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症是病 光靠管教可不行
南寧兒童多動症發病率達4.6%,醫生呼籲別錯過最佳治療期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張若凡
7月5日、6日,自治區婦幼保健院舉行兒童多動症義診,引來了不少被「永動機」弄得筋疲力盡的家長。不少家長花幾年時間對多動的孩子嚴加管教,卻發現根本管不住。為此,兒科醫生特別提醒家長,多動症是病,是孩子的大腦功能出現了問題,得對症下藥,光靠管教是不行的
1
南寧兒童患病率達4.6%
「感覺他永遠在動著,不是手腳動就是嘴巴動,連睡覺都停不下來。」義診現場,一位年輕的媽媽被3歲的兒子折騰得筋疲力盡。她說,這孩子簡直像「永動機」,為了照顧他,自己已從單位辭職,因為根本不敢給老人帶,否則老人半天就得血壓升高。
在義診現場看到這麼多「戰友」,家長們才意識到,自己並不是獨自在「戰鬥」,患多動症的孩子還真不少。自治區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班彩霞介紹,國內外調查發現,多動症的患病率為3%~7%。自治區人民醫院曾經做過相關的流行病學調查,南寧兒童的多動症發病率約為4.6%,男女比例約為3:1。因此,一個班裡可能就會有兩三個孩子患多動症,多為男孩。
據介紹,患有多動症的孩子,能走能跑後,症狀就會顯現出來,6歲以前通常表現為多動、衝動,7歲以後,多動的情況會有所減輕,轉變為注意力缺陷、社會交往能力缺陷等。
2
多動症是疾病
孩子淘氣,是欠管教。對待多動症,很多家長的認識還不夠科學,認為孩子不聽話,毛手毛腳,家長管教得嚴點就行了。
班彩霞曾經接診過一名12歲的男孩,他很早就被診斷為多動症了。他的父親是一名老師,認為通過自己的管教,能把孩子的行為糾正過來。可是後來這位父親發現,根本管不住,孩子就像脫韁的野馬,且脾氣越來越犟,專跟大人對著幹。發展到後來,孩子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情緒障礙,無法跟同學正常交往,甚至連課間休息的10分鐘都覺得焦慮難熬,每到下課就躲到廁所,用力抓頭皮。
班彩霞說,這些年,看到不少家庭因為有一個多動症的孩子而遭遇不幸,父母離婚,孩子控制不了自己的身體,被家長、老師責罵、誤會,心靈受創。
專家說,多動症的病因在於大腦額葉功能出現了障礙,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分泌不足,導致一系列的多動症狀。光靠家長的嚴厲管教,是無法讓孩子的大腦功能發生改變的,因此,必須對症下藥,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