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是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也是最瀕危的貓科動物之一,過去100年來,全球老虎的數量銳減了95%以上,9個老虎亞種中的3個已滅絕:裏海虎、峇里虎和爪哇虎,剩下6個虎亞種的形式也不容樂觀,都處在岌岌可危的狀態,全世界的人們都在關注老虎的生死存亡。
2010年11月,在俄羅斯聖彼得堡,13個野生虎分布國發表《全球野生虎分布國首腦宣言》,將每年的7月29日定為「全球老虎日」,其目標是,在2022年(虎年)之前使得野生虎的數量翻番,達到6000隻以上。截止到2017年,第7個世界老虎日,全球野生虎的數量有3900隻。
從2010年到2017年,野生虎數量增加的國家主要有4個,它們是俄羅斯、印度、尼泊爾和不丹。餘下的國家野生虎形式不容樂觀,甚至有的國家野生虎已滅絕,如柬埔寨。2017年10月,柬埔寨放出消息,其或向印度引進老虎以帶動該國的野生動物旅遊業,以恢復該國東北部省份蒙多基裡省滅絕的老虎種群。
在保護老虎的行動上,印度的做法很是成功。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立法保護老虎的國家之一,於1973年開始實施老虎保護計劃,至今,印度已有19個老虎保護區,2300隻左右的野生虎,佔全球野生虎數量的50%以上。
維持這些保護區是要成本的,聰明的印度人選擇發展野生動物旅遊業來回收成本。印度的19個老虎保護區和公園(也許不止這19個)靠著完善的規劃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參觀野生動物,特別是大批西方遊客。遊客們可以乘坐大象、汽車在保護區內的規定路線瀏覽,也可以請嚮導帶領他們瀏覽。於是乎,野生動物旅遊業不僅為當地政府增加了收入,也解決了當地群眾的就業問題。
保護區裡面的老虎和其它動物,每天都能見著形形色色的人、大象和汽車,早已對這些東西見怪不怪,就算看到吉普車靠近也不會逃跑或者躲藏,它們該幹嘛幹嘛。如此一來,遊客能近距離觀賞野生動物,野生動物也能被世人所知曉,成為人虎和諧共處的典範。
但是這樣的共處模式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數十年不斷磨合的過程。此外,野生動物保護區也要重重設防以防止盜獵,遊客入園必須遵守嚴格的規定,比如各時段限定一定數量的車輛入園,且遊客只能待在車內。
關於人虎和諧共處,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