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不同的線粒體代謝模式影響T細胞的分化和功能

2020-12-11 飛華健康網

CD4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一種重要免疫細胞,在整個激活階段需要進行代謝重編程。在CD4T細胞中,T細胞受體的連接以及細胞因子信號的共同刺激下可誘導糖酵解合成代謝,這是細胞快速增殖所必需的。CD4T細胞分化和功能可通過信號傳導和轉錄重構協調進行,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這些過程是否可由細胞中的代謝成分獨立調節。因此,來自耶魯大學醫學院免疫生物學系的科學團隊與2020年在Nature上,發表了一篇關於「不同的線粒體代謝模式影響T細胞的分化和功能」的研究。

研究發現:


1)天冬氨酸是TH1增殖所必需的。

2)線粒體檸檬酸鹽的消耗和蘋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促進組蛋白乙醯化,並調節參與T細胞活化的基因表達。

3)蘋果酸-天冬氨酸、線粒體檸檬酸鹽的消耗提供了T細胞活化早期增殖和表觀遺傳重塑所需的底物,為細胞分化及功能的形成提供能量。


部分研究展示:

1)TCA循環酶的活性對TH1細胞的激活是必需的


先前的研究表明,TCA循環可通過分別生成NADH和琥珀酸鹽生成複合物I和複合物II來促進線粒體氧化還原的電子傳遞(ETC)。然而,ETC在T細胞活化後期的作用尚不清楚。為了測試TCA循環對效應T細胞功能的貢獻,研究人員使用TCA循環抑制劑氟乙酸鈉處理在TH1條件下培養的細胞。在T細胞培養的第1天滴定氟乙酸鈉或糖酵解抑制劑2-脫氧-d-葡萄糖(2DG;TH1細胞激活抑制劑,用作陽性對照),並在第3天測定細胞增殖,第5天檢測Ifng-Katushka的基因表達。結果發現,雖然2DG在低劑量下比氟乙酸鈉更有效,但兩種抑制劑都以劑量依賴的方式損害Ifng-Katushka的轉錄和T細胞增殖,這表明TCA循環酶的活性對TH1細胞的最佳激活是必需的。

為了評估TCA循環的下遊過程對輔助性T細胞增殖和功能的作用,研究人員在第2天(評估增殖)或第4天(評估細胞因子生成)用ETC抑制劑治療TH1細胞,並在第二天對細胞進行分析。與2DG或氟乙酸鈉破壞TCA循環不同,ETC抑制劑會導致增殖和功能的阻滯。雖然琥珀酸脫氫酶(複合物II)的抑制並不損害增殖,但阻斷複合物I和複合物II導致分裂細胞的數量減少。這表明無論細胞因子所處環境如何,複合體I都支持細胞分裂。

2)線粒體代謝的變化促進組蛋白乙醯化並調節參與T細胞活化的基因表達


為了測試除了與輔助性T細胞分化有關的增殖過程是否受到影響,研究人員分析了SDH缺乏對組蛋白乙醯化的影響。研究發現,SdhccKO細胞表現出H3K9乙醯化的增加,DMM(丙二酸二甲酯)處理以及Sdha靶向sgRNA的輸送增加了H3K9和H3K27的乙醯化。這表明複合物II通過對增殖和組蛋白乙醯化的負調節來對抗T輔助細胞分化。


為了測試複合物II在促進TH1細胞功能程序的其他方面的作用,研究人員在細胞激活後第5天評估了Sdhc-cKO和野生型細胞中TBET蛋白的表達。與IFNγ產生缺陷一致,Sdhc-cKO小鼠TH1細胞TBET蛋白表達水平降低。RNA測序的結果與TBET表達降低一致,複合物II缺陷的小鼠表現出TH1細胞關鍵基因和T輔助細胞激活過程中重要基因的表達顯著降低。這些數據表明SDH活性是線粒體代謝支持TH1細胞功能的主要機制。

3)蘋果酸-天冬氨酸代謝為T細胞分化提供能量

前期的研究數據表明蘋果酸-天冬氨酸和線粒體檸檬酸鹽的消耗是TH1細胞增殖和轉錄重構所必需的。為了研究可能解釋這些觀察結果的生化機制,研究人員對以Slc25a1(線粒體檸檬酸載體)或Slc25a11-sgRNA為靶點的T細胞進行了質譜分析。結果發現,檸檬酸鹽轉運的中斷會導致細胞乙醯輔酶A水平的降低。靶向Slc25a11導致細胞NADH/NAD+比率降低,這表明在激活的TH1細胞中複合物I的活性是調節細胞NADH/NAD+的主要機制。


