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醫院值班一個月,孩子怎麼辦?沒想到這個人給了我最大的支持

2020-12-11 婉秋聊育兒

今年的疫情導致大家都被迫居家隔離,全家人24小時無縫銜接,尤其是那個平時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雲配偶」現在也不得不一天到晚呆在家裡。

有人說:疫情揭開了婚姻的神秘面紗,這段時間,正是檢驗家庭關係的最好時機。有的夫妻之間因為「詐屍式育兒」爭吵不斷;有的父母為了孩子玩手遊的問題衝突頻繁;也有的家庭,本來打算去離婚,卻在宅家的這段時間修復了感情,又發現了彼此的優點。

而我們家一直被我詬病不斷的「雲配偶」被迫宅在家的這些日子裡竟然順利下載落地,變身為居家好男人,令我驚喜不斷。

什麼是「雲配偶」?

以遠程交互模式存在的虛擬化配偶,平時儲存在雲端,常見於無法同步、基本見不著、指望不上等,使用時必須提前下載到本地,碰上故障還會消失於伺服器甚至原地爆炸。大多數時候由於來不及共享只能將其供養在雲端,搞不好還能碰上烏雲,給你來一場暴風雨。

「雲配偶」平時在家的時間很短,即便有時在家,也很難與我們同步,根本就指望不上。實在需要他幫助的時候,說不定不但得不到必要的幫助,反而給你來一場暴風雨。

就像這位媽媽吐槽的那樣:

老公在家各種姿勢刷手機,給孩子換個紙尿褲也吱哇大叫,搞得我的頭都大了。以前一個人在家帶娃,我自己隨便做點吃的。現在我要做我們兩個人的飯,做得簡單點還要埋怨我。疫情趕緊過去,讓他快點去上班,從我眼前消失吧!

從前,我家有個「雲配偶」

我家的「雲配偶」之前很少在家,早上6點送老大去上學,然後直接去辦公室上班,直到晚上睡覺前回到家裡。周末也很少在家,加班加點是常態,時不時還要出差幾天。他的工作就是一個字:忙。

平常我還能應付得過來,畢竟老大一天不在家吃飯,只是晚上回家睡覺;老二在幼兒園只有晚上回家吃飯。

但是,到了周末,兩個孩子都在家,我一個人要陪老二玩,要收拾衛生,還要做我們三個人的飯。

有時我要去做午飯,老二死活拉著不讓我去,偏要我陪他玩。可是,我吃飯晚點沒問題,還有老大呢?我忙了半天,連話都顧不上跟老大說幾句,已經冷落了她,我這個當媽的難道連飯也不管了嗎?

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的火氣就會「蹭蹭」地往上冒,忍不住將責任都怪在他身上:工作就真的那麼忙嗎?周末都不回家,就不能回家幫忙做個飯或者帶帶孩子?

等他回家,我自然沒有好臉色,不是劈頭蓋臉埋怨一頓就是壓根不搭理他。

當聽說假期延長、所有人必須在家嚴格隔離這個消息時,我心裡就開始犯愁:因為在醫院工作,我必須天天去上班,而且多數時間還要早去晚歸,而孩子們都不開學,他能做到天天在家裡做飯給孩子們吃嗎?要是他有時候不做的話,等我下班回家再做飯,中午可是太緊張了。

再就是他平時在外面跑習慣了,現在突然讓他全天待在家裡他能坐得住嗎?畢竟有一次他骨折打著石膏都僅僅在家呆了一個整天。如果不習慣,他會不會將居家的煩躁情緒發洩在我們的身上?

因疫情被迫居家一個月,」雲配偶「竟然順利下載落地。

買菜做飯一肩挑比起那些手拿清單都買不對菜的男同志,我家的這位隊友非常給力:不需要我操任何心,天天保證家裡有菜可吃;每次買回家的菜都是我和孩子愛吃的;他學著自己生豆芽;他還通過朋友打聽到農村有的菜賣不出去,開車去人家村裡買,既援助了菜農又能吃到新鮮蔬菜。

為了將每天的飯菜不重樣,還要營養齊全、品種豐富,他晚上就計劃好第二天的菜單,有些他想做但是不會做的菜,他就從網上搜索視頻學習,經常花兩三個小時的時間研究做法。

每天中午我一進家門,飯菜基本就上齊了:葷素搭配、有硬菜也有湯,多數時候還能搭配上一款我跟女兒愛吃的甜點。

今天吃了魚,明天就吃排骨,後來再來只雞;今天吃的蔥油餅,明天就吃韭菜雞蛋餅,後天再來頓餃子;今天喝了白米粥,明天來個八寶粥,後來再來個皮蛋瘦肉粥.....

