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新四大發明」評選活動由廣東省發明協會主辦,搜狐網發起,從建國以來影響中國建設進程的數十項重大科技成果中,評選出中國當代的「新四大發明」:雜交水稻,漢字雷射照排,人工合成胰島素,複方蒿甲醚。
1973年,在袁隆平的帶頭下,終於完成了水稻雜交「三系」配套的創舉,這一創舉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水稻生產上利用雜種優勢獲得成功的國家,袁隆平以此為科學依據發表水稻有雜交優勢的觀點,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種的禁區,徹底推翻了西方學者幾十年來關於「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勢」的斷語。
1974年以後雜交水稻技術得到全國性推廣,僅1974年至1978年,中國的水稻單產從三百公斤提高到六百公斤,在此後的二十多年中,因袁隆平和他的課題小組研究成果,成功解決雜交早稻「優而不早,早而不優」的技術難關,實現早、晚雙季雜交稻的配套,促成了中國雜交稻的第二次大發展,形成一個多類型、多熟期、早、中、晚組合全面配套的新格局,為中國增產糧食三千多億公斤。
1975年9月,王選教授的高倍率字形信息壓縮技術,字形的高速還原技術進一步成熟,並通過軟體在計算機中進行了實現。
1976年底,王選教授寫出了「748工程漢字精密照排系統方案說明」,王選教授的設計理念終於為人們所接受。
漢字雷射照排系統是1975—1976年期間在封關鎖國的情況下完成設計的!!!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標誌著人類在認識生命、探索生命奧秘的徵途中,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其意義與影響是巨大的。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的蛋白質。過去世界普遍認為生命體是天然的,大多認為人工合成生命體是不可能的,中國人首次讓它變成可能。
複方蒿甲醚:複方蒿甲醚是第一個由中國發現的全新化學結構的藥品,也是目前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可的中國原創藥品。
複方蒿甲醚的誕生,肇始於20世紀60年代。1967年5月23日,毛主席和周總理親自指揮部署了「523項目」。這項以啟動日期命名的重大項目,揭開了年輕的共和國研製抗瘧新藥的序幕。1972年,科研人員終於從青蒿裡提煉出抗瘧疾的化合物―――青蒿素,並於1973年在雲南和海南等瘧疾高發區進行了臨床試驗。青蒿素是新中國研製的第一個化學藥品,標誌著我國新藥研發取得歷史性突破。治療瘧疾快速、高效、抗藥性小的青蒿素,被國際社會譽為抗瘧藥研究史上的「裡程碑」。
它不但為我國消滅瘧疾作出了貢獻,也使世界抗瘧事業翻開嶄新一頁。從此以後,我國科研人員在抗瘧之路上不斷奏響凱歌,他們在青蒿素的基礎上又開發出蒿甲醚等療效更強的衍生物。為克服瘧原蟲的抗藥性再次「抬頭」,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的專家們又將蒿甲醚與化學藥品本芴醇組方,研製出新藥複方蒿甲醚。複方蒿甲醚既有治癒率高的優點,也有延緩抗藥性產生的特點,堪稱抗藥性瘧疾的「剋星」。
從黃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我國獲國際社會承認、在國際醫藥界最有影響的兩個藥物之一。以青蒿素為主的聯合療法治療瘧疾,3天就可見效,較傳統氯喹療法減少了4天。臨床應用30多年來,尚未發現瘧原蟲對其產生耐藥性。
1991年開始,中外雙方相繼在世界63個國家、地區和相關國際專利組織申報複方蒿甲醚專利,截至2002年,已獲得包括中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歐共體等49個國家和地區的複方藥物發明專利權,成為我國率先在國際上獲得專利的化學藥品,也是世界複方類藥物中擁有發明專利保護國別最多、專利覆蓋面最大的藥物之一。
「新四大發明」新鮮出爐「複方蒿甲醚」爆冷入選
據了解,「新四大發明」評選活動由廣東省發明協會主辦,搜狐網發起,從建國以來影響中國建設進程的數十項重大科技成果中,評選出中國當代的「新四大發明」。
截至12月16日凌晨,「新四大發明」評選有效投票數共計51442張,參與投票及各種話題辯論的網友已超過了10萬人次。經過為期一個月的評審,之前不為網友熟悉的「複方蒿甲醚」最終被專家列入「新四大發明」,並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副院長郭俊指出:「複方蒿甲醚是第一個由中國發現的全新化學結構的藥品,自誕生至今,它已在世界範圍內,各瘧疾流行地區挽救了無數的生命。它的影響力,一點都不亞於雜交水稻、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等重要發明。」
「『具有原創性』、『具有世界級影響力』、『能產生社會效益』是專家評判『新四大發明』的三大基本標準。
入選理由
1、雜交水稻:1973年,中國的袁隆平向世人捧出了「雜交水稻」這一震驚世界的答卷。這無疑是史書上值得濃墨重彩的一筆。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面積不多的中國,不僅解決了自己的糧食問題,還為亞洲甚至全世界糧食問題的解決做出了巨大貢獻。
2、漢字雷射照排:漢字雷射照排技術,是基礎理論的重大突破,給出版印刷行業帶來了一次革命性的變革,大大提高了印刷出版業的效率。它在促進中華文化傳播的同時,也對日、韓等國家的印刷出版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人工合成牛胰島素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工合成有蛋白質。過去世界普遍認為生命體是天然的,大都認為人工合成生命體是不可能的,是中國人首次讓它變成可能。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是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對於人類探索生命奧秘的影響是巨大的。
4、複方蒿甲醚:複方蒿甲醚是第一個由中國發現的全新化學結構的藥品,也是目前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可的中國原創藥品。截至2005年底已被26個亞非國家指定為瘧疾治療一線用藥,它在瘧疾這一高傳染性疾病治療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然而,讓人感慨乃至大吃一驚的是,上面這四個新四大發明,竟然全部來自於偉大的」毛澤東時代「,是毛澤東思想嚴格貫徹下的社會大生產的成果,這讓那些黑毛主席說毛澤東時代」崩潰「」浩劫「的公知大V、黑心文人、小人們嚴重打臉、汗顏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