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閱讀中巧用指讀,孩子讀書後收穫不少

2020-12-12 墨子媽育兒

最近有位媽媽和我聊起:給孩子閱讀時,是單純地讀給孩子聽,還是在讀的時候用手指著讀呢?

其實很多家長也有著同樣的困惑。尤其是對於剛剛開始閱讀的小朋友,指讀好不好呢?

所謂人云亦云,有人覺得「指讀」會剝奪孩子看圖的樂趣,扼殺孩子閱讀興趣;也有人覺得「指讀」能讓孩子更為專注,提高識字能力,對孩子的自主閱讀帶來很大的好處。

指讀法

那麼在親子閱讀時,要不要指讀?

親子閱讀是我一直喜歡探索的領域,閱讀一定是要根據孩子年齡劃分階段的,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閱讀目標。所以,親子閱讀要不要指讀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來說了算。

0-3歲閱讀啟蒙期

0-3歲是孩子閱讀啟蒙期,這時候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閱讀下,僅限於繪本圖畫搜索信息,對文字則不感興趣,那麼,親子閱讀指不指讀對孩子來說都無意義。

這個階段閱讀目標,就是讓孩子喜歡讀書,養成讀書的習慣。至於識字,對字詞句的理解,並不是這個階段的重點。

記得當時2歲的時候給墨墨讀《翻一翻,哇》這些繪本的時候,我一邊指著文字一邊讀,小傢伙一下子就把我手拿開了,自己一直在翻翻,然後特別興奮,看著他獨自享受在繪本的觸摸感知世界裡。試想,如果那時我急著指讀,是不是反而破壞了他這份寶貴的觀察力呢?

4歲前是孩子觀察、想像力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看繪本,關注點是圖畫,喜歡透過圖畫猜內容,這也是在培養觀察想像拓展能力。

從這個角度看,親子閱讀如果指讀,對孩子來說意義不大。

4-7歲識字敏感期

當孩子不滿足於圖畫展示的內容,開始把注意力從「讀圖」轉向「讀字」上。開始提問「這是什麼字?」「這是什麼意思?」,這就意識著孩子識字敏感期(4~7 歲)已經到來,這個階段親子閱讀就可以順勢引導指讀了。

不要錯過孩子這段寶貴的閱讀敏感期,抓住這個時候來給孩子示範正確的閱讀順序,比如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父母可以讀完一個句子,和孩子一起指一指句子中的幾個單詞,或者指一指句子的標點在哪裡。

親子閱讀互動指讀娛樂

記得在墨墨四歲半時,我開始一邊指著文字一邊給他讀,有時候我會故意犯錯:比如指到文字之間的間距。然後請他來判斷:這樣的指讀好不好?通常他會思考一下,然後自己學著指著讀。在「指讀」角色互換的過程,無形中培養了他的閱讀專注力。

指讀既能改善專注力,又能增加對繪本的理解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閱讀很容易分心,因為神經系統不成熟,自控能力不那麼強,指讀可以改善閱讀的專注力,做到手到,口到,眼到,心到。

記得有位媽媽說過,她女兒小的時候閱讀不專注的問題,經常是閱讀的時候常常走神,一本繪本讀完,幾乎不記得大部分內容,後來她讓女兒指著文字大聲讀出來,經過幾次的指讀閱讀,明顯改善專注力,大大提高了閱讀效率。

這個階段孩子的專注力非常短暫。比如說:5歲左右的孩子,專注時間也只有15分鐘左右。指讀不僅能讓孩子更專注,還能適當提到孩子的專注時間長度。

指讀既能增進對文字的認識,又能培養自主閱讀

這個階段的孩子慢慢過渡到邏輯思維、思考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逐漸邁入"幼小銜接期"。孩子的發育規律和現實需求告訴我們,需要開始藉助一些閱讀技巧比如指讀,幫孩子識字、提高語感,為小學的語文學習做好準備。

5歲半的墨墨已經可以開始自主指讀

當孩子從父母指著讀轉入自己指著讀,表明閱讀的主動性在逐漸增強。當孩子不需要藉助手指依然能集中注意力在書本的每行字上時,說明他的閱讀習慣已經漸漸形成。

結語

對大多數普通孩子來說,在合適的年齡介入指讀,對閱讀的習慣的培養是有好處的。當然每個孩子個體差異不同,有的孩子可能從來都沒有指讀過,一樣可以順利邁入了自主閱讀的哈。