為了讓我們吃得過癮,他竟然還能在家給我們整出一次火鍋和一次燒烤。

這樣絲毫不需要自己動手、動腦筋,就能吃到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好像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所以,即便我身處疫情和恐慌當中,即便我身為醫務人員沒能享受在家休長假的待遇,但因了老公如此用心的一日三餐,我卻體驗到了身體舒適、心情舒暢的生活。

成為二寶依賴的爸爸從前的「雲配偶」早晨出門太早,在家時間太短,二寶基本全是我在帶,所以跟他並不親近。但因為疫情的原因,在醫院工作的我早上7點就要去上班,我走得時候他們都還在睡夢中,所以二寶早晨一睜眼看到的幾乎都是爸爸。而且他們都宅在家裡,隨著共同相處的機會越來越多,二寶越來越喜歡粘他爸。到了晚上睡覺的時間,要是我帶他睡覺,他在床上折騰好半天睡不著,要是爸爸摟著他,將他靠在肩膀上,二寶一會兒就睡著了。現在,晚上只要上床見不到爸爸,二寶就會喊:「爸爸快來找我吧。」我呢,晚上至少比以前多出一個小時的時間,可以陪一下大寶,還可以刷刷手機、寫點文,感覺自由自在了好多。

為啥「雲配偶」會完美落地?1、他了解到我的工作非常重要。我肯定是沾了身為醫務人員身份的光了。以前,老公認為我的工作很清閒,因為我只是醫院輔助科室的工作人員,且不需要值夜班,他覺得我的工作既不耗費多少體力,也不需要運用多大的腦力,比較輕鬆,所以將大部分家務推給我做理所當然。這次疫情,讓他深深意識到醫務人員工作的重要性,不用說一線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衝在前線讓他肅然起敬,身邊的我即使做著輔助工作,都在努力地為抗擊疫情不計時間和精力地付出,讓他見識到了我所做的工作的並不是他之前認為的無關緊要。看得出,他是在用實際行動默默地支持我,讓我無後顧之憂,能夠安心工作。在此,我要衷心地跟他說一聲:謝謝啦!2、疫情的來臨,讓我感受到生命和家庭關係的重要,改變了自己的心態和做法。因為病毒的肆虐,讓我意識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貴,讓我感覺到夫妻之間的緣分、我們與孩子之間的緣分都是來之不易的,我用不著為了誰多做點家務而計較,只要我們全家的身體健康、平安,其他的都是小事。再就是,之前我們的爭吵多數是因為老公嘴不饒人:有時他明明說得不對,還不喜歡我跟他講道理,這段時間,我因著他辛苦的付出,基本沒跟他講道理,他說啥就是啥。其實,講那麼多道理有什麼用呢?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誰輸誰贏根本不會改變事實,還淨搞得雙方不愉快,我何必那麼較真?所以,生活中我減少了很多抱怨的話,多了一些由衷的讚美和表揚,我的這些變化老公肯定能感受到。結果就是:這一個月我們竟然只吵了一次小小的架。

3、放心將孩子交給他以前,我老是認為他不會帶孩子:因為我有時想給他灌輸一點育兒觀念,他根本就瞧不起我的理論知識,聽都不愛聽,所以在管理孩子的事情上我基本不要他插手,我擔心他把孩子給帶歪了。但是,這個特殊的長假,在醫院工作的我必須去上班,只能將孩子交給他來帶,沒想到他跟孩子從起初的若即若離到後來相處得非常融冾,完全不是我想像的樣子。雖然也有些我看不慣的地方,但又有誰的育兒方式是完全相同的呢?真的,有時候不是爸爸帶不了孩子,是媽媽們沒有給他機會去學習和成長。如果我們減少一些幹涉,讓爸爸用他天然的愛和方式來帶娃,孩子一樣會健康成長。

這次疫情,讓我們每個人都切身體驗到了面對疾病的恐懼,也讓我們不得不重新調整對生活的認知,但也給了我們機會重新審視自己、審視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些關係,讓我們更加懂得了兩個字:珍惜。

