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幼兒閱讀認知發展特點與指導方法

2022-01-06 學前教育

不同年齡階段幼兒閱讀過程中的認知發展特點

小班階段的幼兒思維具有直觀形象性,思維無序、邏輯性不強;這個階段的幼兒注意力不穩定,觀察的目的性不強,只可對單個物體命名,但零散、無序;語言發展由不完整句向完整句過渡,語音準確度還夠不完善。

中班階段的幼兒思維形象具體,已開始根據事物的表面屬性概括分類,但過度關注細節;有意注意性開始增強,觀察力和理解力有一定提高,有序性增強;想像力豐富,但不能很好地根據前後畫面的變化進行比較,常常用想像補充故事發展中的空間。

相比小、中班的幼兒,大班幼兒能夠自主閱讀故事書,並能將故事的前後畫面聯繫起來理解內容,但是對故事情節的重要轉折點還難以解讀,不能對故事的主題進行概括;而且這一階段的幼兒具有極強的求知慾,識字欲望不斷增強,閱讀的個性化趨於明顯。

不同年齡階段幼兒閱讀教學指導策略

01

小班:讀故事給幼兒聽(read to )

大約從3歲開始,幼兒就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言語表達能力,但是這個階段的幼兒口語經驗相對缺乏,而2-3歲又是幼兒口語發展的關鍵時期,口語交流能力的培養是幼兒語言學習的重中之重。

幼兒需要不斷傾聽理解交流者的語言,並且在不同的社會交往情境中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口語經驗為幼兒的語言符號系統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礎,同時幼兒口語經驗的發展又為其書面語言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更多的基礎和可能性。

所以在小班階段幼兒的閱讀,重點在於豐富幼兒的口語經驗,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要增加幼兒的詞彙量,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聽到豐富的詞彙。《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的語言學習包括傾聽與表達、閱讀與書寫準備兩個不同的方面。

聽與讀我們可以概括為輸入語言,而說與寫是輸出語言,幼兒的語言發展是一個不斷輸入—內化—輸出的過程,這就需要多多給幼兒讀故事聽,為其輸入大量的聽覺語音刺激,幼兒經過一定的認知加工和內化,才能保證幼兒輸出信息,達到口語經驗的豐富以及表達能力的提高。

其次,語言學習研究認為,語言學習存在學得和習得兩種方式。語言學得是指學習者通過傾聽他人的直接講解和自己有意識地練習、記憶語言現象和語法規則,最終達到對所學語言知識的理解和對其語法概念的掌握的過程。而語言習得則是一種無意識地、自然而然地學習、使用並掌握甚至是「拾遺」語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語言所表達的意義而非語言形式上。

通過對語言學得和習得進行比較,Krashen(1981)認為,只有語言習得才能直接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所以語言習得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學前兒童的語言學習通常發生在完整的、真實的、有趣的、非競爭性的、與生活有關的情境之中。

第三,小班幼兒處於語言模仿的時期,需要教師師直接或間接的正確示範,所以給幼兒讀故事聽也在一定程度起到了示範作用,為幼兒的語言學習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小班階段幼兒閱讀內容是以圖畫為主的,然而由於幼兒的閱讀經驗和能力有限,他們在閱讀圖畫的過程中幾乎是無序零散的,注意多集中於個別的事物和現象。

這就需要在帶領幼兒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幫助幼兒學習圖畫閱讀的順序,讓幼兒有意識地按照一定的層次及順序對圖畫進行閱讀。比如在閱讀圖畫過程中,教師要給幼兒明確具體的觀察任務,按照一定順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由主到次或者由表及裡引導幼兒逐步觀察。

最新幼教資訊每日新鮮送,敬請添加博愛人微信號491870101

02

中班:分享式閱讀(read with)

相比於小班幼兒來說,中班幼兒的閱讀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經過小班一年閱讀經驗的積累,中班幼兒有意注意的時間增強,閱讀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觀察的有序性提高了,能意識到單頁圖畫內的聯繫,但整體上中班幼兒的信息整合能力還比較弱,對讀本前後頁面內容之間的聯繫還不能很好把握。

