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管教孩子要趁早!李玫瑾教授:錯過這個最佳管教期,就很難管了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管教孩子要趁早!李玫瑾教授:錯過這個最佳管教期,就很難管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兒童的惡化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每個孩子長大後遇到的各種問題都與他們在童年時期接受教育的時間有關,並且與他們成正比。
最近,我參加了暑假的語言表演班。每周有6節課,每節課是從上午8點到上午10點,原因是時間不是很長,強度也不是很大,所以應該很好地適應。
但是在新時期之後,我很高興現在我開始了各種各樣的「不想上學的幻想」。
例如,像個嬰兒一樣,說:「奶奶,我今天心情不好,我不想上學。」(我從小就知道心情不好的原因?)
例如,找到身體的原因是「奶奶,我的肚子很痛,今天我不能上學嗎?」(但是看到他的外表旺盛,怎麼會出現胃痛?)
例如,討價還價「奶奶,如果您讓我上學,我會哭,如果您不讓我上學,我不會哭!」(使用哭泣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孩子的想法確實有些奇怪)
另一個例子是把鍋扔給老師「奶奶,我不明白老師說的話,我今天不想上學。」(孩子只是認為這也是不上學的原因。)
無論如何,有很多原因,最終目標只有四個字,那就是「不想上學」。
每次在這個時候,幸福的母親和幸福的父親都會說一些偉大的真理。成人長大後,他們每天必須上班賺錢,孩子們每天都必須上學以學習知識。想要的一切都需要錢。錢,但是只有學習好之後,您才能賺很多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您不能僅僅因為不想做而去做...
但是,每當我高興時,我都會用哭泣來對抗它。這時,我快樂的奶奶將來完成遊戲。「孩子還很年輕,你知道什麼,不要一直這樣控制他。」實際上,這是許多老人的想法。孩子們還很小,思想還不成熟,即使受到管理,他們也學不會很多。最好給他們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並讓他們長大後遵守紀律。效果好。,孩子容易接受。
是這樣嗎?
這實際上是快樂爸爸今天要說的事實:對孩子進行管教還為時過早,或者為時已晚。
快樂父親的祖父經常說:「看起來老了3歲,看起來老了7歲」,這就是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他可以看到他3歲時看到的東西。從他7歲那年的表現可以看出他的年齡,這句話實際上是非常合理的。
孩子越小,可塑性越高
這個孩子就像一個小樹苗。隨著樹的長大,樹苗將逐漸長成參天大樹。眾所周知,在樹苗生長過程中,肯定會有一些小樹枝影響它們的生長,這就是我們常所說的小問題。如果沒有及時的監督,這些小樹枝將無法及時切斷。它會無國界地蔓延開來,最終結果是樹變得彎曲了。
每個孩子出生後都是一樣的。他們長大後在同一環境中取得不同成就的原因是教育。用外行人的話說,這是父母的「紀律」。
從小就養成許多習慣
記得閱讀有關知乎的文章:
我小時候,父母對我有很多要求。起床時,我必須洗臉,刷牙,清潔被子,整理自己的東西,每天打掃房間以及打掃桌子...
為了變得懶惰,我沒有哭很多,但現在回想起來,我真的很感謝父母幫助我養成當年的好習慣。
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正確的。只有從童年起嚴格的要求才能使他們長大後養成良好的習慣。實踐能力和責任感都是如此。敏感性也是如此,對與錯的概念也是如此。
可以說,孩子長大的每個好習慣都是父母從小養成的。
如果您不及早對孩子進行管教,您將遭受痛苦
前一段時間,一篇有關「一個17歲的男孩失去父親的一生積蓄」的文章很受歡迎。
這個17歲的孩子已經是一名中學學生,在暑假期間回到家後沒事做。他被網際網路賭博迷住了,然後變得越來越深。最後,他失去了父親的全部積蓄。
當然,我們可以譴責網絡賭博傷害人們,甚至開始傷害兒童,但是我要說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中的懶惰最終將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例如,一個孩子變成了一個熊孩子,被所有人毆打;例如,一個孩子陷入災難並面臨入獄;另一個例子是直接失去家庭成員的所有積蓄。
孩子這樣做確實可惡,但是當您考慮時,應該歸咎於誰呢?
