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果實的採收,是油茶林經營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果實採收工作做得如何,直接關係到當年茶油的產量和質量。茶果如果採摘過早,不僅會大大降低其產量和出油率,而且茶油的質量也會大為降低。如果採摘過遲,茶果因開裂,就很容易散落在地上,同樣會減少產量和影響質量。所以,採摘的時間一般是以全樹果實中3%~5%的果實開裂為採收最佳時期。
在小草家鄉,油茶果的成熟期一般在10—11月上旬,對採摘油茶有「寒露早、立冬遲、霜降採收正當時」的說法。一般認為「前三後七」採摘較為適宜,即在霜降前3~4天開始採摘,到霜降後7~8天摘完。只是,因如今油茶的品種特別多,像寒露子就在寒露節前後成熟,霜降子在霜降節前後成熟,立冬子在立冬節前後成熟,所以,還需要根據油茶的品種來釆取不同的採摘時間。
再就是根據油茶果成熟度來判斷採摘時間,當油茶果色澤鮮豔、發紅或發黃、呈現油光,果皮茸毛脫盡,果殼微裂,子殼變黑髮亮,子仁現油或當樹上多數茶果開裂,種子落地,則已說時茶果已充分成熟。
另外,在收摘茶果時也要注意順序,一般先熟的先摘,後熟的後摘。先摘高坡、稀疏、混交中的茶果,後摘低處、純林和中幼齡林中的茶果。採收果實時正是油茶花含苞待放之時,採收時要注意保護花苞,保護枝條,不要折枝取果。如果在採收時損傷過多的樹枝和花苞,就會影響來年的產量。採收完畢後,還要及時進行復收和復撿,逐山逐塊進行。
茶果採回後,需堆放3~5天,以促進茶果果殼開裂。然後把茶果攤到土曬場上,經常翻動,並除淨雜物。在茶子曬到用手抓起來搖晃,能發出清脆響聲時候,就說明茶子已基本曬乾,這時便可收藏起來,以備榨油。
而油茶種子的貯藏,一般採用的是沙藏法和冷庫貯藏。沙藏法是,先將種子和含水量5%的溼沙,按體積1∶3的比例混合均勻,平鋪於散熱良好的室內。種子與沙層厚度不超過60釐米。每15~20天淋水1次,保持溼潤,氣溫應控制不超過20度。這樣一般可貯藏120天左右。如果是冷庫貯藏,貯藏期限可達1~2年,甚至更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