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實踐論》的新時代解讀

2020-12-22 黨建網

點擊上面「黨建網微平臺」六個字,輕鬆關注

毛澤東同志於1937年7月所著的《實踐論》是系統地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著作,也是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經驗、深化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裡程碑式著作。《實踐論》所凝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在新時代仍有重要意義。

一、《實踐論》發表的時代背景

在延安王家坪的延安革命紀念館的一個展櫃中擺放著三本書: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單行本《實踐論》、《矛盾論》和延安時期油印本的《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是前二者的母體,其第二章第十一節就是後來《實踐論》的原稿。《實踐論》《矛盾論》兩篇著作都是毛澤東同志1937年7月和8月為抗大講課用的講稿,後都編入《毛澤東選集》。

毛澤東第一次訪問蘇聯後,史達林應毛澤東要求派理論家尤金來華協助《毛澤東選集》的編輯出版工作。尤金看了《實踐論》的俄譯本,頗為稱讚,立即送史達林並建議在蘇聯發表。蘇聯《布爾什維克》雜誌於1950年12月首次發表《實踐論》,並於12月18日由《真理報》發表編輯部文章《論毛澤東的著作〈實踐論〉》。中國首次發表此文是在1950年12月29日的《人民日報》。

《實踐論》的寫作背景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第一,中國革命處於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到抗日戰爭的轉折時期。隨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日益加深,中日間的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國內階級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自1935年12月瓦窯堡會議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後,黨的主要任務就是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變中國為其殖民地的鬥爭,要勇敢拋棄關門主義,動員全民族抗日力量。

第二,曾在黨內佔統治地位的教條主義等錯誤使中國革命遭受極大損失,這些錯誤都具有主觀與客觀相脫離的特點。遵義會議糾正了黨的錯誤路線,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為了在思想上、政治上進一步總結經驗,提高幹部思想水平,統一全黨認識,需要進行科學世界觀、方法論的教育。

第三,紅軍長徵勝利到達陝北,實現了從軍事大轉移到佔有較為穩定的革命根據地的轉變。黨的工作一方面是要進行以遊擊戰為主的抗日戰爭,另一方面則是要加強根據地的建設和管理,不斷壯大革命力量。

第四,由於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和張國燾分裂主義活動等的影響,紅軍在長徵過程中減員嚴重。紅軍隊伍數量雖大量減少,但是經過長徵嚴峻考驗的紅軍戰士都是革命事業的寶貴骨幹。要把他們培養成為能夠擔當重任的黨員幹部,需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全面武裝。為了加強對黨員幹部的教育,提高幹部的思想理論素質,毛澤東同志帶頭講授科學世界觀、方法論的課程,他利用初到陝北的時間空隙完成了講授提綱,形成了《實踐論》。

二、《實踐論》闡述的理論要點

《實踐論》系統探討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其蘊含的科學理論值得我們深入學習。

第一,社會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活動。「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一切這些知識,離開生產活動是不能得到的。」人們的生產實踐及形成的生產關係,決定了人類社會其他各種關係。「在階級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在一定的階級地位中生活,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與離開人的社會性和歷史發展來觀察問題的唯物論的根本區別。

第二,社會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人類社會的生產活動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發展,這決定和推動了人類的認識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由片面性向科學性發展。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的時代,吸收了人類社會創造的全部先進知識財富,又衝破了剝削階級的偏見,科學地認識和把握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人們的認識,不論對於自然界方面,對於社會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即由淺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社會實踐的發展推動了人們認識的發展和進步。

第三,社會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於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認識只有在社會實踐中取得了預想結果,才能被證實。實踐中出現失敗或錯誤,則說明主觀與客觀是不一致的,需要進一步改進認識。辯證唯物論把實踐置於第一位,不僅因為認識來源於實踐,更是因為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第四,深刻闡釋了實踐與認識的矛盾運動以及認識發展的辯證過程。人們在認識的過程中,由對事物的現象、片面、外部聯繫的感性認識,上升到對事物的本質、全體、內在聯繫的理性認識,進而產生了概念,這是認識的第一個飛躍。但更重要的是第二個飛躍,即從理性認識到革命實踐的飛躍。「馬克思列寧主義之所以被稱為真理,也不但在於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等人科學地構成這些學說的時候,而且在於為爾後革命的階級鬥爭和民族鬥爭的實踐所證實的時候。」人們獲得的對於客觀世界規律的認識必須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實踐中。

第五,要堅持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革命隊伍中的頑固派、右傾機會主義和「左」翼空談主義,唯心論和機械唯物論,機會主義和冒險主義,都是以主觀和客觀相分裂,以認識和實踐相脫離為特徵的。堅持不斷地使自己的認識符合客觀情況的變化,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和改變不符合實際的認識,不斷保持認識與實踐的一致性,才能防止脫離實際。「馬克思列寧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闢認識真理的道路。我們的結論是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反對一切離開具體歷史的『左』的或右的錯誤思想。」

三、新時代要堅持和運用《實踐論》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

《實踐論》是一部常學常新的經典著作,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運用其中所凝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

