說過,出名要趁早,但是經過這個加長版的假期,,我深刻琢磨出另外一句話,管孩子,更要趁早。孩子小時,對於家長所有的要求,她都會按照去做,不會不願意,或者討價還價,最後都養成了習慣。比如孩子小時,我經常給她讀書,孩子漸漸喜歡上讀書,並且我們經常一起去圖書館,只要到那,孩子就像一隻書蟲,貪婪的吸收著書裡的養分,每次回家還都要借閱幾本帶回去。
  • 管孩子要趁早!這些事你不管,長大再想管就晚了
    作家不由感嘆:原來父母和食物一樣我們時常覺得,孩子小不懂也沒事,長大就好了,於是光顧著忙自己的工作去了,等到自己覺得有時間了,再回首時,卻發現孩子怎麼變得難管教了。哪怕如此,也依然有不少父母,從未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怪罪孩子「長大了翅膀硬了」。
  • 復旦教授:優秀的孩子是管出來的,熊孩子是慣出來的
    以上的種種事例,真的很悲傷,父母千辛萬苦栽培,卻培養出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再優秀有什麼用,簡直是白眼狼。 《管教的勇氣》裡有句話: 教育孩子,小時候要狠管,長大後給他翅膀。
  • 李玫瑾:孩子有這「4種行為」,父母該管就得管,否則將來難回頭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養育孩子是每對父母的責任,而養育不單單是把孩子「養大」,更是要好好「教育」他。春天到了,園丁會給長歪的樹木修剪枝丫,而孩子長大到某個階段,也會養成一些不良的行為,這時候父母該管就得管,晚了難糾正。如何管教孩子,對父母來說是一個大難題。管教得多了,孩子嫌你嘮叨、煩人,「哐當」關上門把你隔絕在外;管教得少了沒用,孩子左耳進右耳出;管教得重了,孩子更叛逆,而且容易玻璃心,聽不得重話;管教得輕了,他不拿你當一回事,依舊我行我素。
  • 管教孩子要趁早!李玫瑾教授:錯過這個最佳管教期,就很難管了
    導讀:管教孩子要趁早!李玫瑾教授:錯過這個最佳管教期,就很難管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愛"挖鼻孔"的孩子,長大幾乎逃不出這2種結局,父母要趁早知道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言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擁有一些不良的壞習慣,最常見的就是孩子時不時就會用手指去挖一下鼻孔。從小愛&34;的孩子,長大幾乎逃不出這2種結局,父母要趁早知道。
  • 李玫瑾:父母教育孩子要趁早,當娃到了青春期,要學會點到為止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就會性情大變,跟父母老師都親切不起來,一回家就躲到房間裡,鎖著門不讓人進。帶孩子去超市路上,爸媽忍不住說:「在學校好好讀書,不要太貪玩。」可剛說兩句,阿福就說「不用你們管」。這句話讓爸媽不高興,雙方鬧得僵硬,阿福逛超市時也全程擺著臭臉。李玫瑾教授曾說:在青春期的時候跟孩子說話,第一,話要少。孩子六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十二歲之後,父母的話語就是垃圾。
  • 愛「挖鼻孔」的孩子,長大幾乎逃不出這2種結局,父母要趁早知道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擁有一些不良的壞習慣,最常見的就是孩子時不時就會用手指去挖一下鼻孔。從小愛"挖鼻孔"的孩子,長大幾乎逃不出這2種結局,父母要趁早知道。
  • 班主任忠告: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
    班主任忠告: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教育孩子要趁早,別等孩子長大了,讓這個社會來替你教育。教育孩子要趁早,孩子日後會感激你,沒有在他該受管教的時候被放縱。——致家長1每個溺愛孩子的父母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愛得太急,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他一步走完。卻忘記了,寬容過頭是縱容,寵愛過頭是溺愛。
  • 李玫瑾:給孩子立規矩要趁早,規矩立得越晚,孩子越難管教
    所以給孩子立規矩一定要趁早,在孩子幼年時期就給孩子制定規矩,並監督孩子執行下去。那麼,父母如何給孩子立規矩並保證孩子能乖乖遵守規矩呢?在這我給大家4個建議,供大家參考。2、給孩子立規矩越早越好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說:給孩子立規矩要趁早,規矩立得越晚,孩子越難管教。
  • 管孩子要趁早!6歲前立好規矩,打罵是下策,上策卻鮮有人用
    作家不僅感慨:食物有「有效期」,父母教育也一樣,孩子原本都是天使,父母不在適當時間教育,就會變成魔鬼。著名主持人董卿這樣說:當孩子需要教育時,你選擇了掙錢放棄了立規矩,等孩子長大了,你辛苦20年掙的錢,都抵不過他敗家一年。
  • 教育孩子,得趁早
    一家人在孩子面前永遠是在唱一臺戲。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媽媽唱白臉,我唱黑臉。孩子要是遇到了媽媽,就馬上表現出了柔弱的一面,什麼都不會,媽媽也會毫無條件地一幫到底。但是她在我面前她又表現得什麼都會,自己吃飯,穿衣服,刷牙等等完全不用操心。有一天,我們倆都在家,我讓女兒馬上去刷牙,然後過來看動畫片兒。她答應著馬上跑到衛生間倒水,擠牙膏,開刷,動作相當熟練。
  • 「管娃要趁早,大了要討好」學霸媽教子有方,可惜很多家長做反了
    這不,我家也有正處在學習難管期的孩子,我也一直在尋找對孩子學習有幫助的方法。而在那些學霸身上找亮點,聽學霸家長分析自己孩子能夠取得成功的秘籍,就是我們這些關心孩子學習的父母最常做的事。「管娃要趁早,大了要討好」學霸媽教子有方,讓人敬佩很多關注高考的家長,應該注意到2019年廣西的一位高考狀元,名叫楊晨煜,他高考考了730分,創下了廣西曆年高考分數的最高分。
  • 管孩子要趁早,還得男女有別:男孩"三捨得",女孩"立四規"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怎麼管教孩子,是父母育兒路上的一個大難題。所以說,父母管孩子要趁早,該管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管,不要偷懶、不要等孩子大一點再說。而且,父母管教孩子還得注意男女有別,要謹記男孩&34;、女孩&34;原則。管教男孩&34;①捨得放手男子要獨立,父母就要捨得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