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讀繪本,只有2種情況可以指讀,千萬不要「指」錯哦

2020-07-24 小雨不乖一起成長


給孩子讀繪本,只有2種情況可以指讀,千萬不要「指」錯哦

現在的媽媽都很重視親子閱讀~


指讀,就是用手指指著繪本中的漢字,一個字一個字地讀給孩子聽,這應該是現階段最具爭議的繪本閱讀法了。


贊成指讀的認為,&34;;反對指讀的則認為,&34;。


兩種說法都有道理,那到底要不要指讀呢?


我的答案是,不建議指讀!

但如果孩子到了識字敏感期,對漢字本身感興趣,那可以適當地加些指讀。


給孩子讀繪本,只有2種情況可以指讀,千萬不要「指」錯哦

讀繪本,孩子根本不需要文字。每次看圖畫都能找到新鮮東西,這種興奮的感覺,就是閱讀興趣最初的樣子


1、 嬰幼兒時期的繪本閱讀,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而指讀,會破壞這一切!


越低幼的繪本,圖越多越大,文字也越少,這跟孩子的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孩子年齡越小,越需要藉助具體的形象來獲取信息。孩子只有感知到了某個形象,如蘋果,看到了蘋果的顏色和形狀,摸到了蘋果的質地和觸感,嘗到了蘋果的味道,才能將「蘋果」的讀音和這個又紅又圓的事物聯繫起來,最後才能抽象成文字「蘋果」。


對嬰幼兒來說,文字太過抽象,遠超他們的理解範圍,而圖畫卻是形象的。嬰幼兒看繪本就是看圖,就是要尋找圖畫裡的各種細節,通過圖畫中理解故事內容。如果大人只是照著文字讀,那估計不到一分鐘就可以讀完一本繪本。如果讀繪本的時候還指著文字,那大人手指著哪裡,孩子就會看向哪裡,對圖畫的關注度自然就會降低,錯失仔細看圖畫的機會。


大人可能會覺得圖畫很幼稚,沒什麼可看的,但即便最簡單的圖畫,也能表達出豐富的意思,如顏色、形狀、大小、線條等,換一頁還會有變化。這些內容豐富的圖畫不但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審美體驗,同時也是孩子理解文字含義必不可少的中介。


而指讀,會破壞這一切。孩子看到的都是不懂的文字,就不會覺得繪本有趣,當然也不會對閱讀產生興趣。


給孩子讀繪本,只有2種情況可以指讀,千萬不要「指」錯哦


2、 孩子進入識字敏感期,可以適當指讀,但也不一定非要指讀


讀繪本時,孩子總是問&34;;出門在外,孩子看到各種標語就問「媽媽,這是什麼字?這是什麼意思」……出現這種情況,那孩子大概率就是進入識字敏感期了,開始對漢字本身感興趣。這個時候,可以適當進行指讀,因為在閱讀中認字,是一種孩子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


1、指讀,可以幫孩子在閱讀中認字(可以指讀的第1種情況)


給孩子讀繪本時,同一本書可以多讀一遍,最開始孩子可能只關注圖畫,然後關注故事,最後才進入認字環節。


在孩子對繪本故事有了詳細了解之後,媽媽就可以逐字指讀。一般來說,媽媽指讀幾次之後,孩子就能照樣讀下來。因為已經知道了故事情節,孩子對於文字的形和義才可能很好地對應上。指讀,其實就是在強化文字和讀音的對應。


2、即便孩子在識字敏感期,也不一定非要指讀


不可否認,指讀繪本,是一種很好的識字方法,但是,逐字指讀必定會降低閱讀速度,從而影響閱讀的情緒和流暢度,對孩子的閱讀興趣也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另外,孩子到了識字敏感期,也不用著急要認識多少字。識字,是為閱讀做準備的,而閱讀是需要理解的。如果孩子只認識字本身,但是不清楚字的含義,那學前就算認1000個字又能如何呢?就像我們學英語,背單詞,如果只是機械地記憶,就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句話每個單詞都認識,但連在一起卻不知道什麼意思」。