此外,靶向Slc25a1或靶向Slc25a11-sgRNA均會導致戊糖磷酸途徑中間產物和N-氨甲醯-L-天冬氨酸(核苷酸合成的基本前體分子)的中間產物水平降低。同時觀察到複合物I支持早期T輔助細胞增殖,而蘋果酸-天冬氨酸代謝為複合物I提供能量底物。眾多數據表明,線粒體對複合物I的調節決定了T細胞增殖過程中所需的代謝能量。

小結:

本研究結合藥理學、轉錄組學和代謝組學的方法,展示了TH1細胞在激活過程中如何滿足分化和功能的不同代謝需求。為提供細胞增殖和表觀遺傳重構所需的底物,早期激活的輔助性T細胞通過蘋果酸-天冬氨酸和線粒體檸檬酸鹽的消耗為複合物I提供燃料。與蘋果酸-天冬氨酸(將蘋果酸交換為α-酮戊二酸)不同,複合物II將碳代謝向前移動。這些發現說明了T細胞的分化和功能是如何由不同的代謝模塊調控的,為闡明免疫細胞的生長和調控機制提供了科學依據。

相關焦點

  • 《科學》:線粒體功能異常的T細胞會導致早衰,恢復代謝或有助於抗衰老
    我們知道免疫對人體至關重要,但是恐怕也很難想到,T細胞的功能竟然會如此劇烈地影響整個機體的運轉。 近期,《科學》雜誌發表了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們發現,線粒體功能障礙的T細胞竟然會成為衰老的加速器,在小鼠中引發代謝、認知、心血管等多方面的衰老特徵,壽命降低一半!
  • 線粒體代謝:腫瘤治療靶點
    這種有氧條件下腫瘤細胞傾向於將葡萄糖代謝為乳酸的反應被稱為有氧糖酵解或Warburg效應。基於此Warburg提出「線粒體呼吸功能損傷」是細胞發生「惡性轉化」的前提,有氧糖酵解與線粒體功能障礙也被廣泛接受為腫瘤的標誌。然而近期的研究發現,線粒體代謝對於腫瘤生長必不可少,線粒體代謝重編程是腫瘤發生發展中的一個動態過程,其代謝的靈活性可滿足腫瘤發生到轉移各個階段的不同需求。
  • Nature Immunology:調節性T細胞可限制效應T細胞的功能
    效應T細胞(Teff, effector T cells)在接受抗原刺激後,能夠增殖,分化,並具有釋放淋巴因子的功能。淋巴因子,如白細胞介素,幹擾素等,加強各種有關細胞的作用來發揮免疫效應。同時,在此過程中,效應T細胞與宿主細胞接觸,激活靶細胞內的溶酶體酶,並最終導致宿主細胞裂解死亡。
  • 吳博文等揭示T細胞線粒體代謝異常參與自身免疫疾病發生
    作為炎症過程的主要參與者,T細胞在RA發病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近年來,免疫代謝(Immunometabolism)逐漸被重視,RA患者的T細胞代謝異常也不斷被報導【1】。首先,通過對線粒體關鍵代謝中間產物的定量檢測,以及線粒體活性的檢測,作者發現RA患者T細胞線粒體功能降低,並且α-ketoglutarate/succinate比例增高,同時細胞中大量累積未被利用的Citrate和AcCoA。
  • 線粒體動力學協調T細胞抗腫瘤反應機制
    線粒體動力學協調T細胞抗腫瘤反應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8 22:38:31 瑞士洛桑大學Ping-Chih Ho研究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Nature七月代謝研究亮點
    因此,HDAC3能夠作為表觀遺傳感受器,響應來自共生微生物產生的各類代謝產物,並介導不同的宿主反應。肌醇三磷酸(IP3)是細胞內一類重要的第二信使。一般來說,IP3可由細胞內激活的磷脂酶C催化質膜上的PIP2(磷脂醯肌醇-4,5-二磷酸)產生,通過作用於內質網,釋放Ca2+進入細胞質中,改變細胞內Ca2+濃度,調節下遊反應。
  • 靶向核糖體的抗生素可影響T細胞效應子功能
    靶向核糖體的抗生素可影響T細胞效應子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1:02:46 德國漢諾瓦醫學院和亥姆霍茲感染研究中心Tim Sparwasser課題組發現,靶向核糖體的抗生素通過阻斷線粒體蛋白合成來損害
  • 人細胞毒性T細胞單細胞代謝譜的揭示
    人細胞毒性T細胞單細胞代謝譜的揭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 16:14:30 美國史丹福大學Sean C. Bendall小組揭示了人細胞毒性T細胞的單細胞代謝譜。
  • 近期線粒體疾病突破性進展一覽
    而線粒體疾病的發生則是由於線粒體功能不完整引發的一些疾病,線粒體疾病往往是由於線粒體DNA的突變造成的,從而影響線粒體的功能。nature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在利用全新的基因和幹細胞療法治療線粒體疾病方面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