小班階段幼兒年齡較小,各方面能力也比較弱,閱讀過程中主要是以教師為主導;中班階段,幼兒思維有了一定發展,所以提倡通過師幼共同討論進行分享式的閱讀。閱讀形式不再限於教師講幼兒聽的形式,也可以嘗試讓幼兒提問題教師來回答或者幼兒之間進行充分的討論。這一時期通過強調教師和幼兒之間的共同建構來達到幼兒對一個讀本內容的理解。

4-5歲是幼兒從圖畫向文字過渡的轉折時期,幼兒閱讀的主要內容不限於對於圖畫的閱讀。同時閱讀圖畫和文字,也能為幼兒從圖畫閱讀過渡到文本閱讀做準備。

對於中班幼兒的閱讀能力發展,應做到有依據地分析、有調理地表達。中班幼兒的閱讀不再停留在單純的對圖畫信息的指認命名,是在閱讀過程思維的發展這一階段重點是發展幼兒閱讀策略學習的應用階段。

幼兒可以通過預測、提問、複述等策略加深對讀本內容的理解。在閱讀過程中,幼兒在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世界的同時,合理而有據的充分表達自己對於內容的理解。教師應當尊重幼兒的充分表達,每個幼兒對於內容的建構或理解會有不同,這些都是正常現象,允許幼兒合理自由地表達。

03

大班:指導性閱讀(read by)

大班幼兒已經有一定的自學能力,語言的組織性也比較好,閱讀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大班閱讀教學重點逐漸從語音意識、詞素意識過渡到句法意識和語法意識上。對於教師而言,關注文本本身的教學是大班幼兒逐漸向自主閱讀過渡的一個必然環節。

同時,大班正處於向小學時期過渡階段,小學的閱讀材料無論在長度或難度上較學前期都有較大提高,逐頁詳讀的方式無法適應小學閱讀學習的需要。所以,在大班階段,教師有必要幫助幼兒分析讀本的故事結構。

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探索內容的故事結構,根據故事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引導幼兒達成對於讀本內容結構的完整理解。

大班幼兒的閱讀,更加強調自主閱讀的形式。自主閱讀是指讀者以其自主的行為方式和認知特徵而進行的閱讀活動。

自主閱讀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其一是行為層面,強調個體對閱讀過程和環節充分佔有;其二是認知層面,強調個體在閱讀時支持和調控行為的自主的認知背景(包括閱讀思維、方法、策略等)、指向文本內容的自主解讀(包括個性化解讀、批判性解讀和創造性解讀)等。

大班的閱讀教學還需注意培養幼兒的概括、評價及前書寫準備的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嘗試對單頁內容、分段內容甚至是整篇內容進行概括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總之,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每個幼兒都有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幼兒年齡特點具有普遍性與特殊性,所以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幼兒閱讀教學的重點、特點及其策略只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

                     幼兒園園長(高級)100%取證實戰培訓火熱報名中:

4月5日   全天報到

4月6日      上午9:00-12:00 

守護園所生命線—幼兒園安全管理的方法與策略

4月6日    下午13:30-16:30  

智慧管理  高效運營—幼兒園園長的管理藝術與智慧

4月7日  上午    9:00-12:00

規範管理  永續經營   — 幼兒園年終考核標準與細則解讀

4月7日   下午 13:30-16:30

創新管理  樂享成長—積極向上的幼兒園教師團隊管理策略

 1.培訓費2980元/人。(包含學習費、資料費、證書費);

聯繫電話: 

 13718737008  18410908607

  聯繫人:  付老師  張老師

   微信:491870101      QQ:2897817291    

郵箱:2897817291@qq.com

北京博愛幼教中心

博奧華盟(北京)教育科技發展中心

                                  掃一掃,聯繫工作人員即刻報名

                               

更多專業幼教資訊,敬請關注以下微信公眾號

       

學前教育


 幼兒園環境創設

  幼兒園數學教育

 

幼兒國學教育

  

  幼兒園體育

男幼師

  

兒童 早期教育指導中心

幼兒園教園長教師聯盟

  

  幼兒園教學與管理

  