給孩子讀繪本,只有2種情況可以指讀,千萬不要「指」錯哦


3、如果孩子讀書不專注,可以適當加一點指讀


(可以指讀的第2種情況)


這裡的指讀,不同於上文的「大人逐字指著讀給孩子聽」,而是孩子自己指著文字讀。


孩子可以自主閱讀之後,如果發現孩子讀書不專注,經常跳字串行,那就可以要求孩子指讀,培養孩子讀書時要集中注意力。但是,指讀只是一種幫孩子提高閱讀專注力的輔助手段,不應該養成習慣,等孩子讀書專注了,就應該及時戒掉。


孩子上小學後,語文課一般都會講閱讀,老師教的輔助閱讀方法一般是4個階段:指讀出聲,指讀不出聲,出聲不指讀,默讀。如果爸媽有精力,也可以提前在家裡按照這個順序輔導孩子。


給孩子讀繪本,只有2種情況可以指讀,千萬不要「指」錯哦

寫在最後:


我個人是不建議指讀的,因為我更想通過繪本閱讀培養孩子對書的興趣、對閱讀的興趣,我希望孩子能感受到讀書的快樂。


當然咯,如果孩子自己對文字很感興趣,喜歡指出自己認識的字,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要問,那也可以順著孩子的發展階段適當加些指讀。


說到底,要不要指讀,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只要孩子喜歡,大人也樂在其中,那就是好的閱讀方法!

