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今年六月以來,豬肉成了大伙兒的「心頭肉」,割一斤就喊一聲「肉疼」。不過據最新監測顯示,豬肉價格正一步步慢慢地降下來。與此同時,以低價著稱的北美豬肉卻罕見漲價,而以往北美豬肉價格在秋季通常會下跌,對此,美國肉食巨頭表示這一上漲是「極不尋常的」。
每斤25.6元!豬肉批發價繼續下跌,26省豬價回落
進入11月份以來,國內上漲數月的豬價價格已經開始回落了。根據商務部11月12日數據顯示,上周11月4日至11月10日我國肉類批發價格漲幅回落,其中豬肉批發價格為每公斤51.31元,也就是每斤25.6元,環比下降1.9%;而在上上周豬肉批發價格為每公斤52.3元,漲幅比前一周回落8.9個百分點。
可以看到,豬肉價格是一周比一周低。此前11月4日數據顯示,中國26個省份的豬價都有所下跌,號稱"養豬大省"河南、山東、廣東更是已經實現了四連跌。到11月11日,中國有16個地區的豬價跌落到20元/斤之下,目前北方70%以上的區域最高價格已經跌破20元/斤。
雖說目前豬價仍然處於高位,但是當前中國各部門已經採取多項措施增加生豬養殖、加大豬肉進口、並投放儲備豬肉穩定市場。不過,由於促進生豬生產政策落地執行需要時間,國外進口豬肉抵華需要時間,生豬育肥也需要半年時間,因此豬肉價格是慢慢地回落。
可以明確地說,隨著多項措施的重拳出擊,後期豬肉價格失去繼續上漲的動力,豬肉價格已經顯現穩中有降的曙光。據業內人士分析,當前生豬和能繁母豬補欄積極性明顯提高,從豬周期的角度看,能繁母豬的存欄量補上來以後,母豬懷孕114天,小豬長大出欄6個月。這意味著在10個月之後,生豬供應就會迎來拐點,預計到2020年下半年供需矛盾緩解,屆時豬肉價格將迎來大面積向下。
北美豬肉罕見漲價?全球豬肉貿易量將突破1000萬噸
在中國國內豬價開啟穩中有降通道的同時,以低價著稱的北美豬肉卻罕見漲價了。據媒體11月13日最新報導,美國最大肉類加工商之一泰森食品公司的CEO諾爾-懷特(Noel White)表示,受全球豬肉供應緊張影響,最近幾周北美豬肉上漲了,而這一上漲時極不尋常的,因為北美豬肉通常都會在秋季下跌。
目前,美國豬肉加工商每周屠宰約270萬頭生豬,高於一年前的260萬頭。據其表示,當前北美豬肉都是為了出口而生產的,所以豬肉價格才會迅速上漲。據悉,在Noel White發表這一言論之後,泰森食品股價上漲了逾6%。
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北美豬肉的平均價格為每公斤0.98美元,折合人民幣還不到6.6元/公斤。但在巴西、阿根廷、智利、德國等多個豬肉供應國加快對華出口步伐之際,中國恢復加拿大對華豬肉出口資格之後,北美豬肉反而迎來一波上漲,同時北美豬價上漲意味著國際豬肉市場的價格水平也在同步上升。
然而,據《2019年全球主要農產品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豬肉出口量預計940萬噸,而在明年豬肉貿易預計再增加150萬-200萬噸,也就是說到了2020年全球豬肉貿易量將會首次超過1000萬噸。有著1000萬噸豬肉墊底,將緩解當前全球豬肉供給偏緊局面,全球豬肉價格的上漲趨勢也將隨之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