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12月17日訊 (記者 張萍 通訊員 張強)近日,市人社局深入解放思想,破解就業創業工作中的痛點、難點和堵點問題,發布《關於深入推進「一次辦好」改革進一步做好就業創業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決定自2019年1月1日起,進一步降低政策門檻,簡化流程,精簡材料,助推我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切實提高服務對象滿意度和獲得感。
降低政策申辦門檻,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在前期42條新政的基礎上,人社局進一步降低就業創業政策申辦門檻。壓縮補貼撥付時限,對於一次性創業補貼、一次性小微企業創業補貼、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用人單位吸納就業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家庭服務業吸納就業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家庭服務業穩定就業崗位獎勵、家庭服務從業人員商業綜合保障補貼、穩崗補貼、技能提升補貼等補貼類業務,每月15日前受理的業務為第一批次,每月15日後受理的業務為第二批次,自每批次最後受理的日期至發放補貼的時間,累計最長不得超過20個工作日,創業擔保貸款可延長到最長30個工作日。
將企業分支機構納入政策範圍:①符合條件的企業下設非法人分支機構的,其從業人員在青島行政區域內繳納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的,申領核定一次性崗位開發補貼時,新招用人員合併計算。②創業者創辦實體後又創辦分支機構,法定代表人在分支機構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創業者只能享受一次政府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創業擔保貸款與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分別對待)。貸款期滿後一個月內及時足額還本付息的給予貼息,逾期息及罰息不予貼息,只貸一次。
簡化工作流程,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
取消失業登記前的就業指導培訓,擬進行失業登記的人員,可通過青島就業網或就近到任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失業登記。
就業登記流程也簡化。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辦理就業登記時,不再以勞動者辦理失業登記作為前提條件。對與用人單位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辦理解聘備案手續即可在新的用人單位辦理就業登記;對初次就業的新成長勞動者,辦理就業登記時不再要求其先辦理失業登記。
精簡證明材料,提高服務標準
圍繞就業創業所有服務事項,進一步梳理規範證明材料,本著「無法定依據的證明材料一律取消、能通過信息共享的證明材料一律不再需要服務對象提供」的原則,自2018年8月1日起,取消就業登記、失業保險金申領、創業擔保貸款等21項就業創業服務事項所涉及的49件證明材料,並做到全市標準一致、統一規範,大大方便了群眾辦事。
圍繞服務升級優化,提高群眾幸福感
轉變服務模式,構建通辦型服務
一網通辦,35項公共就業與創業服務事項實現全程網上辦理,進一步提高全程網辦事項比例;
一窗通辦,以「一窗受理」為模式,加快推進業務集成,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人社服務模式,實現「一窗通辦」綜合櫃員制;
全市通辦,自2019年1月1日起,就業登記、失業登記等26項公共就業服務事項打破區域限制,服務對象可就近到任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或通過青島就業網、智慧人社APP、自助服務等渠道提交就業創業業務申請,實現全市通辦、無障礙受理。2019年底前,所有公共就業創業服務事項全部實現全市通辦。
轉變服務方式,推行「一站式」服務
目前,全市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都是以窗口服務、人工服務為主,業務經辦還多是手工填單、紙質材料收取,操作繁複,效率不高,數位化、自助化、人性化服務功能缺失,急需轉變服務方式。目前,市就業服務中心正在建設就業智慧服務大廳,大廳建成後,將會打造網上、掌上、自助、窗口「四位一體」的全方位、立體化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服務對象只要到大廳,就可以辦理公共就業創業培訓所有業務,真正實現「一站式」辦結。就業智慧服務大廳明年起向區市及街道推廣。
轉變服務理念,打造主動型服務
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實現從「要我服務」向「我要服務」的轉變,如在窗口推行幫辦代辦服務,對職責範圍內的業務主動幫助服務對象辦理,對不屬於職責範圍的業務,也要指導服務對象通過自助設備網上提交辦事申請,不能讓服務對象多跑腿。實行主動推送服務,對符合政策享受範圍的服務對象,主動通過簡訊、微信等方式推送政策及辦理流程,提醒服務對象及時辦理,將政府的溫暖主動送到服務對象身邊,切實提高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