相關焦點

  • 陪孩子讀繪本時,到底要不要指讀?
    在孩子獨立閱讀初期,指讀具有重要意義。明代《教子良規》中說:「小兒須先令其認識所讀之書之字,然後教以習讀。必令其逐一手指,挨字而讀,庶心口相應,耳目不分,久之識字愈多,則習讀愈便。」這說的就是孩子在識字之初,可以採用指讀的方法。
  • 給孩子讀繪時,要不要指讀?
    在他們給娃讀繪本的時候我就偷偷的觀察,發現那些能夠識字孩子的父母在給他們讀繪本時都有一個共同點--指讀,讀的時候會用手指著書上的文字。通過這個事我是想說,我們不用太糾結到底要不要給孩子指讀,指讀可能對孩子初期認字有好處,不指讀也沒多大的壞處,就是認字晚點,媽媽們聊娃時少點面子,僅此而已。我們家老二也馬上三歲了,讀繪本也沒有指讀過,她對圖畫很感興趣,基本上都不是按著書中的文字來讀,大部分時間是插上想像的翅膀去讀圖,這種方式的讀書開心的不得了。
  • 老師讓孩子指讀,家長卻說是害孩子,細說指讀的利與弊
    我家二寶的幼兒園舉辦了國學經典誦讀21天打卡活動,每天從幼兒園把孩子接回來,都要給孩子錄一小段視頻,要孩子指著《弟子規》上面的字來誦讀。於是,有家長就提出了質疑,認為讓孩子指讀不好,不應該指讀,也有的家長支持老師的做法,認為指讀可以幫助孩子識字,一舉兩得。
  • 繪本大師松居直告訴我們:給孩子講繪本,不需要指讀
    關於親子閱讀,總是有很多話題可以說,而且很多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比如在親子閱讀繪本時要不要指讀的問題。說起來都各有各的道理,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很茫然。關於繪本閱讀時要指讀與不指讀的爭論1.很多專家和親子閱讀達人都說,應該提倡指讀認為應該從一開始就給孩子念書時指讀,這樣能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文字意識,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認識了好多字,很順利的進入自主閱讀階段。另外,指讀還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引導孩子看該看的地方。2. 也有的專家和親子閱讀達人說,讀繪本時不要指讀給孩子讀繪本時指讀不僅影響語速,還會影響整體的閱讀效果。
  • 孩子讀繪本,父母要求必須讀出聲,是對還是錯?
    最近有個讀者問,孩子讀繪本時,父母要求必須讀出聲,是對還是錯呢?朗讀?指讀?默讀?到底如何區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萌媽我想說的是——不談年齡講教育都是耍流氓~六年時間自己帶兩娃,從識字啟蒙到閱讀,期間經歷了指讀、朗讀、默讀的我,來答一波!
  • 攻略 | 繪本要不要指讀?低於這個年紀堅決不要
    繪本,到底要不要指著讀?每次群裡有媽媽糾結這個問題時,我都會建議:把自己當成孩子,讓娃他爸將同一本繪本指讀一遍、再正常的讀一遍。我個人的看法:娃3歲之前不要指讀。之所以3歲前反對指讀,是因為讀繪本的時候,讀圖真的太太太太太重要了!
  • 「繪本能否指讀」備受爭議,通過閱讀三階段具體分析,育兒不糾結
    前不久在短視頻平臺上關注了一位育兒大V博主,看到她發表的「繪本不能指讀」的觀點,留言區裡,吃瓜媽媽們有些迷茫了:隔壁XX剛說完可以指讀,您又來說不能指,我們到底聽誰的?理論指導實踐,但是也只有實踐了才能知曉理論是否正確。
  • 要不要指讀,怎麼讀?不弄清這個,孩子小學太吃虧了
    所以,我不太建議教4歲前的孩子指讀。要指讀,也最好放在通讀之後(通讀時,如果孩子在某幅畫面上停留,不要急著往下講,不妨問問他發現了什麼)。要知道,充分想像、主動探索的空間,才是這個年齡孩子最需要滴!4歲前,我們儘量減少"強勢"的導向,鼓勵孩子想像,保護閱讀樂趣,養成讀書習慣。
  • 你家孩子不喜歡繪本?那很可能是你做了這4件事情
    1、不要指讀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會用手指頭一個個指著漢字讀,她們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多認識一些漢字。但是作為繪本來說,它更偏向於一種藝術作品,家長如果用指讀的方式講繪本,不僅會遮擋畫面,影響閱讀效果,還可能把孩子的焦點吸引到漢字上面而忽視故事本身,這樣反倒有點「本末倒置」。
  • 給娃讀繪本的時候「指讀」識字好嗎?別在大腦發展到這步前這樣做
    導讀:給娃讀繪本的時候「指讀」識字好?別在大腦發展到這步前這樣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給娃讀繪本的時候「指讀」識字好?別在大腦發展到這步前這樣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給小嬰兒讀繪本?教你簡單5招,這麼讀孩子更優秀!