相關焦點

  • 親子閱讀是否需要指讀
    關於是否指讀,一直存在兩種聲音。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自己在給浩哥做親子閱讀的過程中也一直在摸索。下面說說自己的觀點,歡迎寶爸寶媽們一起討論學習。個人認為,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對於某些觀點不必太過於教條,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要多觀察孩子,找到適合孩子的閱讀方式。無論是指讀還是不指讀,兩種方式都是有好處的。指讀的好處,就是孩子認字快,認字多。
  • 給孩子「指讀」大錯特錯?親子閱讀理論那麼多,到底聽誰的?
    ,過早的指讀只會傷害孩子的閱讀興趣也對識字無幫助,對於四歲前的孩子指著字讀會破壞孩子閱讀時對故事畫面的想像。不要誤會,我並不是說「指讀」是對的,但是我也不認為這是錯的,我想說的是:對於任何願意花時間陪孩子讀書的媽媽,沒有所謂的「對」和「錯」的方式。因為「親子共讀」,最重要的就是兩點:1,讀書;2,共同讀書。
  • 淺談親子閱讀中的指讀
    今天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親子閱讀時,到底要不要指讀。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麼叫指讀?指讀就是在閱讀的過程中,用手指隨著文字移動,邊指邊讀。有人會說我家孩子最近對文字特別感興趣,剛好繪本上有字,我用指讀的方式,孩子既閱讀了繪本又認識了文字,不是正好一箭雙鵰嗎……實際上,我完全不建議閱讀繪本時用指讀的方式。
  • 錯誤的親子閱讀對孩子反而無益,指讀大於泛讀,寶媽要知道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家庭教育,選擇親子閱讀,它是家長對孩子的一種家庭教育活動,在這一活動過程中不僅能夠讓孩子獲取書中的知識,還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可以說是件兩全其美的事情。這讓小張很是苦惱,想讓女兒多閱讀目的是想讓孩子廣闊知識面,從書中學到智慧。可是卻不知道用什麼方式才能讓女兒自願愛上讀書。倩倩的讀書方法就屬於泛讀式閱讀,就是說匆匆瀏覽一遍書籍,可能眼睛在這行,但腦子和思維卻不在這裡,很容易看著看著就走神了,去開小差了。
  • 親子閱讀別錯過巧用小手指!孩子未來會有大收穫
    後來凱特讓女兒指讀,還要大聲讀出來,孩子不僅閱讀速度提高了,閱讀效率也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後來一周能閱讀完十本故事書。指讀,手指所到處,便是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地方。幼兒說曾經說過,幼兒期小朋友的專注力非常短暫,孩子越年幼,專注力越短暫。即使5歲左右的孩子,專注時間也只有15分鐘左右。
  • 英語啟蒙——獨立性閱讀(指讀)到底該怎麼做?
    針對sight words的認讀,不可以不指讀就開始獨立閱讀。     在開始獨立閱讀之前,需要做一項很重要的工作——理解性閱讀。 按照上次我分享的理解性閱讀方法,媽媽陪孩子好好讀書。前期做了很久的理解性閱讀,孩子看圖—聽你講故事—理解—開心—享受親子閱讀時光。
  • 給孩子讀書時需要指讀嗎?聽這位教6歲女兒認三千字的媽媽怎麼說
    一直以來,關於家長在和孩子共讀時要不要給孩子指讀都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支持者認為指讀有助於視覺強化有益於識字;反對者認為指讀會打斷閱讀節奏不利於理解句段意思。我女兒今年六歲多一點,秋季開學上一年級,五歲之前我因為擔心孩子視力的原因,所以我們幾乎沒有進行過親子共讀,就是家長和孩子湊在一起讀一本書的情況。我家都是我讀書她在一旁聽,孩子只是偶爾伸頭過來看看圖畫,如果要看文字我通常會把書挪走,所以根本不存在我指讀給她看的情形。
  • 陪孩子讀繪本時,到底要不要指讀?
    的確,適齡且適當的指讀,不僅能夠加強孩子識字能力,還可以促使眼、手、口、腦多器官的綜合運用,有助於鍛鍊孩子集中注意力。既然指讀的好處這麼多,我們在早期進行親子共讀時,是不是也可以用繪本來指讀呢?事實上,這個問題一直有很大爭議。
  • 給孩子讀繪時,要不要指讀?
    在他們給娃讀繪本的時候我就偷偷的觀察,發現那些能夠識字孩子的父母在給他們讀繪本時都有一個共同點--指讀,讀的時候會用手指著書上的文字。在心裡的疑問沒有解除之前也不會把這種方法貿然的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為什麼要指讀?如何進行指讀?指讀很識字之間是否有關係,有沒有科學依據?帶著這些疑問,曾經翻閱了一些資料,再加上這幾年兩個娃的閱讀體驗,來揭秘一下指讀的神秘面紗。
  • 給孩子讀繪本,只有2種情況可以指讀,千萬不要「指」錯哦