孩子們如果不早點管教就不會長大
在《戰爭與和平》中有一句話:當沒有人對你說不,你就不會長大。
實際上,並不是很多父母沒有對孩子說不,但對於那些沒有來的孩子來說為時已晚。他們錯過了為時已晚的教育的黃金時代,也錯過了他們的孩子形成對與錯的概念的時刻。是時候不再多說了。
壞習慣就像壞事。如果不耕種,任何時候都不會自己變得更好,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如果父母不及早管教他們,他們將很難健康成長。
張愛玲曾經說過「儘早成名」。快樂爸爸在是否成名這個話題上不是很清楚,但是對孩子們進行管教真的是很早,原因很簡單,到了很晚才結束。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美金曾經說過:「你的性格要在6歲之前發展,如果某些問題不能解決,背後的父母將無法控制它。」
實際上,對於孩子來說,紀律應該從出生開始。
在1歲之前,這是孩子形成安全感的時期。安全對兒童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包括自信,積極,勇氣和樂觀,這一切都源於安全感。
在1-3歲期間,孩子開始像海綿一樣貪婪地吸收所有的水,從那時起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例如責任感,例如愛別人,簡單的規則。
3至6歲的孩子更注重品格訓練,例如認真負責的態度,積極的態度,對老師的尊重以及認真學習的態度,這些素質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小學教育。
6歲那年是孩子紀律訓練的黃金時代。
如果孩子們的各種意識還處於萌芽階段,並且他們似乎仍然了解父母的紀律,那麼在這個階段,他們已經可以充分理解對與錯了,在此期間,父母應該抓住機會。從小就減少寵壞,制定各種規則並養成各種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沒有小時候的紀律,就不會有明智的成長方式。
在6歲之前,您沒有對孩子進行適當的管教,請等到10歲進行嚴格控制。那是徒勞的方法。
因此,對於孩子們,紀律應該確切地關心什麼?快樂爸爸認為應該是以下方面:
條款和規則
遠離玩具
當許多孩子玩耍時,他們總是喜歡在地板上扔玩具。從爛攤子中選擇一個或幾個玩具,玩完後扔在地上的玩具就跑掉了,至於整理起來,更多的是等待媽媽的幫助,許多媽媽也認為孩子還很小,最好不要收拾!
實際上,大約3歲的兒童,只要採用一些科學的方法,就可以完全清理玩具。
例如,它可以幫助孩子分解包裝玩具的艱巨任務,一次只能包裝幾塊。對於孩子來說,工作量很小,對困難的恐懼自然會消失,例如,可以幫助孩子找到幾個不同的容器放入玩具,同時培養孩子的分類意識;例如,可以通過比賽的形式來激發孩子的熱情,清理玩具更容易接受;例如,可以適當地給予一些獎勵給孩子,使他們在心中得到更多的認可。
實際上,只有讓孩子運動,才能培養他們最基本的規則意識,而這種良好的養成習慣會使將來的生活更加整潔。
誰是誰
快樂爸爸想在這裡談論的是自我意識。
當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的自我意識是很膚淺的。具體表現是,他們在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會毫不猶豫地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是孩子們的共同心理。
這時,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增強自我意識,例如經常抱著一個東西問孩子,這是誰?通過不斷的重複,讓孩子了解這個世界上實際上有很多東西,兩者他們中有自己的和他人。自己的東西的所有權屬於他們,別人的東西的所有權屬於他人。或者,只要是孩子的東西,重複幾次,這就是您自己的。
自我意識是孩子最基本的規則意識。只有有了這種認識,才能形成最基本的道德觀念。
知道如何分享
這裡的共享有兩個含義。
一個在家裡。儘管據說這個孩子是最小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可以接受各種「優惠待遇」。
例如,讓孩子先採摘水果,最好的飯菜總是放在孩子的碗裡,並為孩子保留一些美味的食物。在這種治療下長大的孩子往往會養成「每個人都應該讓我」,這對他們的成長非常不利。