第一,運用《實踐論》所堅持的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成果。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全部成果,把黨的指導思想推向新境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社會實踐的科學總結,是來源於實踐的正確理論。比如,黨的十九大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等。這些重要論述既是對中國共產黨近百年實踐的總結,也是新時代實踐發展的客觀要求,充分表明我們黨對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認識又邁出了偉大一步。

第二,要始終堅持檢驗真理的人民性立場。「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檢驗真理的實踐是有人民立場的,是千百萬人民的實踐;檢驗真理的實踐是有方向的,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實踐。站在千百萬人民革命實踐對立面的極少數個人的評價不能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例如,新中國的土地改革運動,這一實現中國社會最深刻變革的偉大實踐,對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群眾而言是正確的、應肯定的社會進步;而對國內外敵對勢力而言則是血腥的歷史、浩劫和破壞。由此可見,立場不同,對同一事物的評價則有天壤之別,用實踐來檢驗真理必須從社會發展進步出發,堅定人民立場,一切以人民為中心。

第三,要充分認識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改造主觀世界的必要性。改造主觀世界是共產黨人黨性修養的重要方面。《實踐論》中強調「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鬥爭,包括實現下述的任務:改造客觀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改造主觀世界同客觀世界的關係」。一個時期以來,黨內政治生活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與改造主觀世界不足有關。《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第一條就明確指出要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改造主觀世界。新時代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必須不斷改造主觀世界,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

第四,要在新的實踐中不斷發展真理,推動認識不斷發展。客觀事物是複雜的,全面認識需經長期實踐檢驗;客觀事物是發展變化的,人的認識不能停留在某一時期,必須與時俱進。回顧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我們對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認識,就經過了一個複雜的歷史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發展積累了大量經驗,但也面臨著國內外複雜的形勢變化,實現改革發展穩定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及時科學總結和研究實踐中的新情況是必要的,只有不斷通過新的實踐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斷及時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才能永葆青春的活力。

(來源:2020年第10期《黨建》雜誌,作者: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劉書林)

