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3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金山融媒 i金山
「70後」、「IT」、「植物」
這三個看似毫不沾邊的詞語
卻在這個土生土長的金山人身上
完美的融於一體
一起跟著小編來看看
這三個詞
是如何在這個金山人身上
奇妙又完美地融合的吧
▼▼▼▼▼▼
70後的湯雲海,是土生土長的朱涇人。
上班時間,他是市區寫字樓裡的一名程式設計師。而下班後,他則轉換為了另一個身份——鮮花農場的主理人。
5年前,湯雲海接觸到了園藝,便很想擁有一塊自己的土地,來圓自己的田園夢想。經歷了大半年的尋找,他承租了位於朱涇鎮牡丹村的38畝土地,取名為「野圃」,開始了自己的農場之路。
程式設計師出身的湯雲海,剛接觸花卉種植時還是一頭霧水。他種植的花卉,大都是進口品種,1粒種子就要10多塊錢。由於不是專業出身,存活率一直很低,這對他來說打擊不小。
「你花了很多心思在上面,等著它開花、結果,沒種活就很難過。」
但由於興趣使然,他不斷研習植物的生長習性,同時與行業專家交流種植經驗,他的種植技藝不斷提高。就連農場的智能灌溉系統,他也一手包攬了。
「由於設計圖紙複雜,植物的習性都不一樣,水電工不願意接手,我就自己動手做。」
鮮花雖美,卻短暫易逝,如何物盡其用?
湯雲海又學起了芳香,通過蒸餾法、溶劑等方式萃取精油和純露。
「每次接觸到好聞的植物,我都想收集氣味存放起來。這樣過了花季,還能聞到味道。」
××××××××××××
如今,五年多過去了,農場由一塊無人問津的荒地,慢慢的開闢了育苗區、培植區、暖棚區、樺樹林、菜園、果園、香料區、池塘等多個種植觀賞區域,種植超過50多種進口稀有花材品種。此外,還有湯雲海親手建造的披薩磚窯和麵包磚窯。
隱匿在鄉間的「野圃」,直到去年春天,才舉辦第一個開放日,用湯雲海的話來說,要以「最好的狀態」示人。而對來的訪客,湯雲海設定了非常多的要求,近乎嚴苛,「確保來訪的朋友,都是非常專業和理解植物的人」。
事實上,打造一個專業的交流平臺和美學創意空間,是湯雲海對農場的遠景目標。
「普通農場大多以親子遊、採摘遊或者售賣鮮花產品,我們走的是專業路線,主要接待花藝師、攝影師、策劃師等專業群體。他們不滿足於普通平臺,需要更專業的平臺。」
湯雲海的微博名叫「種花的農場主」,籤名是「種自己喜歡的鮮花,做自己的花園,建一個植物農場」,上面記錄了他在農場侍花弄草的日常。有如世外桃源般的田園生活,去年也吸引了綜藝節目《理想家》前來取景拍攝。
××××××××××××
今年冬天的寒流,對於湯雲海和農場裡的植物們來說,無疑是一場考驗。
「小苗覆蓋,樹幹包裹,燃油取暖器,棚中棚帶電加熱,主水管全部放空,我能幹的就這些了,剩下的聽天由命啦。」
//因為喜歡,所以熱愛//
湯雲海用了五年多時間,打造了一個「植物王國」。對於未來,他表示,希望用多元化的形式讓大家看到,農村也可以做美學創作和頂尖的園藝培育。
讓我們一同期待吧!
記者丨馮秋萍
編輯丨沈彥菲(見習)
責編丨戚靜偉
原標題:《【返鄉創業】金山70後IT男,花5年時間打造出了「植物王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