相關焦點

  • 「我去趟醫院,很快就回。」沒想到,這一走竟成永別……
    2020年12月19日10時30分許,李墩派出所接報李墩鎮工業園區發生糾紛警情。正在所內值班的許楊林喊上輔警阮陳雄、葉章露,一同趕往現場。10時38分,三人抵達園區,許楊林卻突感胸口一陣疼痛。為了不耽誤工作,許楊林吩咐阮陳雄、葉章露先行上樓,自己則到該公司安全科向科長楊波與保安隊隊長馮忠江了解糾紛情況。可沒過多久,馮忠江就衝上樓對阮陳雄喊道:「你快送許警官去醫院,他胸口痛得厲害。」
  • 我就拉了下孩子的手,沒想到就進了醫院
    ,後來她站在地上,我就這樣拉她手,然後她就蹲下去了,沒想到,這一拉,孩子哭得更兇了,手也聳拉著不能動。」去醫院的路上孩子一直哭,到醫院後經家長描述,醫生判斷孩子應該是脫臼了,檢查之後,孩子確診為橈骨小頭半脫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牽拉肘,脫臼。
  • 懷孕後,我找了一個接盤俠,沒想到他把我坑慘了
    就像我的朋友小冉,她會在自己的追求者中,挑選一兩個性格好,有錢的「鐵桿備胎」。在平時可以享受他的鞍前馬後,又為自己未來做考慮。比如想要結婚時,還沒找到一個理想的對象,那麼這個備胎就成了結婚第一對象。那個時候小冉給我打電話,語氣都是快要崩潰的樣子,她說事情到這一步,只怪自己自作多情。因為小冉的身體不適合做流產,所以她想到了那個從大學一直追到現在的一個男生。
  • 春節我值班 我想說……
    」 集氣中心脫水站副站長徐嵐和愛人聶辛燕也是2013年從東北腰英臺油田轉戰到非常規工區,春節不能回家對於從事多年的石油人已經是家常便飯。5歲的徐沁欣和3歲的聶佳昱是他們可愛兩個女兒,是春節期間讓他們最牽掛的人。
  • 一個特別的清明節:今天我值班
    >   今天我值班 我拿上手提電腦、書籍、水杯快步返回值班室,開始進入值班模式。   電話傳真千裡一線牽,正常的上下級之間情況報告一陣子,未發現哪兒出現異常。我順手點開手機朋友圈,滿屏的清明追思、緬懷,願天堂的逝者安息、願活著的人更懂珍惜!
  • 大學生與抑鬱抗爭兩年:「父母的陪伴給我最大支持」
    這個暑假,周先生為了多陪陪小恆,把他接到了長沙。7月22日晚,周先生因小恆玩手機的事,說了他幾句。隨後,小恆出門,一走再也沒有回來……周先生回憶,小恆寄居在老家時,他大多是通過和孩子的姑媽打電話,來掌握兒子的動向;小恆來長沙的這段時間,父子倆的對話基本圍繞著吃穿住行,很少有情感上的交心。
  • 表白 | 我是一個從大山考出來的孩子,能來中財是我萬萬沒想到的
    』孩子最近越來越糾結,求求各位盆友支支招。  我是一個實實在在從大山考出來的孩子,說實話,能來中財是我萬萬沒想到的。原本默認讀完四年大學就找工作,開始賺錢,可以讓爸爸媽媽不那麼辛苦。但是,現在我想法又變了。在中財兩年多了,我不想僅僅只讀個本科,我還想要再進一步的學習。
  • 孩子一個月去了四次醫院,我用這招調理好了
    記得有個夏天的傍晚,天氣悶熱,我帶著寶寶睡覺,空調開的比較低,風扇也調到了最大的風檔,結果半夜的時候,我就聽到寶寶一陣接著一陣的咳嗽聲,才發現寶寶把被子踢了,身體受到了風寒,引起了感冒,於是我半夜背著寶寶去了醫院,過段時間,我看寶寶不咳嗽,以為感冒好了,結果,沒過幾天,感冒又反覆發作,以至於我那個月帶寶寶去了四次醫院。
  • 我最大的訴求,是如何確定孩子注射的是好疫苗,還是問題疫苗?
    7月22日才看到問題疫苗的新聞。我兒子2歲了,上個月被鄰居家的狗咬傷了手,然後就去醫院打了狂犬疫苗,一共要打五針,7月16日剛剛打完最後一針。當時跑了三個醫院,最後在南京市江寧醫院打的疫苗,就是希望能找個正規的大醫院。那天上午,我先是在朋友圈看到一組打了問題疫苗的孩子的照片,有截肢的,有不能走路的,我還注意看了一下,都是幾年前的事了,就還沒想到能和自己孩子有關係。
  • 感謝我「不信任」的私立醫院,讓我在武漢生下孩子
    但得到的回覆都是:物資不足,優先提供給收治新冠肺炎病例的一線醫院。物資不夠,我們人力也很緊張。不少醫護在封城前就回了老家,有些人後來想辦法趕回來,但外省的同事就回不來了。婦產科在崗的一線人員剩40人左右。除去藥房、檢驗科等,負責護理、接生和手術的不到20人。最後醫院決定婦科只留值班醫生,關閉美容醫院,他們的醫護都調到產科,幫助做輔助性工作。
  • 生了一個唐氏症候群的孩子,我還有臉見人嗎?