  • 線粒體和葉綠體
    該學說認為真核細胞的前身是一個進化上比較高等的好氧細菌,比典型的原核細胞大,這樣就要逐漸增加具有呼吸功能的膜表面,開始是通過細菌細胞膜的內陷、擴張和分化,後逐漸形成 了線粒體和葉綠體的雛形,因此該學說又稱為「原生質膜內陷說」。
  • 線粒體在幹細胞命運決定中發揮作用
    線粒體在幹細胞命運決定中發揮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5 13:55:00 荷蘭烏得勒支大學醫學中心Maria J. Rodriguez Colman研究組合作取得最新進展。
  • 線粒體氧化損傷導致自身免疫中的調節性T細胞缺陷
    線粒體氧化損傷導致自身免疫中的調節性T細胞缺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3 14:55:37 希臘雅典學院Panayotis Verginis、Themis Alissafi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線粒體氧化損傷導致自身免疫中的調節性
  • 為什麼還用不上時,人類就準備好了生殖細胞|Nature 自然科研
    原文作者 / Philip Ball保持線粒體質量的動力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不同的生物在不同階段發育生殖細胞。動物和植物生殖細胞的發育方式十分不同,但沒人知道為什麼。現在,英國的一支研究團隊認為他們已經解開了這個謎題。
  • 《科學》:線粒體或能促進大腦發育期神經幹細胞向神經元細胞轉變
    ;線粒體會在這一精確的時期影響細胞的命運開關,人類這一關鍵時期的長度是小鼠的兩倍,相關研究結果強調了線粒體的重要功能,其或有望幫助研究人員解釋人類為何會在進化過程中發育出更大尺寸的大腦,以及線粒體的缺陷如何會誘發神經發育疾病的發生。
  • 線粒體和葉綠體的起源
    此外,在鹼基比例、核苷酸序列和基因結構特徵等方面,線粒體和葉綠體基因組也與細胞核基因組表現出顯著差異,而與原核生物極為相似。同時,線粒體和葉綠體具有自身的DNA聚合酶及RNA聚合酶,能獨立複製和轉錄②線粒體和葉綠體具備獨立、完整的蛋白質合成系統。線粒體和葉綠體的蛋白質合成機制類似於細菌,而有別於真核生物。
  • CHO細胞乳酸代謝切換的比較分析
    這篇文章主要是運用代謝物分析的方法,闡述了CHO細胞在培養過程中乳酸代謝的轉變。之前有文獻報導,培養基的組成成分和銅離子的濃度能夠影響CHO細胞的乳酸代謝,實現由乳酸產生(LP)向乳酸(LC)消耗轉變。        在本文的前期研究中,發現了銅離子與CHO細胞乳酸代謝的轉變存在一定的關聯。考慮到銅離子在細胞呼吸、抗氧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作者提出了乳酸代謝與細胞氧化能力有關的假設。
  • 乳酸通過介導ER-線粒體Mg2+動態變化來整合細胞代謝
    乳酸通過介導ER-線粒體Mg2+動態變化來整合細胞代謝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1 21:15:21 美國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Muniswamy Madesh研究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乳酸通過誘發內質網
  • 研究闡明代謝特異T細胞譜系決定的分子機制
    研究闡明代謝特異T細胞譜系決定的分子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21 12:28:04 2019年8月20日,法國巴黎文理研究大學Olivier Lantz和Franois
  • 星形膠質細胞中的GLP-1受體信號調節脂肪酸氧化、線粒體完整性和功能
    星形膠質細胞中的GLP-1受體信號調節脂肪酸氧化、線粒體完整性和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0 23:39:42 近日,德國科隆大學Jens C.
  • Cell Death&Differ:研究揭示線粒體ROS通過細胞自噬影響肌肉分化的...
    2018年7月2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肌肉分化是控制肌肉發育和維持肌肉穩態的重要過程。在肌肉分化過程中,線粒體活性氧簇快速增加,並作為關鍵的細胞信號中間分子發揮功能。但是線粒體ROS如何控制肌肉基因信號還未被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