    給0~3歲寶寶讀繪本,你心中是不是也有很多疑問?給小嬰兒講繪本要不要指讀?不同月齡要用什麼方法讀?都需要注意什麼……今天珠珠幫你解決心中的疑問,不同月齡要用不同的方法講繪本,寶寶才會愛上閱讀。關於什麼時候可以給小嬰兒講繪本這個問題,珠珠給大家的建議是在寶寶6個月左右,也就是等寶寶會坐的時候,就可以坐在你的懷裡給她講繪本了。(剛會坐的寶寶不可以長時間坐立,所以不要講太長時間。)有些寶寶六七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開口叫「爸爸」、「媽媽」了。開口講話是語言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意味著小嬰兒已經懂得運用「語言」這個工具,所以我們要開始給孩子講繪本了。
  • 海尼曼全部讀完後,總結指讀+自讀攻略(下)
    孩子讀第一頁時,can 和 see都是生詞,而讀了幾頁後,他就能順利指讀出前面的「I can see the」,把精力重點放在依據圖片猜後面的「XX」,難度大大降低,吸收得也快。等過了2、3個月,孩子有了一定指讀基礎,認得不少字了,就不需要考慮重複性了。這時,應注意選取內容的篇幅,不要過長,最好多一些押韻詞。這種排版的好處是可以把圖片折過去。
  • 孩子讀繪本不專心,可能因為這個動作,三歲前別「指讀」
    我向她詢問原因,這位媽媽說:「我發現孩子對字感興趣了,看到有文章說,用指讀繪本教孩子識字是最好的,就用這種指讀的形式教她了。」3歲前讀圖最重要很多父母都會在2-3歲之間發現孩子開始對文字產生興趣,鏘寶典型的情況是會問我「媽媽,這是什麼字?」
  • 你讀繪本的方式,決定了孩子何時認字:建議每位學齡前家長閱讀
    晨晨老師,我家孩子讀繪本的時候總是不專心,我還沒有讀完一頁呢,他就要看下一頁。有專家說指讀會讓孩子早一點學會認字;但也有的人說指讀會影響閱讀效果,不提倡。其實指讀這件事情就像是孩子走路一樣,當然需要,但是關鍵要看年齡。
  • 親子閱讀中巧用指讀,孩子讀書後收穫不少
    指讀法那麼在親子閱讀時,要不要指讀?親子閱讀是我一直喜歡探索的領域,閱讀一定是要根據孩子年齡劃分階段的,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閱讀目標。所以,親子閱讀要不要指讀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來說了算。4-7歲識字敏感期當孩子不滿足於圖畫展示的內容,開始把注意力從「讀圖」轉向「讀字」上。開始提問「這是什麼字?」「這是什麼意思?」,這就意識著孩子識字敏感期(4~7 歲)已經到來,這個階段親子閱讀就可以順勢引導指讀了。
  • 英語啟蒙——獨立性閱讀(指讀)到底該怎麼做?
    如果你堅持做,你家也可以做到哦。加油加油。共勉。      很多內容摘自小西媽雙語工程,想加入小西媽雙語工程的自己搜索公號,裡面資料非常豐富,也超多牛媽。嘻嘻。● How?  怎麼進行獨立性閱讀   1.指讀前的準備   2.指讀的材料   3.指讀的數量和時間   4.指讀的方法   5.
  • 都說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要讀繪本,方法是什麼?如何操作?
    很多家長都很疑惑,都說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要讀繪本,但是方法是什麼?如何操作卻沒有說。今天為大家分享春藤家長學院Wendy老師的兒童早期被閱讀的三步法,即從孩子2-3歲左右到6-7歲的三個階段的閱讀方法。
  • 阿爾法蛋大蛋2.0指讀關鍵技術奪冠,「指哪讀哪」的秘密是?
    說起阿爾法蛋大蛋2.0機器人,有不少家長和孩子最感興趣的就是TA的指讀功能:只要把小學語文英語課本放在TA面前,再用手指著課本上的詞句,大蛋2.0馬上就能聲情並茂地朗讀出來,屏幕上也會同步顯示所指的內容,還可以點擊進行跟讀評測。
  •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繪本給孩子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繪本的需求也不同。因此,給孩子讀繪本,讀圖重要還是讀字重要,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閱讀量、閱讀水平發展程度來分析。不同的年齡階段,側重的內容是不同的。2-4歲,繪本側重於讀圖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理論,6歲前的孩子的大腦均處在形象思維階段。也就是說,6歲以前,具體的圖形圖像能夠讓孩子更直觀地認知和學習。所以,6歲前帶孩子讀繪本,都不要著急一上來就帶孩子讀字。
  • 到底要不要指讀?看娃~看年齡
    指讀僅限於書的書名和書裡圖片上的文字。書名指讀能夠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書上,也是一個「我們要開啟故事模式」的信號和儀式吧。副作用就是可以順便識字。還有就是書中圖片上的這些字,我一般也會指著讀一讀,娃娃有時也會主動要求我細讀圖片上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