    每一個生了先天缺陷,尤其是智力缺陷孩子的人,我想第一反應是絕望,絕望中又立馬會想到怎麼跟親戚朋友說,自己一生驕傲卻生了個「傻子」,這樣的事情無異於先前幾十年建立起來的自尊被踩在地上摩擦,是個人都受不了。我的孩子出生被懷疑唐氏症候群,7天檢查,20天確診。
  • 現代詩:今天我值班
    來自網絡早上,迎著晨曦今天我值班疫情期間我值班一切照樣明媚我明媚在春光裡空氣裡搜尋不到病毒的漣漪>前方正趕上一個老爺爺用鑰匙打開鐵門的一把鎖我順著他溜出了小區昨天有事情出去了一次小區下午突然接到電話「單位值班」不得已去小區開「復工出門通行證」要我單位復工證明
  • 萬萬沒想到,我終於活成了一個表情包!
    「雲開學」一周對於身經百戰的家長來說這都是畢竟我們前期也上了將近一個月的網課就算內心萬馬奔騰還是要表現得寵辱不驚中年老母親什麼大場面沒見過一想到熊孩子還要繼續上網課感覺中年夫妻的感情都變好了呢」不斷切換路由器各種信號放大器、音響設備都出動了這個時候只恨自己為啥當年沒找個學網絡技術的對象!
  • 我以為我只是妥協一次,沒想到妥協了一輩子
    01 「我以為我只是妥協一次,沒想到妥協了一輩子。」這句話是朋友A說的。她和金星一樣,酷愛旗袍,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開一家旗袍店,但是這個夢想,被丈夫和家人聯合扼殺在搖籃裡了。畢業後,同時有兩個男生追她,其中一個家境不太好,但對S用情極深,S也很喜歡他。另一個追求者就是她現在的老公,家境優越,但S總覺得他太過自私,可父母完全不支持她選擇前者,認為缺乏必要的物質條件還怎麼給她幸福。
  • 班裡活動沒選上,孩子委屈大哭,我能怎麼辦呢?
    讀研之後沒法去了,直到我放春假,很想念孩子們,又去帶了一次活動。當我工作結束後正準備離開,迎面走來了一個女孩,一、二年級的樣子,一邊走一邊哭,眼睛通紅,抽抽搭搭地非常可憐。我認出來是在同樓層練習舞蹈的學生。出於關心,我立刻走過去問:「怎麼哭啦?摔倒了還是受欺負了?」孩子搖頭。想到她們剛才在上課,問:「被老師批評了嗎?」
  • 今天我值班
    ,5月19日,我到訴訟服務大廳值班。對於在法院綜合部門工作的我來說,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辦公室與文字打交道,既不參與審判執行工作,與人民群眾面對面打交道的機會也不多。利用值班的機會,與來訪群眾直接交流,也是對自己群眾工作能力的鍛鍊和提升。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天,仍然能夠讓我感受到社會的真實一面、感受到來訪群眾的訴求要求、感受到司法為民的任重道遠。
  • 23歲小夥發燒住院死亡一天一夜花費1.85萬,父親沒想到發燒會要了...
    「我們也沒想到感冒能把孩子的命奪走啊!我兒子住院一天一夜,花費1.85萬元,想不到會發生這樣的事……」10月26日,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南崗鎮王山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時,仍未能從8天前的失子之痛中擺脫出來。
  • 小湯山醫院設計師:沒想到圖紙再用 希望新醫院效果更好
    「沒想到小湯山醫院的圖紙還能再用一次,雖然我們不希望它再被使用。」1月24日,小湯山醫院的設計者黃錫璆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現在的技術條件比建設小湯山醫院時好多了,他希望火神山醫院的建設能夠實現更好的使用效果。
  • 暑假作業沒完成怎麼辦?這個小學生想到了離家出走去打工
    一個出走的孩子讓無數人牽掛,朋友圈瘋狂轉發尋人啟事,沒想到只是因為小朋友暑假作業沒寫完。為了躲避父母責罵,小胡這個「騷」操作,不僅僅嚇壞了父母,連著黃巖警方三十多名警員都跟著加班到了深夜11點。所幸,緊急搜尋6小時,失蹤的小胡(為保護未成年人全文用化名)平安找到。
  • 孩子三個月不會吃、不會哭,沒想到……「千萬人」有罕見病!
    就這樣第一年每個月去上海一次,第二年兩個月去上海一次,當時我們到上海做大客車需要十幾個小時,每次到上海的時間都是下半夜三四點鐘,就這樣一直跑上海到孩子5歲,到07年的時候孩子11歲,總感覺有哪裡不對勁,就到了國內兒科排名第一的上海新華醫院內分泌科,醫生說可能是小胖威利症候群,檢測了基因,結果出來了醫生給了寫了英文,普拉德威利症候群,醫生說不知道怎麼治療,也沒有辦法治療,我說應該怎麼辦?