監製/李小標 責編/劉文韜 編輯/王仁鋒 製作/王仁鋒

相關焦點

  • 李慶英:適應新時代創造新理論——重溫毛澤東讀蘇聯 《政治經濟學...
    人類社會思想發展史鮮明地昭示,任何一種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新理論,都是為解決那個時代的現實問題而產生的,必然要為現實政治服務,這是一條基本規律。對此,毛澤東深刻地分析說:「只有馬克思和恩格斯,沒有列寧,不寫出《兩個策略》等著作,就不能解決一九○五年和以後出現的新問題。單有一九○八年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還不足以對付十月革命前後發生的新問題。
  • 《實踐論》《矛盾論》的歷史地位及其現實價值
    【摘要】《實踐論》《矛盾論》深刻地揭露了黨內普遍存在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大眾化的光輝典範,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現實價值。它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闢與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價值指引,為當前全面深化改革、脫貧攻堅等工作提供重要方法論。
  • 《實踐論》讀書報告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重要的並非是懂得客觀規律後解釋世界,而是要用客觀規律認識去能動地改造世界。因此從理性的認識還要轉變為革命的實踐,這是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將認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是檢驗理論、發展理論的過程。「辯證唯物論之所以為普遍真理,在於經過無論什麼人的實踐都不能逃出它的範圍。」
  • 《實踐論》《矛盾論》與百年中國曆程
    原標題:《實踐論》《矛盾論》與百年中國曆程 1937年,毛澤東的《實踐論》《矛盾論》(以下簡稱「兩論」)在延安發表,至今整整80年。在《實踐論》中,毛澤東指出:「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於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只有在社會實踐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時,人們的認識才被證實了」。
  • 毛澤東把什麼書稱為「血的著作」
    1964年,有人提出要出版《毛選》第二版,毛澤東說:「現在學這些東西,我很慚愧,那些都是古董了,應當把現在新的東西寫進去。」「老古董」的分量既已擺在那裡,要緊的是寫出「新東西」,這是典型的政治理論家與時俱進的心態。
  • 《方法與智慧——<矛盾論>、<實踐論>新讀》新書發布會在京召開
    12月15日,機械工業出版社在中國職工之家酒店舉行《方法與智慧--<實踐論><矛盾論>新讀》新書發布會,該書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陳世珍博士。同時,還組織召開了主題為「領導幹部(管理者)素質能力提升」的專家研討會。
  • 毛澤東為什麼能提出「實事求是」
    在開闢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打漳州時,毛澤東得到一批馬列著作。後來他被排擠出紅軍的領導崗位,卻利用賦閒扎紮實實地讀了兩年書。毛澤東說:「後來寫成的《矛盾論》《實踐論》,就是在這兩年讀馬列著作中形成的。」  從《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矛盾論》《實踐論》來看,此時毛澤東已嫻熟地掌握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哲學方法。
  • 文章千古事——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後對自己著述的評價
    1964年,有人提出要出版《毛選》第二版,毛澤東說:「現在學這些東西,我很慚愧,那些都是古董了,應當把現在新的東西寫進去。」「老古董」的分量既已擺在那裡,要緊的是寫出「新東西」,這是典型的政治理論家與時俱進的心態。   「此文過去沒有發表,現在也不宜發表」   編輯《毛選》,毛澤東的原則是精益求精。為避免不必要的現實困擾,他捨棄了一些個性鮮明、很富情感色彩的文章。
  • 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究的意義與方法
    李 捷   首屆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討會於2019年7月27日在韶山順利召開,這是順應新時代發展需要之舉。  一、新時代條件下研究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的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使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究有了更加深遠與廣闊的視角
  • 《實踐論》:知和行是什麼關係?哪個在先?
    原創作者《讀書廣記》《實踐論》之前的三種知行理論《實踐論》是一篇內容豐富的哲學著作,它的副標題是《論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和行的關係》,現在我們撇開其他內容不談,單單考察知和行的先後關係。在《實踐論》之前,中華哲學的發展已經對知行先後關係問題提出了許多觀點,最具代表性的有三種:第一種是朱熹的「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它的補充是《尚書》說的:「知之非艱,行之惟艱」;主張認識在前,實踐在後,但實踐比認識更重要;第二種是王守仁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實踐論》對現實個人的指導意義
    《實踐論》是老一輩無解階級革命家對革命理論經驗和實踐經驗的哲學總結,是對當時黨內的機會主義和教條主義的批判總結,對當時的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都產生了深遠的現實的指導意義,因此《實踐論》也被稱為現實的管用的哲學。
  • 毛澤東:立起「三不朽」的世界豐碑
    曹應旺:陳雲說過:「老一代人擁護毛澤東同志是真心誠意的。」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慶祝活動中,黨和人民懷念毛澤東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是真心誠意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毛澤東是領導和指引新中國站起來的歷史偉人,也是為新中國富起來強起來奠基的歷史偉人。今天呈現在世人面前的盛世中國遂了毛澤東的心願。在這樣的歷史時刻懷念毛澤東、追頌毛澤東是很自然的。 2.
  • 「新時代」內涵的多維解讀
    「新時代」思想意蘊的厚重性緣於其實踐鏡像的多稜性,認識它的深刻含義不能受線性思維束縛,就事論事地理解「新時代」。本文嘗試從多個維度對「新時代」的思想意蘊進行解讀,希冀能夠對加深認識和加強研究有所裨益。一、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歷史之維歷史維度是認識「新時代」概念提出的重要依據,因而也是把握其思想意蘊的重要視角。
  • 實踐論: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
    ——《實踐論》1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實踐論》這句話很深刻,充滿辯證法思維,把人們的認識方法(認識論)說透了。感覺與理論,現象與本質,屬於相互對立統一的哲學範疇。這句話也可以翻譯為:感性認識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情況,理性認識才能洞察到事物的真實本質。
  •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自我評價四則
    1937年7月,毛澤東撰寫的《實踐論》。 當佩雷拉說,他學生時代就讀過毛主席的著作,並通讀了《毛澤東選集》第四卷時,毛澤東在回顧了中國近代歷史的進程後說:「我們經過了28年的鬥爭,其中22年是武裝鬥爭。當中也經歷過好幾次失敗,幾起幾落。我寫的文章就是反映這幾十年鬥爭的過程,是人民革命鬥爭的產物,不是憑自己的腦子空想出來的。先要有人民的革命鬥爭,然後反映在我們這些人的腦子裡。
  • 實踐論:讀得越多,對事物洞察,就越清晰明白
    ——《實踐論》寒牛出欄解讀:大家好,我是寒牛出欄。今天,我們來繼續解讀《實踐論》,領略偉人哲學智慧。《實踐論》這段話,給我們帶來5點啟示:1、人類的社會實踐,包括科學技術在內,都是一步步向前發展過來的,從低級走向高級,由粗獷走向精細,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
  • 實踐論:每一份工作都會遭遇困難,就像每一條河流都會遇到阻礙
    大家好,今天我們讀《實踐論》。《實踐論》這篇名著,粗略看一遍很枯燥,好像看不出什麼門道來。只能記住幾個模糊的概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等。3比如讀到《實踐論》這句話。尤其是創業者,從事科學研究的創造者,所面對的都是新事物或複雜事物,可參照的經驗和對象非常有限,甚至是沒有。在這種情況下工作,就需要做好面臨挫折的心理準備,或者提前準備第二個替代方案。如果從創業者的角度思考,創業肯定不會一帆風順,所以創業者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 毛澤東詩詞的時代價值與現實意義
    毛澤東詩詞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在當今時代依然彰顯其光輝和魅力,是常讀常新、常悟常新的傳世經典。 一、毛澤東詩詞是滿腔熱忱為人民抒寫抒情抒懷的光輝典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毛澤東是詩人政治家, 是政治家詩人。他在《七律二首·送瘟神》的「小序」中寫道:「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 從《毛澤東年譜(1949—1976)》看毛澤東對本人著作和毛澤東思想的...
    《年譜》記錄,早在 1951年 3月 27日,毛澤東在給李達的覆信中指出:「《實踐論》中將太平天國放在排外主義一起說不妥,出選集時擬加修改。 」(《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 1卷,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3年版,第 3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