    現在的媽媽都很重視親子閱讀~指讀,就是用手指指著繪本中的漢字,一個字一個字地讀給孩子聽,這應該是現階段最具爭議的繪本閱讀法了。孩子可以自主閱讀之後,如果發現孩子讀書不專注,經常跳字串行,那就可以要求孩子指讀,培養孩子讀書時要集中注意力。但是,指讀只是一種幫孩子提高閱讀專注力的輔助手段,不應該養成習慣,等孩子讀書專注了,就應該及時戒掉。
  • 「繪本能否指讀」備受爭議,通過閱讀三階段具體分析,育兒不糾結
    親子閱讀近5年了,從我和孩子的共讀經驗,女兒的閱讀水平、識字能力來看,我由最初「不要指讀,太功利」慢慢轉變成「受益於指讀」。日常實踐中我也常常被問及:讀繪本究竟是讀圖重要還是讀字重要?今天這篇文就來專門說說「指讀」吧!
  • 孩子怎麼能學會自己讀書|父母該如何培養3-6歲孩子的閱讀能力
    孩子的閱讀能力是如何從零開始,然後一步一步得到提高呢?第一階段:閱讀能力準備階段:這個階段時候年齡是0到4歲孩子從出生開始,父母和孩子進行的大量親子閱讀,是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基礎。從出生到四歲,也就是父母可以用四年的時間給孩子做好閱讀的準備。
  • 要不要指讀,怎麼讀?不弄清這個,孩子小學太吃虧了
    :)親子閱讀是我一直深耕的領域,平常也會有很多媽媽諮詢我閱讀方面的問題,每次遇到有人問:"千媽,閱讀怎麼做"這種很宏觀的問題時,我總喜歡從閱讀分階段說起,閱讀一定是要根據孩子年齡劃分階段的,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閱讀目標。比如,四歲前的閱讀目標,就是讓孩子喜歡讀書,養成讀書的習慣。至於識字,對字詞句的理解,不是4歲前閱讀的重點。
  • 分級閱讀需不需要指讀?不知道這些,就是白讀
    其實,我之前寫了不少【指讀】以及【分級到底怎麼讀】的問題,這兩篇寫的還蠻清楚,有時間可以讀一讀。 今天再次回答這個問題:分級閱讀是否需要指讀?分級閱讀是否需要指讀?答案是肯定要的,但是我們得分年齡,分階段。
  • 海尼曼全部讀完後,總結指讀+自讀攻略(下)
    我們成人因為有豐富的閱讀經驗,已經形成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閱讀習慣。而小朋友對文字、段落、句子、標點符號的理解還處在混沌狀態。通過指讀,讓孩子去習慣把單詞放在一起組成句子、單詞之間用空格分隔開這樣的概念。現在各種培訓機構的說法很多,從我們的實踐經歷來看:零基礎的娃不要直接指讀!
  • 把握孩子的「閱讀黃金期」,從親子閱讀開始
    而且閱讀已經成為了芬蘭家庭的休閒方式之一。在中國,家庭中的親子閱讀不僅可以說是古代生活標配,時至今日,更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重視親子閱讀。許多家庭除了以往更多是母親參與親子閱讀,對於父親的參與度也在不斷提升。親子閱讀,不一定能延長孩子生命的長度,但一定可以拓展孩子生命的寬度和深度。
  • 老師讓孩子指讀,家長卻說是害孩子,細說指讀的利與弊
    我家二寶的幼兒園舉辦了國學經典誦讀21天打卡活動,每天從幼兒園把孩子接回來,都要給孩子錄一小段視頻,要孩子指著《弟子規》上面的字來誦讀。於是,有家長就提出了質疑,認為讓孩子指讀不好,不應該指讀,也有的家長支持老師的做法,認為指讀可以幫助孩子識字,一舉兩得。
  • 親子閱讀的10個忠告,送給0-12歲孩子父母
    否則時間久了,你不知道有多少不合適的東西,被孩子生吞活剝進了自己的小腦袋裡,更白白浪費了大好的親子聯結機會。四、如果你自己都不愛書,就別批評你的孩子不愛讀書。親子閱讀不是「上課」,就輕輕攬孩子在懷裡,捧著書,遵從著作者的意思,逐字逐句用溫和的聲音讀完——這是親子共讀中首要堅持的原則。六、3歲以前最好不要指讀(指著字給孩子念書),這樣會讓寶寶的注意力轉向一個一個的具體文字,失去了繪本的意義。
  • 繪本大師松居直告訴我們:給孩子講繪本,不需要指讀
    關於親子閱讀,總是有很多話題可以說,而且很多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比如在親子閱讀繪本時要不要指讀的問題。說起來都各有各的道理,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很茫然。關於繪本閱讀時要指讀與不指讀的爭論1.很多專家和親子閱讀達人都說,應該提倡指讀認為應該從一開始就給孩子念書時指讀,這樣能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文字意識,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認識了好多字,很順利的進入自主閱讀階段。另外,指讀還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引導孩子看該看的地方。2. 也有的專家和親子閱讀達人說,讀繪本時不要指讀給孩子讀繪本時指讀不僅影響語速,還會影響整體的閱讀效果。
  • 繪本閱讀 家長講 孩子看
    圖\視覺中國(圖文無關)日前,日本作家宮西達來到廣州進行巡講,其間用逗趣的中文表達、誇張的肢體語言演繹了溫馨爆笑的繪本故事,也分享了創造背後的感悟和故事以及他對繪本閱讀的看法,在本地不少家長和孩子中掀起了一陣繪本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