掃一掃,添加工作人員即刻獲取最全面的幼教資訊



相關焦點

  • ...學習特點 綱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東方網5月29日消息:最近,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  《指南》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 3~6歲幼兒的情緒特點與發展
    一般孩子到了3~6歲的時候,會開始有自己的獨特想法和見解,這時候對待很多的事情都是帶著自己的感情色彩的。那麼,這個時候的孩子情緒有什麼特點?老師和父母如何掌握這些特點去對孩子進行教育呢?3-6歲的孩子社會情感迅速發展,道德感、理智感和審美感都逐漸發展起來了,並且孩子調節情緒的認知策略開始出現,並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加強。
  • 0-3歲嬰幼兒和3到6歲幼兒發展特點
    0-3 歲嬰幼兒特點:0-3歲這個階段是自出生以後個人的體格、神經和心理髮育最迅速的黃金期。一般嬰幼兒,在3歲以前腦力發育速度最快,大部分新生兒腦重為350餘克,12個月後腦重已經將近成人的五分之三,24個月時約佔成人的四分之三,到36個月時,嬰兒腦重已幾乎成人一般。
  • 3-6歲幼兒數學能力的發展特點
    因此,家長有必要掌握3-6歲幼兒數學能力發展的特點,以期更好的指導幼兒學數學。1、對數的認識3~5歲的幼兒在點數實物後能說出總數,並能按成人說出的數取相應數量的物體。這時的幼兒逐步認識到數與數之間的關係,如2比3小,3比2大,3是由2和1組成等。如果給幼兒提供可以操作的實物材料, 幼兒還能進行簡單的加減運算。這些都說明幼兒已在較低水平上形成了數概念。
  • 3-4歲幼兒語言發展特點
    隨著幼兒發音器官的成熟,語音聽覺系統的發展及大腦機能的發展,幼兒發音能力迅速地加強,到了3~4歲語音發展到一個大的飛躍期。
  • 賀曉玲等:3~5歲幼兒權力概念多重隱喻的認知發展
    本研究通過三個實驗以非語言的圖片迫選法, 系統探討3~5歲幼兒對權力的大小、垂直空間和重量這三個具體概念習得時間存在早晚差異的多重隱喻產生的機制。2 實驗1:3~5歲幼兒權力大小隱喻的認知發展研究2.1 研究方法2.1.1 被試分層整群抽取江西省贛州市某私立幼兒園90名幼兒。該幼兒園在當地屬中檔幼兒園, 每月保教費700元。
  • 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人就《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人就《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答記者問 2012-10-15 來源:教育部   10月9日,教育部印發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 3—6歲是幼兒運動素質發展關鍵期
    在幼兒時期開始接觸足球,究竟有何意義?如何開展幼兒足球活動?記者近日就此採訪了兒童心理與兒童體能教育專家殷紅博教授。 記者:幼兒時期開展足球教學,孩子能接受嗎? 殷紅博:30多年來,我們研究了32項適合幼兒的運動項目及其對3至6歲幼兒各方面素質協同發展的價值。
  • 5-6歲寶寶語言發展特點
    語言是表達思想、與別人進行交際的工具,語言教育包括傾聽、表達、早期閱讀和寫前準備四大方面,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發展幼兒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養成幼兒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幫助幼兒熟悉、聽懂並學說普通話。
  • 筆記|《發心》C6幼兒的心理發展(3~6、7歲)之三、幼兒認知的發展
    三、幼兒認知的發展(一)幼兒記憶的發展特點1.記憶容量的增加成人短時記憶容量為7士2個信息單位(組塊),而7歲前兒童尚未達到這一標準。一般認為,兒童的記憶容量隨年齡增長而增加。2.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的發展幼兒初期的兒童無意識記佔優勢,凡是兒童感興趣的、印象鮮明、強烈的事物就容易記住,讓記憶服從於一定目的還有困難。在教育的影響下,幼兒晚期的兒童有意識記和追憶的能力逐步發展起來。有意識記的出現標誌著兒童記憶發展上的一個質變。3.形象記憶和語詞記憶的發展整個幼兒期,形象記憶佔主要地位。
  • 幼兒認知發展複習要點
    2.注意的穩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意範圍內所維持的時間長短>幼兒注意的穩定性有如下特點:(1)幼兒穩定性比較差。實驗證明: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下,3歲幼兒能夠集中注意3∽5分鐘,4歲幼兒可持續注意10分鐘左右,5∽6歲的幼兒能保持注意15∽20分鐘。(2)幼兒注意的穩定性存在明顯的年齡差異。
  • 3-6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黃金期,5個方法助力孩子語言發展