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呢?這實際上很簡單,只需制定一些規則即可。例如,在「先到先得,以後再來」吃水果的時候,誰先坐在桌旁是最好的。例如,「長者最老」,如果有祖父母,則應首先將美味的食物送給長者;例如,表現良好的人具有優先權」,一天中表現良好的人優先選擇美食事情等等。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幫助孩子養成分享的習慣。
另一個是在外面共享。
這種分享取決於孩子們自己。擁有自己的東西屬於他們。如果您願意玩,可以將其贈送給其他人。如果您不想要它,那麼您就不給它。分享就是您想要的。如果您不這樣做,那只能稱為搶奪。我們不搶奪他人,也不要讓別人搶奪自己。
通過分享意識的教育,有可能防止孩子發展自私和將來不了解別人的缺點。
習慣學科
表現良好
在幼兒園很開心,有一個這樣的同學,經常搶孩子的東西,經常上幼兒園,為此,老師多次邀請父母,但效果不好。
這些孩子經常喜歡使用暴力手段強迫他人接受他們的意見,或者通過搶劫來實現他們的願望。這種做法實際上是不守規矩的行為,這是父母需要儘快管教的最重要的事情。
那麼,父母該怎麼辦?
明確指出這是錯誤的。爸爸媽媽應該清楚地告訴他們的孩子這是錯誤的。這種行為不是好孩子應該有的行為,父母不會喜歡這樣的孩子,老師也不會喜歡他,並告訴孩子這次是警告,第二次要對他進行懲罰。
為了幫助孩子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爸爸媽媽應該在什麼場合和哪種表達方式更好的情況下幫助孩子,這不僅可以表達自己的意願,而且可以使對方更加接受。
引導孩子思考將來該怎麼做。最後,父母要做的是總結整個事情,並指導孩子們思考他們在這件事上出了什麼問題以及將來該怎麼做。
表現良好的孩子是有良好習慣的孩子。
對您做錯了事表示歉意
道歉也是需要儘快「紀律」兒童的一個方面。
許多父母認為他們的孩子還很年輕,所以對他們來說還可以,實際上,這種方法只能使孩子感到自己沒有錯,這樣他就不會限制自己的行為,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直到他犯了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
因此,教孩子如何儘早道歉。
一般來說,孩子在3歲左右就可以理解事物,他們已經知道最基本的是非。當孩子犯錯時,除了教育他們改正之外,還應該要求他們道歉。了解到這一點,他們將來會彼此誠實並有勇氣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即使對於成年人來說,這種能力也是寶貴的。
有禮貌
對於孩子來說,有很多禮貌的表現。
例如,說話時要看著別人,說話時不要打擾別人,見到老師時打招呼,跟別人說再見,這些習慣雖然很小,但實際上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為了養成兒童良好的生活習慣,父母更有必要刻意引導他們的日常生活,例如提醒孩子打個招呼和建議孩子說再見。當然,有時候,如果您面對他人,仍然使用提示和提醒,並直截了當地指出這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但這並不好。
此外,父母還應該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榜樣,這樣孩子們可以學習更多正確的方法和方法,這些方法和方法可以被內化為自己的行為。
孩子長大後的每個亮點實際上都是儘早遵守父母紀律的結果。
我真的很喜歡這樣的句子:「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如果影印件有問題,那一定是原件。」孩子長大後出現的問題實際上是父母教育的問題。懶惰。
畢竟,需要及早管理孩子,才能擁有未來。
我是一個家庭教育老師,一個高級的產科教師,也是一個多平臺的育兒作者。跟隨我給你帶來實用的母性和育兒知識。如果你有任何困惑或疑問,請發私信,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建議能讓你作為一個家長突然敞開心扉,不再孤獨地走上育兒之路。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