    而人一生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就是3-6歲的幼兒階段,這個階段的語言學習與發展,奠定了孩子日後的語言能力基礎。  如果家長能夠把握住3-6歲這個幼兒語言發展的黃金期,那麼孩子的一生都將因此受益。一方面,孩子懂得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更能贏得他人的理解和信任,幫助孩子更加自信;另一方面,孩子也會通過語言理解他人的感受、見解、想法,有助孩子的學習和知識吸收,幫助孩子更加進步。
  • 3~6歲幼兒歌唱音域發展研究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3~6歲幼兒歌唱音域發展研究   導讀:本測試發現,幼兒的音廣度從3度到11度不等,歌唱音區呈現出個體差異性。
  • 幼兒的記憶發展特點
    1.無意識記為主,有意識記為輔,二者都在發展幼兒記憶具有很大的無意性,他們記憶的目的不明確。引起幼兒無意識記的因素有內部及外部兩種因素。內部因素指幼兒自身的愛好、興趣、情緒狀態、情感態度等,外部因素指材料的形象、反映出來的信息特點。
  • 3-5歲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
    3歲兒童逐漸認識到自己或別人的觀點和願望的關係,以及觀點與行動及行動結果的關係,學會區分自己和別人的觀點和願望。大約3歲左右,幼兒能認識思維與其他心理活動的區別,如:幼兒知道「想」是頭腦內部進行的活動,一個人能想那些當時沒有看見的、接觸的或談論的事物。
  • 幼兒認知的發展複習資料
    三、幼兒感覺的發生發展(一)視覺的發生發展視覺是指物體的影像刺激視網膜所產生的感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視敏度的發展和顏色視覺的發展1.視敏度視敏度是指眼睛精確地辨別細小物體或運距離物體的能力,且在不同年齡階段表現出不同的特點。4—5歲幼兒視敏度的平均距離為210釐米;5—6歲為270釐米;6—7歲則為300釐米。
  • 早期閱讀對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性
    3-6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幼兒教師承擔著對幼兒語言發展的啟蒙和培養任務。在幼兒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考試中,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經常出現的一類面試考題。下面中公專家將為廣大考生詳細介紹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早期閱讀在幼兒語言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便有效幫助考生在結構化面試中應對這一類問題。早期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學前期兒童的閱讀,幼兒通過閱讀大量的圖文並茂的繪本等讀物,來實現與圖畫、文字的互動,進而達到認識世界、發展自我的目的。
  • 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全文)
    中新網10月15日電 教育部日前印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並在其官方網站下發通知要求貫徹落實。  指南具體內容如下: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目 錄  說 明1  一、健康3  (一)身心狀況3  (二)動作發展7  (三)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9  二、語言14  (一)傾聽與表達14  (二)閱讀與書寫準備
  • 3~6歲幼兒父母的親職教育需求及策略
    ◆親職教育需求本研究中的親職教育需求是指,3~6歲幼兒父母為促進幼兒發展和自身育兒水平提升,對親職教育活動表現出的心理傾向。這表明,初中及以下學歷水平的幼兒父母對於「學習緩解情緒和壓力的方法」的需求程度低於大專、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幼兒父母。3.自身性別對幼兒父母在「了解孩子各年齡階段身心發展特點」方面需求的差異根據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幼兒父母在「了解孩子各年齡階段身心發展特點」的需求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 2張表格幫你搞懂幼兒認知發展裡程碑
    而所謂幼兒認知發展,其實就是體現幼兒在0-6、3-5歲的這個階段中的學習情況,思考、學習的方方面面。究竟如何來觀察幼兒的認知發展狀況呢?但是,每一位幼兒都是獨特的,老師要盡一切可能幫助幼兒挖掘自身的潛力。因此,在清晰地了解幼兒的認知發展階段特點後,老師們便可以明確各個幼兒所處的階段,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和遊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